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德川家康- 第5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嫁给权大纳言万里小路充房。总之,两家关系亲如一门。且元以为,前田氏现今的家督利长追随家康,成了身家百万石的大名,自然引起了淀夫人不满。

“在下多嘴了。在下就此告辞……”

“你等等,我还有话想问你呢。除了治部、长束、大谷等人,家破人亡的还有哪些?”

“想必夫人都知道了。”

“不知。我想让你当着少君的面再说一遍,好让他铭记在心。”说完这话,淀夫人吃了一惊。她又失去了控制。

“尽管对上杉氏的处置还不清楚,但因其最近才降服,故,估计和毛利无二,是有名无实……”

“我不是问你这个。我问的是家破人亡的,我想确认。

片桐且元有些纳闷,又拿眼瞥了秀赖一眼。秀赖依然在纸上胡乱写着。

“首先是备前的宇喜多秀家,然后有岐阜的织田秀信、宇土的小西行长、土佐的长曾我部盛亲、筑后柳川的立花宗茂、加贺小松的丹羽长重、若州小滨的木下胜俊……”且元掐指一一道来,“夫人,您询问这些,究竟有何用?”

不料淀夫人怒道:“我为何要问?这些人不都是为了少君才如此吗?我怎能忘记他们?”

“可他们只是受到治部等人的蛊惑……”

“不,他们不是因治部而起兵,乃是为了少君,才……”

且元忙抬手制止了淀夫人:“这话可不能随便出口。内府好不容易放过夫人和少君。”

“片桐大人,我且问你,从伏见运到本城的黄金有多少?”

且元又纳起闷来:“三百六十驮,约一万八干贯。夫人怎的问起了这个?”

“权当没有这一万八千贯,怎样?”

且元哑然,他注意到淀夫人似已失去了理智。

“本来,为了天下之用,已在大坂设了金库,从伏见运来的三百六十驮便是多余。我们就以少君的名义,把这些钱分给此次的受难者,那些可怜的浪人。不知你有无异议?”

“夫人……”且元慌乱不堪,“此言差矣。”

“差在何处?”

“设若内府说这些钱乃是为了补偿诸人,他倒必须答应夫人。”

“哼!片桐大人,你的意思,是说内府并未这般说过,对吧?我是说真的,而你却在假设,有什么用,不必再说!”

“在下不敢。”且元几欲泪下。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怎能因这黄金又横生波澜?家康处分那些人,秀赖却送给他们黄金,这不是明摆着故意挑起事端吗?

“黄金的事,先不要说了!”

且元一本正经低下头,忽然,他笑了。他已摸清了淀夫人的性情,他愈是一本正经,夫人愈是恼怒,遂道:“呵呵,夫人您啊,明知此事不可为,却故意戏耍在下。这些话若是被那些浪人听了去,不知会对夫人多么感激。”

淀夫人闭了口。事实上,她的心思确如且元所言,无非是说些气话。聪明如她者,难道不明?淀夫人轻笑道:“呵呵,还是让你看破了。我真是可怜啊。”

且元默默低下头。

“不只是我,少君也一样。片桐大人,你能不能好生对内府说说,让少君身边那些旧人早日来侍奉少君?少君身边没有一个人,如同弃石烂瓦,很容易让人产生非分之想。”

“明白。此事就交给在下吧。”且元终于松了口气,点头。

院子里,伯劳鸟叫个不休。又闲聊了一会儿,且元方告辞而去。

此前人们的心思似乎都被乱事吸引。可只要局势稍微安定些,就有许多人忍不住想见秀赖了。

“我又担心的是,将来大家都来向少君请安,却无一人到内府处。”淀夫人这般道。

且元安慰道,事已至此,就不应再讲什么少君与内府之别,双方应该和睦相处,这样最终也是为了丰臣氏。

淀夫人对此没有异议。她甚至想,若是为了秀赖,她甚至可以嫁给家康。但且元始终未提及这个话题。且元之所以未提,乃是因为家康未提。家康不提,自有隐情,因为阿龟夫人怀孕了。

淀夫人对阿龟从来没有好感。虽然她并不知阿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但一想到那个出身卑微的女人竟对家康心存感激、高高兴兴去服侍的样子,她就不禁酸溜溜的。

并非淀夫人对家康格外有好感。恰恰相反,她对家康的厌恨更多些。但一想到家康喜欢别的女人,她就极为不快。或许女人天性便是欲让天下男儿都拜倒在自己裙下。

不,淀夫人自言自语道,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母爱。淀夫人生下秀赖,是丰臣氏,也是浅井氏,甚至织田氏的荣耀,要让秀赖继承家业,代代相传。征服家康只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且元却没意识到这些。而这样的事情,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淀夫人的忧虑可想而知。

且元退下,淀夫人又发起呆来。照这样下去,所有人都忘了他们母子,当如何是好?

