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芎茫透ィ鞘歉星榈摹�
我们台中莲社都不例外,台中莲社有好多老莲友到别的庙里去跑跑了,以后就到他们那里去,莲社再也不去了。为什么原因?因为莲社冷冰冰的,没有人招待,你去的时候你自己爱坐就坐,你要喝茶你自己去倒,也没有人理你。到了别人庙里宾至如归,招待得很亲切,他就不来莲社。所以李老师常常劝莲社的人,对人要客气、要招待,不要这样冷冰冰的,你看信徒都跑掉!可是我们莲社这些莲友听了之后怎么样?老师这么劝还是冷冰冰的,还是不理人,那有什么办法?所以我们选择要以理智选择,不能用感情的选择。感情的选择那些魔王外道感情丰富,都跟他去!佛菩萨往往没有他们表现得那么热情,但是佛菩萨真正慈悲。那些表现在面上的热情,并不是真正的慈悲,是一种诱惑人、引诱人的一种方式、一种权术,我们不能被它迷惑,不能被他欺骗。这也就说明为什么今天相信邪法的人多,相信正法人少,正法不用权术。此地讲的还不是这个境界,比这个还强一点,这是什么?『坚执言教』,心外求法的。『不信自心』,可是怎么样?你不信,你不信事实还是这样。『然於自心无减』,事实还是事实,只是你不信而已。但是不信对你造成了障碍,这个障碍就太大了,障碍你多生多劫遇不到『三宝』,遇不到三宝给诸位说,堕地狱这是免不了。实在讲六道轮回当中是最容易堕地狱,而且堕地狱的时间也最长。我们在六道里面,可以说总是有十分之八的时间在地狱,在其他的道里头也不过就是十分之二而已,十分之八的时间住地狱。我们今天是短时间摆脱了地狱到这人间来,今天听到佛法,应当要觉悟。虽然是这样的:
【犹得值遇不轻而成菩提。岂非还悟自心而得成就耶。】
常不轻菩萨对我们是个大的增上缘,这样的人就是修什么?修怨亲平等,使我们得悟菩提,使我们成就!这是你要有善根,有这个缘分你遇到了。我学佛能够有这么一点点成就,也就是遇到常不轻菩萨。什么时候遇到的?是我在学校里念书的时候遇到的,我在讲台上也给诸位说过很多次。我有一个同班同学,我在全校同学当中就最看不顺眼他,大庭广众之下侮辱他、欺负他。可是这个人怎么样?在背后的时候没有一个地方不赞叹我,别人告诉我他对你怎么赞叹、怎么佩服,可是我还是欺负他,还是瞧不起他。这样一年两个学期被他感化了,我到他家里去道谢,最后变成了好朋友。这个想想的时候,这个人没有出来,在大陆上没出来,我今天学佛,我的忍辱从他那学来,他能够忍,能够忍受。所以才会有这么一点成就,这个人给我的教训太深了,今天想想他不是常不轻菩萨,谁是常不轻菩萨!我在没有闻佛法之前,常不轻菩萨就示现,就给我打底子了。叫我在什么环境里、什么样的人都能忍受,我一想想,别人怎么样对我,我想想我过去怎么样对待我那个同学,他都能忍,我应该学他,我那个同学姓白,白振寰。所以菩萨时时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自己会不会觉悟?你要是迷而不觉,你不认识;觉悟了之后想想,那个人是菩萨化身,是来度我的,才知道佛菩萨没有离开自己,佛菩萨常常在照顾自己。所以你遇到了常不轻菩萨,你自己『还悟自心而得成就』,觉悟到自己错了,应当要跟人家学习。
【虽以恶口骂詈杖石打掷。亦因毁骂而种其因。】
你就是对常不轻菩萨怎么样侮辱他、毁骂他,像我过去对我的同学一样,我就是干这个事情,人家都能够忍受,就给我种善因使我觉悟,终於省悟过来。这个底下讲比喻说:
【如人嫌旃檀树。恶心斫伐。因伐树故。香气随身。】
『旃檀』,就是我们现在讲檀香,这个树很香,你不喜欢它你砍它,砍它怎么样?砍了它香气还是随你身上。这个比喻是:
【故知自己真心无始无终。】
就把旃檀的香气比作『自己真心』,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无始无终』。
【在圣不增。处凡不减。犹若虚空。求之不可。逃之不可。】
『虚空』,你能够求它吗?你能够避开它吗?不可能。
【佛知此故。引例发明。】
在本经里面举了许多公案、因缘,来发明这个道理。
【若悟自心。则知佛元不对佛说。】
