范邦彦用眼睛盯着辛弃疾似有所动的脸,又说道:
“遇和不遇确实有命,可是有时候信心和执着可以改变命运,即使不能,对于君子而言,保持积极健进的心态和生活也是必须的,要用尽可能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完成自己 !”
“可不是嘛!幼安兄,还记得那天你和我讲的话:‘一个没有信心的国家永难成为胜者 。’一个人不也是这样吗 ?”
辛弃疾出神地凝视着中堂那幅上山回头虎的画,深深地思索着。他知道这么长时间的放浪形骸后,他确实该认真想一想了。倘若爷爷还健在,将会怎样为自己的孙儿失望啊,自己曾在爷爷坟前发下过誓啊,难道这一切自己都忘记了吗?!自己难道真的那么没出息,碰到一点不顺就沉沦萎靡下去吗?!
渐渐地辛弃疾的眼神明朗坚定起来……
范邦彦望着这青年伟岸魁梧的身影,仿佛感觉到他埋在底下的一股澎湃激昂的力量,一种具有摧毁力、破坏力和创造力的涌动。现在它正蠢蠢欲动,想要从眼睛、手指、毛孔,从任何可以表达的地方冲溢出来,这是一个有无限潜能的青年啊……只要再多一点沉稳多一点成熟,他一定能够取得许多人难以企及的成功。自己虽则心怀大志,也有从容练达的处世能力,可毕竟已老,也缺乏那种既能破坏又能创造的力量和敏锐断事行事的才干,到底才气有限呀!
范邦彦看着看着,心里忽然生出个念头来:自己女儿不是尚无夫婿吗?何不招辛弃疾为婿呢?只是不知他愿不愿意,嗨,也不必掩饰了,直言相问吧。
拿定主意,范邦彦便问辛弃疾:
“不知辛兄今年贵庚几何 ?”
“虚度二十六春秋。范先生何出此问 ?”
“我不妨就直说了,我膝下尚有一女在阁,辛兄也未有家室,我欲以女相许,不知肯否相就 ?”
辛弃疾早与这范邦彦心生亲近之情,同从北方南渡,同样心怀大志,但要比自己冷静成熟得多,言辞间的谆谆之意颇像父兄师长一样。而且自己年已二十六岁,一直耽于抗金大业未曾虑及婚姻之事,南渡后虽时觉孤单,可既无家财门第,又无高官厚禄,哪家闺秀肯屈身下嫁,加上心头时时郁闷,所以也懒得多想,现在范老先生竟然以此相问,真正是求之不得啊。
吴勉此时已拍手大笑:
“好啊,真是大好之事!范老先生和幼安兄一见如故,结为亲家,再好不过,但一定要谢谢我吴勉,若没有我牵线,哪里来今日姻缘!幼安兄,还不拜谢岳丈大人!哈哈哈……”
辛弃疾脸上一红,离座起身,冲着范邦彦便拜了下去:
“多谢范老先生 !”
范邦彦连忙扶起:
“辛兄请不要多礼 !”
吴勉在一旁连连喊道:
“错了错了,该喊岳丈,该喊贤婿了 !”
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不久,在吴勉的主持下办了婚事,辛弃疾便住在范家。新夫人闺名唤作秀琴,模样虽然平常,但心灵手巧,聪敏能干,而且贤德沉稳,有许多男子不能及的优秀品质。她早就听说过这位鼎鼎有名的辛幼安,心中一直视他为豪俊义勇,深感敬佩,哪里料他竟会登门拜访,又哪里料他竟会成为自己的夫婿。
辛弃疾也深以为幸,夫人贤惠知礼,明晓大义,举手投足间的干练有度,颇得乃父之风。这夫妻二人新婚燕尔,恩爱不尽不须细提,转眼就过了一年多。
这一年里辛弃疾每日习读练武,再无半点懈怠,闲时便与岳丈范邦彦细论各种国政、人生、文学之事,妻子范秀琴也是洒扫缝补,做得有条不紊,面面俱到。在这样的生活里,辛弃疾身上逐渐孕育着稳重成熟的品质,而且他对生活对事业的看法也一点点丰厚深沉起来。
就在这天,吴勉笑眯眯前来,拎着一盒精致点心,直走进房内,边走边道:
“幼安兄,双喜临门了 !”
辛弃疾放下手中的书卷,奇怪地问道:
“喜从何来 ?”
