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德川家康- 第5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爱刀,如今居然把它送给自己。看来,家康已不欲返回大坂了。

“在下实受之有愧。

“你把自己当成是我来珍爱此刀即可。”

“正家岂敢?”

“我从大坂出发之后才终于想清。太阁当年向名护屋进发时也是我这般年纪。尽管我身先士卒讨伐上杉,却非那般容易的事。哈哈哈。”家康尽管想安慰正家,可已完全是斗士的口吻。

正家终于放下心来,再三向家康致谢,返回了水口。这些事定会传到三成耳中。

六月十九,家康宿于关地藏,二十日抵达四日市,桑名城主氏家内膳正行广恭恭敬敬出来迎接,要款待家康,家康却不敢轻易相信他。

倘若在这里遭到三成一众的袭击,即使能平安突围,恐怕也会落下笑柄。更重要的是,若有人趁机诘责,极有可能损害自己的武功和声誉。“多谢多谢。家康明晨将前去拜访。”家康先是爽快地答应下来,然后趁夜备好船只,径直赶赴三河的佐久岛,再由此进入冈崎城。

冈崎城乃是家康出生之地,亦是祖居之城,家康的奋斗与此城息息相关。现负责守卫的乃田中兵部大辅吉政。

吉政曾被任命为秀次督官,秀次事件之后,他遭到秀吉严厉斥责,后在家康的说和下才幸免于难,因此,他对家康感恩戴德。

“此处是内府出生地,还请好生歇息。”

“实乃怪事,一来此城,我就感到安心。尽管太阁故意刁难,改封了我,还把城主也换了……”

吉政挠了挠他的秃头,笑了:“此处领民都对内府感服得很。在下进城之后,发现处处皆渗透着内府厚德啊,真是令人敬佩……”他话题突然一转,道:“有人正等着见您,还请内府允准。”

话未毕,一人随即走进书院,竟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尼姑。

家康不禁一愣,直直盯着那尼姑,总觉她与吉政很是相似,遂道:“你是否兵部大辅爱女?”

“是。贫尼乃高台院身边的庆顺尼。”

“你侍奉高台院?”

“正是。”

“你是好久没来看望令尊了,才特意赶来的?”

“不,贫尼奉高台院之命,专程来恭送内府大人。”

“不敢当,不敢当。

“高台院本想亲自前来为大人送行,可竟未能成行,因此打发贫尼来冈崎,代为问安。”

家康点着头,眼角湿润了。芸芸众生之中,唯有高台院一人明白他的心志,这也形同自己得到了秀吉的理解。

“当今天下,能够真正继承太阁遗志的,只有内府一人,还请内府珍重——这是夫人原话。”

“家康实在惶恐,惶恐!你回京城之后,一定要告诉高台院,家康感动至极。”

尽管时机已然成熟,但对于家康来说,这次出征仍是前途未卜。一旦稍有差错,就极有可能像今川又元和武田信玄一样一败身灭。五十九岁的身体已不再适合戎马倥偬的生活,就连平索爱游山玩水的秀吉,在从肥前赶往名护屋期间,都明显衰老了,此为家康亲眼所见。此外,世人都在用奇怪的眼光看着家康:“都这把年纪了还发动战争?”这令他更加痛苦。

关八州已然握在手中,万无灭国之虞。知足者就该悄然隐退,安享晚年,才是最聪明的活法。可家康却孤注一掷,再次发动一场决定天下大势之战。世人十之八九都认为家康此是贪心不足。就这种困境中,比任何人更理解秀吉心思的高台院竟悄悄来声援他,这无异于黑暗中的光芒。

不久,就谈到高台院枯淡的日常生活,以及拜访她的那些太阁旧将。

“谁真正拥护少君,经常成为武将们谈论的话题。”庆顺尼道。

“我想也是。每当那时,高台院如何回答?”家康问道。

“夫人总是毫不掩饰地回答是她自己。其他人只是徒有一片忠心,并无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高台院还说,为了少君,不定什么时候还得由她来求内府呢。若是不用求就好了……”

庆顺尼太直率了,就连吉政都有些尴尬地责备起她来:“这些事谁不知道,用得着你说!”

