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情人生-乔冠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才情人生-乔冠华-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了三期以后,胡乔木改办报纸性刊物,名叫《文艺青年》,每期八开四版 一大张,销路不错。    
      应胡乔木之约,乔冠华翻译了日本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的短篇小说,还有国际知名人士爱因 斯坦、柯勒惠支夫人等人的反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公开声明,也发表在这个刊物上。    
      乔冠华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后,即乘船经南通去上海,住在侄儿乔宗秀家里,待办妥出国留学 的手续,年轻的乔冠华便踌躇满志,远渡重洋,东去扶桑。    
      其时已是初秋。一天早晨,阳光明媚,凉风习习,乔冠华身揣清华大学的毕业文凭和成绩单 ,手提简单的行箧,由他的侄子送行,来到上海汇山码头,乘坐远洋轮船,赶赴日本。    
      这是乔冠华第一次坐海轮,大海瑰丽的风光,海鸥尽情的欢唱,使从未真正领略过大海魅力 的他,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大声吟诵起赞美大自然的诗篇。然而为了安全起见,他很快平 静 下来,恢复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古典诗文集,不时地浏览重温。在旅途 中,他还认识了当时国民党驻日使馆的几位工作人员,他们向乔冠华介绍了日本的风土人情 。    
      几天的海上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乔冠华如期到达日本神户港,然后转乘火车来到东京。    
      当时的东京,正经历数年前大地震的灭顶之灾,磨难之中却又如“火中再生的凤凰”,逐渐 恢复往日都市的气象。犬牙交错的街道,灯红酒绿的日本料理铺子,一派喧闹繁杂。听着满 街踢的木屐声,乔冠华似乎有一种预感,东京的生活不会一帆风顺。    
      中日两国毗邻而居,路费也比较省,那时去日本留学的人多,所以住处很紧张。乔冠华找了 家“学旅”(即学生公寓,日本有些房主将多余的住房出租给外国留学生,并承办租客的伙 食和一般生活照料),在东京帝国大学附近的大红门,租费较便宜,是与邵鸿书(国民党元老 邵力子的侄子辈)合租的。《雪泥鸿爪钟敬文自述》,第45页,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东京帝国大学,是享誉日本的一流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其建筑气派不凡,错落有致 的教学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芳草萋萋的绿地,颇引起乔冠华的好感。这天,他来到学校 教务处,递上有关证件。一位工作人员接过就问:    
      “你是中国清华大学毕业生?哟,成绩考得不错嘛。”    
      乔冠华未置一言。    
      “好吧,你就读研究生!”工作人员快人快语。    
      于是,乔冠华免试直接当了帝国大学的研究生。    
      乔冠华的日语在国内时就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到了日本经过一段时期,日语更加流利了,他 可以娴熟地阅读各种日文著作,从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历史,无所不包。不过,他比 较喜欢读康德的书,所以他选修了桑默教授的课,对康德这位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研究,集中 在这段时间,而桑默教授则给他学业上不少帮助。    
      刚到日本,最苦的是不习惯吃日本的饭菜。乔冠华常到外面找能吃的东西。附近有一家食堂 ,供应的客饭比较可口,他常去那儿就餐。而中国留学生也时时聚在那儿,他夹在中间,高 谈阔论。乔冠华觉得,一个人出门在外,互相之间交流信息很重要。    
      这期间,乔冠华迷上了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那些名著中所体现的批判现实主义、人道主 义精神,深深吸引了他。特别是托尔斯泰的《复活》,他爱不释手,他读的是英文版,作品 给他 的影响很深。    
