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竺可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竺可桢-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Page 2…

     竺可桢 (1890~1974年)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是中国现代气象科学、 

地理科学的奠基人和一代宗师。 



                          一、故乡、童年、求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滔尽英雄”。 

     浩渺的江水在东海之滨渐渐缓冲,江中泥沙沉淀成肥沃的长江三角洲。 

祖先们的辛勤耕耘,使之成为鱼米之乡。三角洲的南部,一条江迂回东流, 

与长江交汇处的一段就是以潮汐奇观闻名于世的钱塘江,江南岸即是浙江省 

的宁绍平原。从地图上看,宁绍平原恰似一条走廊,东有宁波,西有绍兴, 

历史悠久。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连绵起伏,是它的筋骨;浦阳 

江、曹娥江、甬江,纵横交错,是它的身脉,在这山明水秀之乡,曾经有过 

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奇的人物: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美女西施、英烈秋瑾, 

还有王充、黄宗羲、蔡元培、鲁迅等留芳千古的名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 

可桢又为这片传奇的土地锦上添花。 

     竺可桢,字藕舫,绍兴东关镇人,1890年3月7日(清光绪十六年,庚 

寅,二月十七日)生。 

     竺可桢的父亲竺嘉祥,原居东关镇西5公里处的保驾山,世代以农为业。 

竺嘉祥青年时期迫于生计离家到东关镇上开设米摊,20岁左右与顾金娘结 

婚,于1976年得长子可材,两年后得次子可谦,之后又连得三位千金,最后 

生下竺可桢。顾氏夫人温良恭顺、节俭能干,家境日渐富足。经过几年的筹 

划,竺嘉祥在镇上开设了“承茂米行”,生意兴隆。 

     作为一个商人,竺嘉祥受到中国传统的思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的影响,很希望儿子们能以读书奔出个好前程。可材、可谦入私塾接受当时 

的科举教育。后来,可材考中秀才,可谦因体弱辍学。 

     竺家人丁兴旺,住房显得拥挤。竺嘉祥筹划在镇上买地建房。1890年新 

房落成不久小儿子可桢呱呱坠地。竺可桢的出生,给竺家增添了喜气,父母 

双亲都十分钟爱小儿子。顾氏夫人的言传身教给可桢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善良 

的种子。可桢7岁时和一位同学在河边玩,忽然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跪在 

一个富人脚下,苦苦哀求着却被富人踢入河中,可桢忙上前救那人上岸并问 

缘由。原来他借了富人一斗米,到期无法偿还,家中五口人已忍饥挨饿多日。 

竺可桢听了急忙回家告诉母亲。顾氏夫人立即慷慨解囊,不仅替穷人还了米, 

还送给他一些米养家活口。父亲竺嘉祥望子成龙,在竺可桢3岁时就教他识 

字,一次父亲让可桢骑在肩上到镇上访友,途中挑一些店铺的招牌教他认, 

等回来时考他,大都记住了。人们都视可桢为“神童。” 