“一是小公子诞生满月,我得回会阴有事办理,提前相贺;二是幼安兄即将被委为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不日颁旨,这算不算二喜 ?”
辛弃疾乍听之下,并无欢喜之意,可一琢磨,便知道了吴勉之意,建康乃南宋重要镇守之地,许多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都是从那里选拔栽培出来的,通判虽说和签判实无二致,可到底环境不同,可以广泛结交,为自己铺垫基础。现在的辛弃疾已渐去了浮躁不定之气,明白应当精心准备,稳当扎步,这建康通判不正是一个起点,一个希望的开端吗?他连忙起身让坐。
吴勉放下点心盒,道:
“ 驻节建康的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赵德庄赵端彦是个爱才之人,他在当地势力较为盛大,周围聚了一班才学之士。我已经和他提到过你,你去后便可前往拜见,必能有所扶持 。”
这吴勉到底只是个平头百姓,这回辛弃疾的调任之事,他前后打点,很费了一番心,也只讨了个建康通判的职。但辛弃疾一无门第荫庇,二非大宋进士,只马马虎虎作个签判,要想直接进入高层实在很不容易,所以也只能尽量立足在条件、环境比较好,机会比较多的地方,慢慢再图发展,倘能够有幸争取到推举保荐就更好不过了。
然而不知为何,通判的委任状一直不见颁发下来,辛弃疾耐心等待,又过了一年,到1168年初终于正式派遣辛弃疾往建康府任通判之职。南宋时候,建康府通判例置三员,分东、西、南三厅;辛弃疾是南厅的添差通判,不过是知府长官二三等的助理而已,仍属于比较闲散无事的职务。
辛弃疾告别岳丈范邦彦一家,携带妻子和老仆辛大同前往建康。
建康乃是六朝古都,其繁华兴盛为辛弃疾生平未见。这座美丽的城市就这样在漫长的岁月里抹去所有泪痕,枕在红尘香粉里,在战火连绵和丝簧呜咽之间捡拾着短暂的快乐。
辛弃疾拜访了赵德庄,经他介绍又认识了一大批人物。悠游在文人的酬唱应和里,辛弃疾身上那种长期有意抑制的浪漫气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的出众才华立刻引起了众人的瞩目。
在遍满“无可奈何花落去”和“梧桐更兼细雨”的惆怅哀婉中,在阴柔和缓的风气里,辛弃疾的词有如晴天霹雳,震耳欲聋,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和阳刚之气,又饱含沧桑悲愤。
是啊,他何曾想过把生命消磨在这种文字之事里,他从小便立志行大丈夫之事,大丈夫
就该建立功业,改造重整现实的秩序,呼风唤雨,顶天立地,哪里会执拿一小象牙板在嬉笑
玩闹间唱作词曲!可他现在不得不这样,不得不重拾纸笔,又不得不把策论分析改为抒解性情的长短词句,像其他那些人一样沉浸在浓愁淡怨里。这是南宋,是一个文人的世界,无论是谁,怀抱了怎样的鸿鹄壮志,都必须先懂得文章儒学,尤其是标榜才学性情的诗词格律一类,才可能进入这个统治者的风雅圈子。辛弃疾也只好把钟鼎大器先挪作歌舞之用。
但到底器不同则声不类,辛弃疾才一吟作便惊起众人。那是为赵德庄祝寿的席筵上,挥
毫泼墨自是不可缺少,众人纷纷书写,恭维祝愿赵德庄益寿延年,长命百岁。轮到辛弃疾,只见他沉吟片刻,便纵横笔锋,疾如走蛇。不一会儿停笔,旁观的人们已经念出声来:
“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叫好声也应之而起。确实,像这种场合下,能把壮烈胸怀和希求保举之心以及祝寿称美之意揉合起来,那样恰到好处,不落俗套,可真不是容易的事。有时精熟于文字的大家也不见得能作好这种文章。
不久后在行宫留守史正志的酒筵上,辛弃疾又一次笔惊四座: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
春天逐渐老去。枝头仍残留着深浅不一的粉白红黄,远远还看得,走近细瞧却是参差零落,阑珊满目。但就在这里面隐隐约约有鹅黄浅绿挤出来,预示着不断的新生。风大起来,落日不及作绚烂瑰丽的告别,便匆匆西沉,将待生的和已灭的一同淹没在灰色黯淡之中。
辛弃疾抱膝倚栏,独自一人坐在建康赏心亭上,这亭雕梁画栋,四角呈腾起之势,临于秦淮河上,可北望长江,遥见中原。
看着建康城模糊不清的轮廓和各个角落摇曳的烛光点点,辛弃疾不觉感慨万千。古往今来,曾有多少才人志士满怀壮志激情,却终生潦落不堪,只能无奈而叹,又有多少英雄豪杰,轰轰烈烈,赢得一生风流,至今也是烟消云散。从秦皇汉武到曹操孙权一辈人物不都了无踪影了吗?一时之间,历史的滚滚风云从辛弃疾眼前徐徐掠过,朝朝代代,兴亡更替竟似都在梦中!
