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糸素〔16〕
余者为血清,不能凝固。糸素虽作赤色,以水涤之,即成纯白。
十血轮
指背侧之端,取锐嫘贯水刺之,则血出即入水中,不触空气。
乃置玻璃片上,以显镜检之,当见其浮游液中,均作镜状。次加水令淡,则展如板状。
加盐令浓,则收缩如荔支。
(二)白血轮 用极细玻璃管,吸入新血,吹酒灯之火,封其两端,就显镜检之即见。
十一血之循环
-roform〔17〕醉蛙(须二十分时,或用针破其小脑亦可,)令卧于板,剖腹展其肠间膜,蒙于孔上,四围固定以针(或树刺),令不皱缩。乃就显镜视之,可见循环之状。赤血轮在中央,白血轮则循管壁。倘历时久,则宜略润以水,俾勿乾。
十二呼出之气内含炭酸
用新制石灰水,(旧者不可用;制法为浸生石灰于水,少顷,取上部之澄明者纳瓶中,加盖待用,)置器中。又取玻璃管一,一端入水,一端*?犛诳诖抵虺蚊髦幢浒兹缛椋商克崾摇!玻ǎ龋希玻茫幔茫希玻剑茫希常茫幔龋玻稀?
十三生物失空气则死
十四脑及脊髓之作用
用以脱醉蛙,取锯切开头骨,去其大脑。置半身于水,察其举止。当见姿势不失,其他器官,亦无障碍,而意志已亡,任置何处,决不自动,惟反其身,令腹向上,或直接加撄,乃运动耳。
次去其小脑及延髓,则姿势顿失,呼吸亦止。然以脊髓尚在,故取火焚其足,则举足以避。或用醋酸滴于肤,亦举足欲除去之。此其反射作用也。
次更以针纵贯脊髓,则上述作用,一切俱亡。(然因神经及肌肉未能即死,故直接加撄,亦尚呈反应,特甚微耳。)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四年十月四日杭州《教育周报》,署名周树人。原为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生理学教员时所编讲义《人生象〃聽》的附录,发表时经过作者修?薇甑悖芯涠痢?
〔2〕 糸 同丝。
〔3〕 食素 日文名词,意为食物营养成分。
〔4〕密伦氏液(Millon‘sreagent)鉴别酪氨酸(蛋白质的成
分之一)的经典试剂,因其发明者法国化学家密伦(N。Millon,1812—1867)而得名。
〔5〕菲林氏液(Fehling‘ssolntion)鉴定、分析糖的经典
试剂,因其发明者德国化学家斐林(H。von Fehling,1812—1885)
而得名。
〔6〕 沛普敦 Peptone的音译,即蛋白胨,又称消化蛋白质。
〔7〕 膵液 即胰液。
〔8〕 Steapsin 胰脂酶。Ptyalin,唾液淀粉酶。Trypsin,胰蛋白酶。
〔9〕 Pancreatin 胰酶制剂。
〔10〕 阿列布油(Olive oil) 即橄榄油。
〔11〕 重土水 即钡盐(重晶石)。
〔12〕 以脱 Ether的音译,即乙醚。
〔13场∏嗌灾健〖蠢渡氖锸灾剑谒嵝匀芤褐性虮湮焐?
〔14〕 格里舍林 Glicerine的音译,即甘油。
〔15〕 血汁 即血浆,含有血清和纤维蛋白原。血轮,即血球。
〔16〕 糸素 指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
〔17〕 Chloroform 音译哥罗芳,即三氯甲烷,一种麻醉剂。
一九一九年
什 么 话?〔1〕林传甲撰《中华民国都城宜正名京华议》〔2〕,其言曰:“夫吾国建中华二字为国名。中也者,中道也;华也者,华族也;五色为华,以国旗为标帜,合汉满蒙回藏而大一统焉。中华民国首都,宜名之曰‘京华’,取杜少陵‘每依北斗望京华’之义。○皇典雅,不似北京南京之偏于一方;比中京大都京师之名,尤为明切。盖都名与国名一致,虽海外之华侨,华工,华商,无不引领而顾瞻祖国也。”
林传甲撰《福建乡谈》〔3〕,有一条曰:“福建林姓为巨族。
其远源,则比干之子坚奔长林而得氏。明季林氏避日本者,亦为日本之大姓:如林董林权助之勋业,林衡林鹤一之学术。亦足征吾族之盛于东亚者也。“
又曰:“日本维新,实赖福泽谕吉之小说。吾国维新,归功林琴南畏庐小说,谁曰不宜?”
