缡瞧障推腥氖澜纭T凇痘暇飞希颐强吹狡障推腥甘笤竿醯脊榧帧梗坏搅思质澜缁故切奘笤竿酰笤竿跣拊猜鞲龆汲煞稹�
阿弥陀佛提供这样好的修学环境,让每一个修行人在那个地方什么心都不操,万缘放下,一心一意上求下化,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到等觉,提升到究竟佛果。他方世界有障缘,难!你还得要应付;西方世界所有一切障缘都没有了,所有一切物质、精神生活都圆满,用不著操一点心。
我们世间修行人最大的障碍是衣食住行,所以古人常讲「法轮未转食轮先」,每天三餐饭都吃不饱,你还学什么佛?要你安心办道、安心学佛,至少你要能吃得饱、能穿得暖,你才能安心。西方世界这些一点都不愁,所以无论在心理上、在精神上丝毫压力都没有。
那里头有最好的老师,本师是阿弥陀佛,每天所亲近的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老师!同学都是大菩萨,菩萨摩诃萨是同学、同参道友。每个人一丝毫的恶念、不善都没有,所以那个净土纯净,大庄严!没有丝毫不善。不但没有这些不善的事,连不善的念头都没有,你就想想这个世界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烦恼业障习气重,到这个地方来修行最好了,你得到了保证。你在他方世界修行肯定会退转,为什么?恶缘太多,你不可能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你要不受外面环境影响,那是相当修行的功夫,不受外面环境影响了。你还会受外面环境影响,你自己就要明了,成就不容易,你要选择对你有利的修学环境。
所以古大德为什么把修行的环境、这个道场建立在深山里面?原因就是离开一般染污的众生,跟他距离愈远愈好。他是什么染污?他有自私自利,他有名闻利养,他贪图五欲六尘,他有贪瞋痴慢,染污!我们要修清净心,怕受他污染的影响,所以找一个清净的地方,人迹不到,到深山里面去修行。到真正不受影响,这些烦恼习气统统都断了,再出来,再出山。出山是自行化他,要在城市里面磨炼,磨炼真的不染。你在深山里没有接触,换句话说,虽然修到清净心,还没有经过考验,不能算是真清净。回到都市、回到聚落,就是「各各游诸世界」,你要到各个世界去游历,去考验你是不是真的不染。自己真的不染,能够劝导别人不染。
所以自己真正修行用功到深山里面去,信解菩萨;下山去教化众生,那是地上菩萨,不怕了,五欲六尘围到身边的时候,宗门大德讲得好,「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心地到纯净纯善,丝毫不沾染了。自己,不是说天天,是念念成就自己的功夫,念念提升自己的境界,他怎么不快乐!佛法里头常讲的「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这两句话你才真的懂得!否则的话,这两句话你听了不少,你也会说,这两句话真正的意思你不懂。为什么你不懂?因为你没有法喜,你没有常生欢喜心,你不懂。你要真懂了,你就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才真懂。什么时候真懂?你的心地纯净纯善。善恶夹杂不行,你还不懂;到纯净纯善的时候,你才真懂。
此地讲到普贤菩萨,我们特别偏重在地前普贤,我们有分。学普贤菩萨的礼敬,学普贤菩萨的称赞,学普贤菩萨的供养。我们没有钱供养,我们有体力,做义工、服劳役,用我们的内财供养。如果没有这个缘,内财也供养不上,我们以我们的心愿供养;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为一切众生服务,帮助一切众生,我这个心、我这个愿念念不间断,这是普供养。
供养里面一定要知道,「法供养为最」,提升自己境界一定要忏悔业障。诸位要晓得,礼敬是忏除自己业障,称赞也是忏除自己业障,供养还是忏悔自己业障,后面「常随佛学」也是忏悔自己业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到这里是愿;后面是回向,「恒顺众生」是回向给众生,「随喜功德」、「普皆回向」,总是离不开菩提、众生、法界。所以这十大纲领要常常念、常常记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
《普贤行愿品》里头,特别是最后一卷,当年清凉大师参加翻译,翻译完成之后,皇帝有诏书请他注解。他注解做完之后,特别把这一卷提出来单独流通,就是末后这一卷,便於受持。近代弘一大师他就是用《普贤行愿品》做自己的朝暮功课,他早晚都念一遍,修普贤行,求生净土。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六一卷) 2002/6/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761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第九段劫转变差别,长行第八句:
【诸佛世尊入涅盘故。世界海庄严灭劫转变。】
长行十句,第一句是跟我们总说一切的转变都是业力,第二句到第十句这九句,前面两句是凡夫,当中从信解菩萨一直到普贤菩萨,这四句是菩萨,最后三句,第八、第九、第十,我们现在读的是讲诸佛如来,经文行文次第非常清楚。
首先讲诸佛世尊入般涅盘,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世间,示现八相成道,讲经说法三百余会四十九年,八十岁世尊示现入般涅盘。佛不住世,众生没有福了,『世界海庄严灭劫转变』,佛灭度了。清凉大师说「庄严灭者,此明失善缘而恶现」,圣人不住世,没有人教化,做恶的人多。造作恶业的人多,这个世界就变坏,我们今天讲世风日下。我们读这个经文,感受很深,清凉讲「如来示灭,能事随灭」,教化众生这桩事情随著佛消失了。
佛教化众生真的是全知全能,佛不在世了,虽然有佛的弟子菩萨声闻众,但是他们教化众生跟佛相比,那差很远。佛法流传到今天,中国历史上记载三千多年了,传得这么久,佛法渐渐变质了。变质的情形,佛在经典里面都有预言,佛讲的五五百年,那就是明显的转变,讲五种坚固。
佛灭度之后第一个五百年,距离佛还不太远,「戒律成就」,能够发心受持戒律的都能证果。到第二个五百年,去佛远了,持戒不能证果。什么原因?众生的烦恼习气重,换句话说,已经不可能完全随顺佛陀的教诫,必须修禅定,「禅定成就」。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正是佛陀的像法时期,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所以中国的禅风就很盛。
到末法时期禅定也不能成就,坐禅不但不能开悟,得禅定在今天都不可能。你们诸位想想,禅定最低的是初禅天,要什么条件才能够生初禅天?初禅天是色界,不是欲界,欲界有六层天,要生到初禅必须把欲断掉,五欲六尘。我们就说最严重的,「财色名食睡」五欲,这五条要不能断干净,你就不能得禅定;这五条统统断尽,你才能得初禅,你超越欲界,你生初禅天、色界天。
诸位要知道,色界天里面没有贪财的,这个念头都没有,也没有男女之情欲,没有了,也不会去求名闻利养。饮食、睡眠都断掉了,经上讲的,他怎么样维持他的生命?禅悦为食。他不睡眠,睡眠是昏沉,会睡眠是我们修行功夫中断。功夫真的是不进则退,睡眠是退功夫。
色界天人没有睡眠,他们的精神永远是饱满的,他们身上都有光明。天的层次愈高,定功愈深,到四空天连这个身体他都不要了,真的是老子所说的,「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无色界天人,身都不要了。身不要当然无需要宫殿楼阁,不需要居住的地方。所以无色界天,我们一般人讲的灵界,它不是色界,它没有色法,没有物质了,完全是精神的世界。它也有层次,也有四层,但是都没有出离六道轮回。所以修行真不容易。
但是修行,你要晓得,不是求人,古人讲登天难求人难,修行证果是求自己,所以是有指望的,只要你自己有能力克服你自己的烦恼习气,你就能有成就。所以它不是求人,求人要看人家,成就权在别人手上,修道作佛这个成就的权在自己。
学佛实实在在讲,学什么?从初发心到成佛,就是一个看破放下。章嘉大师教我的,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又帮助看破,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一直到如来地。等觉菩萨还要放下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这才能证得究竟果位,不放下不行。
所以我们天天要记住,我今天看破比昨天有没有进步?今天放下比昨天有没有进步?没有别的,佛法教你放下,儒家做学问也教你放下。孟夫子讲得很好,「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这句话也是放下,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里面拉拉杂杂东西是无量无边,样样都要放下。彻底放下,人决定做不到。你天天放,一天都不可以停顿,我就是修放下。放下就长智慧,智慧是看破。
一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要真做;佛教我们不能做的,不可以违犯。佛所教的全是性德自然的流露,绝对不是他想一些方法来约束我们。你要这样想,你就错了,你就有罪过,真的叫「不识好人心」,你冤枉好人。佛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是称性,称性是自性自然的流露,一丝毫的造作都没有。凡夫起心动念一切作为违背了性德,这是造罪业。所以佛教导我们起步,修行的起步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想想,我们做到没有?我们对父母有没有尽孝?我们对老师有没有尊重?
