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007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0079-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疵婺俊C廊菁缺希Σ谎崞浞车胤锤从弥参锵懔喜聊ㄊ恚灾率旰蟮慕裉欤颐侨阅艽有矶嗄灸艘辽肀呶诺椒⒆栽豆诺挠南恪6竽ㄉ鲜髦蛞禾阒U庋拙陀牢薷嘀荻捎镁ぶ频氖鹄础9恼嫱恢叛┌住⒆虾炝街盅丈烤吣灸艘劣昧恐辽傩枰话傥迨住0址ㄖ福夹牒氖绷街堋�
  可怕的旅程
  经数十天的折腾,死者几乎可万古不朽了,正式葬礼终于开场。其中最有趣的场景是所谓“开嘴礼”,人们煞有介事地(并不认真)想把亡人之嘴弄开,使他能吃会喝会呼吸,并能在阴间的法庭上为自己开口辩白:祭司手执利刃,走向事先竖起、并裹得硬绷绷的死者面前,轻叩着他耳旁的尸带,大声宣告:“你仍活着,你还年轻!”至此,死者方能入土安息——不,当死者的至爱亲朋团坐一堂举行丧宴时,他们的头脑中又映出了这样的场面:孤零零的死者还得在阴间天地之子奥西里斯②的国度里,经磨历劫,经受一次可怕的旅行。
  他(她)在一叶孤舟中,在妖魔鬼怪的无休止折磨下,胆战心惊地渡过许多黑    的深渊;再经过由两条恶蛇把守的门户。如果经得住一系列的考验,他最后将走到由奥西里斯和四十二名陪审组成的法庭上受审。此时,他必须把自己的心脏——人类良心之所在——捧出来称量一番。他的同胞们早就为他作了精心安排:心脏还在体内;心旁事先就安放了一颗宝石琢雕成的圣甲虫像,铭刻着必要的应对格言,以提醒死者之心如何为此君作有利的辩护。假如死者在人间罪孽深重而败诉,他即刻就会变成长着鳄鱼头的“贪食鬼”的腹中之物。若是情形相反,他可继续前行,走向永恒的极乐福地——奉献给他的,将是一个妙不可言并奇迹般酷似埃及的国度。
  为使亡故者在另一个世界照样生活在熟识的环境中,又舒适又自在,他的墓室里饰有表现其在世时生活场景的壁画雕刻,摆满了食物;安放好家具、日用器具、盥洗用品,连梳子和剃须刀都想到了。富贵权势之家还用黄金作陪葬,这就断不了引来盗墓贼光顾。公元前1600年始,埃及法老们将他们的陵墓集中修建在底比斯③以西一个虫蝎横行的山谷里。自此之后,那地方就一直被人唤作“王陵谷”,并布满了历代法老的寝陵。尽管这些墓室构筑在掘进很深的悬崖陡壁内,仍同样难逃盗墓厄运。现今在开罗展出的木乃伊中,有不少就留下了似曾给人粗暴对待过的痕迹。
  “无言使者”的意义
  当年拿破仑远征埃及,随营带了一批学者,重见天日的木乃伊曾使他们惊异绝倒。据说拿破仑本人也曾带回两具,以为他的若斯菲娜沙龙增色。随着木乃伊不断流入欧洲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欧洲掀起的“埃及热”,在有的地方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随之,尼罗河两岸木乃伊赝品生意应运而生。尽管木乃伊的出土量不少,但为了保护国宝,埃及政府很早就下了出口禁令。
  虽然对木乃伊的系统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只是到了科技昌隆的现代,人们才从中挖掘到更多的知识。多亏X光、高分辨率显微镜、摄谱仪和电脑的帮助,来自远古的“无言使者”的神秘面纱正一步步地揭开。例如:有一具八十年前在阿美诺菲斯二世陵墓中发现的女性木乃伊,人们对她的身世一直一无所知。借助现代技术的进步,密执安大学哈里斯小组的科技人员终于“认出”她是阿美诺菲斯二世的儿媳蒂耶王后。至此,开罗博物馆的埃及学者才想到应把她陈列在她的合法配偶阿美诺菲斯三世身旁,使夫妇俩破镜重圆。
  还有一具小木乃伊,出土于某王后的灵柩旁,长期被人当作是个童孩。经X光透视才确定应为狒狒。以王后之尊,何以要和猴儿同眠,这就不是凭借新的技术手段所能澄清的了。
