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姬(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姬(完结)-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九姬被堵在路上,进退不得的时候,心中忍不住想,她最近出门都忘了看黄历,总能碰到些是非。这不,好好的路上,行人躲避,正中间列队两班人马,剑拔弩张,各不相让。两边领头的偏还都是认得的。
  “小姐,这是摆的什么阵势啊?”
  小蝶有问,九姬却无答,她也摸不清门道啊!倒是外面的胡诚机灵,将车赶至路边,溜到人群里打听一圈,这才弄明白了前因后果。
  
  事情要从三天前说起,也就是袁怀良上任第一天。当日,袁怀良乌纱还没戴热,就有人击鼓鸣冤,一老妇人哭诉自己儿子被打,儿媳被抢,请大老爷伸冤。
  再说事情起因,又要说回安宜和扬州间唯一的这条路上来。此路要经过一处庄园,庄园乃当地一李姓富贾私有。富贾心黑,借口庄园为自家所有,每每对过路之人收取买路钱。虽民怨不小,却因富贾跟官家交往甚密,无人敢惹。
  那老妇人的儿子儿媳从扬州回来,路经此地,被人拦着收过路费,老妇人的儿子不情愿说了两句抱怨之词。巧的是那日富贾之子,安宜有名的小霸王正好也在,不由分说给了老妇人儿子一顿好打,最后还贪图人家媳妇标致,给强抢而去。老妇人孤苦无依,只得来报官。
  袁怀良一腔热血,明了因由,当下便拿了小霸王下狱,一派铁腕辣手。富贾得知,先是拿了大笔银钱来赎人,袁怀良声称要依法查办,拒不收受。第二日扬州刺史便派了师爷到安宜,半是命令半是利诱要袁怀良放人,其依旧不肯妥协。第三日富贾找来地痞流氓寻衅闹事,袁怀良怒,带人先拆毁了拦路之物,又要追究富贾藐视王法之罪。
  结果便有了上述一幕。
  
  再说说那两边领头之人吧,一个不用说,自然是袁怀良,另一个却是扬州城外的无赖茶肆店家。
  原来那茶肆店家的妹妹是富贾的宠妾,狗仗人势的跟着蛮横起来。而那富贾不仅有钱,本身又是扬州知府的大舅子,在此地当然是横着走。再说扬州知府,据说也是个地方一霸,连淮南道的巡察使都让他几分,原因无他,又只因他有个在宫中为妃的亲妹妹。
  话说至此,九姬却是乐了,感情这一连串的螃蟹都因为是大舅子的关系。
  
  将这些关系理顺还真是有点费时,绕的险些有点头昏。可知道了前因后果也无用,那边僵持不下的两方人马,无一边有松动的模样。
  “小姐,咱们就这么等下去?”早晨出发,到这会儿已经中午,任谁也没那么多的耐性啊!
  九姬两手一摊,无奈的反问:“那我能怎么办?”
  小蝶嘟嘴,说:“小姐不是很多办法嘛,帮帮袁公子好了。”
  “噗嗤”一笑,九姬笑话小蝶道:“姐姐什么时候对不相干的人如此关心了?”
  九姬问完,小蝶竟微微脸红,错开眼神相对,呐呐的说:“谁关心了,难得碰到一个肯不向权贵低头的。”
  九姬莞尔一笑,豪气干云的说:“好,就冲姐姐这句不向权贵低头,我就再帮那呆子一次。”
  小蝶眼睛一亮,神情愉悦的问:“小姐有办法?”
  九姬骄傲的点头,说:“那就要看袁怀良敢不敢做了。小蝶把纸笔给我,我写好了你去拿给那呆子。”
  
  九姬写完,不过半炷香的时间,吹干墨迹交给一脸震惊的小蝶。又从身边的包袱中取出一张名帖,嘱咐小蝶一并交予袁怀良。
  
  一个时辰后,路障解除。那富贾死了儿子,哪里还有心思管跟袁怀良作对的事情。至于如何收场,九姬相信,袁怀良会明白那张名帖的用途。
  而另一边的袁怀良,待终于有时间去四下找寻九姬的车驾,想说声谢谢,又哪里还看得到踪影。只有手中的两页纸,感觉却是重如千金。
  
  “天地是什么?汝愧不愧对皆无实在意义,需对得起汝之良心,对得起依赖汝者。而良心一说实也虚无,汝认为愧对良心之事,非他人所同。故,只需对得起依赖汝者,此时此景,即安宜百姓。然安宜难管。所处之地四通八达,易生祸乱。上有贪官,旁亦有匪霸,相互勾结。汝心愿清官,可一时之愿易为,长久之愿难成,更难得淤泥不染之清。今汝面有难事,若为立威,既可收手,若为民怨,惟一法而。杀。”
  
