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率清军直逼太仓,当时清兵有一万多人,
洋枪队有三四千人,清兵从松江、泗泾、青浦、嘉兴、
宝山一直到上海 ,沿路扎大营二百多座(当李秀成到
太仓时 ,太仓已被清军及洋鬼子攻下),城内都有洋
鬼子把守。李秀成一到太仓,刚立住脚,就摆开阵势,
与前来叫战的洋鬼兵和清军应战,从早晨一直混战到
中午,双方死伤各有一千多人,胜负未分。第二天早
上,李秀成又早早立阵在太仓城东门外,清兵和洋鬼
子见状,也开城出击,两军开兵大战,又从早上直打
到下午,太平军奋勇冲破洋枪队的阵势,斩杀了四百
洋鬼子,其余洋鬼子见无路可逃,纷纷跳入水中,逃
命去了,太平军乘胜追击,攻破清营三十多座,一直
将洋鬼子追进了嘉兴城里。太平军大获全胜,收缴了
大量洋炮,洋枪更是不计其数,挫败洋鬼子,士气更
旺。
嘉兴城内的洋鬼子,尝到了太平军的厉害,整天
哭丧着脸,惶惶不可终日。在上海的洋鬼子闻讯,简
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匆匆赶来增缓,刚来到太仓城
外,就碰到早已在那里等候多天的李秀成部队,两军
交战了二三天,洋鬼子占不到半点便宜,才知道太平
军真厉害,李秀成乘洋鬼子懵懵懂懂之机,调来一万
… Page 61…
李秀成传 ·60·
多人来增援,李秀成军如虎添翼,当即与洋鬼子兵交
战,大败鬼子兵,乘机斩杀了一千多洋鬼子兵,这些
从上海来的洋鬼子救兵还没进嘉兴城,就被太平军追
杀了一大半,嘉兴城内的清军和洋鬼子兵只好眼睁睁
地等待着末日的来临。第二天太平军一鼓作气,攻下
嘉兴城,歼灭了守城的洋鬼子和清军,缴获大量的枪
炮、弹药和军需物资。
李秀成留下部分人马驻守嘉兴城,自己又随即率
领大军向青浦进攻,青浦的洋鬼子一看太平军大队人
马浩浩荡荡地开来,就赶紧龟缩在城里,等待援兵。
果然又有从上海松江来的洋鬼兵乘着火舟来援救,李
秀成见状,命令士兵在岸上架起火炮 ,瞄准火舟,“
轰”的一声,就让洋鬼子的火舟吃了一炮,战船起火,
洋鬼子不战而逃。守城的洋鬼子见救兵被击退,也不
想坐守待毙,还算明智,想乘太平军不注意偷偷地弃
城而逃,一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连惊带吓,急
忙跳进水中逃走的洋鬼子兵就有好几百。太平军不费
吹灰之力,取得青浦,乘着胜利,以举手之劳攻破了
泗泾周围清营十多个,又从泗泾一直攻到松江。至此,
从太仓到松江的一百三十多座营垒全被太平军所摧毁。
太平军围着松江,对松江城外进行清理活动,把
城外的清营一座座地摧毁,最后只剩下一座孤城,营
中所有的清军和洋鬼子兵都龟缩在城里,凭城顽抗,
… Page 62…
李秀成传 ·61·
等待上海援兵。这次上海也有一大队洋鬼子兵来救,
不同的是,这次洋鬼子用船装满大量的洋枪、洋炮和
火药,看样子是想和李秀成军决一死战。可没想到,
被李秀成军迎头痛击,抛下同伴,扔下枪炮弹药自顾
逃命去了,太平军喜气洋洋地将一整船的洋枪洋炮和
火药尽行运回。这样,洋鬼子兵害怕得再也不敢与李
秀成的太平军作战了。即使有些洋鬼子命不好,偶然
碰上了太平军,也只是从屁股后面放几声冷枪,夹着
尾巴逃跑。正当李秀成围困松江,太平军士气极盛,
有一举拿下上海之势,曾国藩部队从攻陷的安庆顺江
而下,一路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攻破芜湖、巢县、
无为、运漕、东西梁山、太平关,直到金陵,随即将
矛头指向天京城。
天王因天京形势需要,一日下三道命令,让差使
奉诏到松江催促李秀成急速回兵解救天京。天王的诏
令非常严,没有任何缓和的态度,李秀成只好将围困
