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运兵车一类的基本保护措施都不要,硬是让士兵和虫类面对面搏斗,以血肉横飞的二战式战术来满足作者对军国主义精神的宣扬。
或许在爱好军事的科幻作家眼里,只有那种枪对枪、炮对炮式的战术,才是真正的战争吧。而象美国狂凑伊拉克那样的战争,即使赢再多次,也体现不出应该有的勇士精神。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军事科幻作品就特别反映了这种对白刃精神的留恋。
刘慈欣是一位资深的军事爱好者,曾经在中越前线的战壕里亲眼目击战争的残酷。不知是不是出于这个原因,他在自己的军事题材科幻小说里,坚持要把战争条件还原到二战水平,描写那种能看得到对手的激烈撕杀。
在《波斯湾飞马》中,美国用先进武器将伊拉克打得大败,最后,伊方竟然派出三万名经过基因改造的飞人,以血肉之躯加上冲锋枪、手榴弹,突破美国航空母舰集群的防守,彻底击溃对方。在《全频道阻塞干扰》中,北约军队大举入侵俄罗斯。由于北约方面电子技术的领先,俄军虽然有大量的常规武器,但仍旧节节败退。关键时候,俄罗斯科学家米沙驾驶“万年风雪”号太空联合体冲进太阳,诱发巨大磁爆,将地球上的所有无线电通讯全部干扰。于是,战争恢复为常规武器间的直接较量,俄罗斯最终凭着武器数量上的优势赢得胜利。
在长篇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里,这种创作意图得到最突出的表现。一颗超新星在距地球极近的地方爆发了。受辐射影响,所有成年人都将死去,只余下最大十几岁的孩子延续人类文明。各国的成年人都抓紧时间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这中间就包括军事知识和技术。
小说后半部分,世界各国的孩子们把先进武器拿出来,摆到南极的荒原上玩战争游戏。在这里,作者给了我们一个信服的解释:技术好学,战术难练。于是,复杂的战术无法实现,仅经过临阵磨枪的孩子们只好把坦克、飞机等武器拿来面对面射击。
另外一个战术落后于技术的例子,就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在那部巨著中,超光速飞船、能量炮、“杰服粒子发生器”、“空雷”等未来武器比比皆是。但成千上万艘太空战船在宇宙间撕杀才是小说的重头戏。那一场场持续时间最多不过几小时,但动辄死亡几十万人的惨烈战争,确实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不过,据熟悉历史学的朋友介绍,《银河英雄传说》中的许多战例,都是对传统海战中巨舰大炮对射战术的模仿,甚至,作者本人就把小说中的伊谢尔伦要塞称为巨舰大炮主义的产物。
自然,如果要评选最有创意的战术,我仍然要推选叶言都的《高卡档案》,因为那里已经有了“总体战”的味道,并且是比二十世纪初高明得多的总体战。从敌对一方整个社会结构入手,缓慢瓦解为主,战场撕杀为辅,耗用二十年时间求得一战之胜,这不能不说是高妙的战术,上升到战略水平的战术。谁能知道,在如今这个表面上没有巨大战事的世界里,有多少这样的隐形搏杀正在开展呢?
美国自越战败走后,游击战、丛林战反到成了好莱坞的新宠。这种战法虽然没有传统大兵团阵地战那么宏伟,但显示戏剧性,悬念色彩更重。就是在科幻电影里,也有专门以从林游击战为背景的科幻片出现。
八十年代初,一部默默无闻的科幻片上演了,名叫《机器战将》。影片里,一个美国士兵的身体死亡了。军事科技部门将他的头脑取下,安置在机器身体里,再辅之以强大火力,成为专门用于丛林战的“黑金刚”。军事部门将它秘密投放于越南丛林进行实验。但黑金刚失去控制,击毁了实验人员乘坐的飞机,消失在丛林里。美国军方为了找回它,派出一小队雇用兵进入丛林。
这部影片成了后来两部影片的先导。一是《机器战警》。影片中黑金刚在“机械性”和“人性”之间的徘徊,在《机器战警》那里成为主线。二是《铁血战士》。后者虽然是大投资,并由施瓦辛格主演,而且机器战士改成了外星人。但无法整体结构还是局部细节,都完全翻拍自前者。只不过后者影响更大,后来又拍摄了续集。
第一卷:科幻讲什么? 第五编:科学与社会(3…3)
第三节:为什么而战?