林纾译小说《孝友镜》〔4〕有《译余小识》曰:“此书为西人辨诬也。中人之习西者恒曰,男子二十一外,必自立。父母之力不能管约而拘挛之;兄弟各立门户,不相恤也。是名社会主义。国因以强。然近年所见,家庭革命,逆子叛弟接踵而起,国胡不强?是果真奉西人之圭臬?亦凶顽之气中于腑焦,用以自便其所为,与西俗胡涉?此书……父以友传,女以孝传,足为人伦之鉴矣。命曰《孝友镜》,亦以醒吾中国人勿诬人而打妄语也。”
唐熊撰《国粹画源流》〔5〕有曰:“……孰知欧亚列强方广集名流,日搜致我国古来画事,以供众人之博览;俾上下民庶悉心参考制作,以致艺术益精。虽然,彼欧洲之人有能通中国文字语言,而未有能通中国之画法者,良以斯道进化,久臻神化,实予彼以不能学。
此足以自豪者也。“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二月十五日《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二号“什么话
?“栏,末署鲁迅辑。
“什么话?”,《新青年》从第五卷第四号(一九一八年十月)起开辟的一个辑载荒谬言论的专栏。
〔2〕 林传甲 福建闽侯人,曾任京师大学堂文科正教员、黑龙江省教育科长。《中华民国都城宜正名京华议》,发表于《地学杂志》第七年第八期(一九一六年九月)“论丛”栏。
〔3〕《福建乡谈》发表于《地学杂志》第八年第二期(一九一七年二月)“说郛
“栏,全文共二十一条。鲁迅所引为其中第五条、第八条。前者在”奔长林而得氏“和”明季林氏避日本者“之间,省略了四十六字。按这两条引文中提及时林董曾任日本外务大臣,林权助曾任日本驻华公使,林衡为日本教育家,林鹤一为日本数学家,福泽渝吉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
〔4〕 林纾(1852—1924) 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侯(今福州)人,翻译家。他曾借助别人口述,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多种,其中不少是外国名著,在清末至“五四”期间影响很大。到了五四时期,他是激烈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守旧派代表人物之一。《孝友镜》,长篇小说,比利时作家恩海贡斯翁士(1812—1883)著。林纾译本于一九一八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 唐熊 字吉生,当时任上海图画美术学校技术师范科教员。
《国粹画源流》,发表于上海《美术杂志》第一期(一九一八年十一月)。
一九二一年
《坏孩子》附记〔1〕
这一篇所依据的,本来是S。Koteliansky and I。M。Murray的英译本,后来由我照T。Kroczek的德译本改定了几处,所以和原译又有点不同了。
十。十六。鲁迅附记。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晨报副刊》,在宫竹心译的《坏孩子》之后,原无标题。
《坏孩子》,俄国作家契诃夫(1860—1904)早期的短篇小说。译者宫竹心(1899—1966),笔名白羽,山东东阿人,当时是北京邮局职员。
一九二五年
《苦闷的象征》广告〔1〕这其实是一部文艺论,共分四章。现经我以照例的拙涩的文章译出,并无删节,也不至于很有误译的地方。印成一本,插图五幅,实价五角,在初出版两星期中,特价三角五分。但在此期内,暂不批发。北大新潮社代售。
鲁迅告白。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二五年三月十日《京报副刊》。
《苦闷的象征》,日本厨川白村(1880—1923)著。鲁迅译本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出版,为《未名丛刊》之一,由北京新潮社代售。后又改由北新书局出版。
《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1〕所谓《未名丛刊》者,并非无名丛书的意思,乃是还未想定名目,然而这就作为名字,不再去苦想他了。
这也并非学者们精选的宝书,凡国民都非看不可。只要有稿子,有印费,便即付印,想使萧索的读者,作者,译者,大家稍微感到一点热闹。内容自然是很庞杂的,因为希图在这庞杂中略见一致,所以又一括为相近的形式,而名之曰《未名丛刊》。
大志向是丝毫也没有。所愿的:无非(1)在自己,是希望那印成的从速卖完,可以收回钱来再印第二种;(2)对于读者,是希望看了之后,不至于以为太受欺骗了。
现在,除已经印成的一种〔2〕之外,就自己和别人的稿子中,还想陆续印行的是:
1。《苏俄的文艺论战》。俄国褚沙克等论文三篇。任国桢译。
2。《往星中》。俄国安特来夫作戏剧四幕。李霁野译。
3。《小约翰》。荷兰望蔼覃作神秘的写实的童话诗。鲁迅译。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二五年三月未名社出版的《苦闷的象征》一书的封底,题下署名鲁迅。
〔2〕 指《苦闷的象征》。
白事〔1〕
本刊〔2〕虽说经我“校阅”,但历来仅于听讲的同学和熟识的友人们的作品,时有商酌之处,余者但就笔误或别种原因,间或改换一二字而已。现又觉此种举动,亦属多事,所以不再通读,亦不更负“校阅”全部的责任。特此声明!
三月二十二日,鲁迅。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北京《民众文艺周刊》第十四期。
〔2〕 指《民众文艺周刊》。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九日在北京创刊,《京报》的附刊之一,荆有麟、胡崇轩(也频)等编辑。第十六期(一九二五年四月七日)起改名《民众文艺》,第二十五期(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改名《民众周刊》,第三十一期(一九二五年
八月四日)
改名《民众》,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出至第四十七期停刊。
鲁迅启事〔1〕
《民众文艺》稿件,有一部份经我看过,已在第十四期声明。现因自己事繁,无暇细读,并将一部份的“校阅”,亦已停止,自第十七期起,即不负任何责任。
四月十四日。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七日《京报副刊》。
《莽原》出版预告〔1〕
本报〔2〕原有之《图画周刊》〔3〕(第五种),现在团体解散,不能继续出版,故另刊一种,是为《莽原》。闻其内容大概是思想及文艺之类,文字则或撰述,或翻译,或稗贩,或窃取,来日之事,无从预知。但总期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云。
由鲁迅先生编辑,于本星期五出版。以后每星期五随《京报》附送一张,即为《京报》第五种周刊。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一日《京报》广告栏。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日,《京报》刊登了一则关于《莽原》的广告:
“思想界的一个重要消息:如何改造青年的思想?请自本星期五起快读鲁迅先生主撰的《AA》周刊,详情明日宣布。本社特白。”鲁迅认为这一广告写得“夸大可笑”(《两地书。一五》),所以重拟了这个出版预告。
〔2〕 指《京报》,邵飘萍(振青)创办的具有进步色彩的报纸,一九一八年十月创刊于北京,一九二六年四月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
〔3〕 《图画周刊》 《京报》附刊之一,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创刊,每星期五发行,至一九二五年四月,共出十一期。该刊由《图画世界》社编辑,冯武越负责。
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1〕溯本校不安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