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协助别人更上一层楼,并且达到他们都意想不到的境界。”成功就是要创造被别人利用的价值,帮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虽然吕不韦帮助嬴异人登上王位,人们对此的说法褒贬不一,但吕不韦确实达到了他的目的,他确实获利巨丰。有一个有关“钓鱼”的故事与吕不韦的经历如出一辙,而且将帮助别人成功的道理阐述得更明白、更透彻,也更容易理解。有两个钓鱼高手相约到河边垂钓,他们的本事都很好,不一会儿就钓上了好多鱼。这时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他们这么轻松就能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到附近去买钓竿,也想试试自己的运气。没想到,这些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这时,两个钓鱼高手中的一个对游客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每钓十条就分给我一条,不满十条就不必给我。”这两个钓鱼高手的性格相当不同。另外一个人孤僻,不爱搭理别人,只是享受独钓之乐;而这个说话的人却是一个热情、豪放、爱交朋友的人。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指导别人,却收获了满满一大筐鱼,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而那个比较孤傲的人,虽然钓了一整天的鱼,竹篓里的鱼却远没有这个同伴的多。看完这个故事,是不是感觉成功其实很简单?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置信?成功不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要学会适时地帮助别人成功。如此一来,在别人成功的同时,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4。不拘一格,求贤若渴
吕不韦当政时,不仅使秦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也不断增强,在对外的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吕不韦重视人才。在吕不韦还没有来到秦国之前,各国的诸侯已经开始大力地招揽人才,供养食客,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四公子”,即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吕不韦也认识到了名士的重要作用,开始大规模招揽宾客,并大批吸纳其他国家的名士和政客。吕不韦任相国之初,就在相府内建造了数以千计的高堂广舍,聘请了众多名厨,并在咸阳的城墙上挂起告示,欢迎各方士人来相府做客。再加上吕不韦本人也并非秦国人,却在秦国做了丞相,这对那些渴求功名的人士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诱惑。并且,吕不韦的权势极大,养贤纳士不会遭到别人的反对和嫉恨。另外,秦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统一六国已成定局。因而,当吕不韦的告示刚一发出,便有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前来。很快,吕不韦门下的食客就达到三千多人。吕不韦不仅重视人才,还发现、引荐了不少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后来当上秦朝宰相的李斯。李斯原本是楚国上蔡的一个平民,在战国末年来到秦国,成为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发现,李斯极具才干,便委任他为郎官(宫廷侍卫)。从此,李斯就有了出入宫廷的机会,向秦王献上“灭六国、成一统”的计策,从而受到重用。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吕不韦“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说出了问题的实质。《吕氏春秋》中有一篇《慎行论》,其中就说到人才对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他说:“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古之有天下者……其所以得之,其术一也。