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填房嫡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填房嫡女-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候听舒莫辞说,忙摆手道,“我才不去,上次跪了那么长时间,我膝盖还疼着呢!”

    怕舒莫辞再说,丢了一句,“大姐姐,我先走了,”就跑的没影儿了,舒莫辞冷冷一笑,舒月渺跋扈自私,这样的反应在她意料之中,只是她不去,她却是不能不去。

    荣乐堂中,老夫人正在和林妈妈及几个管事妈妈整理小库房,大库房里是公中的东西,是万万不能动的,即使要动也得花银子补上,只有动用她的小库房,只是也没剩下多少好东西了,文昌侯府一年不如一年,多少好东西也流出去了。

    清点完不久,就有丫鬟来报舒莫辞领着舒月池来了,老夫人也是被温家那绵绵不绝的聘礼闹的没脾气了。虽不耐烦见她,却还是命人传了进来。

    姐弟两人见了礼,老夫人问了舒月池几句学业,舒莫辞便道,“莫辞听下人说起母亲咳的厉害,想是心中烦闷,病情加剧。还望祖母慈悲。解了母亲禁足”。

    前几天温家送聘礼时,钟氏作为侯府的当家夫人和舒莫辞的继母,是出来了一趟照应的。丧妇长女不娶,舒莫辞年幼丧母,本就惹人非议,继母再不出面。就太不好看了,老夫人怕她又出幺蛾子。命林妈妈死死盯着她,一等应酬完又将她关回了荣乐堂。

    老夫人闻言打量了舒莫辞一眼,舒莫辞垂着头,从她的角度只能看到她半张尖尖的脸在夕阳下闪着温暖的光泽。

    老夫人看了一会。淡淡道,“你好生在房里绣嫁妆,其余的事不要多管”。

    “可是母亲的身子——”

    “你二婶已经请了大夫开了药。慢慢养着就是”。

    舒莫辞抿了抿唇,杨氏会那么好心给钟氏请大夫开药?只怕开的是毒药吧?

    “是。老夫人,莫辞想去看三妹妹”。

    老夫人脸色猛地阴沉下去,文昌侯府几百年来也没出过这样不知廉耻的女儿!与自己的妹夫出了那样的龌龊事,还被妹妹亲自撞破,若不是那姓程的有功名在身,她一定会将那对狗男女沉湖!

    当天的事也许有猫腻,但她在有外客的情况下,一个人躲在外花园的暖阁中就是不守妇道,就算是被人算计了,那也是她活该!

    老夫人不动声色的打量了舒莫辞一眼,这件事最大的嫌疑就是她这个嫡长孙女,事后她也派人仔细查了,却什么也没查出来,可以说除了舒月池那一跤摔的太过显眼外,什么蛛丝马迹都没留下来,可即使是舒月池那一跤,就算心里怀疑,也没人能说出不妥来。

    老夫人想到这突然觉得一阵心灰,她到底是老了,当年整个文昌侯府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别想瞒过她的眼睛去,现在,在她的重重小心下却还是让人钻到了空子惹出这么大的祸事来!

    “三丫头那病传人,我知道你与她姐妹情深,只身子不是闹着玩的,等她好了,我让她去给你请安”。

    舒莫辞还要再说,老夫人摆手道,“我乏了,你们先回去吧”。

    虽然老夫人明令拒绝了,舒莫辞也没太放在心上,现在这府上到处是要为她行方便的人,嘱咐舒月池回外院,便往蒹葭阁而去。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蒹葭阁中黑漆漆的,只主屋方向隐隐绰绰透出些烛火,舒莫辞难得有兴致的亲自提着琉璃灯笼,慢慢走在鹅卵石的小径上,琉璃灯笼七彩的光芒驱散了满院的凄冷死寂,恍惚还是当日那个精致荣华的文昌侯府嫡女闺居。

    半个月不到,舒月涵瘦脱了形,厚重的冬衣下几乎能看到根根白骨,一张小脸几乎只剩下了那双显得格外大的眼睛,黑幽幽的渗人。

    舒莫辞进来时,她正端着一只瓷碗喝着什么,白惨惨的脸冰冷麻木,在看到舒莫辞的一瞬间瞳孔猛地紧缩,砰地放下碗腾地站了起来,死死盯着舒莫辞,暗淡的烛火下惨白的脸泛着阴森的死气。

    舒莫辞轻笑,“果然还是三妹妹沉得住气,我还以为三妹妹会不顾一切扑过来掐死我这个长姐”。

    “是——你——”长时间不说话,舒月涵的声音沙哑的可怕。

    “自然是我,除了我,这文昌侯府还有谁能请得动十三哥引你上钩?”

