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南宫少秋说道:“当今朝中三位阁老以及六部尚书都十分贤明,小侄认为,他们绝对不会轻易鼓动皇上,做出逆伦之事!”赵王苦笑了一下,说道:“贤侄!你不是生在帝王家,这真是你的幸福!否则以你之能,早已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了!在帝王家,人伦之常早已断绝!你看,普天下的家族,有哪一家是亲叔叔去见侄儿,还得三跪九叩首的呢?再说,朝中大臣大多十分贤能,这句话是没错!只是我那侄儿,现在最宠信的,就是他的启蒙恩师杨荣!别的人我不知道,但若是杨荣的话,要是有人建议皇上杀我,杨荣必定第一个赞成!贤侄,你说我还能怎么办?”
南宫少秋又说道:“大叔,侄儿相信,只要大叔不跟着汉王行动,若真有此事,杨士奇和杨溥两位大人,一定会坚决反对此事!”赵王又苦笑道:“只可惜,这两杨的反对,比不上那一杨的赞成!”南宫少秋沉思良久,像是毅然下了决定,然后说道:“大叔,小侄以南宫世家的身份,给大叔一个保证!只是大叔您也必须给小侄一个明确的交代!”赵王说道:“贤侄,你实在太看得起大叔了!说真话,大叔手上原来有的那一点力量,早就被二哥抢光了!大叔现在手上唯一的力量,就只有我这仙儿了!这孩子是我手上最珍贵的明珠,我却亏欠她许多,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大叔这一生,不但曾经靖难造反,也享尽了富贵,早已过得够了,并不在乎杀头抄家!只是对仙儿放心不下!原先我想将仙儿嫁给边地重将,就是希望他能保住仙儿!若是仙儿能跟着你,我自然更加高兴!”
说完,赵王将朱月仙的手放在南宫少秋手上,然后说道:“少秋,大叔这样叫你应该没关系吧?大叔现在把仙儿交到你手上,这就是大叔的保证!仙儿是大叔心头上的一块肉,你一定要善待她!”南宫少秋站起身来,正色说道:“大叔放心,小侄一定会好好对待月仙!”赵王点点头,又对朱月仙说道:“仙儿,你去整理东西,等一下就跟少秋回去!爹明天就要回彰德,你也不要来送我!将来,你若是愿意嫁给少秋,捎封信给爹,只要爹还活着,必然会在家中为你庆贺!”朱月仙立刻跪倒,哭道:“爹!孩儿舍不得离开您!”
赵王抱住朱月仙,慈爱地笑道:“傻孩子,又不是永远不见面了!你们若有空,可以一起来彰德见我!”朱月仙又哭了许久,这才在赵王的催促下回到自己房内整理东西,然后两人一同离开赵王别馆!朱月仙一走到门外,立刻回过身来跪下磕了四个响头,答谢父亲养育之恩,这才跟着南宫少秋一同来到布衣校书府!
众女对于朱月仙跟着南宫少秋一起回来,莫不大感惊奇,但却也都大表欢迎!众女和朱月仙有的拉手,有的招呼,有的谈笑,这些举动倒也将朱月仙心中,那股离别的哀愁冲淡不少!至此,天地四灵六位女将总算全都聚在一起!
从此刻起,终她们一生,这六人再也不曾分开过!六人联手,不知替天下万民做过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这时,南宫少秋将赵王所说的话转告众人,众人对于赵王的情形全都十分同情,但又对南宫少秋此去能化解了朱月仙的心结,感到十分高兴!此时众人还不知道,就因为有了南宫少秋这次晤谈,赵王府才得以富贵绵延,直到明朝被灭亡为止!
隔天,南宫少秋正式接任北镇抚司,同时兼任东厂骑都统!原来的南镇抚司王仲,因为并无什么过恶,所以南宫少秋予以留任!南宫少秋上任之后,立即下令,将侦察重点放在和汉王有来往的将领身上!这时,朱月仙的价值就显露出来!朱月仙知道许多汉、赵两王的秘密往来,在她的主持下,南宫少秋找出了六百多位可能和汉王有密约的将领!
众人又分头追查下去,从这六百多人当中,找出了四百多人和汉王约定一齐起事的证据!在朱月仙的帮忙下,这件工作只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南宫少秋总共腾抄了三份名册,其中,一份交给吏部,一份交给兵部,另一份则直接面呈宣宗!宣宗看着这份名册和所附的证据,不禁惊讶于南宫少秋办事能力之强!南宫少秋却笑着说这不是他的功劳,全都是朱月仙帮的忙!于是南宫少秋将赵王已经脱离汉王,并且将朱月仙留下来帮忙的事告诉宣宗!
