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没有当初演电影的刘晓庆,就不会有今天“亿万富姐”的刘晓庆。因此,被刘晓庆描述得“残酷”而又充满着“不幸”的电影事业,实际上是她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的“第一桶金”。
但是,人们关注刘晓庆却绝非仅仅因为她主演的电影及其不俗的演技。从影是刘晓庆成名的第一步,也仅仅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而已。此后她的声名鹊起举世瞩目,却是因为她看到了机遇,并毫不迟疑地抓住了机遇,借此走出了更加惊世骇俗的第二步、第三步……
20世纪80年代,演艺界人士“走穴”之风日渐其盛。虽然“走穴”的本义是指演员背着自己的单位到社会上演出,走穴者还是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大旗;但由于这种“为人民服务”是有报酬的,并且很快就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所以,实际情况倒更像“走穴”这两个字所传达给人们的那种不甚光彩、偷偷摸摸的味道,给人“一切向钱看”的感觉。
“走穴”带给演员们的好处可以用“名利双收”来形容。但首要的条件是演员必须有名气,否则观众就不会买你的账。因此,名声早已跨出电影界的刘晓庆走起穴来就比别的演员更卖座,更受欢迎。当然,她也就会获得更为可观的“演出费”。
把艺术直接转化为金钱,把虚空的名声变成实际的利益,对刘晓庆来说无疑是一个思想上的冲击。这种冲击,刘晓庆在《我的自白录》一书中有十分详尽精彩的记述:
…
盛名之累(4)
…
“我这个阿里巴巴还没有说:‘芝麻,开门吧!’,那厚厚的一摞人民币就到了我的手中,有生以来我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钱,就是见也没见过。”
这说的是刘晓庆第一次到邯郸走穴挣到第一笔钱时的情形。3600元,对于一个每月工资仅有56元的人来说,的确称得上是“巨款”了。当时的刘晓庆,“就像个叫化子捡了金子,不知道把钱放在何处,从毛衣的领子里放进去,走了还没有两步就漏出来掉在地上,我心慌意乱地拾起来,拍打两下绑在我的裤腰中间。”
“我带着我的钱演完了最后一场。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腰部,生怕没演完我的宝贝掉到台上。挺直腰板上场,挺直腰板下场,腰上鼓鼓囊囊的一团,(在别人眼里)还以为我的衬衣在毛衣里边没扎好。”
接下来,刘晓庆开辟了她的光荣“走穴”史。她还是那个坚定不移的信条: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走穴”也是如此,她一出山,即刻赢得“穴头”和演员们的一致好评。演员们送给她一个颇为传神的绰号——“大猫”。扑克牌里最大的那张王牌,北京人称之为“大猫”。刘晓庆的地位由此可知了。
那正是一个高雅艺术无人问津,鄙俗的东西盛行不衰的时期,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不是刘晓庆的过错,是整个社会风气浮躁浅薄的产物。这样的文化氛围对于所有“走穴”的演员来说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不管你是演过电影的还是演过电视剧的,只要在公众眼睛里混了个“脸熟”,你就是“著名的……”你就能挣钱。
必须承认金钱的魅力是难以抵挡的,尤其是刘晓庆当时所处的那个年代:一个电影明星,买个西瓜都要犹豫再三。这样的日子刘晓庆过怕了,她要挣钱,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在这个简单的欲望驱使下,刘晓庆前后参与“走穴”的时间长达10多年。但如果说刘晓庆仅仅是为了挣钱,那也未免把她看小了。刘晓庆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走穴”始终把挣名放在第一位。一方面借助走穴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才能,为她日后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她也在不断寻找机会,要利用走穴,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删繁就简三春树,立异标新二月花。刘晓庆的思路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当其他演员还沉醉于国内各地疯狂走穴挣大钱的美梦中时,她却“放眼世界”,脑子里转起了出国演出,搞“洋走穴”的主意。