松江的太平军撤回,这样第二次进攻上海,已经到了
如囊中取物的地步的时候,就这样放弃了。对于这个
好机会丢了,谁都会因此叹息,敌人暗中庆幸,而李
秀成则火冒三丈,直气得泪雨淋淋。
进攻上海中途而退也有其他一些原因,其中最为
重要的是英、美、法等外国侵略者横加干涉。特别是
英美两国,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严守中
… Page 63…
李秀成传 ·62·
立,不帮助清朝和太平天国任何一方。但在太平军攻
下浙江全省,转眼就要进攻上海时,他们就感到非常
的震惊和害怕,是对太平军势如破竹之势的震惊,和
对太平军进攻上海后,损害他们在上海的既得利益的
害怕。尽管李秀成承诺进攻上海时,不侵犯他们的利
益,但他们还是不放心,认为腐朽的清政府可靠,在
1860年底,和政变后执政的慈禧太后,密谋勾结,
共同镇压太平军。
所以,英美毫不迟疑地践踏了自己的诺言,破坏
中立,千方百计地帮助清军筹集军费,为清政府运输
战略物资。李秀成亲眼看到这样的情况,极度气愤地
说 :“每隔几天,我们就看到了载满着杀害我们的军
事物资的清王朝轮船,从天京城下驶过,可是船上悬
挂着美国国旗,去充当私人的卖身投靠工具和极其丢
脸的唯利是图的工具,竟不赧颜吗?”对于英美在太
平天国境内采用欺骗的诡计偷税漏税 ,李秀成说 :
“任何一个国家能像我们这样数年来一直容忍此种行
为而不施报复?可是我们反被诬为残忍野蛮,杀人放
火等莫须有的罪名 。”对英美的侵略和对清的扶植,
李秀成也深表感慨 :“他们给予清政府以几乎致命的
打击,然后又假装说为了中国的真正好处,扶持这个
摇摇欲坠的伪政权,积极地和我国作战(太平天国),
难道高贵的英国女王,英国人民之母,一方面准许她
… Page 64…
李秀成传 ·63·
的勇敢士兵和高尚的海军军官去为世界上最残酷最腐
败的政府服务,一方面又让他们到中国来用大炮去消
灭自由和独立自主的力量吗?”
而法国人,从侵略中国开始,一直没有对太平天
国表示友好,所以李秀成说 :“对法国人,我们不存
在任何希望,他们从来没有对我们表示任何友好态度,
可是他们至少没用假意的友好来欺骗我们 。”
但李秀成在政治上并不成熟,他以为只要他好好
地对待那些外国人,就可以得到外国人同样的友好态
度,而不料到第一次进攻上海时,遭到英法联军当面
一阵枪杀。但这次屠杀并没有使李秀成聪明起来,认
为美国仍会严守中立,不会对抗。因此,此后对美国
的进攻却没有很好的准备,在军事上遭到一些挫折。
并且,尽管英法联军称太平军为洪水猛兽,杀人放火
的暴徒;李秀成还是老样子,在进攻到上海时,又颁
布这样的通告 :“恭奉天命,率军征战,现大军已抵
上海,扎营在教堂之旁。特严令:外国人财产,概不
准有丝毫侵扰,外国人与我国同拜上帝,同事耶稣,
同为兄弟……其有毁坏外人财产、什物、房屋、教堂
者,立斩不贷……”李秀成天真地认为外国人与太平
天国信仰相同,就不会动干戈。可见其政治的幼雅,
在实际立场上不分敌我,甚至到了执迷不悟的地步。
英法联军还是我行我素,对太平天国横加干涉,
… Page 65…
李秀成传 ·64·
联合清军共同抵抗太平军。
1862年3月1日,华尔带领他所训练的华人
兵750人,英国水军350人,炮兵35人,携轻
榴洋炮5门,野战炮1门,火箭炮若干。法兵200
人,也带有大量的枪炮,全副武装,向上海附近的太
平军驻地挑衅。太平军对英法联军的蛮横行为进行勇
敢的抵抗,用砖石水泥修建防御工事,一次又一次地
打退了英法联军的进攻,但最后在英法联军枪炮火力
猛压下,被迫撤退,共1000多人阵亡,300人
被俘。英法军俘虏太平军士兵后不像李秀成那样有“
长者风度”的仁慈厚爱,恰恰相反,他们把200多
名被俘太平军用火活活烧死。这是李秀成仁慈换来的
回报!