冈崎以东的行军,变成令人舒心的游玩之旅。

二十三日晚,家康在滨松城受到堀尾带刀吉晴父子的迎接;二十四日晚宿于佐夜的中山,同日,路过挂川,山内对马守一丰还特意前来献了午餐。

家康清楚,一丰也已然铁心跟随他了。二十五日,家康派使者到他无比怀恋的骏府去探望城主中村一氏的病情,本人则住在二道城,受到了款待。

当晚,病中的一氏乘轿来到二道城,为了家族未来,他流着眼泪向家康祈求道:“想必大人您也看到了,在下如今病魔缠身,无法与大人同行,真是无比遗憾。孩儿们又年幼,就请让愚弟彦右卫门一荣加入大军,为大人效犬马之劳吧。”

以清洲的福岛为首的诸将,原本都是秀吉为压制家康而特意安插的,可他们现在全都变成了家康的盟友。他们乃是在接管了家康旧领之后,才深刻地感受到家康不为人知的仁德一面,渐渐心服口服。

二十七日,家康抵达小田原,二十八日到藤泽,二十九口参观了江岛镰仓……当家康进入诸将陆续集中而来的江户时,已然是七月初二了。

第九章 佛心入尘

在德川家康的命令下,大谷刑部少辅吉继率一千多名士兵从越前敦贺出发时,为庆长五年六月二十九。一路晓行夜宿,于七月初二抵达美浓垂井,在此等候石田三成之子隼人正重家。

三成正在思过当中,无法东行。但他刻意向家康提出请求,让儿子隼人正代自己前去,并要跟着大谷刑部少辅吉继出征。因此,大谷吉继以为隼人正会率人马提前赶到垂井。可等他赶到垂井,隼人正竟还未到,吉继顿觉不安,立刻叫来传令使汤浅五助,让他给三成修书一封。

领有越前敦贺五万石,现也升为奉行的大谷刑部少辅吉继,对三成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甚至远远超越友情。十六岁时,他就被秀吉召用,推举人便是三成。当时,秀吉出征中国地区,正停留姬路城,大谷从丰后赶去,才华横溢的他备受青睐,立时变成秀吉身边年俸一百五十石的侍童。从那以后,吉继就一心帮助三成,这次出征也不例外,若有可能,他真不希望让三成和家康发生冲突。

“你好生听着,我怎么说你怎么记。治部若现在和内府冲突,无异自取灭亡。”由于麻风病,吉继双目已盲,尽管如此,他的识人之能和干练果断依然不减当年。

汤浅五助磨好墨,吉继用沙哑的声音口述道:“听闻此次大人不能亲赴会津,不得已派令郎替父出征。尽管加此,鄙人仍以为,大人与令郎携手随行方为上策。若有幸能与大人同行,自当在内府面前为您美言,确保万无一失。若大人未向会津发兵,必引起内府怀疑,于将来不利。当前东国之夏风光宜人,余将于垂井恭候二位大驾。望大人三思。”

吉继边口述,边悄悄祈祷三成能理解自己一片苦心。在他看来,三成与家康之器量简直有天壤之别。吉继认为,但凡有实力者,掌握天下自是极其自然之事,因此,身负拥护丰臣氏之重任,眼下要拥立家康,以保天下太平,同时对家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丰臣家风风光光存续下去。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目盲的吉继才特意乘轿率部来到此处。他的目的并不只是请求隼人正与自己同行,而是催促三成出征。这样一来,即使三成不亲自出征,起码也会让隼人正出头。

可使者与三成家臣橙原彦右卫门一起返回时,并不见石田人马。使者道:“大人,您的书函已交给了治部大人,可大人并未回信,而是让樫原大人来了。”

吉继暗暗叫苦:看来三成根本没有出征之意,既如此,就只能说明事情正如世上传闻,三成想趁家康不在大坂时,策划阴谋。

“吊起蚊帐。请彦右卫门进来。”

虽然此时世人还未把麻风病看作恶疾,但大谷吉继并不想让人看到自己已然溃烂的四肢和缠满绷带的脸。吉继藏进蚊帐之后,樫原彦右卫门就被请了进来。

“获知大人心绪甚好,不胜欣慰。”彦右卫门在帐外恭恭敬敬问候道,吉继不禁苦笑:“我并不是把你当成蚊子,只是有病在身,只能如此。见谅。”

“大人见外了。我家大人要小的好好向您请安。”

“彦右卫门,口信你不必说了。我想知道,治部大人是要与我一同赶赴会津,还是要我先独自前去?”

彦右卫门似乎一愣,道:“我家大人说有紧急事情要与刑部大人商量,故请大人您务必去一趟佐和山,并由小的为大人带路。”

“要我去佐和山?