三成性急,过早把天下交给了家康。待到秀赖年至十六,在太阁枕边见证那份约定、在誓书上署名的人,恐全都入土了。

即使毛利和上杉还在苟延残喘,但他们早已处于黑田和福岛下风,胳膊焉能拧过大腿?到时五大老均已不在,五奉行也人去室空,世人都成了家康的家臣,哪还有丰臣氏的立锥之地?在这变化当中,若说有什么能够征服家康,恐怕只有淀夫人的年轻和母爱。想到这里,淀夫人一怔:还有……还有已故太阁留下来的黄金!

忽然意识到这一点,她不禁呆了。这念想与刚才那随口一言完全不同。此前只是心血来潮,现在却是格外认真。

家康当然不会忘了这些。但究竟该如何去发挥黄金的作用呢?现在方是拿主意的时刻了。万一家康要把这些钱拿出来打理天下,她该如何回话?且元不主动提起,家康会否弃之不顾?

淀夫人忽觉浑身燥热。此前从未考虑过的黄佥,忽然生出一对巨大的翅膀,在她身边飞翔……那么多的黄金,多少浪人也养得起,什么样的城塞寺院也买得下,使用得当,富可敌国,甚至可能改变天下人心!即使在此次战事中得到封赏的大名,也定有不少人为了军饷伤透脑筋。暗中把这笔钱借给他们,他们必会对淀夫人母子感激涕零。淀夫人又想起了高台院。高台院没有的东西,却在自己背后散发金光。就以秀赖的名义,把这些钱使出去……

想到这里,淀夫人再也坐不住了。她拍拍手,刚想把大藏局叫来,又舒了口气,重新思量。她感觉到巨额黄金的无穷威力。若一不小心让此事泄露,定会适得其反,引火烧身。

淀夫人出了房间,叫来大藏局。

“片桐大人退去了?”大藏局道。

“我有事问你。

“是。”

“大藏局,你知城中少君能支配的钱有多少?”

“这……到底有多少,奴婢也不知。总之,钱都是少君的。”

“若有人让你交给内府,怎生是好?”

大藏局惊诧地睁大眼睛,“奴婢会断然拒绝。少君未成人之前,任何人不得动用这笔钱。这是丰臣氏的私产,岂能上交?”

淀夫人心中的烈火再次熊熊燃烧起来。这个理完全讲得通。她遂道:“我刚才在想,要避免把这些钱交给内府,办法只有一个……”

“办法?”

“对。我带着这些黄金嫁给内府,结果会如何?”淀夫人轻佻而若无其事地笑了。

大藏局愣住了,紧紧盯着淀夫人。这究竟是戏言还是真心?她欲仔细地从淀夫人眸中搜寻答案。

“你怎的了,眼睛瞪得那般大?”

大藏局不答,而是表情僵硬地问道:“果真要让夫人交出黄金?”

淀夫人暧昧地笑了笑,“我是假设。”

“事实上,修理也在担心此事。内府向来吝啬,定会紧盯着黄金不放……”

“修理也在担心此事?既然你都知道了,为何不早些告诉我?”

“现在还不到挑明的时候。”

“哦,有理。”淀夫人故作轻松地笑着,内心却慌乱之极。若是连大野治长都在担心,此事迟早会被家康摆上台面。

“既然这样,奴婢就放心了。”大藏局夸张地叹口气,继续道,“刚才奴婢还吓了一跳,以为内府真的提起黄金和夫人再嫁的话……”

“说放心还为时尚早。”淀夫人道,“虽说现在还不能出口,但我们必须作好准备,无论他何时提出,我们都要有应对之法。”

“是。夫人说得有理。”

“因此,我才想问问你的想法。难道仅仅说不交,就能了事?”

大藏局不安地闭了嘴,打量着淀夫人。在她看来,淀夫人必是厌恨家康,才向自己问计,遂道:“夫人,依奴婢看,此事不易应付。”

“不易应付?”