… Page 66…
李秀成传 ·65·
十四、回救天京
且说天京被湘军所围,洪秀全召李秀成回兵救京,
李秀成立即搬来松江之兵,回到苏州。在苏州与众商
议,准备在两年里把苏州的粮食、枪炮全部解回天京,
准备持久战,同时避免与湘军正面作战,以避其锐气,
等湘军包围天京不耐烦的时候,再进行冲击突围。众
将表示同意,就要实施这一计划时,洪秀全又派使奉
诏急催李秀成回军。秀全之诏大意如此 :“三次下诏
要你回救天京,为什么还不启程呢?你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你不按诏行事,天国之法难以容忍 。”天王之诏
如此严厉,李秀成不能再在苏州呆下去了,原来所商
议的计划也落空了。李秀成当即点兵将,派部分军队
先行,自己又将苏州的事务交与部将管理,为了表示
对洪秀全的忠诚,将在苏州的母亲及家眷送到天京作
抵押。
李秀成将苏州事务交待好之后,统军于9月14
日,从苏州出发,经过溧阳、溧水,到达天京城南,
另一路向秣陵关雨花台进军,由板桥进攻天京西南清
军营垒。从10月13日起,对西南曾国荃的守军,
发动猛烈的进攻。城内太平军也乘机出击。太平军勇
猛进攻,前仆后继,在混战中,曾国荃的面额被太平
… Page 67…
李秀成传 ·66·
军的流弹所击伤,湘军伤亡惨重。10月23日,李
世贤也带领浙江的三四万太平军赶到,参加战斗。经
过几次猛烈的攻击,由于湘军凭营垒和沟壕死守,太
平军没占到半点便宜,非但没攻下敌人的营盘,而且
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进攻的锐气大减,不再如前那
样强烈,这给曾国荃以喘息之机,急忙从外调入援兵。
11月3日,太平军用炮轰开雨花台敌营垒的两个大
缺口,太平军将士乘机发起总攻,个个踊跃争先,但
敌营内有好几道壕沟,刚冲开缺口,就立刻遭到营内
湘军的射击和强烈的抵抗。最后,李秀成未能攻下敌
营。到11月26日,李秀成、李世贤见攻营没多大
希望,就分别撤军,另作打算。
这次围攻曾国荃湘军,战争相当激烈,把守军打
得焦头烂额,在曾国荃本人的脸上也可见一斑。直把
曾国荃军搞得寸步难行,孤军无援。就是曾国藩,对
此战也是“心已用烂,胆已惊碎,实在没有什么比这
更可怕的”。但太平军由于没攻下曾国荃的营垒,并
没解天京之围,在战略上实际是失败了。这次围攻,
太平军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最后却
失败了,原因在哪里呢?李秀成对这次失败,客观上
认为是由于9月14日出兵,已是秋季,行军时并没
有带冬衣出来,遇上10月、11月份,天气寒冷;
同时,粮食运输困难,供应不上,使士兵受饥饿威胁,
… Page 68…
李秀成传 ·67·
影响战斗力。不过,还有一些主观上的原因不能忽略,
由于洪秀全紧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