“正是。说有十万火急之事要与刑部大人商议,请无论如何也要去一趟……”

“彦右卫门!你知现在是何时吗?如今乃是内府受朝廷和少君之命亲征会津,远征上杉氏的关键时刻。此时还有何事比赶赴会津更重要的?到底怎么回事?”

彦右卫门一惊,低吟了一声:“小人不知。小人什么也不知。”

“难道商谈内容一丝都不能透露,只是让我无论如何去一趟?”说罢,蚊帐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石田三成重臣彦右卫门的话令吉继悲伤不已。许久,他叹一声,道:“你果真什么也不知?”

“是。我家大人什么也未告诉小人。”

“既如此,你回去告诉大人,说吉继这就去拜见。”

“您答应了?”

“我是去向治部大人进谏,彦右卫门!”

“是。”

“你也当劝劝才是。现在可是十万火急啊。”

但彦右卫门没有回答——大谷吉继虽答应去佐和山,却不是前去商谈,而是要力谏石田,如此一来,定会给彦右卫门带来麻烦。

“你且先回去。我这就去见大人。”

大谷吉继把彦右卫门打发回去,立令人加强垂井一带的戒备。既然已明确表示反对三成,就难免受到对方攻击。三成本人倒不至于与他翻脸,但最近被三成聚到佐和山的浪人当中,有相当多的人生性好斗,残忍异常。

一切准备妥当,又过了两日,吉继才起身赶往佐和山。他想给三成两天的时日充分思量。因为一旦与家康为敌,三成毫无胜算,可说这两日将决定三成的前途。

随行人员除了少量士兵,还有三位吉继失明之后的左右手,他们分别是此次随吉继出征的年俸一万石的越前大名平冢因幡守为广、汤浅五助,贴身侍卫三浦喜太夫三人。

听说吉继前来,三成不禁喜出望外,连忙出迎。

此时城池守卫森严,看来已进入临战状态。城墙和堡垒的修缮也已完成。吉继时不时向三浦太夫小声询问有何可疑之处。此时他明白,三成之反心已如铁石。

“刑部少辅大驾光临,欢迎欢迎。我来给你带路。”三成似乎早巳等不及,恨不得立刻拉住吉继的手,亲自把他引领到大厅去。大厅四壁刚刚修缮过,散发着清新的香味。但现在的吉继连嗅觉都失去了。他清楚的唯有一事,那就是眼前这位密友心里只有无数的机关和算计。

三成已然把增田和长束看作自己人,再得到大谷刑部少辅吉继的支持,他就有足够的力量鼓动三大老,然后向天下宣称:唯有自己才是拥戴丰臣的义军,他的大义名分自然也就站住了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已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要说服吉继。

若领地位于西面的吉继成了自己人,宇喜多秀家自然不会为难三成,而毛利辉元也将不得不加入此阵营,另一位大老上杉景胜正和家康对阵,真是天赐良机!故,大谷吉继的向背将会决定此次起事的成败。若吉继答应支持三成,三大老和三奉行就可以秀赖名义发布檄文,号召天下曾经受恩于丰臣氏的诸大名,联合起来反对德川家康……吉继对三成的如意算盘一清二楚,所以他一直慎之又慎。

今日的大谷吉继脸上裹着浅黄色绸布,身披盔甲,盔甲内则是庄重的武服,白底绘黑蝴蝶。他坐下之后,三成立刻把岛左近、蒲生备中守等猛将叫出来,让他们一一向吉继问安。对他们的问候,吉继只是轻轻点头,绝不轻易开口。三成的决心似已无法改变,而吉继进谏之心也无丝毫动摇,气氛紧张得简直令人窒息。秀吉生前,他们都曾是风光无限的宠将,现在却各怀异志。

问安结束,三成把人全打发了下去,厅内只剩三成、吉继和汤浅五助三人。汤浅五助原本是关东北条氏浪人,被吉继收留之后,先做了一段时日马夫,后来又做了马厩小吏,再被提拔为贴身侍卫,现在则是吉继的“眼睛”。此人温厚正直,忠心护主。

人们退出去之后,大厅里冷飕飕的,无一丝夏日的感觉。

“治部大人,出征准备已然作好了吧。您何时出发?”吉继先开口。

三成微微笑了:“我知刑部少辅乃是出于善意才劝我,但三成完全没有出征的意思。此事不必再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