     可桢随大哥念了几年书,《四书》已能背诵,开始学做八股文。后来父 

亲为他聘了渊博的章镜尘先生来家设馆。可桢聪慧、机敏,深得先生喜爱。 

在攻读经文之外,偶而讲一些宋明以来当地理学家立身为学的故事以激励可 

桢。竺可桢十分敬重这位老师。 

     戊戌维新后,清政府改革旧学制,兴办学堂。1899年东关镇上的第一所 

小学堂在天华寺落成,章镜尘被聘到学堂任教,可桢随师入学堂。可桢少时 

即忧国忧民,才华横溢,一次老师要求用“苦”、“甜”造句,可桢的回答 

是:“丧权辱国最苦,国家富强最甜。”得到老师的赞许。 

     小学毕业后,竺家家境不若以往。为了儿子的前程,竺嘉祥临时筹集一 


… Page 3…

笔钱,送可桢出门求学。可桢不负众望,赶赴上海,考入澄衷学堂。 

     中学课业繁重,可桢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有一次,他听到有人在背后 

讥笑他:“像竺可桢那样,一定活不到20岁。”他知道嘲弄他的是颇有才华 

的胡洪驿(即胡适)。自此,他每天早起做体操,保持饱满的精神,专心治 

学。 

     1908年春,离毕业还有3个月,班上同学向校方提出更换图画教员遭到 

拒绝,全班罢课,校方不予毕业。暑假后,可桢考入复旦公学。这年冬天, 

顾氏夫人病逝,可桢悲痛万分,为学更加勤勉,以慰亡母,在复旦公学,可 

桢坚定了“科学救国”的思想。1809年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 

程,每次考试都名列榜首。 

     1901年,第二届庚款留美考录70人中,竺可桢以第28名的成绩入选。 

9月,集体由上海乘海轮横渡太平洋至旧金山,乘火车穿越北美到波士顿。 

到了美国,竺可桢改学农业,就读于伊利诺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刻苦攻读并 

利用假期到南部考察。后来,竺可桢又选定气象学作为研究方向,转至哈佛 

大学地质系。于1915年获得硕士学位。为了继续深造,他申请延长3年,得 

到同意。在此期间,他陆续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台风中心之 

若干新事实》等论文。1917年被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同年获伊麦荪奖学 

金,并经常为《科学》月刊撰搞和编辑。 

     竺可桢留美8年,二哥、大哥、父亲相继去世。竺可桢在悲痛之余,只 

有努力工作和学习,以慰父兄对自己的厚望。 

     1918年,竺可桢精心完成的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通过答辩,被哈 

佛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同年秋,竺可桢回到了阔别8年的祖国。 



                               二、教书生涯 



     竺可桢归国后应聘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主授博物地学部本科的地 

理,同时为数学物理部毕业班讲授天文气象课,在教学中竺可桢大胆地按新 

的地理学观点组织安排教材、试编讲义,赢得学生的赞誉。 

     五四运动中,学生游行示威要求“雪国耻”。武高学生与军警发生冲突, 

一学生被刺伤。校长张渲向督署交涉保护爱国学生。竺可桢认为这次学生的 

爱国运动是值得赞许的,并对张渲维护学生爱国热情的举动甚为感动。 

     暑期,竺可桢赴杭州参加中国科学社第三次年会。 

     秋季开学时,武高校长已更换。新任校长曾留学日本,对“五四”运动 

的态度与张渲大相径庭。竺可桢欲离武高而去,却因有聘约在先,只得继续 

留在武高。 

     寒假期间,竺可桢去上海与张侠魂女士结为伉俪。婚后张侠魂随竺可桢 

到武汉,使竺可桢清苦的教学生活中增添了许多乐趣。 

     1920年,竺可桢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来到南京执教。在南京,竺可 

桢在文史地部讲授气象学,同时担任数学理化部的微积分和农业专修科地质 

学两科的教学。 

     1921年东南大学开始招生,学制四年。在东大筹建期间,竺可桢提出扩 

充成立地学系的建议,包括地理、气象、地质和矿物四个学科。建议被校方 

采纳,竺可桢被任命为地学系主任。竺可桢广聘名流讲学,在当时很受重视。 

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地学系,东大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南北相映,成为当时中 


… Page 4…

国培养地学英才的两个摇篮。 

     竺可桢主讲 《地学通论》,听课的学生很多。他的讲义总是精心编写、 

反复修改,铅印成册发给学生。在讲义绪论中,他引用美国著名学者台维斯 

的话:“地理学者,研究地球上各种物质与人类关系之一种科学也。” 

     竺可桢开设的气象学,内容分为十一章,每章都附有参考文献。讲义总 

是深入浅出,中外典籍融汇贯通。后来此讲义被收入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 

于1928年初版发行,成为当时普及气象知识的一本好书。 

     竺可桢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他总是尽力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便利条 

