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会从天降”,真诚的爱情,美好的婚姻,归根结底还要自己争取。
那么,这个女孩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爱情与婚姻?
在没有足够的社交生活与交友条件时,她是否应当拒绝相亲这种方式?】
相亲:离结婚有多远?
柯老师:你好!
在网络上看到了您的博客,特别想向您请教问题,希望您有时间给我指点。
我是一个从来没有恋爱过的女孩,以前不以为然。可是工作了之后,才觉得自己很孤独,很想有另一半陪我。期间有朋友和同事给我介绍,大多是相亲的形式见面,都没有结果。我开始特别排斥相亲.现在再有介绍的我已经不看了。
那种见面太尴尬,而且我已经厌倦了。
上网交友也尝试过,有过心动的感觉,可是那种感觉我有点怕,我害怕虚拟后面的现实,以至于不敢走到现实中来。
所以现在很孤独,也有点手足无措。因为自己毕竟是女孩。年龄真是可怕的东西,我害怕自己会孤独的走一生。
我该怎么办呢?现实中有喜欢我的,可是我不确定我的“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以至于还是矛盾。我开始迷茫,什么样子的男孩子是适合我的。
您说婚姻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虽然看过很多,听过很多,但我还是迷茫,我很怕。(莉莉)
第三者独白:在婚姻里想念爱情(1)
【柯云路说明:我的博客也如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当生活背景和主要人物关系确定以后,鲜活起来的人物自有其强大的生活逻辑,自顾自行动起来,常常超出了作者预先的构想,有时似乎无法驾驭。
博客之初,我并未想在婚恋方面有这样多的发言,希望在更多领域与朋友们交流。
但常有年轻人写信诉说婚恋方面的困扰,我又因精力不够未能一一详答,有时便将其中有代表性的交流放上博客,也算一种应对。结果招致更多朋友的讨论与参与。
如此循环往复,呈现出的婚恋困局与痛苦大大出乎预料。
我的博客亦在朋友们的裹挟下向婚恋话题倾斜。
我开始还有些犹豫,觉得不妥,后来想,顺其自然吧,既然人们有那么多的问题,又有那么多的话想说,我不妨给大家创造一个心灵安慰的平台。
以下是无数来信中的一封,文字真诚感人,值得一读。
秋水是个年轻的女人,坦言婚后曾遭遇一段至今难以忘怀的激|情,并由此开始了对爱与婚姻的深度思考。她说:“我们都经历过爱情。有些时候,它不恰当地发生在了激|情过后的婚姻中,很难左右。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对消失了激|情的爱,甚至消失了爱的婚姻质疑。……自己也有过一段难过的时期,觉得身陷其中,无法解脱。爱情与婚姻在生活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它们竟然在一段时间内对我们的心灵呼风唤雨?”
()
秋水最终选择了放弃,并且认为自己当下的婚姻很幸福。
如她在文中所说:“这样的转化与升华需要力量。”
——这是理性的结果。
希望秋水的经历与思考对面临同样困扰的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以爱的名义侵犯婚姻是否太轻薄
作者:秋水
柯老师,您好!
您的BLOG中有一篇连载文章:激|情过后,如何将婚姻进行到底。很多读者的评论,我慢慢地一篇篇看下去,意见各异。每篇评论都可以让自己如身处其中,他们都有道理而且有切身感受。每看完一篇评论,我都不断清醒过来。
我问自己,爱情与婚姻在我们的整个生活乃至在我们的生命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它们到底成全了什么?那么多的人在哭着笑着,甚至于在毁灭着,它的力量真有那么大吗?