  “小姐,小蝶有一事不明。”
  离开安宜地界,九姬恢复了懒散的模样,歪在车内,有一下没一下的翻着那本早看完的《神仙怪谈》。听到小蝶询问,浅浅一笑,说:“我知你要问什么。可是问我为何敢直接给他名帖?”
  “是。若是他不杀那富贾之子,或是日后别有用心,小姐给他名帖,岂不被他利用?”
  “不过是张名帖,可不是什么都能办成的。若是没我相告,你觉得,即便是袁怀良拿了名帖去找那人,那人会应他什么?”
  小蝶恍然大悟,名帖不是重点,重点是袁怀良配不配用那个名帖。九姬想知道的也只是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安宜就是现在的扬州宝应,用了这个地方,有些事情并不与现实一致。解释如上。




群芳丽贵妃庆千秋

  大彝宣帝乃十六岁登基,已在位三十一年,后宫佳丽有品级者二十四人。
  中宫皇后林氏为国子监祭酒之女,于宣帝登基同年大婚,次年诞长公主永平,后再无所出。然国子监祭酒曾为帝师,又是天下儒生之首,地位超然,皇后品性贤良纯德,三十一年执掌后宫无一差错,帝后相敬恩爱,一月中十日之多皆宿于中宫。即便近年来皇后一月中半数居于国寺乾宁吃斋念佛,后位仍无人可撼动。
  四妃中德妃、淑妃位空,故皇后不在宫中之时,由妩贵妃和丽贤妃共同代掌凤印。妩贵妃为吏部尚书伍寿博之妹,丽贤妃为兵部尚书季连成之女,皆为世家出身。不过,天下皆知皇上最宠妩贵妃,其子宸王乃储君之希望,地位自然比丽贤妃高出一点。丽贤妃为宣帝十八年入宫,为宣帝生了两个儿子,最小的刚刚五岁,也是风头正盛之人。
  后宫另有九嫔四人,婕妤三人,美人五名,才人四名,宝林五人,还有已故的、被废的若干,共为宣帝诞下十皇子,十公主。故此,民间有戏言曰宣帝为“十全皇帝”。
  …………
  九姬于茶楼中听说书先生口若悬河,讲着宫中轶事,仿佛如他亲眼所见,权当是消遣。想想宣帝还真是大方,有人如此编排他的后宫私生活,也不加以禁止,说大彝民风开放好呢,还是皇帝警觉性不高?殊知,后宫一向是前朝争斗的最真写照啊!又一想,若是将昨日收到的书信给了先生,怕是又一段故事现成,宫中如今可是热闹的很啊!
  
  十二月初八,乃妩贵妃千秋,宣帝有意大办。不止后宫上下,朝堂之上也多有纷纭揣测之声。可不管风向如何,皇帝所说必然趋之若鹜者众,于是,妩贵妃的千秋寿诞便在喜气洋洋中拉开序幕。
  
  “娘娘,您看可还满意?”
  一名梳垂挂髻的粉衣宫婢手持铜镜,立于一身着五尾彩凤宫装女子身后,努力令其看清脑后发髻所饰。
  梳妆台上,一排并开的五个黑漆描金绘牡丹锦盒,金、玉、翡翠、玛瑙、珍珠制的钗、簪、发钿、华胜、步摇整整齐齐置于其中。盒盒琳琅满目,层层熠熠生辉。
  “嗯,后面那个簪子拿掉吧,一个步摇够了,多了反而落俗。”
  宫装美人,雍容华贵,声音柔和中又带着一丝傲气,容貌姣好,尤其皮肤细滑白润,竟如那十几、二十岁的姑娘般水嫩。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千秋寿诞的主角儿——妩贵妃。
  宫婢贴心,轻巧的将簪子取下,又将步摇换了个角度插好,竟不带乱一丝发,引来妩贵妃一个赞赏的笑。却见妩贵妃顺手从一个小盒子里取出一对翠玉的耳坠递向身后,笑盈盈的说:
  “锦瑟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这望仙九鬟髻梳的着实漂亮,这个就赏你了。”
  宫婢双手接过,跪身拜谢,道:“谢娘娘赏赐,此乃娘娘心爱之物,如此贵重,锦瑟怎敢接受?”
  美目一转,妩贵妃掩口而笑,说:“贫嘴,都拿手里了才来说不敢?那玉上被刮了一道,本宫懒得让人送去尚工局修缮,索性的赏你吧。”
  锦瑟眉眼都是笑,高兴的谄媚道:“谢娘娘,对奴婢来说,只要是娘娘赏的,都是至宝。”
  “呵呵,就属你最会哄本宫。不过,你给我绷紧了,若是今天宴上此发不如别人,回来小心你的皮。”
  真应了那句顾盼生辉,如斯女子,得了宠冠后宫的名声,也是有些资本的。嬉笑间,威仪自生。
  锦瑟急忙叩首,保证道:“娘娘放心,此望仙九鬟髻飞寻常,奴婢是以凌云髻为本,化以的望仙九鬟髻,除了娘娘谁有这气势?绝保娘娘艳压群芳。”
  妩贵妃眼底闪过一丝诧异,很快又恢复原本的镇定,面上却流露出些许得意,笑着说:“你倒是很大胆,不过,本宫喜欢。”说完又赏了个金臂环。
  锦瑟喜上眉梢,再次叩首谢恩。
  投其所好,是宫中为奴为婢最先要学会的。不止为了升位,有时候也为了保命。只不过,一事两面,这一刻得意的事情,也许下一刻就是要命的根源。保命和要命,不过都是主子口里的一句话。
  