1986年春天,她终于有机会应邀到美国举办个人电影展。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内地和美国的文化交流在当时还没有开展,这次刘晓庆到美国举办个人影展,在我国内地演员中还是头一回。因此,刘晓庆的兴奋是可想而知的。
很多人一直在说刘晓庆喜欢自吹自擂,喜欢标榜自己抬高自己。可是,刘晓庆却在她那本《我的自白录》中给自己的这次美国之行来了个全面曝光,把那些她若不说公众绝对不会知道的尴尬内幕统统抖落出来。别人一定以为是美国的著名文化团体或者政府文化机构或好莱坞的一个什么组织邀请刘晓庆参加的,最不济也应该是个华侨组织出面邀请吧,实际上什么也不是。出面邀请刘晓庆赴美举办个人影展的林先生是在美国开杂货铺的一个老板,只不过因为看过刘晓庆主演的电影,出于对她的热爱与推崇,不断向我国文化部发出邀请,文化部经过审核予以批准,事情就这么简单。
说是影展,其实就是在美国旧金山的一家小影院轮放刘晓庆主演的影片,每天一两场。刘晓庆在国内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到了美国可没什么人认识她,她的电影在当地也就没有引起什么关注。电影天天放,可惜观众寥寥。为了扩大影响,林先生只好安排刘晓庆在每场电影放映之前上台和到场的观众见见面。为了不辱使命,刘晓庆只好照办,即使只有“那么三五个人缩在椅子中间”,她也得慷慨激昂地演讲一番。幸亏有当时已经在美国落脚的好朋友陈冲和陈烨相陪左右,刘晓庆才不至于过分孤单。
这样的尴尬境遇,刘晓庆不说,多数国人根本无从知晓。仅此一端,我们是否应该对“刘晓庆喜欢自吹自擂”的说法打上一个问号呢?
在美国的10多天里,刘晓庆与观众及美国电影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交流。有朋友提出建议,希望刘晓庆举行一场个人演唱会,“洋走穴”的机会就这样来了!虽然事先没什么准备,但刘晓庆是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好机会的。她把在国内“走穴”时经常演出的节目一个个“过”了一遍,自己挑选、设计了几个既合乎“洋观众”的欣赏趣味,又能代表自己表演风格的节目。然后,她开始凭记忆写曲谱。中学时代在音院附中所受到的艺术熏陶这时候派上了用场,国内练就的走穴功夫使她在大洋彼岸的艺术舞台上也照样从容不迫应付自如。
请来的乐队是台湾的,合了好多遍乐都是疙疙瘩瘩的,不是音不准就是节奏不合拍,乐手们不耐烦了,说你这曲子太复杂,我们不会弹。刘晓庆拉开架势,把他们认为太难的D调、F调从头到尾行云流水般地奏了几遍,然后又来到爵士鼓旁,拿起鼓槌飘逸潇洒地打了一回。这一下,所有的乐手都不出声了,一个个被刘晓庆震得心服口服。这些台湾乐手对来自祖国内地的刘晓庆毫无了解,实在想不到一个电影演员还有这两下子。就这样,刘晓庆慑服了乐队,顺利地合了歌,合了扬琴独奏,还合了独舞。
…
盛名之累(5)
…
排练结束以后,一直在场边偷看的一名记者佩服地问刘晓庆:像你这样全才的电影演员在中国就你一个吧?刘晓庆说,多得很!一抓一大把!比我优秀的数都数不过来。这几句回答,又一次使我们对“刘晓庆喜欢标榜自己抬高自己”的说法产生了怀疑。也许,刘晓庆在艺术上旁顾无人的自信和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的信口开河给人们造成了那种印象,她是那种“大节无亏,小节不拘”的人,面对国外记者的问询,她的回答是多么长中国人的志气啊!
3月14日晚,在旧金山大埠酒家举行的舞会上,刘晓庆个人演唱会开始了。主演人自然是刘晓庆,在美中国演员陈烨、杨海莲到场相助。刘晓庆款款登台,一袭大红礼服,显得高贵、典雅、大方。唱了两首歌,又表演了电影《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中的两个片断。接着,她载歌载舞,先唱了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最后,又在巴基斯坦民歌《我永远爱着你》的旋律伴奏下跳了一段巴基斯坦舞蹈。刘晓庆的表演使全场气氛热烈非凡,一位美国观众当众竖起大拇指:“地地道道的大明星气势!”
