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后来的《自述》中解说道 :“两国交兵,各帅其主,
胜败乃英雄,死不与仇,此是英雄之心 。”即是说他
敬佩张国华的英雄之心。5月22日,李秀成顺势攻
下常州。在攻常州城时,大败清水陆兵。正当常州危
急时,清军救兵张玉良率部从杭州郡内出发赶到,全
部屯扎在常州城外,有大小营盘四十多个。5月22
日开战,李秀成尽破清军之营,大败张玉良之军。张
玉良之军浩浩荡荡而来,却大败而归。
… Page 44…
李秀成传 ·43·
此时,金陵外围的和春、张国华的大营在太平军
的攻击下,败的败,撤的撤,损失无数。连和春、张
国华所率的清军都遭惨败,其他守地的清军更是无抗
击之心,闻风丧胆,都在援助常州的途中遇上太平军
而溃逃。这样,常州城孤立无援,被太平军连攻数日
后,于26日开城投降。李秀成进城后,安抚百姓,
休兵二日,稍作休整后又向无锡进发。
无锡由张玉良驻常州的残军败将镇守。张玉良一
边守城,一边焦急地等待援兵。当时,宜兴守将刘季
三奉命率军赶到无锡援助。刘、张二军汇合,军力有
所增强。开战第一天,未分胜负,清军依城死守。第
二天,李秀成亲自率军自惠泉山向无锡城西门进攻,
架起云梯爬城而入,打开城门,太平军蜂拥而入。张
玉良水陆两军大败,弃城而逃。李秀成攻下无锡城后,
也不急着追击张玉良逃兵,而是安抚城中百姓,养兵
二日,再拔营寨于6月1日进军到苏州阊门,围困苏
州城。当时,清军在城内胡作非为,抢掠百姓财物,
极为猖獗,城内百姓怨恨不已。而且,苏州城内守兵
所剩无几,都因去援助无锡而造成城内空虚。城内守
兵也大多是南京、常州、无锡一带败回的残军败将,
在城内惶惶不可终日。张玉良见太平军势不可挡,带
领其部下连夜逃出城。城内守将见张玉良未战先逃,
非常气愤。李文炳、何信义等人密谋献出苏州城。1
… Page 45…
李秀成传 ·44·
860年6月2日,苏州城内清军向太平军投降。李
秀成带兵入城,发出告示安抚苏州城内百姓,对投降
的清军说,要回家的就回家,发给盘缠;要留下的就
留下,继续随太平军作战。许多清兵纷纷归顺太平军。
城内百姓由于长期遭受清军的剥削压迫,对军队士兵
戒备之心很强,所以也经常困扰李秀成的军队,连续
捣乱十多日(其实这也主要是当地的地主武装所为)。
李秀成采取安抚政策,宣布减轻赋税,由政府定出租
额,按定额收取,同时还监督地主对农民的收租,以
减轻农民的负担,还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等。李秀
成在苏州采取的各种措施,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和政府对农民征收的田赋,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
民的双重负担,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又扶助工商业发展,活
跃了当地的商品流通,市场物资丰足,人民生活富裕。
这样就给太平军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后方,既有丰足的
粮食,又有广大百姓的支持。这也是李秀成在苏、浙
一带行军作战后一贯采取的政策,为巩固和发展本地
区的太平军根据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张玉良放弃苏州城带领部下向杭州郡而逃时,
李秀成派陈坤书、陈炳文率军从苏州出发尾随张玉良
之军。1860年6月13日攻克吴江县,次日攻取
平望,后直进嘉兴。在嘉兴攻打二日后占领该城,守
… Page 46…
李秀成传 ·45·
将战败而逃。李秀成下令停止追击,安抚城内百姓。
张玉良在杭州休整两日后,渐渐恢复士气,于7月带
兵反扑嘉兴。在嘉兴城外驻扎大小营寨四十多座,将
嘉兴南门紧紧围住。太平军出城应战,战败退回城内,
据城力守。8月15日,张玉良用炮轰开嘉兴南城城
墙五丈多宽。清军乘势涌入城内,城内太平军奋力抵
抗,打退清军。在苏州的李秀成得知嘉兴危急,就从
上海撤军立即前往嘉兴增援。一路上攻克嘉善、平湖,
于9月4日到达嘉兴,立即与张玉良军开战。李秀成
分兵一路进扎石门,截断清军的退路,正面同张玉良
激战5日后,打败了张玉良。张玉良向后撤退,见退
路已断,江浙一带多为水路,清军见无陆路可逃,只
好献营投降了。张玉良率部仍在顽固抵抗,最后见其
部下都已投降,不敢再战,杀出一条血路从小道逃回
杭州城。李秀成解了嘉兴之围后,也就带领本部兵马
回到苏州,息兵安民、开仓放粮、接济贫民,对农民
减轻赋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 Page 47…
李秀成传 ·46·
十、第一次进攻上海
在清军围困嘉兴的同时,清军在英、法联军的帮
助下,进攻青浦。青浦太平军守将同文嘉据城固守,
清军和洋鬼子对其也无可奈何。七月中旬,李秀成带
领太平军去解救青浦之围,8月1日到达青浦。第二
天就与英法联军作战。两军从早上一直激战到中午,
最后英法联军大败,留下六七百具尸体仓惶而逃。太
平军在此役中缴获了洋枪二千多支,大炮十余门,船
只数百条,取得了辉煌的战绩,给在中国耀武扬威的
洋鬼子当头一棒。此后好长的一段日子里,很多清军
将领与洋人见面时,看见他们沮丧的样子,心中都暗
暗思忖:原来这些洋人也这么害怕太平军了。
李秀成率军乘胜追击到松江。8月12日攻克松