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这些都说明了人才对得天下的重要意义。《吕氏春秋·士容》篇中还讲了一则“狗乃取鼠”的故事,说有一个人为了让一只能捕獐麋豕鹿的好狗去执行猫的任务——捕鼠,就用夹子夹住这只狗的后脚。这篇文章嘲讽了一李斯些当时君主压抑人才的社会现象。吕不韦不拘一格、化众为一的思想主张,突破了当时各学派的狭隘界限,从而得以“借人之长,补己之短”。对此,《吕氏春秋·用众》篇中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天下本来是没有纯白的狐狸的,但是却有纯白的狐裘,这是从许多较白的狐狸皮里挑取来的。能够向众人吸取长处,这就是三皇五帝建大功成大名的原因。”其实,吕不韦所主编的《吕氏春秋》也正是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博采众长,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比如,《吕氏春秋》中承继了儒家“德政”、“重民”的思想,却摒弃了儒家一些不切实际的说教;吸收了法家“变法”、“耕战”的主张,却反对法家一味强调“严刑峻法”;它批判墨家“非攻”、“救守”之说,但主张“节葬”、“尊师”等却又源自于墨家。有人说《吕氏春秋》其实就是诸子学说的随意凑合,但用科学的方法去理解,其实它是有取舍的,取舍的标准就是如何有利于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在用人的不拘一格上,最有名的当属奇才小甘罗,甘罗12岁就已经能负担出使他国的重任。他首先帮助吕不韦劝服了张唐接受出使燕国的命令,之后自己又单独出使赵国,让赵国心甘情愿割五城给秦国。接着,他又联合赵国攻打燕国,掠夺燕国属地作为赵国的奖赏,于是赵王再次献出十一座城池报答秦国。因此,甘罗也被封为上卿。甘罗说赵吕不韦登上秦国丞相之位虽晚,但他绝无一般暴发户政客嫉贤妒能的通病,他对元老重臣甚为器重。最突出的就是对老将蒙骜,这位老将在吕不韦执政的十多年中,从不居功,不傲上,而是继续带兵为秦国争城夺地,虽然已经年迈但威风不减当年。对元老毫无成见,也是吕不韦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吕不韦还认为,对人才委以重任后就要赏罚严明。赏罚要不凭关系亲疏、个人好恶,而要考其实绩,做到因功授爵,赏罚得当。尽管事实上他不可能真正做到事事赏罚严明,但提出这些主张,对整顿秦国吏治,增强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在“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一切”已成为管理者共识的今天,企业要发展,要创新,就必须要选好人才,用好人才。
5。一字千金,志在留名
对于许多当王的人来讲,都有两个想法:一是长命百岁,永远做王;二是留名青史,让后世人永远记住他。做了丞相的吕不韦,要权有权,要财有财,是一个无冕之王,但因为自己学问太浅,虽身为丞相,他仍然怕被以后的文人学者瞧不起,毁掉自己的一世英名,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事。于是,他想到了著书立说。由于自己腹中墨水不多,想靠自己的力量著书立说绝非易事,但这难不倒一向精明的吕不韦。很快,他就找到了留名的好方法。为了进入文化圈,成为文人学士,他高薪聘请了上千名满腹经纶的文人学者。但是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看着他门下的三千宾客做不产生实际效益的投入,这是他作为一个商人绝对不愿干的事情。于是,他便把门客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编著《吕氏春秋》,并署上自己的名字流芳百世。而这本以后流芳百世、千金难改一字的经典之作,也没有令他失望,真正使吕不韦的事业达到了顶峰。这本书既保持了各派学者的观点和风格,又有一定的体系,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它形式统一,内容多样,如杂树生花,群莺乱飞,开创了“杂家”的新体例。为了提高作品质量,防止抄袭,吕不韦又想出了一条妙计。在书稿完成后,他把《吕氏春秋》的书稿挂在咸阳城的城门之上,并且贴出告示:如有人能对《吕氏春秋》改动一字者,即可以得到千金的赏赐。这一天,咸阳城比往日热闹得多,人们纷纷赶往城门,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好奇的观众越来越少,站在城门前阅读《吕氏春秋》的人也逐渐散去,终无一人将千金取走。吕不韦千金悬赏改动《吕氏春秋》一字的举动,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误解,以为他是为了表明此书的精湛,其实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并非书中不可改动一字,而是人们不敢改动,害怕招来杀身之祸,告示只不过是吕不韦宣传的一种手段罢了。