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 2006年第24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诗刊 2006年第24期-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应该是梦想家才对。 
  记者:诗歌创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风光无限,目前的诗歌创作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前景如何?近年来,网络诗歌发展得比较快,这对纸质诗歌会不会造成冲击,您是如何看待纸质诗歌和网络诗歌这两种诗歌的载体? 
  叶延滨:诗歌的发展有起有伏,如同黄河九曲十八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走出文化大革命,一种开放的前景展现中国人的跟前,国运人心,如火山喷射,也如巨流出山峡,展示了辉煌的景观。当然,除了国运人心,还有诸多因素让诗歌成为“风光无限”的原因,如当时刚提思想解放,许多新观念成为诗歌的内容,比方说反腐败、环保、科学是生产力、平反冤案……等都成为诗歌的热点,随着时代发展,诗歌曾担负的新闻、政策、民情表达等附带作用,都在正常渠道得到宜泄诗歌成为诗歌爱好者的对象而不再是“大众舆情”的聚焦点、换句活说,诗歌回到了文学本身。除了这个原因,读者的减少也有诗歌发展中带出的新问题,近二十年,中国诗歌在创作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诗歌理论子与新的表现方式的探索,造成了创作与阅读的某些隔阂,一些诗人在关注诗歌本身创新的时候,忽视了诗者的感受与接受,但不能说这就是“衰落”而是发展中出现了—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回头看一下二十多年来的创作实践的成功与失误。 
  网络诗歌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媒体上发表的诗歌是有冲击的。正如最早的诗歌是口口相传,我们说它是民歌。因此,朗朗上口,有音乐性,通俗易懂,是口头诗歌也叫民歌的特点。出现了文字,在纸上写作的诗歌,讲究文字语言的美,除了口头表达的音乐性,更加注重文字带来的新的艺术质索。作为纸质媒体的中国诗歌,应该说在美学意义上发展得比较完整,网络是新的载体,当然会对诗歌产生影响,更自由、更杂芜,更难有共同的标准,也会将网络时代的新元素、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困惑带进诗歌。 
  与时俱进,诗歌界就有—个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课题。 
  记者:当今诗歌被看作奢侈品,诗人被称为另类社会人,您认为诗人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有人说诗是顶天的东西,有人说诗是一门孤独的艺术,有人说诗是疯子的代名词,作为《诗刊》主编,您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叶延滨:在作家圈子里,小说家和报告文学家该是什么样了?没有人去探究。散文家和批评家又该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人去讨论?但—说到诗人,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样子—— 
  长得帅气潇洒,举止风流倜傥,言语幽默生动,这是年轻姑娘心目中的诗人样子。徐志摩大概是个例子。长是呆头呆脑,啥事都干不好,言语的伟人行动的矮子,除了写诗之外一无所长,这大概是个别官员心口中的诗人样子。长长的头发,迷茫的目光,永不成功的爱情再加上永远失败的婚姻,偶尔冒出的好句子再加上永远说不清的胡思乱语,这大概是文学圈某些人士对诗人的画像……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他是个诗人嘛。”这句话是个多义指向,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言者,不同的语境,具有不同的含义:一、他是个有才华的人。二、他是个率真的人。他是个多情的人。四、他是个说活不算数言过具实的人。五、他是个一事无成的人。六、他是个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的人。七、他是个不可靠的人。八、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九、他是个夸夸其谈的人。十、他是个不可重用的人。十一、他是个穷酸而又不会理财的人。十二、他是个虚情假义两而人格的伪君子—十三、他是个无用的好人…… 
  我的发现与我也有时会被别人称为“诗人”无关,山许我的发现与我的职业有关、我当厂近三十年的诗歌编辑,从业余编辑、编辑当到主编,天天都在与诗人打交道,而我认识的诗人又是千差万别,几乎没有两个诗人是一样的!我有一本诗集题目是《在天堂与地狱之间》,如果做一个类比的话,从天使到魔鬼的各个阶梯上也都有诗人的影子。 
  诗歌是人灵魂的镜子,每一首诗都是灵魂一次X光底片。因此,有什么样的灵魂就有什么样的诗歌和诗人角色。 
  其实,诗人不是一个社会职业,事实证明了,从皇帝到乞丐,从圣贤到流氓,从贵妇到妓女,都曾经出现过诗人,都有写诗写得优异者,也有写诗写得糟透了的! 
  是的,在会写诗歌的各种社会角色中的—些人,因为逢遇机缘,诗歌得以传播,诗名得到承认,他的社会角色(公务员或教师等)被人忽略了。而这些写诗的人也以自己是“诗人”而骄傲,于是诗人成了人们常放在某些特定场面上的身份代表了。 
  有人说诗人重要,认为他们的作品左右着一个时代的风气;其实,事情往往山会有另一面,时习风尚会从不同创作倾向的诗人中,挑选出那些“适宜大众不同趣味”的诗人,从而使他们成为“著名诗人”、“新锐先锋”,以及“网络恶搞对象” 
  因此,多少年来,我谈到诗人是什么样子的时候,都不用一个模式去表达我的想法,因为任何“关于诗人是什么样的人”的表述,都可能与实际情况相悖。我只是提出一种希望,一种我欣赏的诗人品质。上世纪几十年代在《星星》当主编时,我提出过“向善、向美、向上”,这是—个指向性的标准,在不同追求的诗人群中,都可能有向善向美向上者。近两年《诗刊》的编辑们也一再提出“健康人格、健康诗风”,也是在不同类型诗人中都可能找到的共同点。这也许算我们对“诗人是个什么样子”的期许,但愿这个并不“神化”的想法,能为更多的诗人所认可。 
  在《诗刊》创刊五十周年之际,我再次向所有关心《诗刊》的诗人朋友,关心诗歌的广大读者和关心诗人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诗刊》永远是大家的朋友。 
面向青年诗坛
本刊编辑部 
  《诗刊·下半月刊》五年来面向青年诗坛,倡导青年诗人具有健康的心态、健康的人格、健康的诗风,提出拒绝病态、拒绝矫情、拒绝平庸。 
  《诗刊·下半月刊》自2001年10月开始试刊,2002年1月正式出刊,目前已历时5年,出刊58期。在办刊过程中我们遵照下半月刊面对青年诗坛、关注诗歌形态的工作方针,有计划地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结合培养青年诗人,促进近几年诗坛的和谐发展。 
   