宣宗高兴地说道:“难得三叔如此深明大义,少秋,朕答应你,只要三叔没有重大过恶,朕一定不会对三叔不利!”南宫少秋先感谢宣宗的好意,接着又将常继祖奉先帝之命入京待诏,这期间,常继祖主动帮了南宫少秋许多忙之事道出,请宣宗考虑复爵,或者另外任用!宣宗却说道:“这件事朕知道,明日就交给吏部研议!”南宫少秋不知道,徐家之所以能复爵,徐皇后的因素占了大半;而常家现在正是倒楣的时候,不管南宫少秋说什么也没有用!
南宫少秋离去后,一边走,心中一边暗自想道:“这位皇帝还真是小气!什么没有重大过恶?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的重大过恶,是为了争权夺利而伪造出来的!什么交吏部研议?作皇帝的,只要肯开口,下面的人自然会把事情办好!”回去布衣校书府后,南宫少秋将宣宗的话告诉常继祖和朱月仙两人,并且也将自己心中的不满说出!朱月仙只是淡然笑道:“少秋,大堂哥这个人,能说出这一番话已经十分难得了,你不必太过强求!”常继祖更是正色说道:“老弟,我常继祖愿意跟着你、听你驱策,把命交到你手上,是因为你比我有能力,又肯为百姓办事!我们常家的人做事,图的不是功名富贵,否则当初我们家跟着太宗靖难,岂不是常保富贵!下次你要是再为了我的事,在皇帝面前乱开口,我就不再认你这个朋友!”南宫少秋听了他们两人的话,也只是喟然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日子就在暴风雨前的宁静度过,当年的十一月,徐承祖的父亲徐钦,因病去世!徐承祖正式袭了公爵之位,还将他的小名承祖,改成了官名显宗,从此徐承祖就成了徐显宗公爵!徐承祖为了丁父忧的关系,辞去了一切本兼职务,专心在家守孝!于是锦衣卫指挥使出缺,廷议由南宫少秋升任!从此锦衣卫指挥使,不再是酬庸用的虚衔,反而成为掌握大权的关键人物!
徐钦出殡那天,朝中大臣几乎全都亲临吊唁,南宫少秋也跟着众人一同来到徐府!
对于徐钦这位硬骨头公爵,南宫少秋心中确实存着很大的敬意!到了徐府,众人只见到处张灯结彩,不像在办丧事,反而像是在办喜事!众人不由大惑不解!徐承祖看见他们来了,连忙避开其他宾客,前来和他们说话!
众人齐声询问徐承祖他们心中的疑惑,只听徐承祖说道:“我们徐家的人早有了觉悟,只要不是战死在沙场的,就是善终!所以徐家办丧事,就好像在办喜事一样!”一切丧葬事宜处理完后,徐承祖留下他们晚饭。席间,徐承祖说道:“少秋,当日我们在淮北所说之事,你今天可以告诉我了吧!”
于是南宫少秋说道:“大哥!当日之战结束之后,小弟就已经传下号令,从各地精选出三千名帮众,以在山东地面有亲戚关系的人为优先,早已分批混入汉王的新兵营中!
据他们传回来的消息,汉王还把山东地区的死囚全部释放,又收编了无数的地痞流民,现在汉王的新兵,居然已经有了五万之多!不但如此,汉王还将山东各府、州、县的马匹全部收归己有,现在汉王正打造兵器,操演战术,积极备战中!更可笑的就是,自己的天下连影子都还没有,汉王居然已经封了好多的官!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指挥使王斌被封为太师,知府朱恒、长史钱炫两人都成了尚书,千户盛坚、典仗侯海则成了都督!除此之外,计全被封为军师,其他四名宇内十凶则都成了万夫长,你们说好笑不好笑?”
南宫少秋所说的固然有点儿可笑,然而众人一想到,汉王竟然能聚集五万兵马!若是汉王起事,万一又得到一些地方卫所的支持,这场刀兵之灾,势必不能躲过!众人一想至此,不由心头全都沉甸甸地说不出话来!
胡珍想了许久,问道:“少秋,你派了三千人混入汉王军中,这固然很好!可是三千人在五万大军中又能起些什么作用?”南宫少秋还没说话,徐承祖就说道:“胡大妹子,在战场上,领兵作战,最怕的,就是不能上下一心!三千人在五万人中,虽然不足以造成兵变,但若只是要捣乱,就已经足足有余!”