      他住的房子临街,每天晚上看完书之后,万籁俱静,他常常把灯熄掉,让窗外 的灯光映进室内,他一个人坐在桌旁,闭目沉思,反复回想书中的人物和情景,同时思考自 己亲眼看到和听到的事情。    
    


第二部分第4节 负笈日德(2)

    乔冠华去日本留学,是自费的。虽有教育部的一些补贴和家里的资助,还是捉襟见肘。 所以,他只好采取勤工俭学的办法来弥补不足。    
      乔冠华考虑,首先是翻译点东西到国内出版,这样可以赚取一点稿费,维持自己的留学费用 。当时在日本的左翼文化界,有两本书颇负盛名,作者分别是山本申太郎和玲林异太郎。其 中山本申太郎撰写的《日本资本主义分析》,使左倾知识分子为之侧目,所以乔 冠华       
    在1934年,就开始动手翻译这本书,大概花了半年时间把书翻译好了。可是他按照报纸 登的广告,把书寄给上海的一家出版社, 竟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此外,乔冠华还临时做家庭教师来挣些学费。他经常上完课就赶往东京郊外的一个富商家里 ,为他的两个男孩辅导功课。这两个小孩十分调皮,听课时常开小差、做小动作,乔冠华不 得不以极大的耐心,教他们语文与数学。    
      日本是一个美丽的岛国,乔冠华读书学习、勤工俭学之余,也不忘纵情山水之间。三四月 间,正是樱花盛开的时节,乔冠华约朋友相伴而去,来到郊外观赏。走在一条条长长的樱树 甬道,只见满树遍开樱花,粉红淡雅、煞是好看。乔冠华掩映在这多姿的花色中,不禁想起 :“淡红娇嫩,惹得人心醉。”他有点陶醉了。    
      乔冠华听日本人说过,樱花艳而不俗,美在其纯洁高雅,人置身于樱花丛中,灵魂将会得到 净 化。有一次,乔冠华和一位日本友人开玩笑说,为何樱之国的日本,有些人竟会虐待女性, 并向邻国磨刀霍霍呢?这位朋友哑然,辩解说这些败类不代表日本人民。    
      京都有一座岚山,日本人很爱这个地方,把它呼作“心中的故乡”。乔冠华亦曾慕名前往。 岚山在京都的西部,山清水秀,富有乡野之趣。他沿着山路走着,两旁是森密的翠竹丛林, 石壁上是绿茸茸的青苔,脚步也显得轻盈灵动。他一路上望着清澈的山川,望着两岸的苍松 ,忽然生发出乐而忘返的念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心目中最崇拜两个人:一个是鲁迅,另一个便是郭沫 若。因国内大革命失败,郭沫若遭国民党反动派通缉,被迫避居日本。所以许多人都想就近 与郭沫若相识。乔冠华早在中学时代,就一直崇拜郭沫若,常常读到他的作品时寝食俱废。 在东京,他打听到郭沫若的地址,前去拜访。    
      郭沫若和夫人安娜住在千叶县市川町国分村267番,地处近郊,四周是田野和树木,风景虽 然单调,但空气是不错的。他的房子是一幢坐北朝南曲尺形的木屋,门号挂着一块“佐藤” 的户名牌。从东京到这里,坐车大约只需半小时左右,乔冠华如期而至,他在门上轻轻地按 了一下门铃,一位身穿和服的日本中年妇女出来开门,她就是郭安娜,她向乔冠华鞠躬致意 ,等乔冠华用流畅的日语道出来意后,她立即表示欢迎。    
      乔冠华迎门而入,只见院落旁边有五六间平房,屋前的凉棚上爬着朱藤,凉棚外有一块空 地,既是花圃又像菜园,里面种了许多花果蔬菜:蔷薇花旁边长着紫苏,大莲花下面结着朝 天辣椒,荷花和蕃茄互为邻里,正中的一簇牡丹周围种着牛蒡和。看得出主人持家有 方。同时,乔冠华也觉得此处宜于读书写作。    
      这时,客厅大门开了,走出乔冠华久仰的郭沫若,两人亲切握起手来,一起步入客厅。尽管 两人年龄相差二十岁,然而丝毫没有隔阂之感,非常亲切地交谈着。    
      “冠华先生,你来寒舍看我,我得说,他乡遇故知,倍感温暖啊!”郭沫若道。    
      “郭先生,我是仰慕而来,实在太冒昧了。我曾见过先生,在先生演讲时就目睹先生的风采 。今天……”乔冠华道。    
      “哦,我想起来了,那次演讲,多亏大家安排和照顾。要不然,我现在也不知道在哪儿呢。 ”郭沫若的客厅兼作书房,布置很简单,正中挂了一幅他自书的条屏,多的到是书籍和文稿。 郭沫若问起乔冠华学习的情况,鼓励他多读书多翻译,勤思考善分析。    
      在外人看来,这两位像多年的知友在海阔天空般地交谈:乔冠华谈了他当年读《女神》、读 《创造》杂志的心境,谈他对郭沫若诗歌、散文、考古论著的体会;郭沫若称赞乔冠华年轻 有为,前途无量,谈到他在日本的感受……    
      谈话持续了两个小时,最后郭沫若介绍乔冠华不妨到东洋文库去走走。乔冠华告辞时,天空 出现一道彩虹,把苍穹照得倍加绚烂,郭沫若紧握着乔冠华的手说:    
      “冠华,你才思敏捷,见解独到,实在是旷世奇才呀!”    