  《诗刊·下半月刊》是中国作协和诗刊社根据中国诗歌发展现状,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一项办刊举措,及时地团结了一大批新涌现出来的青年诗人。5年中,下半月刊每期发表60至70位青年诗人的稿件,一年共计800人次,5年累计4000人次。成为了青年诗人作品最重要的展示园地。 
   
   
  二、设立“华文青年诗人奖”,为青年诗坛树立优秀诗人形象。 
   
  为在青年诗人中树立优秀诗歌作品和诗人的榜样,我们设立了“华文青年诗人奖”。该奖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和专家评奖的方法,坚持一个奖、一个会、一本书、一位驻校诗人的“四个一”方针。目前举办了四届,有12名优秀的青年诗人获奖,他们得到了诗坛的一致好评。 
   
  三、办多种活动,促进诗歌的群众化和普及化。 
   
  5年中,我们组织了“月末沙龙”和“春天送你一首诗”等多种活动,在全国各地进行了180多场诗歌朗诵会。行程几万里,在121个城市和地区发放《诗刊》10万册、诗歌图书2万余册、诗歌卡片30多万张,参与人员达百万。努力让诗歌艺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四、编辑优秀诗歌类图书,与办刊工作相互促进。 
   
  5年中,我们在编辑刊物的同时,还编辑出版了16本诗歌选本,如:《中华百年诗歌精华》《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诗选》、历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者诗选、年度最佳诗选等,平均每年三本。这些书都有很好的发行量,在当前的诗歌市场上都是可以持续销售的诗歌书籍。 
   
  五、关注当前诗歌发展的问题,展开多种讨论,引导青年诗坛方向。 
   
  5年中,我们围绕当下诗歌形态举办专题研讨会、座谈会40余次,并在“诗歌圆桌”、“诗坛特别报道”、“新诗论坛”等栏目进行了深度报道,并针对青年诗坛提出了“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诗风,健康的人格和拒绝病态,拒绝矫情,拒绝平庸”的口号。 
   