细想来,自己的一生不也是这样吗?不要说以后将会怎样,从前那热血沸腾、无所顾忌的少年英姿,那驰骋四方,抗杀金兵,引军一万南渡归安的义勇之事不都无从追回吗?自己每日所作所为和当初梦想实在是难以相提并论!
风掀动着辛弃疾的衣襟。夜深了,但还有些淡弱的月影,仍旧一动不动的辛弃疾忽然长叹一声: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只有兴亡满目 !”只见他那张黝黑的脸上隐约闪烁着一片白亮晶莹的泪光。
第二天,史正志又派人来请辛弃疾前往赴筵,酒筵正开在赏心亭上。辛弃疾铺陈纸笔,留下一首《念奴娇》: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霸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匀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锁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
时间就在一篇篇喜怒哀乐、一次次轻歌曼舞、一份份感悟成熟里流走。辛弃疾的名字和他的才气报负一样刻在了许许多多人的心上。如果说辛弃疾来到建康就是为了耐心潜伏,等待时机,那么这潜伏确确实实迎来了腾飞的时候。辛弃疾终于得到行宫留守史正志、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赵德庄、淮西军马钱粮总领叶衡等人的联合推荐,被皇上召对延和殿。
辛弃疾匆匆忙忙取出早已画得详尽细致的南北对峙形势图,又执笔伏案,写下烂熟于心的备战规划:《阻江为险,须借两淮》等。他希望皇上能够接受自己的建议,振作精神,一洗萎靡颓唐之气,养精蓄锐,重整旗鼓,谋图北伐恢复国土之大业。深夜三更直到天明窗白,辛弃疾始终秉笔疾书,他知道这次召对将是他自己命运、甚至可能是整个北方、整个大宋国命运的转机,他必须认真准备。
待到正式召见,只见辛弃疾冠戴齐整、形容安闲,目光镇定自若,举止挥洒有度,穿越威严不动的禁军护卫,登上天子堂前的汉白玉石阶。
大殿之上,群臣各执玉笏,分文武两班站立,孝宗皇帝稳坐龙椅,一派庄重肃穆。辛弃疾递上奏章,然后就按南北形势慷慨而论,侃侃而谈,一边还拿出自己详标细点的图纸用以说明;他旁征博引,不时又例举三国晋汉人才如何谋划布局……孝宗皇帝听着听着皱眉道:
“辛弃疾,当下论兵实在是有点不切实际,我大宋国还当隐忍相让,从长计议;朕宣召你来主要是想听你于安邦治国有何良策,可你字字用兵,句句北伐,岂不有谴责现今皇上大臣无能之意 ?”
“臣下不敢,臣下只是一腔热血,唯望国家统一,则生民有幸,万世太平 !”辛弃疾连忙叩头。
此时朝班中有一大臣出列,向孝宗拜道:
“辛弃疾持论虽显得操之过急,但终究是忠诚效君之心,而且蓄养军备,以待收复也是皇上与百姓的共同心愿,辛弃疾各种议论见解也颇有可采之处,还请皇上恕他躁进冒犯之过 。”
此人叫作虞允文,在1161年时曾指挥军队大败过金主完颜亮的60万大军,其敢作敢为的作风和贤良正直的品性使众位官员深深敬服,再加上护国大功,被高宗、孝宗两位皇帝信任、重用,现在担任宰相一职。平日里这位宰相怀执一册,闻听人有善才长处,便书录其中,以备选拔任用到适当职位上去,所以以识人著称。他在见辛弃疾之前已听人说及这位颇有些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一见确实名不虚传,心中生起爱惜之情。他认真倾听了辛弃疾所有的陈议,立刻发觉其中包含了大量的辛苦调查,凝结着无数心血和劳动,而且见识分析都能实事求是,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