      乔冠华连忙说:“先生过奖了,先生今天下午的一席谈话,后生终身难忘。”    
      乔冠华是个达观的乐天派,又学识渊博,谈锋甚健。在东京,他结交了不少中国留学生,    
      其中有张友渔、林林、钟敬文等人。张友渔(1899…1992),曾任《世界时报》主笔,国共谈 判中共代表团顾问,建国后任天津市副市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林林和钟敬文都在早 稻田大学留学。林林,学名林仰山,福建诏安人,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全国政 协委员。当时身材修长,面目清秀的林林正是个“海涅迷”,也参加了学生会的活动。后来被称为“中国民俗学之父”的钟敬文(1903…2002),广东海丰人,早年与鲁迅熟稔。这 时正在研究所研究民间文艺和民俗。乔冠华多次到他的宿舍去看他,聊聊哲学、时事什么的 ,谈得很投机,当然主要听乔冠华谈,这个人给朋友们的感觉,仿佛浑身上下都会挥言开来 ,充满整个屋里,无法尽述那种神秘、苍茫、悠扬、跌宕……    
      钟敬文的屋里挂着郁达夫用红色笺纸写的一首诗,是集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句赠送给钟敬文 的,乔冠华每次去都要看一阵,似乎很感兴趣。    
      东京帝国大学师生中秘密的日本共产党组织,有个名叫三浦的日共党员,同乔冠华很友好, 他们常在一起讨论国际时事,学习日共中央的有关文件。乔冠华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反对日本 侵略中国的秘密宣传活动。    
      1935年春,正是樱花怒放的季节。有一天三浦约乔冠华去郊外见面。乔冠华去了约定的 地点,他装着观赏樱花的样子,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三浦,他正在着急,突然窜出两个便衣警 察,一把把他抓住了。 警察发问:“老实说,你在这里干什么?”    
      乔冠华答:“我在等朋友。”    
      警察又问:“你朋友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乔冠华答:“中国人。”    
      警察厉声喝道:“不对。是日本人,他叫什么名字?”    
      “不知道。”    
      “我告诉你,叫三浦。跟我们走!”说着就把乔冠华抓走了。    
      原来,警察局已把三浦逮捕了,得知乔冠华与他关系很好,因而也对乔冠华产生怀疑。乔冠 华被捕以后,被关在密不透风的地下室。这里关的有小偷,也有政治犯,几十个人挤在一小 间房子里,晚上睡觉腿也伸不直。    
      乔冠华被关押以后,警察到他的住所进行搜查。在他每天看的一堆《朝日新闻》报纸里,搜 到一份日共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报告。于是,警察又来提审乔冠华,追查乔冠华与三浦究竟 是什么关系?    
      乔冠华见他们并不知底细,便说:    
      “我和三浦只是朋友关系,他约我去郊外赏樱花,他却没有来,别的什么不知道。”    
      警察又追问他:“日共中央的报告是怎么到你手里?”    
      “报纸是在街上买的,里面夹的东西不知道。”乔冠华搪塞道。    
      乔冠华的许多朋友在他被捕后,觉得警察随意捕人,蛮横无理,曾发起营救,声援乔冠华。日本警察将乔冠华关了两个星期,乔冠华质问他犯了什么罪?警察强词夺理,不能自圆其说 ,他们感到实在查不出什么名堂,但认定他是危险分子,决定将他驱逐出境。并派人押送乔 冠华上船。时在1935年樱花凋谢之时。    
      离开日本时,乔冠华的许多同学与朋友为他送行,欢送场面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