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16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民歌 (上)-田联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31016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民歌 (上)-田联韬-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场唱歌,蒙古族《哄羊歌》歌词大意:《哄羊歌》名为歌,其实并没有歌词。牧民在接小羊羔时,几乎每天都在唱,因为常常会出现母羊不要它的小羊羔现象。开始羊不听话的时候,歌声较尖。等到羊安静下来,要它的小羊羔时,歌声渐弱。) 

  这种介绍以后,我想下一类我就要介绍风俗歌。风俗歌,这是在日常民俗活动和特定的民俗活动中演唱的歌,唱的这种我们叫它风俗歌。这个在民歌中间占的品种和数量是比较多的。因为我们看,我们列举一下,例如,情歌,我们也包括在内了,酒歌,像敬酒时候来唱的歌,酒歌;还有丧事歌,老人去世了,这时候来送葬的,这时家人和亲友都会要唱歌的,要唱丧事的歌。这种歌的内容往往就是颂扬老人过去生前他做了多少好事,他对子女后代,对亲戚、邻居都是做了多少事,对大家多么关心,就赞扬他,生前他的长处。然后就要送他走,送他安心地走,不要再惦记家里的人,不要惦记家里的事。这种丧事歌多半是这方面的内容,常常就是带哭带唱,一边哭一边唱。所以,它有旋律,中间有哭声,这也是非常动人的。有时候我专门去参加,作为他们的成员之一去参加他们的丧事活动,那你就像当地居民一样参加,然后去听他们在这个里边,在丧事活动里边,他们是怎么表达自己感情的。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民族都有这种丧事歌。 

  那么,现在我想请朝鲜族的歌手,唱一支带有风俗性的歌曲,叫《珍岛阿里郎》。 

  (现场唱歌,《珍岛阿里郎》歌词大意:是南道民谣的传统歌曲,歌中唱出了女子对远去的爱人的思念之情。阿里阿里郎,思里思里郎,阿拉里呦,天上的星星是如此明亮,但是我的心里都是对你的思念。) 

  现在我们想请苗族的同学,唱一首苗族的大歌,苗族大歌也属于这种风俗类的歌曲。 

  (现场唱歌,苗族大歌歌词大意:朋友,你人还没有到,但是你的名气已经传到,你到我们这里来,我们非常激动,让我们拉起友谊之手,让我们架起友谊之桥,明天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祝福你,永远地祝福你!) 

  另外,还有《婚礼歌》,还有《哭嫁歌》。就姑娘离开家了,要离开家了,这是从小都在家里,要出嫁了,就要离开父母,特别离开她在一起长大的这些伙伴,特别是女伴,姑娘们,这时候就会唱,在出嫁以前就要唱《哭嫁歌》。这种《哭嫁歌》,有母亲唱给女儿的,也有女儿唱给母亲的,也有姑娘唱给她的女伴的,也有女伴唱给她的。这唱有的要持续好几天,好几天就是这种活动,哭嫁的这种活动。所以,看起来风俗歌的类别是相当多的,也就说明在各种风俗活动中间,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它经常是有歌声伴随着。(哈萨克族民歌《哭嫁歌》欣赏) 

  好,现在我们接着讲下去,风俗歌讲完了以后,下一种类型的歌曲——叙事歌。说叙事歌,大家知道,它要讲故事,要讲传说,讲历史,许多少数民族——南方的少数民族,特别是没有文字传统的民族,叙事歌在这个民族作为教育的工具,传承历史,传承知识,传承道德、修养等等方面的重要的工具,就是叙事歌。像苗族有叙事歌,哈尼族有叙事歌,侗族有叙事歌,彝族、怒族、傈僳族等很多民族,特别南方民族都有叙事歌。但是,有的民族已经发展出来了说唱音乐,就是曲艺音乐,它常常就以曲艺音乐,说唱音乐它就代替了叙事歌了。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说唱音乐,很多民族的说唱音乐,它是从叙事歌中间演变过来的,它都具有叙事的特点,但是又不完全一样。为什么?我们说,说唱音乐它往往有职业性的艺人,说唱艺人,或者是半职业性的艺人,而叙事歌是人人都在唱,它不一定要有艺人,它没有专门的艺人来演唱;而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它已经有职业性,或者半职业性的艺人,这在汉族和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中,已经有这样的文艺形式了。而有些民族的文艺形式,还保持在叙事歌的这个阶段。 

  那么,叙事歌刚才我已经说了,它的这种功能就是很明显的,因为我记得在1979年的春节那个阶段,我到一个哈尼族的村寨,参加他们节日的活动。 

  在这个春节活动中间,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这个村寨比较大的场坝,平常打麦子,晒谷子那个地方,一个村寨比较大的场坝,大家都集中在这儿,节日盛装,都穿着节日盛装,男女老少都来了。妇女要跳舞,她跳一种什么舞呢?她跳一种叫竹筒舞。大家知道,南方,云南那边她们背水,它不是像北方挑水桶,它是用竹筒,大的竹子,龙竹子,用竹筒,长长的竹筒,中间打穿,然后接着泉水以后,放在她的背篓里面背着。因为她要走山路,她用水桶,在这儿磕磕碰碰,没法很方便地行动,所以就根据这个自然条件,他们用了这种方式,就是背水。那么,在这个节日的时候,她们跳竹筒舞,妇女一排,多半是中年妇女,拿着这个,镗,镗,镗,一边敲着,一边就唱了。这个等于是一个打击乐器了,镗,镗节奏,然后就唱很悠扬的歌,而且还有多声部,还有两个声部,模仿式的那种声部。对我们音乐来说,这已经多声部音乐出来了,就觉得很有意思。(侗族大歌《蝉之歌》欣赏) 

