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朝三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说清朝三百年-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诮凳樯细巧隙∪瓴。灼煜蛉毡就督怠V链嘶ǚ丫薅畎滓10余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日军在进攻威海卫的同时,又大举进攻辽东。鉴于淮军将领作战指挥多次失败,清政府改派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辽东事务,湖南巡抚吴大澂与四川提督宋庆为帮办,率湘军6万出关与日军作战,均告失败。三月,日军相继攻陷了牛庄、营口与田庄台。   
  就在辽东之战进行之时,清政府就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议和。一月清政府派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聘请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到日本求和。日本为了歼灭全部北洋海军,拒绝和谈,斥责张、邵二人“全权不足”。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后,改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与科士达同去,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光及美国顾问端迪臣在马关春帆楼谈判。在日本淫威胁迫下,李鸿章接受了日本全部无理要求,签订了《马关条约》,共11款,主要内容为:一、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了巨大危害,是中国的浩劫,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中国被帝国主义宰割进一步加深,但这也唤醒了一些有识之士,中国必须图强。康有为为首的进步知识分子发起的戊戌变法,就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台湾保卫战 
  当《马关条约》约定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条款传出后,全国愤怒,康有为率领1300多名在北京应试的举人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清政府一些要员如张之洞等也都认为割地万不可行。台湾人民对于割台无不惊骇、痛哭、愤怒。台湾军民同仇敌忾,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抵制割让台湾给日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月二十一日,台湾绅民发表公告,发誓不服属于日本,坚决挽留台湾巡抚唐景崧及帮办刘永福率众抗日。二十五日台北罢市,宣布饷银不准运出,用于抗日。但清政府阻止人民反对割台,于四月二十六日下令台湾巡抚唐景崧率文武官员陆续内渡,并派李经方(李鸿章之子)为割台使,到台湾与日方办理割让手续。五月十日,割台大臣李经芳与日本“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基隆签订《交接台湾文据》。   
  为反抗日本霸占台湾,以台绅邱逢甲为首的台湾官民于五月二日宣布成立“台湾民主国”,推举唐景崧为总统,宣告自立。六日日军登陆。十二日,唐景崧微服潜回大陆,邱逢甲等台绅也相继内渡。   
  唐景崧、邱逢甲走了,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并没夭折。爱国志士徐骧、吴汤兴、姜绍祖与台湾帮办刘永福携起手来,共同领导台湾人民抗日。抗日烈火顿时熊熊烧起来,他们拿起武器,频频打击敌人。   
  武装保卫台湾战从五月下旬开始,首先在北部地区打响。五月二十日,日军进犯台湾新竹,徐骧、吴汤兴、姜绍祖和部分清军,在新竹痛击日军,杀伤大量敌人。次日,日军进攻大湖口,被吴汤兴部击退。三十日,新竹被日军攻下。闰五月十七日,义军分三路反攻新竹,姜绍祖牺牲,徐骧、吴汤兴突围,退至大甲溪、台中。   
