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跃琼面朝北方,对我感慨地说:“正因为地方的阻碍太多,所以我特意向远在长春的王维忠代表求助。这几年,我一直不停地向他写信举报个旧供电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满脸沧桑的耿美华也说:“真没想到,千里迢迢的王代表能在百忙中关注我们的事。这真的很难得。可惜的是,我们再也无法向他老人家写信了……”
2007年10月,受胡跃琼和耿美华之托,我特意利用去长春采访之机,又一次到长春郊区的福寿园,在王维忠代表的墓前点了三炷香,并敬献一束他们特意用丝绸编织的花环。在阳光的映衬之下,这凝结着千里之外两位普通百姓深情厚谊的花环,就像陵园中那满眼金黄、香气迷人的菊花。
离开前,陵园里的看墓人告诉我,在近一年时间内,经常有外地来的陌生人打听王维忠代表的墓碑,这些人一边祭拜一边流泪。
“看来,这位王维忠代表可不是一般的代表呀!”看墓人赞叹的声音,随着金秋的清风,在这风景如画的寂寞陵园中萦绕,回旋……
陵园里面,秋风习习,松涛阵阵;举目凝望,金菊郁葱,绿色宜人。
在山花烂漫之中,我凝望着墓碑上的王维忠代表的遗像,只见他在花丛中冲着我微笑,仿佛像生前那样,正在和蔼可亲地与我对话……
我知道,他还活着,他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我知道,他从没有离开我们,他活在这青山绿水之中。
那青松掩映之间,有王维忠代表凝眸沉思的侧影……
那山泉丁咚声中,有王维忠代表接访群众时和蔼的声音……
那浓浓秋色深处,有王维忠代表深入基层调研后满载收获的笑意……
那空中飞翔的小鸟,仿佛正在传递王维忠代表参政议政的议案……
那小鸟的啁啾,正变幻成王维忠代表笔下一个个激扬的真诚文字……
后记秋天的怀念(1)
当秋风伴着秋雨送来寒意,当黄叶随风飘零到窗外,农历丁亥年的秋天又悄然来临。
极目远处,那催人忧伤的落叶,又无声地感染着我忧郁的愁绪。一种痛切的怀念,绵绵得像窗外不远处的运河一样,黄叶纷纷,水雾迷蒙,烟波渺渺。
2007年,对漂泊京城八年的我,是不平静的一年。像这秋风苦雨一样,纠缠在挥之不去的愁绪之中,我几乎每天都用文字和思念与一位可敬的老人对话。直到深秋时节,蜗居在京东郊出租屋里的我,终于在电脑前敲完了本书的最后一个字。
在此之前,也就是2006年12月初,我在长春送别王维忠老人回京后,就开始埋头整理和创作本书,写出了三十多万字的初稿,谁知却因为电脑病毒,多年心血凝聚而成的数篇稿子和图片,全都丧失殆尽。无奈之余,我只好一切从头开始……
也许没人相信,这可恶的病毒来自那些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小丑。2007年夏,“石野焦点网”和“中国记者维权网”因为独家披露了山东济宁女教师田冰因与房地产商之间的纠纷而入狱的内幕,还有其他的几次维权,多次遭受威逼利诱。因为我坚决不撤销批评文章,网站很快被人关闭,随后〖HK〗又被人施以病毒。致使很多关注“石野焦点网”的网友们的电脑因此受侵害。
与此同时,生性不屈于谎言和权贵的我,在忍无可忍之余,为了维权,又打了两场维权官司,这两场官司均与我的《卧底记者》一书有关:一是因为花费了我两年心血的《卧底记者》被《法制晚报》擅自侵犯著作权后,对方那位女编辑不但不道歉,反而态度嚣张,我怒而将其推上被告席;第二场诉讼是因为《卧底记者》于2005年1月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在四次印刷中,印制粗劣,图书质量没有达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标准和要求,严重伤害了我的读者,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我经多次交涉无效后,怒而将之告上法庭……〖JP〗
对我等草民而言,打官司实属无奈,更非恶意炒作,只是想让他们的丑剧不要再在别人的身上重演,不要因为个别人的无知而影响无辜的读者和社会,所以我在法庭上最终和《法制晚报》领导握手言和。而对中国方正出版社,尽管不是尽如人意,但也暂且接受调解。
状告《法制晚报》,绝非和该报过不去,就像状告中国方正出版社非本人和该社过不去一样,而是因为该报的一编辑侵犯了我的著作权之后,拒不认错不说,还敢“反戈一击”,中伤作者;方正社那位副处级责任编辑康弘,在我长达30万字的《卧底记者》一书中,四次印刷四次出错,而且差错最多时竟达六百多处,但此君却大言不惭地称这都是作者改来改去改出来的,不是他的责任……正如俗语所言:“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饭。”他们的态度和作风,给作者、读者和社会带来的恶劣影响,比那躲在暗地里施放电脑病毒的黑客更令人防不胜防,令人无奈和心痛。错了就错了,只要说声道歉,或选择一种合适的道歉方式,谁也不会计较什么。但我偏偏遇上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之君,无奈之余,只好走上法庭用法律来讨说法。尽管我最终接受了法院的调解,但对方由此给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是无法估量的。但愿他们不要再用这种作风去对待其他作者。
就这样,在这种糟糕的心境当中,在对王维忠老人无限怀念的心绪之中,在京城漂泊的我,靠着微薄的稿费支撑着高额的房租和日常费用,终于艰难地完成了本书的采访和创作。
2007年11月8日,沾满露水的晨曦,在小鸟的啁啾之中迎来了新的一天;沾着雾气的阳光穿过窗纱涌入我的小屋。这天早上起,我的小灵通和手机欢叫个不停,那些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和同行们的祝愿——记者节快乐!
