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万行因华。庄严涅盘四德。】
这个『万行』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从早到晚起心动念、一切作为,悟了就是菩萨「万行」,迷了是尘劳烦恼。迷的时候你是随境界所转,所以这是尘劳烦恼;悟了你能转境界,就变成菩萨万行。老实说我们读《四十华严》五十三参,不容易看出它的妙处,五十三参就好像善财童子的游记一样,今天到这里,明天到那里,见不到什么特别。这是什么原因?是我们自己境界没有转得过来,所以看佛菩萨也是凡夫。我们眼睛当中看善财是凡夫,看五十三位善知识也是凡夫,这就是凡夫眼睛里面看诸佛菩萨都是凡夫。如果你一旦是开悟,这个境界转过来,情况就不相同,再看一切境界都是佛菩萨,这个时候你才能看出妙处,法法皆妙,无有一法不妙。这个两句话,诸位要能够体会到,你也就会修行了。「万行」,刚才讲就是一天到晚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我们凡夫在那生烦恼、起惑造业干这个事情,招来的生死轮回不如意。菩萨修行怎么个修法?就是在日用平常起心动念、一切作为里头,修什么?修常乐我净修这个,『涅盘四德』修这个。同样一个境界,你看看是两种用心,一个是用的真心,真心与「涅盘四德」就相应。一个是用的妄心,妄心与无明烦恼相应,境界没有两样,境缘是依他起。
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个相,一个平等清净相,为什么?譬如说我们讲到西方极乐世界,那里面一切建筑是七宝,地面上所铺的是黄金,黄金为地。虽然这么殊胜、这么庄严,你要记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依他起的,既然是依他起就没有自性,当体即空。我们看看地狱,刀山油鼎污秽不堪,那个境界相也是依他起的,同样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天堂跟地狱是一不是二!所以在佛菩萨眼睛里面是一个相,清净寂灭相。现在科学家讲的,我们更容易体会了,所谓是方程式组合不一样,物质的元素是相同,组合不相同。除了这个方程式组合不一样之外,其他的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把黄金、把宝石看得那么贵重,怎么这一把扇子跟黄金、宝石,你说它的质料是相同的,没有不一样,只是方程式组合不相同,如此而已。所以你看开了它的价值是相等的,没有高下;佛说一切法平等,生佛平等,众生与佛平等,没有一法不平等。我们在一切境缘上能够见到这个事理,心就平净,就平等、就清净,成就涅盘四德,涅盘四德现前了。下面说:
【一切众生具有八万四千尘劳之病。】
这是迷,迷了就叫病。
【非方便慈。莫能救济。】
所以佛菩萨种种的言说设施,无一不是『方便慈』,正因为它是「方便慈」,我们不能够染著,这个道理就在此地。《起信论》里面给我们提了个总纲领,教我们受持佛法「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为什么教你离这三相?因为一切法是方便慈,你要不离,你就把方便当作真实,那就错了。佛为什么不说真实而说方便?真实是一般人无法接受的,真实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一切众生没有办法接受的。所以必须用方便慈,以方便慈诱导你趣入真实。所以底下说:
【方便为药。则知真实之慈。本觉智光圆照法界。】
这是真实,真实法里面没有言说,也没有思虑,像六祖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那是真实的,这就是讲的真如本性。我们学佛要晓得佛教学的意趣,他教学的意思,他教学的宗旨、趣向,我们才有个入门之处。末后两行说,这品的末后两行:
【当知圣人设教。事理兼备。非事不表其理。非理不成其事。理事相扶。自他兼悟。方称法华之旨。】