  皇后如今正在乾宁寺中,妩贵妃乐得可以自己做主。待她收拾好一切,殿外已有急急赶来给她拜寿的妃嫔们了。
  妩贵妃端正的坐在主位上,望着座下每张笑脸,心里升起一阵满足。想她汲汲营营后宫二十几年,得来了如今的地位和尊荣,那对逝去青春的悲伤完全被此时的骄傲扫光。
  很好,该来的都来了,除了头上的凤冠,她还有什么比皇后差?
  
  “各位妹妹来的好早,真不好意思让各位等了。”
  说话间,腰板又不自觉的挺直了几分。唇角的笑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大度、从容、骄傲,她是这里的主宰,她要彰显的是气度,无与伦比的气度。
  妩贵妃话音刚落,右手第二位上的美人就搭上了话,“贵妃姐姐这是说哪里话,今儿个您是寿星,我们都是来沾您光的,就是等再久都值得。”
  妩贵妃面露喜色,说道:“昭媛妹妹就是嘴巴甜,怪不得连皇上都说每次在昭媛妹妹那里都开心。”
  宝昭媛与妩贵妃同年进宫,育有三皇子彝雯和四公主念平,均已成家。可惜三皇子身有腿疾,注定了没有储君资格,及冠后被封了个福王,算是个闲散王爷。可从封号上来看,宣帝还是盼其安康一世的。加之念平公主驸马为刑部侍郎,朝中股肱,故此宝昭媛在宫中的日子过的最是轻松。不过从长远打算,她自然是靠向妩贵妃的,平时交往的也最亲密。
  “哎呦,贵妃姐姐啊您就喜欢开臣妾玩笑。谁不知道,整个后宫就属姐姐见皇上面儿最多,哪还用妹妹我去逗皇上开心啊!”
  所谓心宽体胖,宝昭媛既不用考虑儿子的将来,自然不用去钩心斗角,平时保养的很好,随着年纪上去就略显体胖,反倒是宫中难得一见的。说话间,脸颊的两团肉微微抖动,甚是有趣。看的妩贵妃心情奇好。
  “得了得了,就你嘴贫,连皇上都说不过你这个宝阿胖。呵呵……”
  宝昭媛故作委屈的说:“瞧瞧,大家来评评理,多年前皇上的一句戏言,姐姐记到现在。都是绿菱那丫头,我都说要少吃了。”
  周围一阵浅笑之声,谁不知宝昭媛最是爱吃,皇上都让她继续胖下去,说环肥燕瘦,非同一般之美,谁还能说她什么?更何况她位份只在四妃之下,除了妩贵妃外,谁敢如此笑她。随声附和几句,都不过是恭维之多。
  一眼看去,满殿上下,一片和乐融融。幸甚,乐哉。
  
  又笑了会儿,在位者皆说了吉祥话,递了礼物,妩贵妃一一看过,有得她心意的,玩赏片刻,看不上眼的随手丢给身边宫婢。
  末了是一幅万寿图,难得的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东西不值钱,贵在心意。妩贵妃抬首扫过尾座上略显局促的女子,可惜,东西的主人却是如何都看不上。
  尚寝局司苑的不入流女史,一夜临行封了采女,侥幸有孕,生下十公主。本来也没什么,皇上却很高兴,距最年幼的皇子出生四年后才有的新生命,遂进封宝林。可惜,位份还是太低,十公主也被一直无所出的梅婕妤抱到自己名下抚养。
  想到此,妩贵妃故意问左手的梅婕妤,“梅婕妤,十公主最近可好?有空抱来给我瞧瞧,一岁的小儿最是有趣的时候。”
  梅婕妤亦为官家之后,行事落落大方,听妩贵妃问起,起身微微一拜,笑说:“劳贵妃娘娘惦记,爱平一切都好。臣妾倒是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