江,紧接着向上海进攻,在距上海城十八里处的徐家
汇驻扎。距上海九里处驻扎着清军的四座营盘。18
日李秀成派将领蔡元隆、郜永宽带兵攻击清营。清兵
见太平军攻到,急忙弃营向上海城内逃去。太平军乘
胜追击,却不料遭到被清军所收买的洋枪队的猛烈阻
击,黄埔江上的英舰也用大炮轰击,太平军伤亡惨重,
李秀成脸部也受伤了,被迫退回松江、浦县。此时,
恰好嘉兴被围求救,所以李秀成又带兵前往嘉兴解围。
… Page 48…
李秀成传 ·47·
1860年,中外反动者因共同利益而开始勾结
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尽管太平军表示
不伤害英、美等外国人在上海的财产,在许多方面表
示不损害外国人的利益,但由于太平天国军纪中规定
士兵禁止吸食鸦片,这就不利于英、法、美、俄等外
国侵略者向中国倾销鸦片,从中牟取暴利。所以不管
太平军如何声明,洋人对此置之不理。从下面一则李
秀成给外国各公使的文告中及外国公使的态度可以证
明。文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太平天国十年七月九日(即1860年8月1
8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致于各国公使:太平天
国大军前锋已离开苏州,即将抵达上海。凡是贵国人
民的住宅、商店等在战争期间应挂黄旗标志来识别,
我军官兵一看到这种标志,立即尽力加以保护,防止
侵扰,希望查清按照上述意思执行。前一段时间,听
说贵国有人在松江府设有教堂进行传教,我军经过与
清兵发生战斗时,清兵中混有四个外国人,难以辨别,
其中一人被士兵杀死。在我军经过泗泾时,有一所教
堂也未挂黄旗。已经过去的就算过去了,为了防患于
未然,现在再行声明,我军很快就要抵达上海,凡我
军所经沿途的外国教堂,都要派人在门前守候,在我
大军经过时加以说明,避免出现误会……”
但洋鬼子头领普鲁斯对太平军的好意不屑一顾,
… Page 49…
李秀成传 ·48·
反而通告说:英国在上海拥有武装部队,如果太平军
进攻上海,英国将以武力还击。但这文告用舰船送到
完全不是太平军到达的地方,李秀成自然不知道这一
点。所以,在他派兵进攻上海外围的清军时,没有做
好同洋鬼子作战的任何准备,进攻上海城时不知道城
内还有英法洋枪队在把守。当时,李秀成也天真地认
为,他以友好的态度对待那些外国人,是可以得到同
样友好态度的回报。却不料遭到英法洋枪队洋枪、洋
炮的轰击,在猛烈的炮火中损失了无数士兵。李秀成
第一次进攻上海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在英法侵略者的洋
枪洋炮下惨败了。这说明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还分
不清外国侵略者的真面目。
… Page 50…
李秀成传 ·49·
十一、安庆失陷
解嘉兴之围后,李秀成当即回兵苏州,时间已是
1860年8月中旬。当时,安庆已被湘军包围达一
年之久。三河战役后,湘军虽受挫,但并没有放弃对
安庆的包围。曾国藩对安庆的包围可谓是下了很大的
赌注。同时,安庆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只要清军攻
克安庆,天京北面的防御就大打折扣,天京的安全也
将受到直接的威胁。正当安庆太平军凭城固守时,陈
玉成奉天王之命带兵前往安庆救援。但他仍感到清军
的压力很大,请求天王调李秀成也来安庆解围。所以,
当李秀成回到苏州时,天王即严诏命令李秀成速往安
庆解围。李秀成对天王的旨意表示不同意。因为当时
他考虑到其自身的利害关系,准备去湖北,接收那里
的起义军。于是他把苏州的事务交给部将陈坤书处理,
带兵回到天京,将他的想法启奏天王。洪秀全听后大
怒,再次严令他去救安庆。李秀成尽管不愿意,便也
只能遵命行事。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现象
常有。李秀成表面上答应去救安庆,却于1860年
10月出兵江西,到达湖北,而没有立刻去解救安庆,
违背了天王的旨意。
李秀成从太湖、芜湖、繁昌出发,沿长江上溯到
… Page 51…
李秀成传 ·50·
石塶,到达黟县时遇上了清将鲍超率领的清兵,受到
了阻挡。鲍军在黟县安营扎寨。此时,又有曾国藩的
援军到来,屯扎在祁门一带。李秀成见硬攻不下,就
绕道从笤岭过去,经过徽州、屯溪,沿江又上溯到婺
源。1860年底到达常山。1861年1月1日,
李秀成又经过玉山、广信、河口到建昌驻扎。李秀成
率军攻打建昌的清军十多天,清军来支援,李秀成看
攻打不下,就从建昌撤退。此时,清将李金部由湖
州湾上溯到宜黄,在樟树、新淦一带驻扎。李秀成军
队在进占湖北各县时,沿途招收了许多起义军编入其
部。新招的士兵达30多万人。李秀成为了保存实力,
又因新兵未经过大仗,同时他还不知道堂弟李世贤在
东平惨败,也就没有同鲍军作战。当时,陈玉成兵被
围困在安庆,刘官芳援兵在半途中被曾国藩军击败,
只好半途而废。李秀成率军从湖北向瑞州进发。途中
谭诏光、蔡元隆、郜永宽等部将遇到清将李金,当
即迎战。李金兵败被俘。李秀成没有杀掉李金,
说是可怜他为英雄名将,就将他放回,但后来李金
被清朝所杀。李秀成在瑞州打败李金后,向东平进
发,准备援助李世贤。谁知李世贤已被清军大败,死
伤一万多人,退守常山了。
186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