    舒月涵嘶声大吼着扑了过来,红缨狠狠一脚踢上她小腹,舒月涵惨叫一声跌倒在地,舒莫辞挑眉,“三妹妹果真一片深情,只可惜十三哥不知道呢”。

    “他,不会——”

    “是哦,十三哥君子之风,是不会做出那样的事,可三妹妹也得想仔细了,那天到底是谁勾得一贯细心谨慎的三妹妹那般不当心呢?”

    舒月涵死死盯着她,阴毒的目光不仅没让舒莫辞恐惧,反倒越发松快起来,“说起来,二婶这些日子没少照顾三妹妹吧?啧啧,这幅我见犹怜的模样也不知道二婶怎么下的去手?被程进士知晓了,可不要心疼死?”

    舒月涵面庞扭曲起来,那个身份下贱趁人之危的小人,她一定会让他生不如死!

    舒莫辞慢悠悠走到舒月涵刚放下的碗边,里面是半碗褐色的药汁,“红缨,银针”。

    红缨拿出银针放进碗中,不一会功夫银针就变成了浅浅的灰色,舒莫辞不自觉又笑了,“还是二婶能干,这绝子汤也能哄得三妹妹乖乖喝下去”。

    “你说什么?”舒月涵双眼几乎瞪出眼眶,“不可能!她不敢!”

    红缨将银针收回怀中,舒莫辞抿唇一笑,“三妹妹还真是天真,二婶她有什么不敢的?三妹妹以为舅舅还在安安稳稳的做他的吏部推官么?这药啊,吃了这么多日子估计着也差不多了,但姐姐劝你还是别再喝了,不是什么好东西”。

    舒莫辞吐字清晰舒缓,舒月涵每个字都听清楚了,却怎么也听不懂她说了什么,绝子汤,绝子汤,那个女人怎么敢,怎么敢?她才十三岁,吃了这种东西以后还有什么指望?

    那天她和程正则都中了药,完全不知节制,血流了一地,大夫不说她也知道自己伤了根本,她年纪还小,本就不适合承…欢,更何况是那般狂风暴雨般的交…合,到最后她根本就晕了过去,晕过去前只模模糊糊记得程正则还野…兽般在她身…上发……泄着。

    好不容易醒来,她只觉全身骨肉分离,遍身都疼,抹着泪的母亲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林妈妈就亲自灌了她一碗药,她知道那是避子汤,毫不反抗的任由林妈妈灌了下去。

    林妈妈灌完药看都没看她一眼就走了,母亲扑在她身上大声嚎啕起来,她木着脸一滴泪水都没有,她知道她毁了,她这辈子都毁了!但是她不能死,害她的人还没有死,她怎么能死!

    老夫人估计是怕她死了,让母亲照顾了她几天,见她大约死不了了,就将母亲关进了荣乐堂,从那天起杨氏就开始明目张胆的刻薄她。

    紫杏因为她的事被杖毙了,其余的丫鬟打发的打发,勉强留下几个也全都成了杨氏的爪牙,抢走她的衣服首饰,抢走她的饭菜,让她吃她们的剩饭剩菜,大冷的天,没有暖炉,连口热水都喝不上,药也没有人给她煎,她还不想死,还想活着报仇,只能强自忍耐自己去煎,她想不到杨氏竟胆大至斯,竟敢明目张胆的拿绝子药给她吃……

    又咸又涩的泪水流进嘴里,舅舅一家回江南了,父亲对她不闻不问,母亲全无用处,同胞弟弟远在山东,唯一的亲妹妹更是指望不上,她不知道还能靠谁,而她自己,她根本无法走出蒹葭阁半步——(未完待续)

 156 深意

    第二天一早,杨氏就接到消息说舒月涵在地板上躺了一夜,高烧不醒,杨氏不耐烦的说了句找个大夫给她看看就将事情放到了脑后。

    杨氏秉着商人的精明本性,从不好高骛远,虽羡慕舒莫辞能找到那样的亲事,却从来不会做白日梦认为舒月滢也有那么好的运气碰到一个,能抓住程正则那样有潜力的女婿,她很满意,不免就有些敝帚自珍,总觉得侯府其他的姑娘都找不到更好的亲事。

    所以在听说舒月涵和程正则的事后,她几乎第一反应就是舒月涵母女觊觎她女儿的亲事,所以才摆出这个局来抢人,事后程正则很隐晦的提到他是中了药,杨氏就更肯定了,压根就没想到还有个舒莫辞在中间挖坑。