南宫少秋接着说道:“而且我派去的这三千人,大多底子非常好!在汉王军中,阶级最小的,也是一名十夫,百夫很多,甚至还有几名已经是千户了!真要捣起乱来,他们能发生的影响力更大!”
说完,南宫少秋有点儿意兴阑珊地说道:“我因司马一门的家变而来京师,本以为汉王和计全等人是多么了不起的对手!万万没想到才没几下子,计全就被我等打得在北京存不住身,回到乐安!而在乐安我又早有安排!现在的感觉就好像在跟棋力比我差的人下棋!棋局明明已经到了官子阶段,我也早已看出,对手不论怎么下,都必定是大败亏输的局面!然而对手却偏偏不死心,我也只好陪他继续耗着!有时候,我真希望汉王他们能另出奇招,要不然我对他们这一档子事,还真有点提不起劲来!”众人听了南宫少秋此言,才稍微放下心来!
※ ※ ※
今天是大明朝宣德元年正月初一,也是宣宗即位的改元正旦!这一天不但是所有京官齐聚一堂,一同向宣宗祝贺,普天下所有的藩王也都派遣人员到北京祝贺!
这里面,尤其以汉王派来的代表团最为庞大,送来的贺礼更是奇特!原来,今天才不过是初一,汉王竟然派出大批人员,送来了元宵节观赏用的花灯!这些花灯不但种类繁多翻新出奇,而且制造精良,看过的人无不赞赏,所以宣宗大大地嘉勉了这些代表,要他们回去替皇帝谢谢汉王!
这天晚上宣宗利用暇,带着众多侍卫和几名宦官一同欣赏花灯!这其中,素有禁宫才子之称的阮浪,看了这些花灯不由叹了一口气!宣宗觉得奇怪,问阮浪为何叹气?阮浪说道:“回皇上的话,奴才只是觉得奇怪,汉王派这么些人到京师里来,究竟是为了什么?”
宣宗心中一动,明白了阮浪的意思,到了初五,就将花灯收起,结束了庆典,命众藩地的代表回去!所有的代表都依宣宗之命回去,连汉王的也不例外!不过汉王的代表里头,有一人名叫枚青的,却偷偷留在北京!
这枚青利用汉王潜伏下来的势力之掩护下,每天在北京城里各处刺探消息,再将所得的消息传回去,有时候一天的信鸽往来,竟然高达六七次!
这情形自然早就落在南宫少秋眼里,南宫少秋也屡次将这个情形告诉宣宗,以及诸多大臣,要他们提防!而这时,在山东的各地方衙门,也纷纷有密函传入北京,这些密函的内容全都大同小异,不是说汉王正在打造兵器、训练新兵、恐有异图;要不然就是说汉王强抢马匹、招亡纳匪,意图造反!
南宫少秋每次都很尽责地将这些资料呈给宣宗,只是宣宗不愿承担千古骂名,看到这些资料时,总是说:“宁可他先负我,不可我先负他!”南宫少秋听到宣宗这些说法,也没有丝毫办法!不过该来的总是要来,事情并没让南宫少秋等得太久!
有一天,南宫少秋正在指挥使衙门,却看见新任的北镇抚司王仲气急败坏地跑来说道:“大人!……大人!……汉王反了!……汉王反了!”王仲本以为南宫少秋听到这个消息必然会很紧张,没想到南宫少秋竟然微微笑道:“王大人,你先喝杯水,顺顺气,再把事情详细说给我听!”于是王仲略事休息之后,就将事情说出!
原来那枚青虽然在北京待了很久,却始终没有得到什么重大的消息!这天,枚青接到一封汉王的密函,要他去邀请英国公张辅一同起事,参加这场汉王名之为“二次靖难”
的行动!枚青还转述汉王的话,说汉王答应张辅的条件是,一旦事成之后,汉王将仿效云南沐王府的例子,让张辅封王!
南宫少秋听到这里,立刻笑道:“是不是张大人把枚青送到大理寺了?”王仲立刻钦佩地说道:“大人明见万里,令人佩服!”南宫少秋站起来整了整衣冠,说道:“王大人,我马上要进宫面圣,这里的事你多照看着点!”王仲暗自想道:“我们锦衣卫未得召唤,不可私自进宫!南宫大人怎知道皇上现在一定会召唤他?”
过了不久,果然见到阮浪来到锦衣卫衙门招南宫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