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静芳:女,1936年2月22日生,汉族,湖南省岳阳县人,音乐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袁教授致力于中国传统器乐与乐种理论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涉足佛教、道教音乐的整理、研究工作。开设理论课程:“民族器乐概论”、“中国传统器乐名作分析研究“、“中国佛教京音乐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专题研究”等,指导硕士、博士生多名。
主要论著有《民族器乐》(1987)、《中国乐器》(文字主编,1991)、《中国佛教京音乐研究》(1997)《河北巨鹿道教法事音乐》(1998)、《乐种学》(1999)等多部。主要学术论文有:《杰出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和他的二胡曲》、《五四时代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革新家刘天华先生》、《民间锣鼓乐结构探微》、《中国民间器乐套曲结构研究》、《乐种学导言》、《中国佛教京音乐中堂曲研究》、《〈料峭〉乐目家族系列研究》等40余篇。1992年,她撰写的《民族乐器》获首届文化部直属艺术院校优秀专业教材评比二等奖和1995年国家教委优秀科研成果奖;主编的《中国乐器》一书获北京市1994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2年袁教授获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和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南音学会理事等。
内容简介:
一位曾向乞丐讨教过的音乐爱好者何以成为国乐泰斗?一件过去曾是叫花子演奏的二胡怎么会登上国乐殿堂?如今的二胡曲何以让世界仰慕?演奏近百年不衰的二胡曲《病中吟》、《空山鸟语》等精典曲目表达了什么内涵,有何艺术特色?
刘天华,这位后来被冠以“乐府泰斗”之誉的著名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从小就酷爱音乐。离家很近的庵堂、庙宇是他经常去的地方,他常常沉迷于钟鼓、管弦之声乐而忘返。1909年,刘天华考取了常州府中学堂,在这儿,他参加了校内军乐队,吹小号、军笛。武昌起义爆发后,学堂停办,刘天华被迫辍学回家。1912年刘天华随兄长刘半农去了上海,进入开明剧社乐队工作,掌握多种西洋管弦乐器演奏艺术,并萌生改进国乐的想法。1913年剧社解散后,刘天华到小学做起了音乐教员。并拜当时丝竹高手周少梅为师,学习二胡、琵琶演奏技艺。1915年春,其父病故,失业多病的刘天华,每日在家靠拉二胡,来抒发内心对旧社会的控诉和忧愤。此时他的处女作二胡曲《病中吟》初稿形成。《病中吟》奏出了“五四”前期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在黑暗、苦难中探求光明的强音。
《刘天华的二胡情韵》 (全文)
各位听众你们好。今天,向大家讲的题目是《刘天华的二胡情韵》。大家知道刘天华先生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革新家,他的出生年代是在1895年,1932年的时候,由于到天桥采风,染上了“猩红热”,不幸三十多岁就病故了。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现在,我把他的生平和他的代表作品给大家介绍一下。
刘天华先生出生在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十几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初十几年中。他的父亲,也是一个主张办新学的人。在他们的家乡,办了一个现代的新学。他的哥哥刘半农,大家知道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也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一直是《新青年》的主编。在那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他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他从小,在思想上就萌发了民主的、科学的、民族的进步思想。而这些思想正好也反映在他一生的音乐实践和二胡创作里。刘天华先生接触音乐,是在学校的军乐队里,一开始学的是长笛、小号这样一些西洋铜管乐器。但是他在学习西洋铜管乐器的同时,同时向当地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周少梅学习二胡、江南丝竹演奏,又向沈肇洲学习了全部《瀛州古调》琵琶曲的演奏,以后又学了古琴演奏,同时还广泛地采集了一些民间锣鼓乐、宗教音乐,等等。这样,使他的音乐在民间音乐的土壤里滋生起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也没有放弃对西洋乐器的学习,除学习小号和长笛外,后来他还一直在学小提琴和钢琴,以及西方作曲法、和声学,等等。
他毕业以后,留在母校教授音乐,当时北京大学有个音乐传习所,音乐传习所最早有位老先生叫王心葵,他故去以后,很多已经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来求学的刘天华的学生,他们向北大音乐传习所推荐了刘天华先生,说刘天华先生在中学任教的时候,音乐教学很有成就,他所在的中学办了一个丝竹乐队,同时又办了一个军乐队。由于学生的介绍,刘天华应邀来到北京教书。刘天华在北京的十年,对他的艺术发展非常重要,对他艺术的传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天华出生的年代,正好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所以,在刘天华先生的思想里就体现了一种民族的精神,一种科学进步的精神。比如他民族精神的体现,对音乐究竟怎么看,当时他就讲,你穿皮鞋也可以走路,当然,中国人当时不可能每个人都穿皮鞋,那么,穿草鞋也可以走路;又说,吃西餐很好,但实际上当时中国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吃得起西餐,那么,窝窝头也能充饥,也就是说他的音乐思想是一种平民的思想。他是考虑到音乐要普及,要能被大多数人接受。同时,他在文章里极力反对,就是说不同意把音乐就培养几个高级吹鼓手,只为少数人欣赏。也就说他认为音乐是为一定的人、一定的阶层服务的。他在音乐上的这种思想和当时五四时期在文学上的平民文学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虽然,当时这种“平民文学”思想和我们现在的认识是不完全一致的,可是在当时来讲,这种“平民文学”思想也还是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的进步意义和民主性的。
