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神一看,对话中断了。
这时,我才发现现场的气氛有点不对劲。我不谙察言观色又迟钝,完全没有注意到,不过夫人之所以离席,似乎是京极堂指示的。而妻子察觉到这件事,善体人意地一起离席了。难道京极堂和宫村有什么重大的事要谈吗?我有些不知所措。
宫村唐突地提出了疑问:“所谓的咻斯卑。。。。。。”
我愣住了。
“所谓的咻斯卑。。。。。。就是河童吧。”
这话题太古怪了。
然而京极堂却不为所动,一面倒茶一面露出有些惊讶的表情说“不是的。”接着他放下茶壶,推出茶托,向我和宫村劝茶,并冷冷地接着说:“咻嘶卑就是咻嘶卑吧。”
宫村用双手接下,问道:“可是,根岸镇卫不也写道,咻嘶卑是河童的别称吗?”
“哦,你说《耳囊》啊。”
“是啊,我记得是。。。。。。呃。。。。。。咻嘶卑为川童之由。。。。。。”
“上面也写道:曰菅神之缘由亦甚疑。既然镇卫这么说,表示他根本没有看出河童是什么、咻嘶卑又是什么。他只是喜欢咒文咒语之类罢了。”
不懂他在说什么。宫村也说“我不懂你的意思”,偏了偏头。
然后他慢吞吞的说道:“而且。。。。。。对了,我记得是柳田翁(注:指柳田国男(一八七五~一九六二),日本妖怪民俗学者,被尊称为日本民俗学之父。)的〈川童之事〉中写的。。。。。。,我好像是在这里读到的。记得上面说,河童会‘哅哅’(hyon…hyon)叫,所以在日州(注:也称向州,即古时的日向国,相当于现在的宫崎县。)一带,是这么称呼河童。。。。。。,大概是这样。‘哅哅’这声音听起来不是很凄凉吗?可能是因为这样,我才会印象深刻,记了下来。记得是记得,但我并不是读得很认真,或许记错了。因为再怎么说,这并非我的专门。。。。。。”
那篇论文,我记得以前也读过。我记得是那个题目没错。
可是京极堂却答道:“老师,你说的是〈川童的迁徒〉吧。”这么一说,或许是那个题目才对。我的记忆总是随随便便。
京极堂一如往常,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刚才宫村老师所说的〈川童之事〉里也写了相同的内容,不过关于这一项,柳田翁引用《水虎考略后篇卷三》,仅止于提出怀疑的意见,说日州之所以称河童为咻嘶欸(hyosue),是因为河童的叫声听起来像‘飘飘’(hyohyo),但这无法令人尽信。不过柳田翁在刊载于《野鸟》上的〈川童的迁徒〉一文,却将河童与候鸟信仰连结在一起,支持这种叫声由来说。这篇文章里,柳田开宗明义声明,说不会有人把河童当成鸟,但是有人认为某种鸟类就是河童。”
“京极堂先生,请等一下。。。。。。”
宫村举起手来。“呃,京极堂先生,语源的问题,这个节骨眼就先不管了。在九州,河童确实是被称为咻嘶卑或咻嘶欸,对吧?所谓咻嘶卑就是河童吧?”
“嗯。。。。。。”年轻的旧书商纳闷地弯了弯脖子。
“老师,”接着他叫道,说出莫名其妙的话来:“称呼就是妖怪的一切,所以咻嘶卑还是咻嘶卑。”然后他作结说:“这实在很难说明。”
“不管是河童,川太郎还是水虎——不管什么称呼都好,没错,这些名称——不,妖怪这种东西本身,可说是浮面的部分。”
“什么叫浮面的部分?”
