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夜话 -邓拓109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燕山夜话 -邓拓1095-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去许多朝代都能制造各种大船,其中也包括航海用的大船在内。这里有一条重要 的经验,就是说:只要造船业发展起来了,航海事业也一定会跟着发展起来。为了说明 这个道理,我想不必列举历代小规模的航海记载,只要举出最大规模的航海事迹就够了。
  民间流传的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应该算是最大规模的航海故事。当时说的西洋, 就是现在的东南亚。郑和在一四○五年率领舰队,由苏州刘家港出发,到福州稍停后就 远航南洋群岛,经印度支那、爪哇等地而达锡兰。他的舰队拥有六十二艘巨舰,每艘长 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载士卒二万七千五百余人,往返历时两年多。后来在一四○七年、 一四○九年、一四一三年、一四一七年、一四二一年、一四二四年、一四三一年又有七 次远航,共计八次“下西洋”,在我国航海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几页。
  但是,到了清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我们的祖国竟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航海事业和其他事业一样被外国资本所垄断,一直到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了, 这局面才改变过来。
  今天,解放了的中国人民,完全可以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航海事业和造船业,并 且能够用最新的技术来装备自己,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呀!

  燕山夜话(二集)  《平龙认》
  我国古书的种类和数量之多,简直无法计算。不但历代印行的古籍浩如烟海,而且 传世的各种原写本和传抄本也难以数计。其中有些孤本甚至于早已流到外国去,而我们 中国人自己却一直没有见过,这里边包括了一部分非常有价值的科学著作在内,不能不 令人惋惜。
  《平龙认》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发见这部书的人是一个德国的学者,叫做朱利斯· 克拉普罗特。他是十九世纪初期著名的东方学家,对于中国的汉、蒙、藏几种文字都有 研究,并且写了许多有关中国语言和历史的著作。他在一八○二年看见了一本六十四页 的汉文抄本,书名是《平龙认》,作者是马和,或者译为毛华,著作的年代是至德元年。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朝代都用过至德的年号:一个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后主,他用至德 这个年号是在公元五八三到五八六这四年间;另一个是唐肃宗,他用至德这个年号是在 公元七五六到七五七这两年间。究竟这本《平龙认》是什么时候的著作呢?由于我们未 见原物,这个问题现在还不能断定。这部书名,按照朱利斯·克拉普罗特发表的中文字 体,的确没有错;至于作者的名字,他却没有写出中文的原文,只用德文拼音,所以很 难查对了。
  但是,这部书的内容,朱利斯·克拉普罗特在一篇题为《第八世纪时中国人的化学 知识》的论文中,却曾做了扼要的介绍。他在一八○七年到了俄国的彼得堡,参加科学 院的学术讨论会,宣读了这篇论文。他介绍《平龙认》这本书里面有一节,标题是《霞 升气》,大意说:空气中有阴阳二气,用火硝、青石等物质加热后就能产生阴气;水中 也有阴气,它和阳气紧密混合在一起,很难分解。这里所说的阴气,原来就是指的我们 现在所说的氧气。欧洲人到十八世纪以后才知道空气和水里有氧气存在,而中国人知道 有氧气并且能够分解它,却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还不能不使外国的科学家们感到极 大的惊奇。
  苏联学者涅克拉索夫编的《普通化学教程》中记述了这个事实。他写道:“在八世 纪时,中国学者马和的著作中,就已明确地指出了空气组成的复杂性,提出了制备氧气 (‘阴’)的方法,并发展了燃烧的假设,这假设实质上和近代的非常相似。”
  由此可见,氧气的确是中国古代学者最早发现的,而且时间可能更早于八世纪,也 许是在六世纪。因为南北朝的时候,炼丹术在中国已经很流行,当时的人就知道用火硝 加热等热方法了。
  可惜的是,我们至今不能看见《平龙认》这本书的真面目。到底它是一本什么书呢? 首先可以断定,它不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什么正统著作,否则它决不至于长期没有付印和 流传;其次可以断定,它也不一定是讲炼丹的书,因为历代真正能够炼丹的术士还比较 少,著作也较少,书名都不是这样的。估计它最大的可能是一本“堪舆家”的书,因为 历来只有堪舆的人到处都有,他们的笔记和抄本也最多,往往最不受人注意,并且有许 多是从来没有付印过的,所以容易散佚和流落到外国去。
  在旧中国的乡村中,人们很容易找到看风水的“地理先生”,他们就是所谓堪舆家。 据说历来的堪舆家公认的始祖是秦代的樗里子。相传晋代的郭璞著有《葬书锦囊经》, 陶侃作过《捉脉赋》。所谓捉脉就是捉“龙脉”。后来流行最广的有《水龙经》等书籍。 各地普通的风水先生都会看龙脉,都有一套测定风水好坏的方法。甚至于象明代的刘伯 温也写了百数十首《堪舆漫兴》,其中列举了北龙、中龙、南龙、干龙、枝龙、生龙、 死龙、强龙、弱龙、顺龙、逆龙、进龙、退龙、直龙、横龙等种种不同的龙脉。风水先 生们沉传的口诀中还有“山龙易寻、平龙难认”的语句。这些都可以证明《平龙认》大 概是一本堪舆的书,是古代的一位不著名的风水先生写的,不受重视,所以它在一百多 年前就流落到外国去了。幸而它被一位学者所发现,与它同类的书籍被埋没的还不知有 多少。
  现在看来,我们应该从这件事情的历史过程中得到一条经验,这就是说,对于古代 的任何一种著作都应该先看看内容,多加以研究,而不应该轻易抹杀它们的科学意义。