在此刻,在向您叙述的过程中,这样的疑问仍在我脑海中盘旋。记录下它们,希望能为自己理清思路,同时期望与您探讨。
我是一个年过三十的女子,婚姻中我很幸福。我所认为的幸福,是我的生活在我的先生的参与下的感觉。我们互相照顾,有效沟通,以诚实的态度商量问题、解决问题并共同发展。在其中我感觉到尊重与被尊重,欣赏与被欣赏,信任与被信任。谈到爱情,五年的朝夕相处,也许我更愿意将之称为伙伴。
我曾有过一段婚外感情,不管这种类型的感情在一些观念下被如何加以定义,在离开它许多时日的今天,我仍然坚持认为,那是一段真实与纯美的爱情。我们彼此相爱。今天在这里敲下这些字,他的音容笑貌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也有过许多愉快与不快,现在想起,只有深切的无法望到边的思念与痛惜,还有仍会涌起的眼泪。
那是在我与先生结婚两年后的事情。那段时间,我交出了自己的心,直至今天,它仍然没有回来。我怀疑它是否能够再回来。然而,这并不阻碍我与我的先生的和睦相处,以及我上述的幸福感的存在。
我想说的是,我们都经历过爱情。有些时候,它不恰当地发生在了我们所说的激|情过后的婚姻中,很难左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我们对消失了激|情的爱,甚至消失了爱的婚姻质疑。
现在,爱情是大多数婚姻发生的理由,可是,围城外的爱情在婚姻之后或许又会来到我们心中,并且由不得我们用理性控制。那么,这样一种矛盾,如何能再以爱的名义解决?在这里,爱情的名义已不能足够说服。在婚姻中,因爱带来的烦恼是否足够让我们对婚姻质疑?
我一直以来的观念,婚姻是两个人共同走在一起,做个伴,来看这个世界,看这段人生。在这过程中,彼此的成长是自己的责任,同时也部分是双方互相帮助与互相影响的结果。双方都有付出,双方互为心灵的寄托。
记得在婚外感情的那段时间,每当痛苦时,我会首先想到,对方怎么办——我和他的各自的爱人。在这个时候,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对方的脆弱,许多时候竟然是自己的脆弱。多得无数计数的共同生活经历沉淀的我们心里,在平常看不见的地方。时光流转,当初的种子早已深深扎了根,那里有两个人共同的养分。不管它长的好与不好,拔起来双方都会疼痛。
那么,决定舍弃的人,真能承受得住这种痛吗?
也许,以爱的名义大着胆子去想,去做……哦,这个问题无数次的萦绕,终于下不了决心。
第三者独白:在婚姻里想念爱情(2)
人无完人。
爱情在醇美时可以隐蔽许多东西,它有时让人无法理性思考。而当一切进入现实,我们揣想,如同当初与前一位步入婚姻……何况,也许还有前段婚姻的遗留物。
当然,并非所有的婚姻都是如此。有的婚姻离开了,也许对双方都好。那么,我的看法是,不要用比较来取舍。比较是许多痛苦的根源。只需问问自己,单纯从当前的这段婚姻考虑,它真的再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这样问过之后,再决定是否放弃。
而这,与后来的再结合应是两回事。
做不到这点的话,也就罢了吧,否则就连对待另一段婚姻的担当也将成问题。后悔,烦恼,如何能不痛苦?也违背了爱的初衷。
我们以爱的名义走入婚姻,在之后的过程中,婚姻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很多已不是一段激|情能够涵盖的。假若再以爱的名义结束或者忽视一段婚姻,那是否太轻薄了?
人有许多欲望。人很爱惜自己。我们可以剖析很多身外之事,就是舍不得拿自己开刀。况且,真心的欲望往往躲在最脆弱处。
相爱而不能一起确实是一种折磨。许多人会往大了说,是悲哀。我想我同意。我看见过一个四十多岁男人的眼泪,看见他的深情,他无言的承诺。看着他由爱生恨,由无奈到包容,由索求到忍耐。那是我深爱的男人。我亦如此。可是,个人的欲望绝不足以说服一段对于涉及他人的关系的变更。单纯的欲望的解决在生活面前也绝给不出更多。理性冷静地思考并取舍,也许更是一种爱护与责任——对爱,对人。
当然会痛苦,在没有完成处。
()
自己也有过这么一段难过的时期,会觉得身陷其中,无法解脱。可是,我又会有隐约的不甘。会想,爱情与婚姻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它们竟然在一段时间内对我们的心灵呼风唤雨?既然它不是全部,那么生命就应该会有更广阔的天地让我们去,比如我们的事业,比如我们的学业。
这样的转化与升华需要力量。
有时我想,拿自己开开刀也许极具快感。爱情,婚姻,绝不是那么严重,对于每个个体的生命使命而言,我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秋水)
为了性,我必须付出跟你纠缠一生的代价(1)
【柯云路按:这是一篇名为“ 弧笑弦”的博友留言。原文题目为《 结婚=结仇 》。
不久前,我曾将另一位网友的文章放在我的博客,引起相当热烈的讨论。
许多网友抒发了对于婚姻与爱情的种种观点和感想。
看来,婚姻与爱情确是永恒的话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人类还有思想和感情,就会永远面对这样的问题。
那么,爱究意是什么?爱是怎样产生的,是一种纯精神的情操还是体内释放的某种物质?