“例如说。。。。。。四国是狸子的发源地。”
我霎时困惑起来,这毫无脉络可言。
但是宫村顿了一下,用力点头说:“对对对。”
没错。。。。。。虽然暂时不了解,但是只要听下去,没多久应该就会明白了。京极堂的话总是如此。毫无脉络的发展不久后就会具备脉络,迟早会与主线连结在一起。所以这种时候,乖乖聆听才是上策,就算询问他真正的意图,也徒然让自己更莫名其妙罢了。宫村非常明白这一点,才会点头。我也明白这一点,可是大多数时候还是会愣住。
朋友接着说:“。。。。。。我有个怪人朋友,专门研究大陆的妖怪,叫做多多良。不久前他去了四国。。。。。。”
“这世上怪人真不少。”宫村瞄了我一眼,笑着小声这么说。我没有答腔,只是苦笑。
虽然没有见过,但我从京极堂口中,听说过好几次多多良这个人。这年头实在不可能靠着研究妖怪兴家立业,更何况研究的是大陆的妖怪。就连我这个没资格担心别人的人,每次一听到多多良的事,都忍不住为他担心。
话说回来,这就叫做物以类聚吗?还是妖怪原本就会招引妖怪?就像宫村说的,怪人还真的不少。
宫村似乎对多多良很感兴趣,不过没再追问下去。他知道越问,迷宫只会变得越复杂。
京极堂继续说下去:“。。。。。。结果他告诉我一件事。我想想。。。。。。老师知道欧帕休石(注:此为音译。原文为‘ォパフツヨ石’(oppasyoseki)。)这个奇石的传说吗?”
话题接二连三跳跃。
宫村偏着头说:“不晓得。”
京极堂斜睨着我问:“关口,你呢?”我当然回答不知道。那种怪东西谁知道啊?
“欧帕休石是德岛某地方传说中的奇石,据说原本是某个著名力士的墓碑。这块石头会欧帕休、欧帕休的叫。”
“什么是欧帕休?”
“欧帕休(注:欧帕休为四国当地方言中‘背我’之意。)‘背我’的意思。”
“哦。。。。。。,那就像马琴(注:指曲亭马琴(一七六七~一八四八),江户晚期的戏作家。代表作有《南总里见八犬传》等。作品富有劝善惩恶思想。)的《石言遗响》中写到的远州的夜啼石吗?”宫村问道。
原来如此,那方面是他的专门吧。
“嗯。若是追溯‘出声的石头’系统的根源,两者是相同的。备前(注:日本古国名,相当于现今冈山县东南部。)的窸窣岩(注:此为意译,原文为‘こそこそ岩’。有偷偷摸摸的石头之意。)也可视为同一系统的妖怪。不过,这在别的地方也被称为巴乌罗石或乌巴利翁(注:‘巴乌罗石’及‘乌巴利翁’皆为音译,原文为‘バウロ石’(bauroseki)、‘ウバリオン’(ubarion)。),也是‘背负系’的妖怪。就是一背上去就会变重的妖怪。它与产女妖怪也不能说毫不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带来财富的异人传说有所关联,不过这些暂且不提。总而言之,欧帕休石是在路边吵着叫人背它的石头。”
“现在也会叫吗?”
我这么问,京极堂便扬起单边眉毛说:“我说你啊。。。。。。”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现在只是一颗单纯的石头。传说有个力士路过时,觉得这块石头很嚣张,便把它背了起来,但是石头越来越重,力士终于受不了了,把它扔掉,结果石头裂成了两半。据说从此以后,石头就不再说话了。那块裂开的石头现在好像还在原处。”
“这块石头怎么了吗?”宫村问道。他的问题理所当然。
“据说那块欧帕休石就是狸子。”
“谁说的?”
“当地人。”
“那块石头是狸子吗?”
“由于土地的关系,没办法脱离狸子来讨论,这要是换成了其他的地点,就绝对不会是狸子。会出声的石头和叫人背的妖怪都不是狸子。要解释叫人背的石头妖怪,根本不必把狸子拖出来。可是。。。。。。它似乎变成了是狸子。”
“变成?”
“嗯。原本怎么样不清楚,或许最早是狸子迷骗人这样的传说。可是迷骗却成了变身。”(注:在日文中,妖怪迷骗人与变身使用两个类似的动词‘化かす’、‘化ける’。)
“哪里不一样?”宫村问。听起来根本一样。
“迷骗,是使被骗的对象——我们人类——碰上奇怪的遭遇。而变身,是迷骗人的本体——这种情况是狸子——改变形体。”
“哦!”宫村拍打膝盖。“换句话说,虽然不晓得是力士的墓碑还是什么,总之有那样一块奇怪的石头,而那个石头会开口、变重,让人体验这种怪事,叫做迷骗,而狸子变化为石头则是变身。”
“是啊。迷骗和变身,两者的意思有着微妙的不同吧?在这个传说里,从某个时期开始,欧帕休石应该是被当成欧帕休石来理解的。说起来,如果石头是狸子变的,就无法说明裂开后的石头为何会留下来,而且也无法说明它是力士的墓碑这样的由来。它有狸子变身无法完全解释的部分,或者说,这个传说已经完成了。然而,最近它却开始变成是狸子迷骗人。”
“为什么?”