    那天舒莫辞特意派人引舒月滢前去抓…奸,舒月滢毕竟还小,又一贯古板,见了自己未婚夫和堂姐赤…裸…裸交…缠在一起的画面,刺激的当场晕了过去,一直烧了好几天才退了烧,到现在还没好清,蔫耷耷的一句话都不说,眼中兀自还是没褪尽的惊恐和厌恶,杨氏见了自然心疼,越发恨毒了舒月涵母女,眼见老夫人厌弃了她们母女,自然是往死里作…践她们,只是她也不敢真的将人弄死了,老夫人追究起来,她承担不起。

    所以当天傍晚在听说舒月涵烧还没退时,也有点着慌了,忙命人去请郑大夫,用最好的药,亲自去荣安堂请罪。

    老夫人对她的那点小心思、小动作清清楚楚,只十分厌烦舒月涵母女,由得她作践。听了只淡淡问了两句,叮嘱她抓紧舒月浅的婚事。

    杨氏忙道,“正要跟老夫人禀报,我将结亲的消息传了出去,倒是有不少人家登门,我仔细看了,挑出来几门。请老夫人拿个主意”。

    丫鬟将花名册奉上。第一家是吏部一个六品官的嫡幼子,第二家家世不显,男方本人年纪轻轻却已经是五城兵马司正七品的副提举。前途错不了,第三家却是安阳伯府二房的庶子。

    “安阳伯府坏了名声,我文昌侯府的姑娘怎么能嫁过去,去了。你跑了一趟,问问二丫头的意思。另外两家都不错,你费心了”。

    这就是精明人的好处,损人不利己的事绝不会做,杨氏与舒月渺没多大情分。却也尽心帮她张罗婚事,以舒月浅的条件来说,这两家都是极好的亲事了。如果没有温漱流这个连襟撑着,这两家再也看不上舒月浅的。杨氏看的清,就算再没情分,那也是一家姐妹,姐妹嫁的好,也是女儿在婆家的一份助力。

    “这是媳妇该做的”。

    老夫人顿了顿,“那件事你也不用太放在心上,如果是以前,二丫头肯定讨不了这样的好亲事,大丫头嫁出去后,侯府的姑娘只有更好挑人家的”。

    杨氏眼眶顿时红了,低声哽咽道,“娘,我就是气不过,再想男人也不能把主意打到妹夫身上去,这还是侯府的嫡姑娘,山野村姑也没她那么不知廉耻的!”

    老夫人听的一阵阵刺耳,有些事心里知道就行了,说出来就伤体面了,到底是商贾人家上不得台面。

    眼见老夫人脸色冷了下去,杨氏又念叨了几句,就讪讪住了嘴,告辞走了。

    到蔷薇园要经过后花园,后花园不似前花园代表的是文昌侯府的体面,老夫人就懒得费钱在上面,只简单种了些花草树木,此时只两棵梅树孤零零的散发着冷香,大大的花园一片萧条。

    满目凄清萧条中,艳红如火的身影格外惹眼,杨氏脸上立即堆满了笑,下了轿子朝舒莫辞走去,“大姑娘好兴致,赏梅呢?”

    舒莫辞拢了拢狐裘上的兜帽,她穿的厚,却还是抵不过正月里的寒风,“我在这等二婶”。

    杨氏愣了愣,随即明白了,“是为三姑娘的事?”

    “听说三妹妹病了?”

    杨氏把不准她的态度,试探道,“是,这天冷,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正常,我已经请大夫去看了,没有大碍的”。

    “那就好,三妹妹身子一贯弱,若是就这么去了,老夫人可不知道要多伤心”。

    杨氏心头一跳,还没说什么,舒莫辞又开口道,“三妹妹和程进士的亲事定下来了吗?”

    “已经换过更贴了,就等着过段日子给程府去信了”。

    “三妹妹身子不好,说不定借着喜事还能冲一冲,只是劳烦二婶了”。

    杨氏连连客气,“哪里,这些都是我这个做婶子的该当的”。

    “那莫辞就替三妹妹谢过二婶了,二婶有事去忙吧,我也该回去了”。

    舒莫辞走了许久,杨氏还在原地琢磨舒莫辞那番话的意思,心中越发不安起来,想着过两天得去春晖阁探探口风,这位大姑娘她可得巴结好了,说不定以后滢姐儿还能找到一门更好的亲事……

    杨氏带着这样的心事进了蔷薇园,竟没注意到舒月浅在看到她精心挑选的两门亲事时不屑的表情,直到舒月浅毫不避讳的问还有没有其他人家来提亲时才回过神来,面上就露了几分冷笑,“怎么?嫌二婶选的人家不合你心意?”

    舒月浅再笨也知道不能得罪杨氏,否则她真的随便给她塞个人家嫁过去,她哭都没处哭去,忙讨好道,“二婶,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想问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