这是应当要明了的,佛所说的一切经,无有一句、无有一字不是『事理兼备』。所以,经上往往说起事的地方,我们要能体会它的理;说理的地方,我们要能够融会在生活日常事相当中。所以大乘佛法就是我们实际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决定不脱节;小乘佛法与我们生活,有的时候还真的脱节。大乘佛法决定不脱节,生活就是佛法,佛法就是生活,如如事一定称如如理,如如理一定显如如事。所以《法华经》里面讲的十如是,天台大师把它展开为「百界千如」,那就是说明理事兼备,唯有理事兼备,我们才得到真实的受用。凡事都有理,凡是理都有事,所以说『非事不表其理』,理要靠事来显,可是事一定是依理而成,这是互为表里的。『理事相扶,自他兼悟』,假如我们说理悟,事没有悟,你在事上就有障碍,事上就有不通的地方,就有障碍;说事要悟,理没有悟,你在事上必定有疑惑,这是一定的道理。以我们念佛来说,我们举这个例子来说,念佛的事不难,二六时中这一句名号念念相继。如果理要不明就有疑惑,我这个念行吗?临命终时真的能往生吗?真有个极乐世界吗?释迦牟尼佛有没有骗我?就怀疑。诸如此类的那真是不胜枚举,这就是你晓得事不晓得理,你有疑,你的信心不能够建立。
你看《要解》里面跟我们说的,能不能往生,就在你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的浅深。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基本的条件就是真信切愿。如果我们的信愿要是动摇,里面产生了疑惑这就障碍,虽然念了一辈子佛,也不容易往生,这就是事上虽然是没有间断,理不明他有障碍。又说理上明,这个念佛的道理都通达,事不明,所谓是执理昧事,事上怎么样?事上不修,佛也不念,所谓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佛号他不念。这样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所以给诸位说,事理两头你说是悟了一头,那头没悟,跟诸位说这不叫真悟,真正悟了二是一;一变成二,这二是理与事是相对的,这没有悟。所以悟了的人理与事一定是一,理如其事,事如其理,是一不是二,这叫真正开悟。《法华》是以悟事理为宗旨,所谓「开示悟入」,开示,这是佛给我们的增上缘,开好比是开启,原来这个门是关的,把门打开;示是什么?是指示,告诉我们。
老师给我们的增上缘,只能够到此地,做学生的态度就要有悟的能力,有入的能力。老师一开示你自己就悟,这在佛法里面讲,根机成熟。如果老师开示你在那听,听了不悟,不悟就不是当机者,这个经、这个法会的当机,你就不是当机,为什么?因为你的根没熟。没熟有好处,所谓是薰习,根性之成熟是不断的薰习。所以根熟的众生言下大悟,那是根熟的;听了不悟那就得多听,一遍一遍的听。没有机会听怎么办?读,读诵大乘,一遍一遍的去读。所以假如我们要是能抱住一部经典去苦读,读它个十年、二十年,这就是以这么长的时间来薰习,必定有开悟的一天。这种例子,在我们中国古德可以说太多了,我们不肯去发愤,不肯去用功、去苦读,那就没有法子,你这个根性永远是生疏的;换句话说,你没法子开悟。悟是解悟,入是证入,入就是证果,我们世间所谓是得道,证了果入了境界。像《八十华严》的末后「入法界品」,入就是证入,整个法界与自己是一体,不是二体。我们到这个地方,是将「妙庄严品」给诸位介绍完了。后面还剩下一品,这一品文比较上长一点,这里头有很多重要的意思,我们下一点钟再讲。
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六十二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62
十九页的后面「普贤菩萨劝发品」:
【华严以普贤为长子。文殊为小男者。彼中诸佛子。已悟毗卢性海。未入普贤行门。故行为首。而智次之。此经为三乘之人。迷於性海。执滞草庵。渐渐引诱令归宝所。非智莫导。故文殊为首。普贤后来。】
这个两部经就是《华严》跟《法华》,都称之为经中之王。一个是佛最初说的,佛成道之后所谓二七日中,在菩提树下定中讲的《华严经》,这是佛法的根本法轮;《法华经》是最后,最后所说的,也就是说一代时教的总结论。一个开端,一个总结束,这在教义里面讲,都是非常重要。可是在《法华经》里面跟《华严经》,我们看起来有些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表法的菩萨。在《华严》是普贤菩萨居第一位,算他是老大,其次才算是文殊;在本经里面文殊菩萨当老大,普贤菩萨列在第二位,这是什么原因,我们一定要晓得。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谓法身大士都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所以说是『已悟毗卢性海』。「毗卢」是梵语,印度话就是毗卢遮那,翻成中国的意思叫遍一切处。我们的性海就是真如本性,广大无边,所以称作「毗卢性海」。那是已经悟了的人,已经悟了叫解悟,悟了之后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证入。