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不但明白宣传的重要性,还深知炒作造势的巨大作用。且不说他如何包装嬴异人,使窝窝囊囊《吕氏春秋》的嬴异人成为一国之王,单是他在《吕氏春秋》成书后的炒作宣传,就让后人钦佩,就是如今的广告大师,也一定会佩服吕不韦在广告业上的超前意识。吕不韦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向世人宣告:“这本书就是我编出来的,我吕不韦也是一位文士,虽然出身商人家庭但也是一个真正的贵族。”所以,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吕不韦此举完全是为《吕氏春秋》这本书做的炒作宣传行为。几千年前的吕不韦就有如此超前的意识,被尊为广告业的“老祖宗”也是名副其实。
6。后宫淫乱,东窗事发
虽已是位极人臣,但他并没有罢手。他要的是整个大秦江山,他要把整个大秦江山改姓吕!庄襄王即位两年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再加上他本来就贪杯好色,身体便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终于在极度的虚弱中死去。庄襄王一去世,年仅13岁的太子嬴政便继承了王位。但是,嬴政此时还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在威严的典礼过程中,丞相吕不韦始终伴其左右,指示他该如何做。由于嬴政年幼,继位后由太后赵姬听政,国事则都委任于吕不韦。此时,吕不韦除了丞相、文信侯外,又被加封了一个特殊封号——仲父。从此,吕不韦就坐到章台宫大殿秦王御座的右侧,开始处理朝政了。从秦王嬴政即位的公元前246年开始,到公元前237年,都是吕不韦直接掌权。此时的庄襄太后——赵姬年纪还不到30岁,耐不住深宫寂寞,孤枕难眠。于是,吕不韦便经常随意地出入宫闱,再次与赵姬秘密地恢复了两性关系。后宫的宫娥彩女大都是太后的心腹,自然守口如瓶。这时嬴政还是个少年,不知其中隐秘,所以两个人暗地往来与夫妻完全没有什么两样。随着日月的推进,嬴政渐渐长大,吕不韦在和赵姬的房事上也因年老力不从心,而赵姬却淫乱不止,时常宣召吕不韦入宫贪欢。吕不韦恐事情败露,私下便找到了大阴人嫪毐,任为舍人。他把嫪毐献给了太后赵姬,并令人故意诬告嫪毐有罪,要受腐刑。在私底下,吕不韦则偷偷地对太后说:“可让人诈施腐刑,这样就能常在宫中了。”太后用重金贿赂了主刑的官吏,让他们只是拔掉其须眉以充太监,来内宫服侍太后。太后与之私通后,非常喜欢嫪毐,不久就怀孕了。由于两人恐怕别人发觉,故谎称占卜结果当避出宫,于是就迁宫于雍,嫪毐跟随左右。嬴政不知有诈,就请赵姬徙往雍宫,并且给了嫪毐非常丰厚的赏赐,事无大小皆听嫪毐,以致嫪毐的家僮就有上千人,门人食客也有达千余人。由于母子不在一处,已不必顾忌太多。赵姬与嫪毐日夜淫乱,并且接连生嫪毐下两个男婴,嬴政也都不知。后来,嬴政反而在母亲的要求下,还封嫪毐为长信侯,赐数千奴婢,食邑山阳。此时,当了长信侯的嫪毐,爵位、食邑的待遇及地位完全可以与吕不韦相抗衡了,而且还大有超过吕不韦之势。随着羽翼的丰满,他也想谋权夺位,便私下与赵姬密谋,打算将他们的私生子立为嗣王。因为他也预感到了自身的危机,一方面是与吕氏集团的对立已趋于白热化,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秦王嬴政已经21岁了,完全可以亲政了,若不能在秦王亲政之前控制住局势,不仅要败在吕不韦手下,而且还有被秦王铲除的危险。但嫪毐毕竟是市井小人,难免会忘乎所以,与太后纵欲之后,就在宫外为非作歹,引起满朝上下的不满。有一天,他与大臣饮酒,喝得酩酊大醉,起了口角,嫪毐叱骂说:“我是秦王的假父,你敢与我斗口?你难道有眼无珠,不识高下么?”大臣不甘心受辱,便将这些话告诉了秦王嬴政。嬴政听到这样的消息,不禁大怒,当即就下密令一定要调查出个虚实来。后来,嬴政得到密报,说嫪毐本不是阉人,的确与太后有通奸且生子的丑事。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嫪毐、太后、吕不韦、秦王嬴政都在紧张地筹划着个人的事,一场生死存亡、你死我活的斗争即将在秦宫内展开。公元前238年,当秦王嬴政在雍城举行加冠典礼时,嫪毐知道自己与太后的秽行及叛乱的图谋已被发现,便伪造诏书调发卫兵县卒对付秦王。嬴政早有准备,嫪毐的叛军还没出咸阳就遇到了由雍城开来的秦军,嫪毐带领的一群乌合之众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嬴政下令将嫪毐以五马分尸处死,诛三族。并派将士搜查雍宫,捕杀了赵姬私生的两个孩子,赵姬也被驱往嫚阳宫拘禁起来。而吕不韦则因送假太监进宫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