  木乃伊还证明,法老时代是暴力流行的时代,有位出土的法老,其额头上就带着刀斧的疤痕。
  木乃伊也为医学提供了可靠的研究资料。它告诉我们,几乎所有折磨现代人的疾病,在法老时代即已存在。譬如,密执安大学的一个牙科研究小组在开罗考察后,曾就木乃伊所患的口腔病提出过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清单:齿根弯曲;牙床脓肿引起的瘘管;因进食时咬到砂石,断牙后留下残根等等。
  本世纪初,当时的西方似乎也和今天的中国一样,认为尸体解剖对不起死者的观念仍有一定市场;1912年英国人类学家兼解剖学家G·艾利奥·斯密特就承认:对木乃伊的展出和研究,因有亵渎亡人之嫌而颇招人反感。但是他随即又补充道:“既然我们手中有了如此珍贵的历史资料,就应尽可能全面、深入细致地研究它,这是我们的义务。”木乃伊的研究不仅在于了解人类文明光辉的过去,更是为了人类的今天和明天。
  ①法老:专指古代埃及国王。
  ②奥西里斯:埃及神话中上古时的一位国王。为其兄弟塞特所害,王位被夺;尸体给分成十四块,扔到各地。后其遗腹子荷拉斯长大,为父报仇击败塞特,夺回王位。荷拉斯偕其母找回尸块,拼凑后做成尸干,借助神灵,使其复活。不过,奥西里斯未能回到人间,而是做了阴间的主宰。古埃及人认为他是天地之子而加以崇拜。
  ③底比斯:古埃及城名。
����
Number : 3307 
Title :感觉与错觉
Author :
Issue : 总第 42期
Provenance :知识就是力量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1。当你吃苹果的时候,拿一个长熟了的梨放近你的鼻子,你吃的苹果会有梨的味道。
  2。两个食指交叉着在一个球上揉动,在一个蒙上眼睛的人感觉起来,好象是在揉两个球。
  3。对深度的准确知觉需要两个眼睛。不相信的话,你可以把一只眼睛闭上,每只手里都拿着一支铅笔,试试看把两个笔尖顶在一起。
  4。背上的触觉神经比较少。因此,虽然剪刀的两个尖端都碰在你的背上,而你会只感觉到有一个。
  5。一根干净的木棒是什么味道呢?舌尖上尝的味道是甜的,舌根上尝的味道是苦的。
  6。当你的眼睛是闭着的时候,你的耳朵就很难告诉你,究竟是用指甲还是用刷子在你的背上划你的衣服。
  7。接近手背表皮的地方神经比较多。因此当用剪刀的一个尖端碰到手背上的时候,就会感到象是刀割。
����
Number : 3308 
Title :轨道站上的生活
Author :
Issue : 总第 4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潘鸿海
  在宇宙空间,苏联“礼炮”号各轨道站所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使人们认识一些闻所未闻的事。在非常条件下宇航员如何冶炼金属、种豌豆、搬运物品;如何吃饭、喝水、刮胡子、洗澡?带着这些谜一般的问题,《苏联画报》记者采访了在“礼炮六号”上工作了140个昼夜的阿列克赛·伊万琴科夫。
  记者:早晨闹钟一响,该起床了。你们觉得睡得如何?是按哪个时区计算时间的?
  伊万:我们是按莫斯科时间生活,很少用闹钟,平时在早晨七时起床,“生物钟”仍起作用。
  我们的床铺是一个中间带床单的防寒睡袋。睡袋四面都有用绒毛纽扣扣住的通气孔,感觉热时便可打开。睡觉自然也要脱衣服,但得穿上软底毛靴,因为失重妨碍血液正常地流向双脚,否则就会冻伤。
  我想起在太空中度过的第一个夜晚。我钻进睡袋,用橡皮带把自己扣在一些专门的框架上,就象小轿车顶上装的货物。再用一种轻质泡沫塑料把头“拴”在床头上。一觉醒来,周围漆黑一片,冷嗖嗖的。原来橡皮带松扣,我在轨道站里乱飞起来。当然,老练的宇航员是不会出这种怪事的。
  记者:那么,在太空中如何吃饭、刮胡子、洗脸呢?