  第二阶段斗争转到中部地区。七月七日,日军攻打台湾府城台,提督陈尚志战死。八日,日军猛攻八卦山,义军与日军激战,吴汤兴牺牲,吴彭年与其指挥的七星队阵亡。徐骧撤至台南。七月九日,日军进攻彰化。   
  十一日,刘永福率黑旗军收复大莆林。六月底,日军攻占苗栗,七月十四日台湾义军再克苗栗,日军退入彰化城。日军进犯大甲溪,遭到吴彭年和徐骧伏击,歼灭日军1000多人,刘永福军和义军也有很大伤亡。   
  由于台湾军民斗争声势浩大,日本援军到七月下旬达到七八万人。   
  八月中旬,日军进攻嘉义,义军和清军用地雷炸死敌人数百。日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受重伤,后来死去。   
  二十一日,日军占领嘉义,义军首领徐骧殉难。二十七日,台湾军民在嘉义西南的曾文溪与日军展开了最后一次激战,失败。余部退入台南,受敌三路夹攻。九月四日,台湾全境落入日军之手。二十一日刘永福乘英国轮船回到厦门。   
  刘永福黑旗军与义军,面对在数量上与装备上都占有优势的日军,毫无畏色。他们坚持抗敌五个多月,使敌人造成重大伤亡,加上病的伤的,一共有三万多人,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愿当亡国奴,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他们的战绩鼓舞人心,永垂青史。   
  刘永福军与义军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的。卖国的清政府免去了刘永福一切官职,不允许大陆人民支援他。甚至于刘永福派人募捐得来的经费都被清政府扣留。台湾的外国商人拒收刘永福发售的银票,日本派奸细与各国侵略者共同对反日斗争进行破坏。刘永福与义军失败,清政府罪责难逃。   
  台南失陷后,台湾的抗日斗争仍是前仆后继,此起彼伏,一直没间断。 
抗击八国联军 
  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军与义和团在京津两个战场反击俄、英、法、日、美、德、意、奥八国联军侵华,进行了一次民族自卫战。战争因敌人的强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廷的软弱投降而失败,但清军特别是义和团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永垂青史。   
  叙述这次战争首先得交代义和团,义和团是甲午战争后在山东、直隶出现的反帝组织,由农民和其他各式各样的社会驻扎在上海租界内的美国军队最低层劳动人民的群众组织——义和拳、梅花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会社组合而成。他们讲道教拳,相信符咒,宣传神灵附体,刀枪不入。其基本单位是坛,互不统属,有事才协商统一行动。   
  鸦片战争后,很多西方传教士欺凌良民,酿成了许多诸如马神甫教案、巨野教案之类的不幸,洋教便成为义和团的斗争对象,“扶清灭洋”成为他们的口号。首领主要有朱红灯(?…1899)、赵三多(1842…1902)、坐在乾清宫宝座上拍照的八国联军军官张德成(?…1900)、曹福田(?…1900)、阎书勤(?…1900)等。义和团反洋教主要采取攻打、拆毁教堂和杀教士的手段。清朝对义和团采取镇压措施。山东巡抚毓贤、袁世凯,直隶总督裕禄、聂士成都镇压过义和团。   
  列强视义和团为洪水猛兽,他们要求清廷全面取缔,清朝考虑这样做结果不好,没有做。列强不满。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四日(5月31日),八国联军以护卫使馆为名派遣356人自天津抵京。六日又有93人进京。这么多武装人员已足以保护使馆了,但十四日英国驻华舰队司令西摩尔竟又率联军2000左右乘火车分批离津向北京进发。十五日联军到廊坊,铁路已为义和团破坏,不能继续乘火车前进,遭到清军董福祥部与义和团的联合攻击。清军和义和团虽然人众,但八国联军火力猛。清军和义和团伤亡不少,但联军只死伤7人。侵略军不能乘火车去北京,便决定回走,到杨村,从那里乘船到京。二十二日,当他们离开廊坊时,董福祥部奉慈禧太后命赶到,与侵略军激战,打死打伤敌人54人。西摩尔到杨村,又遭到聂士成武卫前军和义和团的打击。由于后勤没保障,西摩尔又改变计划,撤回天津。回撤时,再次遭到清军和义和团的拦截。二十五日,聂士成部在北仓打击后撤之敌,西摩尔军伤亡89人后占领了北仓。二十六日,西摩尔所部攻占聂士成交给义和团守卫的西沽武库,聂士成闻讯后欲夺回该库,与西摩尔激战,又打死打伤敌人140人。三十日在援军支援下西摩尔才回到天津租界。   