哦,中国的第八个记者节又悄然来临。
我推开窗子,对着窗外一排耷拉着枝条的杨柳长叹一声:又一个记者节到了,可我再也听不到王维忠代表为“新闻监督法”大声疾呼的声音,再也看不到他伏案为记者维权写议案的身影。
凑巧的是,这一天正是距2006年11月11日、距我最后一次在北京武警总医院送别老人的日子,刚好只差三天就是整整一年。
逝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在王维忠代表活着的时候,我没有能够让他亲眼看到这本书,但在他去世一周年之际,这本书终于完稿。正如他的二儿子王绍申大哥所说那样:“谢谢你终于写完了父亲的这本书,正好当作他一周年的特殊礼物吧。”'
只是,这特殊的礼物完成得太沉重、太凄凉:
因为王维忠,每一次采访总令我感慨,总令我激动,总令我潸然泪下……
在一年多时间里,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沉浸于家中那高达一米多的材料中,那是王维忠代表的遗物:手稿、日记、议案、调研提纲、书信以及百多家报刊对他履职的报道。
在此期间,我除了几次必要的采访,大多数时间都将自己关在偏僻的出租屋里,埋头创作这本长篇报告文学,与我尊敬的主人公同乐同悲、同苦同甘、同感同叹,我既为以前早就了解过的事情而欣悦,亦为许许多多我刚获悉的事情而感慨……
中国记者有70多万之众,而在近十年的代表生涯中,采访过王维忠的记者多达1000多人。在这些头顶均有光环的新闻同行面前,我这位从南方漂泊到京城的农家子弟,只不过是一位无挂靠单位、无编制、无背景的流浪记者,但我却与王维忠代表一见如故,并成为无话不谈的至交。对此,很多记者感到惊讶。其实,我们这一老一少的交往,正如老人生前所说的那样:我们性情相近,都是爱说真话、实话之人;我们志趣相投,都热爱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爱学习法律,爱为人打抱不平,敢与那些侵害人民利益的各类腐败现象作斗争。一句话,我们都有乡下人敢说真话、敢说实话的秉性。
后记秋天的怀念(2)
是的,我们的正常批评绝非像某些君子所言,是给社会抹黑,是给社会添乱,无论是王维忠老师生前所履行的民主监督和人大代表监督,还是我等长期坚持的舆论监督,都是为了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在和谐的进程中,无论是作为代表,还是身为写作者,都应更多地把某种社会责任和公德放在重要位置。正如何建明《为了弱者的尊严》一书中的主人公、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梁雨润所说那样:“建立和谐社会,司法公正、公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关键是要解决司法本身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些,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监督机制,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无疑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形式。因此,人大代表王维忠的所作所为,更令人肃然起敬。
身为著名教授,参政议政的王维忠只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他不是领导,也不是大师,但在我的心中永远是一位德行卓越的长者。孔子说:“见贤思齐焉。”从王维忠老师身上,我总是反躬自省,努力改善,让自己向他靠近。
生命之树常青。王维忠的精神永葆青春。写作这本书,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发扬他忠于祖国、忠于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伟大品格。
在党的“十七大”鲜红旗帜之下,又一批新的全国人大代表即于2008年新春踏上履职之路。万类霜天竞自由。新的代表赴任,更会让新时期的中国充满活力,他们像春天的百花园一样,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我想,此时正安睡于万紫千红之中的王维忠代表,看到这些和谐而美好的景象,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王教授,在您的一周年纪念日,请让我用这笨拙而又真诚的30万文字以及您生前的近百幅图片,用深沉的思念编织成一束芳香的花环,静静地摆放在您的墓碑前,让浓墨书香伴着花香,伴您一路走向春意阑珊……
感谢王维忠教授的夫人衣淑珍,儿子王绍坤、王绍申,女儿王绍霞、王绍梅及女婿胡长青和周勇;感谢全国人大,吉林省委、省人大及省政府,长春市各级政府多位领导对本书的采访创作提供的帮助;感谢吉林省人大的李小辉主任、赵祥主任的热心帮助。
特别感谢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珉同志对本书采访、创作和出版的大力支持,并写来热情洋溢的序文;感谢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李炳银的支持。
特别感谢吉林省委的寇继东秘书和王涵秘书的热心帮助和大力支持。
感谢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苗盟、江西上饶师范学院2004级中文系学生邱萍兰、四川师范学院新闻系学生李玉兰。
感谢山西省青年作家李迎兵、朋友黄小军、王清及北京法大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刘云雷等人的热心帮助。
由于时间仓促及作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还请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批评指正,以便本书再版时改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不吝赐教。
石野2007年11月于北京通州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