  伊万:所有的菜都装在筒管、小塑料袋及金属罐里。还有很多升华食品(一种用特殊方法烘干的食品)。我们往这些食品里加一些水,然后全部装进一个烤炉里,这是装在墙壁上一个不大的壁龛,电池把它加热到80摄氏度。
  趁热早饭的时候,我们用电刮胡刀刮胡子,只是上面装了一个吸碎胡渣的附件。刷牙用一种专用的口嚼橡胶。洗脸则用一种浸透润肤乳胶的卫生脸巾。
  梳洗完毕、穿好衣服,我们从工作舱中间相对的两面墙上放下两块壁板,搭到食用水储存柜上,一个方便的桌子便有了。桌面上有专门的松紧带,把加热的食品管筒勒住,以防它们到处乱飞,然后直接从管中吸水和食物。就象睡觉睡得不错一样,很少有人感到不适。
  记者:现在有一个不好提的问题。所有生物都要排泄废物,那么在轨道站上这些废物都扔到哪里去了?
  伊万:也许和其他人一样,您感兴趣的是,宇航船内厕所是什么样子的?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一切都非常接近于人们在地球上的习惯。在工作舱和通向对接机的过渡舱之间,用带拉链的橡胶帘隔开一个单间,那里有卫生清洁设施。抽水马桶很一般,只是接尿池单装在一边,是真空的。在马桶中放入一个塑料桶。桶底部是一个过滤器,它由橡胶阀门迅速盖住,装进几个密封的橡胶口袋中,然后装入一个集装箱,弹射到太空中去。残羹剩饭、日常生活垃圾也是这样处理的。进入大气层后,废物箱便烧为乌有。
  当然,厕所间里有一切个人卫生所必须的装置。随便说一下,没有一个宇航员得过胃病。
  记者:要是到了洗澡的日子怎么办?
  伊万:可以说我们很盼望洗澡日。每次体育锻炼后我们用蘸过热水的吸湿毛巾擦干身子。每隔十天我们可以洗一次澡。在轨道站的“天花板”上有一个非常轻的圆盘,那上面有几个白色球状水箱,每个水箱中存5公斤水。打开电温箱,从圆盘上放下一个聚乙烯圆筒,一双橡胶拖鞋固定在圆筒底部。我们脱掉衣服,拉开密封拉链,走进淋浴室,把自己关在里面。在圆筒里,头上有莲蓬头和装有毛巾的玻璃纸小口袋。在开龙头之前,把一个呼吸器放在嘴里,呼吸器连着一根通向筒外的管子上,而鼻孔则用夹子夹住。打开一包浸透了皂液的毛巾,拧开水龙头,水流又细又猛。被真空系统收起的水气溶液通过“地板”上的一些孔洞流到废物箱中,洗15分钟澡后擦干身子,擦干墙壁,随后象收手风琴那样把圆筒向上叠起。
  记者:大家都知道,在轨道站工作,一周中有两个休息日,星期六和星期天你们做什么呢?
  伊万:我们从未感到寂寞。老实说,在轨道站上没有纯粹的休息日,因为机器设备就象高炉一样是不停地运转的,到处都需要经常查看。
  星期六我们一般进行大扫除:吸尘、更换通风孔的过滤器,用湿毛巾擦洗墙壁……屋里总应保持清洁。空闲时间当然也是有的。地球上的心理学家为我们排好计划。看录相、听立体声音乐。我们经常想念地球上的日常生活。有一次给我们带来了一盒录音,上面有公鸡打鸣声、母牛的哞哞声、水哗啦啦的拍击声……我们好不高兴!
  通过可视电话我们定期和家人及朋友们“见面”。还为我们转播专场音乐会。我们常常下棋,不过棋子是在棋盘的槽内移动的。我们喜欢坐在舷窗旁边,(有整整20个舷窗)观赏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哪里是雷电交加,哪里是雪野茫茫……我们还读书。我每天只看几页,慢慢地享受着读书的快乐。
  记者:有没有人生过病?
  伊万:没记得谁生过什么大病。我们虽然经过地球上的身体锻炼,但谁也不敢保险不会发生意外的事。例如,割伤了手指。我们有一个药箱,里面有应付各种意外的药品。我们甚至还有微型钻牙机。每周进行一次身体检查。这时宇航员轮流做医生和病人:把各种仪器架好固定,从仪表上记下各种数据;而真正的医生此刻从地球上发布命令:吸气——呼气。
  记者:请您坦白地说,在140个昼夜的飞行中,您和科瓦连科难道一次分歧也没发生过吗?
  伊万:离开人们,我们俩单独在一起度过近半年时光,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在地球上选择一组宇航员时要考虑到他们心理上是否相容。依我看,孤僻的性格,这首先是一个人修养水平不高的表现。在轨道站上我们彼此注意分寸,相互忍让,对事业有着共同的理解,在宇宙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要想同宇宙抗衡,我们的行动要协调一致,做到对方一开口便能心领神会。顺便提一下,我和科瓦连科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他有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