“着意种花”的影展冷冷清清,“无心栽柳”的个人演唱会反而引起了巨大反响。3月28日晚,中国联谊会在帕荷迪娜市立学院大堂举办“刘晓庆之夜”晚会。几千名学生影迷、华侨和美国朋友闻讯赶来,将这个大礼堂挤得满满的。刘晓庆上台后自报家门:“我叫刘晓庆,来自中国,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台下骤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刘晓庆后来描述当时的情景说:“我当时激动极了,当时,我觉得万里长城就在我身后。”
在“刘晓庆之夜”晚会上,她一个人表演节目近一个小时,这是她表演史上从未有过的。演出结束,人们拥向后台,向刘晓庆献上鲜花,她被热情的观众围住,久久不能离去。直到这时,刘晓庆才找回了一点在国内的感觉。
刘晓庆的多才多艺,使美国观众为之倾倒,许多华侨报纸发表大量照片称赞刘晓庆“才华横溢、仪态万方”,“风姿迷人、豪气凌云”。蒙特利尔市市长鲁迪?波雷泰给刘晓庆颁发了奖状,高度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刘晓庆还收到了一位美国国会议员和一位加州议员写来的信,称赞和感谢她为中美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
刘晓庆在美国的“走穴”,赚到的美元不多,但赚到的名气可是呈立方比的。国内各种各样的媒体对刘晓庆这次出访活动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不但加进了许多政治色彩,更把她描写成中国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一时间,刘晓庆似乎成了继乒乓外交之后中美文化交流的形象大使。这就是刘晓庆的过人之处,别人走穴赚到的只有钱,刘晓庆却通过走穴使自己不但财源滚滚,还名气大增。这种名利双收的效果恐怕连她自己都没想到。苦难和不幸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对刘晓庆而言,这笔财富她不但享用了,而且还意外地升了值。想想她当年“做女人难……”的那一番慨叹,正应了老百姓的话:“叫花子有叫花子的欢乐,皇帝也有皇帝的烦恼。”刘晓庆于小不幸中得此大幸,纵有些“皇帝的烦恼”又当如何?
个性张扬不甘寂寞的刘晓庆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恐怕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说法。她的个性的复杂性也正是她“红”到今天仍然动辄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焦点的原因之一。很多人对她在公众场合无所忌惮飞扬跋扈的傲气和戾气表示反感,但是对刘晓庆本人而言,反感也是一种感觉,总比什么感觉都没有好。这也许是刘晓庆绯闻和官司不断的心理根源。
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刘晓庆天生就是个不出风头就不能活命的人,不妨设想:假若当初没有那样的机遇,刘晓庆未能成为话剧团的演员,那么,她再喜欢出风头也没有施展的舞台。命运的转机给了她一次机会,她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名了。社会的浮躁氛围膨胀了她出风头的欲望,那种“你们越批我越狂”的劲头,颇有些小孩子“人来疯”的味道。
凡人心态,对于比自己“弱”的人,会不自觉地俯视;而对于比自己“强”的人,则会不自觉地仰视。俯视,会感觉自己很高大、很了不起;仰视,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很卑微。前者使人产生怜悯之情,后者却往往把人的心态带入妒忌的渊薮。于是,别人成功,你就痛苦万状;别人倒霉,你会幸灾乐祸。刘晓庆每次遭遇挫折的时候,公众和媒体一哄而上口诛笔伐煽风点火的情状,其原动力就是“仰视”的心理反应——我们总是抬起头来看着你高高在上春风得意的样子,我们看得太累了!现在你终于轰然倒下,终于跌落人间,我们就不能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看你?就不能对着你高贵的身体吐上几口积郁在胸愤懑不平的痰唾?
早年的磨难和刻苦,使刘晓庆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她能够把骂声变做成名路上的财富,把骂声当成助威声。骂得越凶,她的名声越大,戏也演得越好,骂声成了她成功的动力。这一点,现在中国绝大多数演员都比不上她,何况还是在当年那种环境下。
在公众的眼里,名人不是正常人;而在名人的心里,却不知蕴藏着多少不被人们理解的痛苦和无法解说的委屈,不知蕴含了几多屈辱、迷茫、失意和落寞的情怀。“高处不胜寒”,就是这样的心境,就是刘晓庆表面张狂无状、内心孤寂悲凉的摹写。她的张狂,是对往昔自我生活状况的一种近乎变态的报复;她的标榜,是内心深处自卑感念的一种折射。她的放言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