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第4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挥蟹椒ㄍ黄瓶占湮危绻芄煌黄瓶占湮危颐堑纳羁占渚屠┐罅恕R宰罱⒆钚〉姆段В芄话蚜勒饬霾煌蔚目占渫黄疲俏颐钦飧錾畹姆段Ь湍芄槐榱溃颐强梢缘接缣烊ヂ糜危梢缘缴缣烊ス酃猓部梢缘蕉龉怼⒌赜锩嫒ゲ喂邸O衷诳蒲Ъ抑な嫡飧鍪怯校腔姑挥蟹椒ㄍ黄啤7鸱ɡ锿酚校檬裁捶椒ǎ快ǎ跎畹撵ň桶芽占湮瓮黄啤�
  念佛是修禅定,修成的那个功夫跟参禅没有两样。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在《往生传》里面看到,念佛往生的人,告诉他家人,极乐世界很近,就在隔壁,就在堂屋,没有离开他家。那是什么?空间维次突破,他看到了,自己在自己的房间看到极乐世界就在前面,就在堂屋。那个堂屋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客厅,他在卧房看到极乐世界在客厅,空间维次突破。他看到极乐世界里面的一切境界,西方三圣,菩萨海会围绕,宝池德水,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应,这人肯定往生。这是念佛三昧所现的境界,这个境界是真的,不是虚假的。
  我们为什么不在念佛上下功夫?要想得念佛三昧,没有别的,还是放下万缘。觉明妙行菩萨教给我们的方法,念佛的秘诀:第一个是不怀疑,对於净土经论,三经一论,决定没有疑惑,肯定相信,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不夹杂,你的心要清净,除「阿弥陀佛」这个名号之外,不能夹杂一个妄念。第三个条件是不间断,只要你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你的功夫很快就成就,得到念佛三昧,空间维次突破,你就能见到极乐世界,你就能见到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所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属於现前见佛,你这个空间维次突破,你见到阿弥陀佛,你见到极乐世界。
  早年,我们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诸位在他的传记上能看到,他在一生当中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到他最后往生的时候,这个境界又现前,他才告诉大众:西方极乐世界我完全见到,这个境界过去曾经看过三次。他所见的跟《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远公大师往生了,他是我们念佛人最好的榜样。我们知道远公大师那个时候他在庐山建第一个念佛堂,东林念佛堂。第一个念佛堂集合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那个念佛堂的人有一百二十三个人,报名参加的,不是来来去去的,不是的,报名参加的。虎溪为界,他们不下山的,都是在那个地方念佛往生的,了不起的成就,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模范,最好的榜样。
  我早年学佛,对远公大师非常向往,很想学他,缘不足,没有这么样一个道场。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念在心里头。最近我们在婆罗洲古晋山上建立念佛堂,希望效法远公。这个念佛堂不太大,大概只能住一百多人。我想,像远公大师一百二十三个人差不多,顶多只能住这么多人。我们现在寮房有六十几个房间,一个房间住两个人,差不多住一百二十几个人。现在道场还没有盖好,听说大概还要三、四个月。
  我给这个道场定了一个规矩,规矩不能太多,太多太杂了,做不到。愈简单愈好,大家都生欢喜心。我定一个规矩,「止语」,在这个念佛堂里不说话,只念佛,不说话,心就清净。一说话,妄念就起来,杂心闲话把念佛的功夫全部都破坏。这个念佛堂只要一进去,你就不能说话。你在里面,你愿意住一个月,一个月不要说话;你愿意住三个月,三个月不能说话;你愿意住一年,一年不说话。放下!我有事情要交代他,你那个事情放下,没事,天下本无事,有什么了不起的,彻底放下。你进我这个念佛堂,你要常常还有事的话,你不要进这个念佛堂。这个念佛堂里头没有电话,也没有传真,没有电视,也没有听收音机,什么都没有,没有报纸,没有杂志。进去之后,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就老老实在念佛。