普贤菩萨表的是证入,如果我们通常讲的悟有两种,一种叫解悟,一种叫证悟。我们就可以说,普贤菩萨代表的是证悟,文殊菩萨代表的是解悟。你晓得这个意思,你就能够看出这两部经,它不一样的所在。《华严》是已经解悟了,它的目标是要证入,所以《华严》最后五十三参是行成证入,这就是普贤的意思。《法华经》是教我们解悟,所以《法华》重在什么?重在建立信心,如果你要没有解悟,你的信心不能建立。由此可知,解悟之后这就要求证,要入佛知见,也就是入一真法界,在《华严》称为一真法界,在本经称之为「入佛知见」。这几行把这两部经异同之处,说得很清楚,文字不多说得很清楚。我们讲堂可以说是这两部经都在研究,刚才说过,这两部经在佛法里,都称之为根本法轮,只要我们认真的去读诵、研修,再假以时间,纵然不能够悟入这个境界,也必能有些悟处,我们的解悟这是必定可以得到的。下面这就说这品「普贤菩萨劝发品」。底下讲:
【昔者普眼菩萨三度求见普贤。入於三昧。竟不能见。佛令其想念礼敬。即见普贤菩萨近佛而坐。如此则普贤不离佛侧明矣。此中何故云从东方而来。盖东为震方。震为长男。能任大事。克绍家业。堪领众务。故任大事。则能以威德自在之力。护持法宝。】
读了这段文,大家一定就可以明了,佛法无论说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处所,或者说一个方位,或者说一个远近无不是表法;你要是把它呆呆看作真有这个事情,那就坏了。所以有许多不明了佛法之人,他来研究佛法,读《华严经》的五十三参,要去考证这五十三位善知识,他们住的所在在现在些什么地方,那到哪里去考证去?不知道这全是表法的意思。这个地方就说文殊跟普贤是一不是二,他跟佛是一体的,佛是代表真如本性的理体。所以在《华严经》里面佛没有说法,为什么?因为本性无法好说,像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他说什么!《华严》从头到尾都是菩萨说法,菩萨就是佛,从体起用这叫菩萨。用,就有法好说,体没有法说,用才有法说,所以理体不说法的。在用是无量无边,把一切德用把它归纳为两大类,一个是智,一个是行。实际上王阳明讲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是佛教徒,世间人听到他这个哲学的说法很希奇。在佛教里头一点不希奇,佛教里面讲「行解相应」,他说个知行合一,只是把话变一变,意思是一样的。这就以文殊菩萨代表的智,普贤菩萨代表的行,行是智之行,智是行之智,所以它两个是一不是二。已经开悟了这个时候行重要,像华严会上那些菩萨已经开悟,要紧的是要入一真法界,所以以普贤为首;法华会上,这些人还没开悟,没有开悟谈不上修行。
所以大经,你看看科判的顺序,信、解、行、证,文殊代表解,普贤代表行,行证是普贤,信解是文殊。法华会上这些人要紧的是什么?要紧是要他建立信解,所以法华会上文殊排在前面,普贤排在后面。看它排列的顺序,就晓得他教化那些学生的程度,诸位也就能够知道,华严会上那些学生的程度比法华会上高。说来说去,这些表法的诸菩萨们都没有离开自己,毗卢遮那如来就是我们的自性佛,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文殊是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普贤是自性里面的万德万能,可见得这是一体本具者,经里面说普贤菩萨从东方来,这是表法的意思。所以前面说明一个公案『普眼菩萨』,发心『三度求见普贤,入於三昧』,都见不到。你们要想想「三度求见,入於三昧,竟不能见」,这是什么原因?如果他要见文殊,用这个方法会见到。见普贤就见不到,你要晓得三昧是心地清净,一念不生。普贤菩萨一天到晚想东想西,什么事情都干,那你这跟他完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