早期科幻小说总是充满了民族主义色彩。各国科幻作家都推崇本民族的英雄。比如,在《二十世纪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国英雄莫利那使用各种先进武器,杀进杀出,大获全胜。
冷战时代的科幻小说总有冷战色彩,中国概莫能外。在《飞向人马座》里,中国的光子飞船被北方大国的间谍破坏。《珊瑚岛上的死光》反面人物来自某北方超级大国。除了这些代表作外,以冷战为背景的小说比比皆是。当然,那也是时代的反映,我们很难希望当时的科幻作家突破这一时代局限。
不过,在和平发展为基调的今天,仍然有这类“好战科幻”出现。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末日之门》,是当代中国罕见的好战派科幻小说。作者乔良曾以《超限战》闻名,是军事方面的专家。《末日之门》不同于其它军事题材科幻小说之处,在于它的军事细节十分周密,技巧纯熟。与之相反的是,弥漫全书的战争狂热与当今时代发展趋势恰成鲜明对比。
威尔斯《获得自由的世界》或许是第一部以反战为主题的科幻小说,堪称超越了时代局限的佳作。在小说里,威尔斯竟然描写了未来的核武器核查机制。甚至描写了一个地区性小国的独裁者为了要隐藏核弹和这个核查机制周旋,最终失败的过程。这不能不令今天的读者们惊叹。
人类在自身历史的大部分时期里,对战争都是歌颂的。当然,歌颂的只能是己方的英雄好汉。远在十九世纪,凡尔纳就在《大炮俱乐部》里,就抒发了早期的反战思想。小说一开始,就用虚拟的史料,模仿英雄主义精神,描述火炮威力的不断提高。实际上完全是对战争技术发展的反讽。作为故事的主要背景,那个虚构的“大炮俱乐部”的成员都是发美国南北战争财的。战争结束后,他们百无聊赖,经常聚在一起咀咒和平。
不过,直到二十世纪,反战才逐渐成为文明社会的主流。人们逐渐认识到,即不论战争目的何在,任何战争都是野蛮手段。于是,在科幻小说里慢慢出现了反战的军事题材小说。
当蘑菇云真的升起来后,科幻作家们便转而探讨核武器的危害,渲染它那能毁灭一切的“终极武器“性质。英国人于六十年代率先在电视剧《核冬天》里提到了核武器具备的毁灭人类的能力:全球核战导致的烟云将在大气层里保留半年之久,农作物将大量死亡。残存的人类也会受到强烈辐射而不能幸免。结论是……原子战争不会有赢家。
当科幻作家的原子恐怖被搬上银幕后,这种恐怖便以更真实的细节呈现在世人面前。并且,从那时起,原子武器就不再是政客和军事家们独立驾驭的武器,社会各界都在监督它的产生和使用。原子武器一旦使用后,给人类带来的末日景色,成为科幻作家们经常描写的故事。大毁灭之后的一片蛮荒成了那个时代许多科幻作品中的景观。《炫爱博士》、《中国综合症》,以及八十年代中期的名片《翌日》等,都直接描写了核战争爆发的细节,渲染了两败俱伤,人类遭秧的恐怖场面。更有许多科幻小说回避描写核战爆发的时刻,直接去描写人类文明被核武器毁灭后的蛮荒景象。
美国科幻作家斯平拉德发表于1969年的《大闪光》,是这类作品里的出色代表。在那个时代,核武器早已成为现实,作者转而描写政客们如何利用民意将其投入战场。因为核武器逐渐成为威摄力量,在现实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倒越来显得越不现实。
在《大闪光》里,由于越战战场的挫折,美国总统决定不顾国际舆论,对越共出没的地区使用战术核武器。但他却要顾虑美国国内的舆论,准备等待民意调查中对使用核武器的支持率上升到百分之六十五,再下令轰炸。为达到这个数字,美国军方相中了一个摇滚乐队,这个乐队酷爱使用核武器爆炸的影像制作MTV,于是成为变相的宣传品。
美国军方秘密资助,并影响这个乐队的演出,使其成为美国最轰动的摇滚乐队,并且让美国公众疯狂地陶醉于蘑菇云的画面里,等于变相洗脑。小说最后,美国海军军员一边看着摇滚乐队的表演,一边和着节拍启动了核武器的发射装置。
事实上,美国军方当年确实有核袭击的计划,只是从未敢付诸实施。笔者不知斯平拉德是否仍然健在。如果他仍健在,能够看到布什政府正在影响民意,以便为使用战术核武器扫清道路,不知会何等感慨。