  八国联军450余人到京,护卫使馆能力已经充裕,但为了发动大规模的侵略,八国决定继续增兵。五月二十日,八国联军向大沽口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要他凌晨2时交出炮台,遭到拒绝。二十一日凌晨,联军猛烈炮击炮台,守军还击,打死打伤敌人130多人,并伤敌舰6艘,然而大沽终于被攻下,罗荣光壮烈牺牲。与此同时,紫竹林租界里的联军攻占了白河右岸存有大量弹药的武备学堂。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战争正式爆发。同一天,清军炮击紫竹林租界,炮火集中,很多建筑物着火、爆炸。二十二日,曹福田率团民数千人攻打由俄军把守的老龙头火车站。这里是联军向北京运兵的枢纽,是租界与外界联系的门户。团民打死打伤敌人110多人。为配合团民攻打火车站,天津机器厂西局的清军用野战炮轰击织绒厂联军司令部信号台,双方形成拉锯战,损失都很大。二十六日,西局武器库被炸。   
  二十四日,八国联军600人增援租界。沿途遭到清军炮击,不得不后撤。二十五、二十六两天2200名联军开往租界,沿途又遭到清军阻击,死伤224人。余下的2千人二十七日才赶到租界。二十九日,这部分联军赶到西沽武库,接应西摩尔,使之得以撤回租界,于是租界的联军增到6千。六月一日(6月27日),联军发起了对大沽通往天津的要冲——天津机器东局的进攻。清军顽强反抗,天津城内的义和团也赶来参战。激战数小时后,东局失守。这时,奕在天津大沽口炮台张德成率5千(一说7千)团民到达天津配合马玉昆的武卫左军进攻紫竹林租界。为冲破敌人地雷区,义和团用火牛陷阵。第2天又进攻火车站,双方争战激烈,车站几度易手。七、八日,马玉昆与曹福成再次进攻火车站,未能占领。九日清军从西局子轰击租界,敌人伤亡很大。十三日,联军为清除西局子的威胁,反攻纪家庄。守卫在这里的团民上千丧生。聂士成不敌,退至八里台。中弹多处,仍坚持指挥,最后殉国。350名武卫军战士壮烈牺牲。十五日,清军又一次发起对火车站的进攻,又没取得成功,反而死了5百,联军只损失150。   
  十六至十八日,联军进攻天津城。马玉昆、裕禄、宋庆逃跑,义和团和淮军顽强抵抗,打死打伤敌人数百,但没能守住天津。天津失陷。七月六日(8月4日)联军约两万人从天津出发开往北京,沿途遭到清军和义和团的袭击。   
  现在我们把视线转到北京战场。   
  五月初列强派兵北京“保护”使馆时,一向畏惧列强,列强说什么就听什么的清廷开始感到列强的威胁比义和团要大。八旗亲贵主张利用义和团,他们放宽门禁,从五月初开始让团民随意出入,团民遂大批涌入北京。对于义和团,军机大臣荣禄、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兵部尚书徐用仪和地方大官僚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主张坚决剿灭,而端郡王载漪、军机大臣刚毅、赵舒翘、大学士徐桐主张利用对付联军。为解燃眉之急,慈禧太后倾向后一派。刘坤一、张之洞则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馆签订东南保护条款九条,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互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另有《保护上海城乡内外章程》,规定对上海租界的保护。   
  十五日(6月11日),义和团大规模进入北京。二十日,清廷第一次发出打算利用义和团的上谕。当西摩尔率兵千余从天津出发向北京进发时,慈禧太后下令裕禄阻拦,避战求和的裕禄没有阻拦,倒是义和团在廊坊破坏了西摩尔的计划。二十一日,联军进攻大沽炮台,二十五日,为联军入侵激怒的慈禧太后,发布宣战诏书,声称与联军决一雌雄。慈禧太后看到联军增兵北京,感到侵略军对清朝的威胁大于义和团,便临时改变策略,决定借助义和团联合抵抗联军。宣战后,清政府拨发粳米2万石,银10万两给义和团。   
  五月十九日,义和团开始围攻北京西什库教堂。十八日晚攻击使馆哨兵,但被击退。五月二十四日清廷任命荣禄为进攻外国使馆总指挥,甘军、武卫中军联合义和团开始围攻东交民巷。他们首先攻打奥、意使馆,奥馆卫队逃跑,意馆在二十五日被占领。六月十一日(7月7日)至十七日(7月13日)清军对使馆防区进攻达到高潮。几乎占领法使馆并攻破联军在肃王府的第7道防线。七月二十日联军进入北京才结束,始终未能攻下使馆区。期间,五月二十九日白天停火1天,六月二十日至七月初六停火15天。在此16天里,双方往来信使,清政府还给使馆送去大米和蔬菜。   
  张之洞五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