  六、关注诗歌历史与传统,努力促进青年诗人与优良诗歌传统相融合。 
   
  为了让青年诗人和新诗传统相结合,我们在下半月刊上开辟了“诗人的青年时代”、“新诗历史上的1—12月”、“诗人相册”、“名家新作手迹”等栏目,刊发新诗以来优秀的诗歌名家的有关题材,努力使优良的新诗传统与青年诗人相互沟通。 
回故乡等
三 子等 
  回故乡 
  三子 
  回故乡 
  回故乡去 
   
  那些起伏的,一言不发的丘陵 
  我见一面就少一面 
  那些丘陵上的零乱的矮松,桉树,灌木丛 
  我见一面,就少一面 
   
  还有二伯,现在,松山下村唯一的住户 
  他十八年前被锯短的左腿 
  他喂养的牛 
  他墙脚晒着的秋日暖阳,见一面 
  就少一面 
   
  回故乡 
  回故乡去。今夜呜呜的火车 
  要载着我和我的母亲,赶在霜降之前 
  回我们的故乡去 
   
  创作感言: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不过,更多的时候,我愿意将情感置放到河床以下的部分; 
  诗歌写到后来,比的是气。我要的气,在东方古典的土壤中,在自然、光和生命的呼吸内,在我的骨髓里; 
  于技术而言,准确、干净,从来都是我的最高标准。 
   
  碰 上  日子贵锋 
   
  除了远处传来的河水声、滴滴答答的雨 
  他们还需要 
  一点其他的东西,就像他们并不特别介意 
  在肥沃的田里 
  突然一镢头挖出 
  一块石头 
  他们并不恨它 
  他们只是将它丢到 
  他们认为它应该呆着的地方 
  还有铁轨 
  外来户坚硬的口音 
  渐显柔和 
  各家出钱,请戏班子唱三天戏 
  也是必要的 
  他们有了新的、共同的话题 
  戏当然还是几台旧戏 
  婚丧嫁娶,生老病死 
  说碰上就碰上了 
  一个村子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 
  碰上死去的人也没什么 
  就是快割的麦子别碰上冰雹 
  刚出芽的谷苗别碰上黑压压的虫子 
  不想碰上却碰上了官司 
  碰上了那个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们低着头 
  碰在了树上 
   
  创作感言: 
  或许有一天,我会回到那条老路上,但现在,密林中我看见了另一条……       
458号信箱等
王夫刚等 
  458号信箱 
   
  这里有几百个信箱——它们一个挨紧一个 
  构成了一面绿色的墙。骑着自行车的 
  邮递员,每天两次往里面塞信 
  塞各种各样的报纸。这里有几百个信箱 
  但我只有一把钥匙,只能打开 
  其中的一个:458号,取走催费单 
  超市海报,不常见的信件,样刊 
  一份戴着镣铐起舞的青年报 
  这些年我在城南走来走去 
  有时愤怒,有时消沉,百无聊赖地 
  等待着时光转达命运的惩罚 
  但学会了在信封的右下角填写 
  山东省,济南市,玉函北区邮政局,458号信箱 
  (如果是公用信封,还要划掉单位名字把邮政编码改为:250002) 
  我的心,曾经装了太多的欲望 
  而458号信箱太小。这些年我偶尔寄信 
  偶尔收到回信——我寄出的信 
  和收到的信差不多,哲学遇到的问题 
  在这里变成了信与信箱的关系 
  这些年我一次次历数着它们 
  一面绿色的墙,几百个长方形的 
  有锁的窗口;一次次历数着 
  山东省,济南市,玉函北区邮政局,458号信箱 
  ——在一个短信横飞的时代 
  我对458号信箱说,爱 
  而这无非个体需要的正常反应得到了 
  有限的释放:画蛇添足的 
  意思,也被理解为司马昭之心 
   创作感言: 
  无论生活还是诗歌,我都接受叶赛 
  宁的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