时代又发展了,核恐怖正在成为过去。如今,核武器已经被人们看作大而无当的笑柄,除了担心恐怖分子会盗用外,人们对它再没有另外的忧虑。然而,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假使我们消除了核武器,那么如何安置它们?即使拆掉核弹头,核原料仍然会危害山川大地。
在科幻影片《超人》第四集中,超人将世界上所有的核弹头绑在钢网里,在全世界的喝彩中掷向太阳。这样描写固然很有几分英雄豪气,毕竟与现实太远。在小说《拉格朗日墓场》中,中国科幻作家王晋康为核武器寻找了一个有趣的归宿……拉格朗日点。如何将剩余的美国核弹秘密运往这个点,成为情节的主线。
第一卷:科幻讲什么? 第五编:科学与社会(4)
第四章:语言、文学、艺术
E四章简介
第一节:新语言
第二节:机器写作
第三节:有关文艺的其它畅想
E四章简介
科幻文艺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如果科幻作家们在作品里谈天说地,却不谈及艺术本身,那就太不可思议了。当然,同样谈论文艺话题,科幻作家有自己的独特视角,那就是科技会对艺术产生了何种影响。
作为语言艺术家,科幻小说的作者们也喜欢畅想语言的变化,设计种种新语言。从这一步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机器写作这个话题。它是科幻文学对文学本身的幻想。科学对文艺的其它影响集中在第二节里介绍。
第一节:新语言
问你个问题:传呼是什么?
我想,读者可能立刻就会联想到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BB机。但是,如果你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193页,你会看到一个已经很陌生的解释:电信局通知受话人去接长途电话;管理公用电话的人通知受话人去接电话。
这个解释属于八十年代。从那时到现在,不足二十年,“传呼”一词的内涵就更新了两版。足见语言随着时代的变化,会产生多么大的变化。
作为语言艺术家,科幻作家不会不注意这一点。在一些科幻小说里,新语言是重要的故事背景。本节就介绍几种出版在科幻小说里的新语言。
1、 新话
来自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小说中,以老大哥为首的“英社”统治着大洋国。作为控制人们思想的手段,他们改造“旧话”,也就是传统英语,编定“新话”。大量词汇从旧话中被删除,使新话成为世界上惟一词汇量总在减少的语言。小说中,语言专家塞姆对主人公温斯顿解释新话的价值:你难道看不出来新话的全部目标是缩小思想范围吗?到最后,我们将会使思想罪完全变得不可能再犯了,因为没有单词可以表达它……到了二零五零年,很可能还会早一些,所有旧话中真正的知识都将消失,过去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将被消灭。乔叟,莎士比亚,弥尔顿,拜伦……他们的作品只会以新话版本存在,不只是变成了不一样的东西,而且实际上变成了跟它们以前意义相反的东西。《一九八四》译林出版社出版,51页。
作者奥威尔在整部小说里写满了口号式、谜语式的新话,构造了一个令人压抑的氛围。这种氛围许多读者都会有共鸣。
2、 纳查奇语
这是《发条橙》里的背景语言。作为语言创新大师,伯吉斯在小说里创造了这种源自斯拉夫语言的“新语言”。和奥威尔的“新话”一样,它充满了意识形态宣传内容,是对英国工党政治的批判。不过,伯吉斯在小说里使用这种语言另有一个目的,就是令有关暴色情的描写变得隐瞒、文明。
象虚构的“福尔摩斯故居”一样,并不存在的“纳查奇语言”产生了很大影响。“同名电影中照搬了这些词汇,并没有妨碍英美人理解。美国人还整理了一个词汇表供读者参考,而且帖在了因特网上。我们甚至还可下载到纳查奇翻译软件……”《发条橙》译林出版社出版,前言。
3、 呼回语
张系国是一位人工智能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