件。他在东大校园梅庵内六朝松旁设立气象测候所以供学生实习,他经常带 

领学生到野外实习考察。 

     繁重的教学工作没有熄灭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热情,在传播科学知识的 

同时,他不遗余力地进行科学研究。在东大执教期间,他的科研成果颇丰。 

台风研究是他最早的突破点,他指出的台风眼中温度剧烈升高是由于下降气 

流所致的新观点,闻名于当时东亚各国的气象界。竺可桢还对东亚天气类型 

进行研究,为我国后来天气预报的建立和大气环流的研究提供了初步基础。 

运用古代资料研究历史上的气候变迁是竺可桢研究工作的又一新起点,这方 

面的著作有《中国对气象学的若干新贡献》、《南宋时我国气候之揣测》、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中国历史上的旱灾》等。地理学方面的论著 

除《地学通论》外,还有1922年发表的《地理对于人生之影响》一文。译著 

有《西欧地理学发展史》。此外,竺可桢还广泛涉及人口、航空、历法、农 

业等领域的研究。 

     竺可桢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注重培养学生 

的自学和研究能力。指导学生翻译外国的最新著作并帮助学生润饰修改。学 

生们无不爱戴这位良师,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同学自修,课外研究…… 

策勉指导之助得柳师、竺师者尤多。” 

     正值地学系蓬勃发展、师生共勉为科研奋发图强之际,东大却起了风波。 

因东大经费紧张,加之校长郭秉文居功自傲不讲民主招致师生不满起了冲 

突。教育部派胡敦复接任郭秉文,拥郭派师生与新任校长发生冲突,东大一 

片混乱,许多教授愤然辞职。竺可桢也深为痛心,“学此地不可以一日居”, 

于学期结束后离开东大,应聘商务印书馆专任编辑,负责史地部。同年,竺 

可桢以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去东京参加太平洋科学会议直到东大风潮平 

息,竺可桢才得以重任地学系主任。1927年,中央研究院成立。竺可桢应蔡 

元培院长之邀应聘为筹委会常委,筹建观象台,建成之后被聘为气象所所长, 

终于实现了他多年来的夙愿——学以致用,为中国的气象事业而奋斗。 



                               三、艰辛创业 



     我国对气象的观测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4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散见 

风、雨、云、雪雷、电、霜、霁等字样。但有关气象观测的记载中,直到乾 

隆八年即1743年才有气压、气温、温度等近代气象仪器的观测资料。鸦片战 

争后,俄英法德日等帝国主义者先后在北京、香港、上海、青岛等地设立各 

种气象观测机构。清末,列强在我国设立的海关气象测候所多达几十所。 

     辛亥革命后,北京政府于1912年夏筹建中央观象台,隶属于教育部。次 

年增设气象科,由蒋丙然任科长。但当时军阀混战,气象观测得不到应有的 


… Page 5…

重视,经费短缺,人员星散,中央观象台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1872年设置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是当对由外国人在我国设置的最有影 

响的气象工作机构。它服务于帝国主义及其航运事业。1914年,上海法租界 

工部局在顾家宅设立无线电台,干着私收商电的勾当。徐家汇观象台利用这 

一电台,收集各地气象情报并公开广播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等,俨然以中国 

气象中心自居而无视我国的主权和利益。 

     竺可桢作为一名中国的气象科学家,看到我国的气象事业毫无生气,已 

是痛心,更让他心不能安的是我国的现代气象事业深深地打上了旧中国殖民 

地和半殖民地的烙印。为了祖国的气象事业,竺可桢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 

     中央研究院观象台的业务范围包括气象、天文、地震和地磁四项。竺可 

桢主管气象。经过竺可桢的苦心经营,从1928年元旦零时起,开始南京地区 

每小时一次、昼夜连续的地面气象观测。气象台暂设在成贤街大学院的花园 

里,园中花木葱郁,蔽天遮日不利于气象观测,而近在咫尺的北极阁则是气 

候观测的好处所。竺可桢早就看好北极阁,几经周折,终于获准将金山交由 

中央研究所用于建设气象台。竺可桢亲临荆棘遍地的荒山勘察地形,并因地 

制宜地拟就建筑计划。 

     经过竺可桢几年苦心经营,钦天山北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