现在没有了。我能够有这么一点点成就,跟诸位说,我沾什么光?就沾孝亲尊师,我懂得。孝亲尊师是我的父母从小培养我的,我读书是我父亲教的。我是三岁启蒙,懂得孝亲尊师。但是我的家境清寒,祖宗没有遗产留给后人,我父亲没有得到遗产,祖父一生没有土地、没有房屋,都是做公务员,用那一点薪水过日子,所以一生租别人的房子住。
父亲过世之后,什么都没有了,我十四岁要靠自己谋生,没有法子念书,缴不起学费。我喜欢读书,欢喜书本,所以四九年我到台湾之后,还是要自己养自己。一个人到台湾,人地生疏,谁照顾你?谁帮助你?没有!自己工作赚的一点钱,仅够过最低生活。
想读书,知道当时有几个好的教授,有几位名教授,我求他们,给他们写信。我是将心比心,如果我是一个教授,有一个年轻人写一封信给我,很想跟我学,我一定会帮助他。我是这样想,所以我想教授会帮助我。
果然没错,我在一年多当中认识十几位教授,都是有名的学者。我利用星期假日亲近他们,最后我选择方东美先生,专门跟他学哲学。方先生尽心尽力教导我,什么原因?尊师。你对老师没有尊敬,人家怎么会照顾你?方老师介绍我佛法,我学佛了。学佛第一个老师是章嘉大师,也是每一个星期给我两个小时,什么原因?尊师重道,没有别的。我跟他以前不认识,无亲无故,照顾我真是无微不至,我一生感恩。
对父母不孝顺,对老师不尊重,你能学到什么?现在是真的没有人教,这是《无量寿经》上佛讲得很清楚,「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我们今天对这些没有礼没有义的人,没有道、没有德、没有仁、没有义,对这些人,我们要原谅他、要怜悯他。为什么?没有人教导,他怎么会懂?往后更没有了。
我在这五十年当中讲经教学,学生当中对我尊重一点的很少,没有几个。出家人当中,说实在的话,悟道比较尊重一点。无论到哪里,无论办什么事情,都给我打个电话,或者给我一个传真来报告,还没有忘掉。在家居士里面,澳洲净宗学会这两位副会长、总干事,他们每个月都把他的工作报告传真给我。其实我在他那个会里头,早年我是会长,现在让给葛来姆当会长,澳洲人。我在那边实际上职务都辞掉了,他对我还是这么尊重,重要的活动一定先告诉我,日常工作每个月写报告给我。我很感动,实在讲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了。我们在美国达拉斯有一个佛教会,名义上我还是会长,我有五年没去了,从来没有说有什么报告告诉我,没有!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有重要的事情,那边的总干事,从前是简丰文,现在是林国营,也会传真或者打电话告诉我,重大的事情,不是每个月有报告给我。我们要懂得,这已经是非常希有,总算人家没有把你忘掉。
所以我们看今天的社会,儿女用什么态度对父母?学生用什么态度对老师?当父母、当老师的人寒心!什么样的因,肯定有什么样的果报。将来他的儿女不会孝顺他,他要做老师,他的学生不会尊重他,因果报应。
跟我不一样,李老师在世的时候,我虽然住在台北讲经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