所以佛不说法,佛不度众生,道理就在此地。佛天天说法、佛天天度众生,为什么说不说法、不度众生?因你自己本来是佛,你现在迷了,你一觉了佛还说什么!佛所说的你都知道,不必说了。你说的就是佛说的,佛说的就是你说的,所以无法可说,要紧的就是要悟。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要学常不轻,就是要学善财,老实念佛,学常不轻、学善财才叫做老实念佛,这一生必定成佛。
妙法莲华 经大意 (第四十九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2…49
请掀开经本,十四页后面「常不轻菩萨章」,最后的几行,此地是倒数第五行最后一句。
【虽以恶口骂詈杖石打掷。亦因毁骂而种其因。如人嫌旃檀树。恶心斫伐。因伐树故。香气随身。故知自己真心无始无终。在圣不增。处凡不减。犹若虚空。求之不可。逃之不可。佛知此故。引例发明。若悟自心。则知佛元不对佛说。】
这个末后一段我们读了以后,也就明白佛法常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个意思也就是在此地。譬如说现在有许多外道恶意毁谤佛法,我们听了之后,如果说听了很生气这是错误,那这是我们自己迷惑颠倒。我们听了应当是悲欣交集,就是又可怜他、又欢喜,为什么要可怜他?因为这个谤佛的罪过免不了要堕落的。欢喜的是什么?他心里面已经有个佛号,这个佛号已经落在阿赖耶识里,将来时节因缘成熟,这个善根种子一定现前;换句话说,他将来必定成佛。但是他要先受恶报,而后会成佛,就跟此地讲这个意思完全一样。比喻里头尤其明了,『旃檀树』就是檀香树,它有很浓厚的檀香。这个人不欢喜它,要把它砍掉,一面砍,一面当然身上也就沾了香气。砍伐「旃檀树」这是过失,沾了香气这是功德利益,就跟毁谤佛法圣教是一样的意思。由此我们晓得,这个真心就是佛性,也就是真如本性,『无始无终』。在圣不增一分,圣,我们就是讲的成佛,在佛菩萨这个果位上没有增加一分,纵然在三恶道也不减少一分,所以说不增不减。
『犹若虚空,求之不可,逃之不可』,我们人生活在这个虚空当中,诸位想想看,『虚空』里面,我们在虚空里头能够去求虚空吗?能够说是逃出虚空之外吗?这都是愚人所做的,所以智者他是不会这么做法的。这就是我们的真心是遍一切处,我们真心所具足智慧,般若智慧也是遍一切处,真心里面所具足的万德万能也是遍一切处。但是我们现在显得很可怜,智慧也没有,德能也没有,这为什么原因?遍一切处为什么原因你自己智慧德不能现前?这就是所谓说无明盖覆,烦恼障碍,这是众生可怜之处。但是诸位一定要晓得,这个烦恼的根本,如果你要是能够把烦恼的根本拔除,你的智慧万德万能统统起作用。像台中李老师跟大家宣布,他一定把《华严经》讲圆满,讲圆满之后再讲一部《弥陀经》,他才往生。照他这个进度,我跟他算一算,至少还要三十年,他就是向大家公开宣布,他还要活三十多年,他今年九十三岁,他至少要活到一百二、三十岁,经才能讲完。人家就能得这么样的自在,喜欢住世多久就能住世多久,喜欢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就走得了。
这个原因在哪里?二障破了!破少分的二障就能够有这样的功德,二障全破了那成佛了,破少分这在圆教是初住菩萨的地位。我们凡夫怎么能够晓得?可是我们自己要发心一定要除障碍,二障的根本就是我执、法执。我执就是我贪、我爱,与第七识相应的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就是我执,特别重的就是我爱,这是烦恼障的根本。所知障的根本就是我见,见是什么?见解,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法执的根本。在一切法里面,我们没有我爱、没有我见,你就入了圆教初住菩萨,你念佛就得理一心不乱。你还要断不了贪爱、断不了见解;换句话说,你这两种障碍、两种执著永远不能够突破。你的真如本性虽然具足与诸佛一样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如果你能够把两种执著舍弃掉了,这就是『悟自心』!自心就是真如本性,「悟自心」就是明心见性。这一明心见性你才恍然大悟,『佛元不对佛说』,「佛」是什么?此地是能说法的佛,十方诸佛。底下「不对佛说」那个佛是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对我们说过什么?什么也没说过,一切是本有的,一切是现成的,去掉了执著就证得。可是你要想去执著去不掉,你学常不轻菩萨,你才能够去掉。