另外,他还主张音乐是有社会功能的,他不同意当时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艺术是高尚的、清高的、独立的,不强调它们与社会的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是,刘天华一开始就主张音乐是能够启发人的灵魂的艺术。认为音乐是代表一个人的思想的。而且作为一个民族,他说必须要有一种振奋和唤醒这个民族的音乐。所以,从这点来讲,我们觉得刘天华的音乐,他不墨守于继承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在探索革新。刘天华先生的艺术思想跟他所处的时代,所受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时期民主、进步、科学思想的影响,是很有关系的。
刘天华的一生非常短暂,只有三十七岁。但是,他在这三十七年里,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非常重要的。他的一生,创作了三首琵琶曲和十首二胡曲。他这十首二胡曲都是有标题的,是在不同的时期来进行创作的。这些作品,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下产生的,应该说他这些作品是代表着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他们要求进步、要求变革的那种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特别是他的十首二胡作品。他的二胡作品是建立在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上的,其特点就是巧妙地吸收了西方音乐某些作曲技法与演奏技巧,成功地表现了他所处时代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要求。而在这个同时,也表现了刘天华他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十首二胡作品,应该说旋律都是新颖生动的,手法很简朴,但是个性是非常鲜明、动人的。我们现在把刘天华的十首二胡作品,根据所表现的意境,把它分作三个大的类别。
第一个类别的二胡作品,表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他生活的彷徨、苦闷和一定的斗争精神。如二胡曲《病中吟》、《悲歌》、《苦闷之讴》、《独弦操》,就是这一类作曲的代表。在这一类作品中,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病中吟》。
《病中吟》是刘天华的处女作,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他的初稿写作是在1915年。那个时候他已经毕业在母校教书,但后来又失业了。这时他父亲也故去,那时,在思想上、生活上、家庭上都处于一种不幸与苦闷时期,而且在自己的前途上,也是处于彷徨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他酝酿了这个作品。这个作品原名叫《安适》,也就是说人生到底向何处去。这个作品的思想、意境就是这样的。这个在作品写作过程中,体现出他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不俗、不凡的。表现了他在传统基础上,是如何探求革新,探求一个新的创作道路,和新的作品意境的。《病中吟》现在我谈到了,它反映的是这么一个背景与思想。在写作上来讲,在我们的二胡作品里,他是第一个首先借鉴了西方创作带再现的原则。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传统的作品,一般都是多段联缀的套曲结构,即使是三部性曲式,它一般也不带再现。那么他是第一个我们近现代音乐史的创作中,在第一首民族器乐作品中,使用了这个带再现的原则,也就是这个ABA原则,这是刘天华先生首先应用的。当然这里面也有个误区。比如说五十年代以后创作的很多二胡曲几乎千篇一律的都是应用的ABA曲式结构,这种现象并不是刘天华的问题。刘天华开创了这个做法,并没有说以后所有的人都必须按照这个模子走,应该说所有的人在进步中都应该有自己的创造性。当然他第一个用了这个创作原则,使我们传统的二胡作品焕然一新,有一种新的感觉。
二胡曲《病中吟》分作三段。
第一段主题呈示,这个主题,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
第一乐句,有四个乐节,这四个乐节好像是一个压抑的情绪不断地叹息。
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闯入衔接,一开始就是一个六、七度的跳进,表现一种不满于现实的激情,又有种反抗的精神在这里边。这个主题呈示了以后,在第二段里,其创作有点类似模仿西方作品的展开性的段落,它把第二个乐句中,旋律跳动比较大,更具有情绪上波动的这么一个乐句,在这个部分进行了反复变化发展。第三段再现第一部分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听出来,它把第一乐句比较沉闷的、比较苦闷的这个因素压缩了,而把第二个乐句中更具有开朗性的因素加以发挥了。
这是刘天华的第一个作品,在这第一个作品里体现了他中西融合的艺术思想和创新的精神。首先,在曲式结构方面,他吸收了西方作品中的“ABA”带再现的曲式结构原则,从旋律上来看,大家一听就知道,它给你的整个感觉是亲切的、民族的。但他在旋律写作的时候,一方面应用的是西方大小调体系,但是在用大小调体系的时候,为什么你听起来不觉得这个乐曲很洋,而是很有民族的韵味呢?在旋律进行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音,一个是fa,一个是si,因为在西方的作品里它非常重要。si是它的导音,一般要进行到do,即si→do,这样的话呢,它的调性就稳固了。可是刘天华他的二胡曲作品中,将si音的进行安排为la—si—la,或者sol—la—si—la,他基本上没有一次他把它处理进行到do(除《光明行》外)。又比如fa这个音,在西方作品里,一般fa音要进行到sol,到上五度的属音去,也是作品属调的一个导音到主音的进行,这种旋律进行在西方作品里是很重要的。而《病中吟》中,fa音经常是mi—fa—mi的进行。所以给你的感觉,虽然整个作品曲式布局,在当时来讲,受西方作曲的影响可能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呢,他已经考虑到作品的民族感情和音调,而且在写作上很讲究、很强调这个因素。另外刘天华他跟周少梅学,周少梅是江南丝竹演奏很有名的一位民间音乐家了,而过去的江南丝竹的二胡演奏大多都是应用一个把位。而他创作的第一个二胡曲他就应用了三个把位。当然,现在在二胡把位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说多把位就是刘天华一人所独有的,因为这个多把位的应用问题,在民间可能也是个多元的。比如说华彦钧他的《二泉映月》也是有多把位,后来紧接着1926年吕文成的高胡也是用了多把位,等等。在宋代的文献里记载,就有宫廷乐人徐衍奏嵇琴的时候,刚拉一会儿一根弦就折了,怎么办?他没有把演奏停下来,而是用一条弦把这个乐曲奏完了,实际上他已经是应用了多把位,不应用多把位的话,那只能奏四个音,怎么把乐曲奏完呢,对不对?所以,至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