  燕山夜话(二集)  华封三祝
  今天来谈谈华封三祝的故事,似乎有特殊的意义。这个古老的传说,经过长久的岁 月,到现在我们却无妨对它进行一种新的解释。
  这个故事在《庄子外篇》的《天地篇》中是这样记载的:“尧观乎华。华封人曰: 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 曰:辞!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不欲,何邪?尧曰:多男子则多 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封人曰:始也,我以汝为圣 人邪,今然君子也。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 之,则何事之有?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 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 辱之有?”
  《庄子外篇》是否为庄周所作,历来学者颇多疑义。如王夫之的《庄子解》认为: “外篇非庄子之书,盖为庄子之学者,欲引而伸之,而见之弗逮,求肖不能也。以内篇 参观之,则灼然辨矣。”林云铭的《庄子因》也说:“外篇疑为拟庄者所作。”他并且 很具体地提到《天地篇》中的“华封人一段,义无着落,其词颇近时趋,疑非庄叟真笔。”
  但是,这个华封三祝的故事,却表现了我国古代传说时期的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 善良的愿望。《庄子外篇》的这一段记载,即使不是庄周的原作,显然也是以古代流行 的传说为根据,决不是无稽的捏造。
  我们知道,在陕西的华山地区,古时为华州。这个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 是有名的西岳胜境,相传是夏代仲康的封地。其实,仲康的祖先同他所属的整个氏族, 老早就已经生活在这个地方。最初并没有封地,后来才有许多贵族的封地。所谓华封人 是后人对他们的称呼,他们当初实际上只不过是生活在华山附近的原始氏族社会的人们。 特别是在传说中尧的时代,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人们根本不是以男系为中心,也不会 说出“多男子”之类的话来。这些当然都是后人牵强附会,与实际情形有很大出入。不 过,原始时代的人,不论多男子或者多女子,总之希望多子却也是可能的。
  照这个故事所说的,尧在传说中确实是伟大的圣人。他不一定实有其人,可是,他 是人们的天才智慧的最集中的代表,是理想的化身。他到了华山地区的时候,华封人向 他致祝词,他表示非常的谦虚,三祝而三辞。后来华封人说出了当地的人们共同的意见, 尧这才接受了。
  华封人的三句祝词,的确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对于古代的人,这三祝当然是适宜的; 对于现代的人,如果我们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这三祝也是适宜的。
  一祝其寿。古代的人都很长寿,八十岁只能称为下寿,一百岁还只称为中寿,一百 二十岁才称为上寿。华封人祝圣人寿,而尧以“寿则多辱”辞之。难道他们真的拘泥于 寿夭的问题上吗?显然不是。把庄子《天地篇》的上下文连起来看就会明白。他是主张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的,这是十分达观的思想。
  二祝其富。人人都能过富裕的生活,这自然是很好的。但是,尧又辞之,因为怕 “多事”。庄子解释所谓“事”是:“上治人者事也。”庄子用他的“无为而治”的政 治思想,去代替尧的思想,所以说出了“富则多事”的话。而华封人却以原始共产主义 社会的观点,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富而使人分之,则何事之有?”从我们现在的 观点看来,如果这句话里边不包括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那就是完全正确的。
  三祝其多子。尧又以“多惧”为理由而辞之。似乎远古时代的人们就已经害怕人口 太多的样子。实际上人多力量大,这是真理。天下的事情多得很,只要有工作可做,人 多又何必害怕呢?华封人说得对:“授之职,则何惧之有?”“职”就是工作的意思, 并非都指的官职。所以说“天生万民,必授之职”。无论从事生产劳动或者担负其他工 作,人人都有一定的职责。这种思想难道可以妄加非议吗?
  至于说,“此三者非所以养德也”。这句话更明显的是庄子假借圣人以宣传他的主 张。《天地篇》一开始就说:“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又说:“无为为 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又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这些都是无为而治的思想 必然达到的逻辑结论。我们完全可以把华封三祝的思想内容,与庄子及其门徒的无为主 义区别开来,而决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华封三祝的某种积极的含义。

  燕山夜话(二集)  中国古代的妇女节
  说起妇女节,现在一般人只知道“三八”节,谁都不会想到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 这个妇女节的由来,虽然带了很大的神话成分,但是它主要是以生产劳动、恋爱和婚姻 问题为内容的。这个节日就是中国阴历的七月七夕。
  汉代流行的《古诗十九首》之一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 不得语。”这就证明,七月七夕的传说早在汉代以前已经很流行了,所以到汉代才成了 诗歌。
  传说中的牵牛和织女都是饱受封建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化身,特别是那个多情而又多 才的美丽的织女,是最受压迫的勤劳善良的典型女性。由于她的深入人心的影响,就使 得历来的人们都对她表示最大的同情。因此,在这个传说中,牵牛和织女本来是两个神 化的中心人物,而在实际影响方面,织女这一典型的女性形象和人们对于她的同情,越 来越居于主要的地位。牵牛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始终不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历史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各省份,民间的风俗居然直截了当地把七月七夕称为 “女节”。这是很有道理的。
  例如,河南省《宜阳县志》载:“七月七夕为女节,陈瓜果,祀天孙以乞巧。”陕 西省《蒲城县志》又载:“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为什么遇到这个女节,偏偏又 要避它呢?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说:“织女,天女孙也。”《汉书》《天文 志》也说:“织女,天帝孙也。”在传说中,天帝对于天女与牵牛郎的爱情,竭力加以 阻止和破坏。他长年地把他们分隔在天河南北,不让他们相会,仅仅在每年一度的七月 七夕,才允许他们见一次面。鉴于织女的这种不幸遭遇,所以,民间父母对于新出嫁的 闺女,每到七月七夕要把她接回家来,意思是为了保护女儿和女婿的幸福生活,以免天 帝发觉他们长年同居,而在七夕之后强迫他们分开。
  与天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