  这个山上好,海拔一千米,距离都市开车大概要五十分钟,将近一个小时,没有交通车,公共汽车都没有,只有自己有几部交通车。要不是这样修行,你怎么能成就?这叫净宗道场,念佛堂。要讲话的,我们澳洲办的净宗学院,那是要讲话的,为什么?培养讲经的人才。念佛堂不能讲话,讲堂要讲,要把佛法这些大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至於念佛堂,那是专门接引往生极乐世界的,那个不一样。不是决心求生净土的,那个地方不要去。决心求生净土,到那个地方去往生。一般净宗学会,我们提倡解行并重,是接引的,是来培养你的善根福德因缘。这是接引大众真正的修学,那个不一样。
  真正了解宇宙真相,你的心思不一样。礼敬,无微不至,一切恭敬。忏仪里头,大家常常念「一心恭敬、一切恭敬」。我们对一个人不敬就是对於一尊佛不敬,他有佛性,他本来成佛。诸佛如来都尊重他,都敬重他,只有凡夫不敬,凡夫贡高我慢。道场里面,特别是义工,义工是义务来协助道场的,尤其值得尊敬。他不是拿报酬的,不是拿待遇的,我们不可以用聘雇的态度来对他。拿待遇的是我们道场里的雇员,道场主人是老板。老板对你所雇的雇员,你可以用命令的方式,你可以对他有所要求。义工不行,义工是客人,他的地位跟老板是平等的,是老板的朋友,老板的客人。我们请家亲好友,我有事情请你来帮忙,那个态度当然不一样。所以对待义工要尊敬,特别要学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我们对他礼敬,对他尊重,对他感激,他来协助道场。
  我们今天在许许多多道场里面,看到这个负责人对待义工,在过去我们华藏图书馆韩馆长,那是一个模范。所以义工很多,很愿意来为道场服务,她照顾得非常周到。韩馆长当年在世,出国旅行的时间很多,因为我们常常在世界各个地方讲经弘法,绝大多数她都陪我一起去。她喜欢逛街,喜欢买东西,买了很多很多,不是她用的,她回来送义工的。她会想到,哪个人喜欢这个,哪个人喜欢那个。买衣服,她也很会配样子,配颜色,那个义工适合穿这个衣服。每一次旅行回来之后,义工都分东西,欢欢喜喜一家人,这一点很难得。绝对没有说是命令式的。对义工有要求,办事情的时候要要求,要求的言语态度完全是对亲戚朋友。
  韩馆长走了,现在我又遇到一个跟她差不多,许秀叶居士,现在在我们澳洲道场帮忙。我请她做总管,所有在家出家都听她指挥。她确确实实,她当过老板出身,她底下一些员工跟她几十年,都不会离开她。什么原因?待人好,待人最重要的是要待人心。她跟我谈到,没有别的,真诚心。把员工看作自己家人,这是她事业成功。那些员工虽然是拿待遇的,都把她当作兄弟姊妹来看待。这里头有感情,他就不一样。虽然有的时候发脾气骂人,人家心服,怎么骂,怎么赶,他都不会走,都不会离开。甚至於工资降低,降低也干,也不离开这个公司,也不离开这个老板,她做成功了。拿佛法来讲,她虽然没有学过佛法,她所作所为完全是佛菩萨教导的,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学习,处事待人接物,要用菩萨心,要修菩萨行。好,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六七卷)  2002/7/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67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最后的一段无差别,长行第二句看起:
  【一一世界海中。诸佛出现所有威力无差别。】
  这个『一一世界海』,这里面有微尘数的世界,所有世界当中,诸佛示现,他的威德、神通、十力,十种特殊的能力都是平等的,都没有差别。我们在大乘经里面常常读到「佛佛道同」,所以佛的智慧、德能、相好都没有差别。
  但是佛跟众生的缘分有差别,这个一定要知道。佛门里头常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这个就说明了众生跟佛没有缘,佛就不能度他。谁能度他?跟他有缘的这一尊佛能度他。从这些地方我们又能体会到,常言说得好,「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人与人,人与一切众生,要结善缘,要结法缘,你将来成佛,度众生才多才广。不但与一切人要结善缘,现在懂得的人真的是不多,我们常常羡慕,一位长者大德,无论是在家出家,羡慕他的法缘殊胜。法缘为什么有盛衰不同?由於你过去今生,你跟众生结的缘不一样。
  释迦牟尼佛示现在我们世间,讲经三百余会。我们看《弥勒下生经》,佛告诉我们,弥勒菩萨的缘就不如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将来示现在这个世间成佛,讲经多少会?三会,龙华三会。释迦牟尼佛三百多会,弥勒菩萨只三会,这说明什么?缘不一样。佛在经上讲的,照理说是弥勒佛先成佛,释迦牟尼佛在他之后,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超前,超到弥勒菩萨之前了?释迦牟尼佛精进不懈,超前好多劫,在弥勒之前成佛,这个经上往后都会讲到的。勇猛精进,像是讲释迦世尊、世自在王、法藏比丘,无不是勇猛精进,超越诸佛如来。这些地方我们要留意,我们应当要学习,要效法。