爱对于人生又意味着什么?性与爱是什么样的关系?人为什么需要家庭?
勿庸讳言,性是婚姻中的重要内容,但肯定不是唯一内容。
对于那些白头偕老的家庭,除了性,一定还有很多更为重要的东西。
“ 弧笑弦”将自己童年的性体验及成年后对性的认识写出,仍是一家之言。文字生动有趣,值得一读。〈原文参见弧笑弦博客:blog。。。cn/u/1455333792〉】
结婚=结仇
作者:弧笑弦
1970年代的末期,我还没到懂事的年龄。因为不懂事,所以干了许多蠢事。其中几件事与性有关,至今印象深刻。
那时我们没有蝙蝠侠、奥特曼,也没有比卡丘和芭比娃娃。我们一帮男女孩子的玩具和玩法都非常原始。我爸爸曾经用制作立柜(一种大衣柜,当时非常了不起的家具)剩下的木料做了一把木手枪,使我在孩子们中间很牛逼。这把枪意味着我在玩“抓特务”的游戏中,可以不由分说地当上侦察班长。另外还有一个游戏,男女孩子都经常玩,就是“过家家”。游戏里男孩要装成爸爸,女孩要装成妈妈,房子是泥巴捏成的,用石子圈成一个独立的院落。有男有女有了家以后,还要过日子。我们认为,过日子就是吃饭和生孩子。
吃饭的问题好解决,找些树叶子,切巴切巴,就成了一锅“菜”。但是生孩子的问题就很玄奥了,绝大多数孩子都搞不懂。因为那时,大人总是告诉我们:你的弟弟(或妹妹)是从地里挖出来的。即使我们还小,该说法仍缺乏说服力。后来有一次,我记得非常清楚,一个邻居家的女孩跟我说,不对,小孩不是从地里挖出来的。于是她把小裤衩扒掉,也叫我照此办理,然后让我闻她那里。这是件非常古怪的事,但她告诉我,她看见她爸妈就是这么做的。我以为一闻她那里,就能闻到一个比我们还小的小孩的气息。结果除了尿味儿,我们什么也没得到。
还有件事是在我长大了几岁以后发生的。虽然那年我已经上小学了,可是依然不够懂事。有一天我去一个亲戚家里玩,无意间从柜子里翻出了几个“气球”。然后跑到村里到处吹嘘。那时候,气球是个稀罕东西,有气球吹是相当奢侈的。我也不小气,把“气球”都分出去,大家一起吹。这时我亲戚回来了,问明情况以后给我一顿狂扁,好几天卧炕不起。当初我以为该亲戚太小气,以后又长大了一点才知道那些“气球”是他防止超生的专用品,数量是有限的。多年以后,我在当记者的时候采访过一位计生干部。他说他们去边远农村搞宣传,还免费发放一些安全套。可是后来仍有一些妇女怀上了“计划外”。经过了解才知道,他们使用安全套时大都不得要领,有的套在中指上,认为这样就能避孕;还有的更搞笑,就是把安全套切成丝,熬了一锅汤喝到肚子里。
孩子是从地里挖出来的,这有点像地瓜的意思。至于安全套,人们更是讳莫如深。这两件事情当中,性被包装的很严密,只能在暗中偷偷地进行。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也没有太大改进。所以,我现在所提出的“性而上”观念,仍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所谓性而上,就是充分肯定“性”的非凡地位和价值。虽然我并不完全同意弗洛伊德“一切从性出发,一切归结为性”的见解,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