我这一次在南部讲经,昨天我回来的时候,吃完早饭有个法师来问我,就是他们弥陀院的法师,他说有人说,大概也有个老师,上课的时候给他们讲。这外道是旁门左道,他的老师讲旁门也是门,左道也是道,他说佛法里面讲无量法门誓愿学,那旁门左道我们当然也应该要学。这个听的人就发生疑惑来问我,他说他听了这个话的时候很迷惑。我说他讲得没错,旁门确实是门,左道也是道,怎么不能学?不但要学,应当学。你看看《华严经》五十三参杀盗淫妄也是道,要不要学?当然要学。但是问题在哪里?不是现在学,你现在迷惑颠倒,你要是一学你就入三恶道。那也是道,三恶道也是道,地狱也是道,饿鬼也是道,畜生也是道,你这一学就入他那一道去了。菩萨要学是什么?学了要度那一道的众生,他不学地狱道,怎么能到地狱里度众生?不学旁门左道,如何去接引旁门左道的众生?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什么时候学?我们念佛证得理一心以后才学,不是现在学。
什么学问都要学,就跟学校念书一样,可是他的程度才在幼稚园,你跟他讲大学研究所的学问都要学,他行吗?如果要行的话,国家何必去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花那么多钱,费那么多精神力气,用不著!小孩一上学就念博士班,念了几个月博士学位就拿到了,这多轻松?办不到!所以旁门左道要学,那是大学研究所的课程,不是学佛人当前的课程,这要晓得。这样说起来,真正得道的这些高僧他应该可以学了,他为什么不学?他是学,但是他不敢示现的学,他要公开示现的学,那就把佛法破坏了。那初学的人看某某大法师都学外道,那外道一定不错,我们大家都跟他学外道,这就把初学的人会害死了、害惨了。所以说是功夫到了的人他只有什么?只有在某一种机缘之下他来学。所以佛法常说,佛法是因缘法,《法华经》就是讲的因缘。不明了因缘,不能够随顺因缘那就不契机,佛法讲求的「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所以经典称之为契经,这里头讲求的是善巧方便,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个意思,才晓得诸佛菩萨教化众生的一番苦心。「常不轻品」我们就讲到此地。
再看底下经文「如来神力品」:
【千世界微尘等菩萨。】
这是经里面所说的,『千』就是大千世界,而且这个「千」还不是指一个大千世界,无量无边大千世界微尘数的菩萨。这是说谁?
【即法界众生。】
这个话说得不过分,《华严》、《圆觉》里面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地方讲他是菩萨,那怎么会过分!老实说我们学佛可以讲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自己的业障。我自己看一切人都是凡夫、都是众生,都在那里造无量无边的罪业,看这个顺眼,看那个不顺眼,这是我们决定不能成就。所以我讲这个大经,特别举出常不轻菩萨,这章讲得特别详细,《华严经》里面,特别著重在《四十华严》善财童子。如果我们真正学常不轻、学善财童子,我们这一生当中必定成佛,没有二话说的,一定成佛。为什么?晓得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晓得一切众生各个都是菩萨。凡夫是谁?我自己一个。我看这个不顺眼,我是凡夫,我造罪业,为什么?我看佛不顺眼,看菩萨不顺眼,我不是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自己想成佛,你怎么能成得了佛?自己对於一切因果、事理不通达,迷惑颠倒,大乘经论里头,都是给我们讲这些道理,我们看了、读了、听了就是入不进去。为什么入不进去?就是轻慢一切诸佛菩萨,道理就在此地。不知道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