  结缘这一桩事情,尤其重要。你如果说我没有能力,没有这个钱财,我没有办法跟人结缘。你见到人,从内心里面生起恭敬心,合掌、点头、微笑都是结缘,这些不要花钱的,随时随地都能做得到,跟人结缘;跟动物结缘,动物有灵性。
  这一次我到杭州去访问,参拜祖师的舍利塔,我们心里头最仰慕的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永明延寿大师,这一次有缘,我都去看过。莲池大师的云栖寺,道场是还在,可惜已经变成游乐区,在这个时代无可厚非,往后的佛法一定要回归到教学。过去祖师大德的道场已经成为名胜,观光旅游的景点,游客拦都拦不住。
  所以早年我第一次跟赵朴老见面,九0年的时候,我跟朴老就提到,往后佛门的道场,因为现在资讯发达,交通便捷,不需要建很多,这么大的中国,建十个道场就够了。早年的道场统统开放,做观光、旅游,做机会教学,好事情。佛法的道场,中国有十个宗派,每一个宗派建一个就够了。建的方式,像外国的大学城一样,这一个大道场里面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学院,讲经说法,培养弘法人才的地方;另外一个道场,学会,像净土宗,净宗学院、净宗学会,学会是共修的道场,这样就够了。一个宗派一个,另外选择好的地方来建道场,不需要到处建很多那些小道场,无需要。从前交通不方便,资讯不发达,便利当地人就近需要才建立大大小小这么多道场,现在不需要。
  最殊胜的道场是什么?卫星广播电台,这是我常常讲的。讲经也好,念佛也好,做早晚课诵也好,都在电台里面传播出去。每一个人在家里头,打开电视机就跟著做早晚课,跟著念佛,就像在道场,参与道场,没有两样。听经在家里听。所以新时代的大道场是在空中,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建那么大的一个,不需要。有个十几、二十、三十个法师,就能对全世界弘法,整整齐齐的仪规,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藉著高科技向全世界播放。
  道场的形式,应当建立现代的学校的方式,不必再用宫殿这种建筑,那是那一个时代。我们常常讲佛法一定要懂得本土化、现代化,以往那个是帝王时代留下来宫殿式的建筑,现代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教学,是教育,佛法教学的内容,佛家常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它教学的方针,教学的宗旨,永远不能变更的原理原则。内容,「戒定慧」三学,这个是经典。在形式上,佛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教导我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生活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不同维次空间生物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常讲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关系搞清楚,知道怎么样相处,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不仅仅是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我们所作所为是促进宇宙的和谐、真善美慧的人生。这个是智慧的教学,真实的教学,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
  佛法,好东西!世出世间没有能够跟它相比的。今天这个社会大众很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不能怪他。要怪谁?我们佛门四众弟子,没有好好的依照佛的教诲来修行,没有能够把佛陀教诲发扬光大,过失在我们自己。我们今天明白了,省悟过来,有责任、有使命把佛陀真实的教诲介绍给社会大众。不但是用语言文字,最重要的要实行,要把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完全落实到自己生活当中,做出来给社会大众看,大家就明白了。
  今天上午澳洲悟平师打个电话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