“是。为了阻止内府提出,我们只好先出手。”淀夫人不觉有些失望。看来,大藏局毕竟未能窥透一个寡妇的心思。

“你有何见解?”

“首先是请夫人落发。”大藏局凝望着天空,一脸认真。

“落发?你让我皈归佛门?”

“是。然后用太阁留下的黄金建造大佛,为死者祈福。我们这般说,内府还有何话可说?到时夫人已落发,他也不再有非分之想……”

大藏局话犹未完,淀夫人早已捧腹大笑,一边笑,一边泪下如倾……

第三十二章 代掌天下

德川家康把近侍都打发下去,独自坐在食案前,忽然莫名地感到孤独。他吃了一惊。食案上的五菜二汤已司空见惯,身边的下人和阿龟夫人也如常静坐。可为何会如此寂寞?尽管他反复询问自己,但始终得不出确切的答案。

在世人看来,家康此次进入大坂城,当是何其幸运,但事情远无那般简单。对手们不成熟,破绽百出,在经历了一番浮沉之后,方才纷纷败落。

最可笑的乃是增田长盛。他虽也加入西军,实际上几乎未为三成出过一指之力。但“长盛内通三成”的谣言却甚嚣尘上,甚至绑住了毛利的手脚,让他这个西军主帅成为形同虚设的木偶。因此,家康未伤一卒,未发一弹,便轻轻松松重入大坂城。新的天下大势已尘埃落定。他赏罚分明,无人对他的处理有非议,赠礼在他身边堆成了山。

尽管如此,家康还是莫名地寂寞。得知阿龟夫人即将临盆,他本以为会高兴片刻,可旋即便陷入苦闷。

再生一个男儿,自又增加了负担。看看秀吉就知道了。健康的儿子未必贤明,孱弱的儿子不一定愚钝。生为人父,一切希望皆寄于儿女,一生为之劳力劳心。

家康苦笑着嗅了嗅饭菜。米饭今夜也莫名地少了味道。难道人就是为了这一日三餐?

无论是当初做人质时还是如今掌管了天下,家康饭食始终这般简朴。无人命令他非这么做不可,这无非是他自己的活法。想到此,他忽觉胸口发涨,胡乱扒了两碗,就没了食欲。

家康令人在碗里加了些热水,慢慢喝下去,然后恭恭敬敬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在这时,他心里忽然咯噔一下。这究竟是为何?难道是他忽然感受到了人之力量的卑小?我已经累了……但作为天下人,怎可疲劳?

家康哐啷放下碗,喊道:“来人,把片桐市正叫来。他应还在二道城。”吩咐完,他又在心里念了一句佛,轻轻地提了一口气。人生得意,莫忘警惕,疲劳时也要力戒消沉。

在念佛中,家康发现了自己的疲劳。他一如既往地反省和自戒。纵然整个天下都对自己唯唯诺诺,也不可掉以轻心。信长公在本能寺的麻痹、秀吉公在文禄之役中的大意,无一不令人警醒。他们都被神佛选中,幸运操取天下权柄。但当神佛从他们身上发现了哪怕是一丁点的瑕疵,便立刻毫不留情地收回了一切。他们都是英豪,终未能成为太平盛世的缔造人。自己绝不可重蹈覆辙。否则,便是对二公友情的背叛,也是不尊他们的遗志。这是一个天下人的责任。

负担愈重,愈苦痛,有时甚至要忍常人所不能忍。家康自以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些,不料竟由于疲劳而万念俱灰,这究竟是为何?

晚膳撤去不久,住于本城的片桐且元被传了来,城织部正、永井直胜和本多正纯亦陪同前来。

看到家康的脸色,且元顿时脸色苍白。深夜相传,究竟有何急事?比起这些疑问,他更担心的是,自己也参与了此次乱事,有待处置的问题堆积如山。他能不畏惧?

“今夜我只想和市正谈谈关于辅佐少君之人的事,你们退下吧。”家康把其他人打发了下去,方对且元笑道:“怎样,喝点酒?”

“不了,在下住在城中,故……”

“你太刚直了。唉,我也累了,本想歇息,可又一想,现在怎能歇息?天下刀兵未息啊……

“大人所言极是。”

“今夜就你我二人,咱们不妨畅所欲言。”

“遵命!”

“加贺大纳言已经不在了,我又太忙,毛利和上杉指望不上,小早川又太年轻,因此,辅佐少君之人……”家康忽然压低声音,“依你看,少君器宇如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