  下面一种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种,叫祭祀歌,也叫信仰仪式歌。祭祀歌,这种歌多半是跟宗教信仰有关系。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电视里边唱到“唵玛尼叭咪吽”,这个在佛教里面是叫“六字箴言”。大家注意一下,藏族的老人在那儿转经,这叫小经轮,转那个经轮,那个经轮上的那一圈的字就是这六个字,藏文“唵玛尼叭咪吽”。另外,每个藏传佛教寺院,在我们看见寺院的墙边,都有大的转经轮,看他们走过就要转一下,就摸一下,轮子就转起来了,金黄色的,是用铜皮做的。这个转经轮上面刻的那个字也是这六个字,这六个字是很重要的。信徒们认为,反复持诵和思维这六个字,即可功德圆满。 

  另外,南方还有很多少数民族,它还没有形成了人为宗教,就是佛教了,道教了,伊斯兰教,还没形成这样的教,它属于原始信仰,原始宗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有巫师或者叫鬼师,他们来执行这个宗教仪式活动。例如,村寨的大事情,出了大的事情,或者大的庆典,或者大的灾难,或者战争,械斗,或者小的个人的家庭的生病,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纠纷等等情况,这时候要请鬼师来了。鬼师要给你念经,要给你做卜卦,他有各种传统的卜卦的方式。那么,在这个时候,巫师、鬼师出来演唱的歌,就属于这种性质的歌,这我们就叫它祭祀歌,或者叫信仰仪式歌。但不把它归纳到宗教音乐里去,而是归纳在民间音乐中间的一类。(西藏民歌《阿姐鼓》欣赏) 

  第六类,就是儿歌。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儿歌和催眠歌,或者叫摇篮歌。讲到儿歌,我就想起来一件事。也就是我曾经在,大概也是一九七几年,我曾经到云南的佤族地区,大家知道《阿佤人民唱新歌》,这个歌就是创作在、产生在云南的西盟县边境,在中缅边境上的一个小的县份,叫西盟佤族自治县。那么,我去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在边境的一个寨子里,那个地方的音乐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和佤族。它一个地方,一个地方都不一样,一个县里面都会有很多种同样的歌种不同的曲调。 

  那么,这时候我们要录音,请老百姓请大家唱各种各样的歌曲。这中间呢,在我录的过程中间,就唱了很多歌了以后,我就问他们,还有没有别样的歌?他们说,已经都没有了,都唱完了,什么山歌了,情歌了,什么都唱完了。就问他们,我说,妈妈哄孩子的时候,唱不唱?他们觉得,这不算歌。就是音乐观不完全一样,不是说,我们认为是这音乐包含着什么东西,他就各个民族都一样的认识,不一定。所以你到那儿,你要做调查、了解之后,你必须要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认识的程度,和他们了解的情况之内,然后你才能了解他的全部。那么,他们说,有,也唱。于是我说,那我请唱吧。他们就说,有个年轻的妈妈,背着孩子,南方都是孩子背在后面,她就一边摇着,她就慢慢唱了。一般我录制《摇篮歌》时候,她们就唱几句就完了,它因为没有唱词,或者有时候孩子啊、宝宝快睡啊,都是这一类的唱词了,她不会唱太多。而她这一唱,唱起来就没完没了啊。我就感觉到,不像是一般的摇篮曲,和催眠曲了,而且全村的人越听越入神。 

  这个妈妈原来是孤儿,从小很苦,父母很早就死了,她在唱她的身世,她在跟孩子唱她的身世,一边摇一边唱。那时感觉,的确是歌声就有点像我第一次,我刚才说到的,在戈壁滩上听到那个老人唱的那种歌。这个也是充满了感情,她完全忘掉别人,她就在唱她自己的身世,唱了很久很久,最后才唱完。但是唱完了以后,大家的心情好像都很压抑。为什么?她唱她小时侯太苦了,太穷了,没有父母,她唱得她就像一个小叶子一样,小树叶一样,像一片小草一样,她唱的时候。这种孤儿歌,我在佤族地区听到不止一次,这次最动人。她把摇篮曲,她把催眠曲唱成了叙事歌,是叙事的内容,唱她的身世,唱她的经历,所以非常动人。所以,在这个地方,有的时候少数民族地区的歌曲、民歌,它不能做非常准确的界定。像这个本来是个催眠歌,她唱成了叙事歌了,内容变成叙事的,是不是?(云南少数民族《摇篮歌》欣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