“这样比较响亮啊。当成是狸子干的好事,比较有现实感。至少在现代是如此。”
“当成是狸子干的,就有现实感吗?”宫村问道。
“是啊,因为那里是四国。”京极堂立刻回答。“不过,这并不代表四国的人现在依然全都深信狸子会迷骗人。现在这种时代,就算是在四国,也很少有人真心相信这种事吧。所以这只意味着在现代,狸子这个记号还在容许范围内,此外的名称则几乎完全失效,不再是能够共同认识的记号了。所以只要能够流通,就算不是狸子,不管是狐狸还是河童都可以,即使是恶魔或火星人也没问题。其实什么都可以,不过因为是四国,所以是狸子,如此罢了。这种情况,狸子就是浮面的部分。”京极堂说。
“哦。。。。。。”
我都快忘记京极堂讲这段话是因为宫村询问‘什么叫浮面的部分’了。
“所以石头开口要人背——一背就会变重——这样的怪异,一旦被当成是狸子的恶作剧,‘欧帕休石’这个妖怪就会消灭,与夜啼石、背负妖怪、产女等等都再也没有关系。以妖怪而言,它成了‘狸子’。”
“原来如此。。。。。。”宫村说。
他理解得非常快。
“不是妖怪‘欧帕休石’,而会变成妖怪‘狸子’恶作剧变身为石头,欧帕休、欧帕休的叫。如此一来,石头说话的不可思议就消失了,而狸子变成石头的不可思议,就成了怪谈的重心,是吗?”
宫村说起欧帕休、欧帕休的音调格外有趣。
“没错。可是这个欧帕休石的怪异在成立的过程中,确实仍然会与老师刚才提到的说话的石头、啼哭的石头的传说,以及叫人背的妖怪发生关联。若是追溯它的系谱,是不不可能光凭狸子成立的。”
“无论迷骗或变身都一样吗?”
“应该是的。若是在其它地方,就算要与狸子扯上关系,应该至少还是会附加上‘欧帕休石’这种程度的特殊固有名词。然而它却成了单纯的狸子。嗳,狸子的名号比较响亮,事实上它也顺利地传播开来了。结果变身成欧帕休石的狸子,连原本与狸子没有关系的来历也一同背负起来,但是狸子还是狸子。而妖怪的名称,就以狸子固定下来了。”
“原来如此,我完全了解了。将这些复杂的背景和历史等等全部概括在一起,镇坐其上的,就是妖怪的名字——浮面的部分。”
“没错,就是这样。”京极堂用力点头。
“不过古人光是听到这浮面的名字,就能察觉包括来历的一切,但是我们现代人光是听到名字,却什么都不懂了。我们从浮面的名字,只能够察觉同样只属于浮面的现象。所以觉得只要现象相同,或似乎相同,就算名称一样也无所谓。因此欧帕休石也一样,只是单纯的狸子也无所谓了。反正狸子什么都会变,什么都有可能,这里头不需要啰嗦的理由。这么一来,咻嘶卑就算是河童也无所谓了。可是咻嘶卑还是咻嘶卑。”
“和河童不一样?”
“不一样。虽然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质、相同的历史、相同的真面目,但是咻嘶卑和河童是共享大部分隐密性质的。。。。。。不同事物。”
“等一下。”我制止说。“具有相同性质的个别东西我可以理解。可是拥有相同历史的个别东西,这不成立吧?而且你还说连真面目都一样,那根本就是同一个东西。如果只是名称不同,那只是单纯的别名吧?”
无论什么东西,如果真面目相同,就是同一个东西。
“嗯,一般来说是这样没错。”京极堂说。然后他瞄了宫村一眼,用一种瞧不起人的眼神盯着我问:“你知道新锐歌人喜多岛薰童吗?”
“今天话题怎么跳得这么厉害?毫无脉络可言。嗳,我好歹也算是爬格子为业的,喜多岛薰童我也还知道。我想想,她是在去年有如彗星般出现在短歌(注:短歌为和歌的一种形式,是以五、七、五、七、七音的五句所组成的诗歌。)界的天才女歌人,对吧?”
我这么答道,于是京极堂歪起嘴巴,以嘲弄的口吻说:“老师,他说是天才女歌人呢。”接着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