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胡亥大队行至函谷关前,跟随胡亥一路而来的各色平民、游商亦或是有些许别样心思的人等已经累积至二十余万人之多!
数十万人拥挤在道路两边,若是有心人推动一不小心就将酿成大患!
最重要的是胡亥此次出咸阳身边护卫的仅有六千余还未被赐名的翁仲玄武军。虽然从这些身高八尺以上的大汉表象来看,估计就是再来个一倍平民也不一定能冲破这些完全是钢铁堆成的巨人的对手!
但是没有见过这些貌似强悍威武的玄武军出手的章邯始终有那么一丝忐忑!
胡亥罕见的强硬的拒绝了章邯的提议,并在行至下邦的时候就着龙卫调遣黑冰台铁鹰剑士并龙卫七尉至十五尉所有死士齐出咸阳。混杂于道路两旁平民之中!
黑冰台铁鹰剑士并龙卫九尉有多少人胡亥不清楚,但是胡亥相信如果这些措施不够的话赢一肯定会提醒自己,但是从赢一的表现来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胡亥又再次否决了章邯从灞上调遣二十万大军沿途卫护的提议。
适当的露出一些底牌,彰显下大秦的强悍武力可以,但是并不是说胡亥要将自己所有的底牌都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让所有人都知道!
要知道灞上大营二十里范围内都是禁区!日夜都有无数隐藏在暗中的龙卫以及从灞上大营挑选的实习斥候巡逻。一旦有人靠近尽皆是格杀勿论的!
灞上的六十万大军目前除了朝中大臣知道外,也就只有如今算是半软禁在文信学宫如今的大秦帝国皇家学院之中的诸子百家知道些大概!
不过虽然胡亥拒绝了章邯调遣灞上大营大军前来卫护的提议。却下令将中尉杨瑞和的中尉署中的吏员以及函谷关中除守关兵卒之外的吏员和卫卒尽皆调出维持秩序!
胡亥被龙卫团团围在大队中央!
在他前后都是已经尽皆带上面甲的玄武军重甲步卒!
离函谷关越来越近!
还有两三里远,胡亥就看到雄关上垂着一幅与关山等高的挽诗,战车大小的黑字两三里外便触目惊心,上云“国维摧折”,下云“长城安在”。
六千余重甲步卒沉重的脚步声连成一片却又仿若一人,缓慢而又坚定的前行着,一步步的靠近着函谷关,每前进一步,胡亥的心就跟着攥紧一下!
他不知道,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关外列阵的数万兵卒!
李信的一万九原精骑并杨熊在淮河一战中的万余卫卒残军已经尽皆在关外列队!
蒙恬北上被胡亥下诏归关的两万余九原军伤兵同样在关外列队!
两只盔甲一样残破,眼神一样锐利,哪怕是伤残兵卒也同样将身躯挺立笔直的兵卒分列大道两边!
在大道中央是一架简易的马车,杨熊并十七个卫卒都尉护卫着马车上那座简易却不失庄重的灵柩!灵柩中是武城侯、大将军王离被冰块包裹起来的躯骸!
李信亲手持一杆三丈高的迎风猎猎的黑色大纛,旗上一行白色大字“武城侯王离”,在这黑色大纛中央四个斗大的白字——“魂归故土”!
大道两边的两只军队虽然铠甲有所不同,但是有两点相同,一是两只军队大多数的兵卒手中都抱着一只或者两只墨黑的陶罐!
还一点相同之处是两只军队尽皆白幡遍野,身披缟素!
随着胡亥大队靠近函谷关,六千余重甲步卒的踏步让整个大地都微微震颤起来!
胡亥一挥手,大军停下!
“批缟执幡!”
胡亥翻身下马,肃然道!说着解下身上的黑金披风,伸手接过赢一递过来的缟素批在身上!
片刻间,一万多人的队伍已经全军尽缟!无数的白幡举起!
函谷关内外已经聚集了不下数十万的平民和各色人等!
看到缓步出现在函谷关外的胡亥,列阵在函谷关外的数万大秦兵卒齐齐单膝跪地,齐声高呼道:“恭迎陛下!”
宏大的声浪让雄伟的函谷关都微微震颤!
“恭迎陛下!”
无论愿还是不愿,关外聚集的十余万各色人等齐齐躬身作揖参次不齐的道!
“尔等平身!”胡亥用尽力气高声道!
“谢陛下!”
等到所有兵卒起身,胡亥沿着道路左侧缓缓前行。
这一侧列阵站立的尽皆是胡亥打发出去的十万卫卒兵卒,进过淮河一战如今也仅仅剩余不到万人!
对于发生在这些兵卒身上的事情,李信早已经飞信事无巨细的禀报了胡亥!数万伤兵自刎身亡的勇气让胡亥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震撼!
能坦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这需要何等巨大的勇气?最重要的是做出如此选择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数万人!
这是这些卫卒第一次见到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
随着胡亥的走近,这些铠甲残破、哪怕在面对二十余万凶悍百越蛮夷冲杀之时也没有一丝紧张害怕的兵卒们,一个个突然紧张起来,不自觉的将身躯挺得更加笔直,攥着兵器的手指都微微发白!
胡亥走到最前方的一名步卒身前,轻轻的抬手在他脸上一道刚刚结疤的指长的伤痕上拂过,这道伤痕如果再偏半分就将从他眼中划过!
感受到胡亥带着汗水的手掌,这个兵卒涨红了双脸,身子都不禁微微颤抖!胡亥敏锐的感觉到这个兵卒的紧张,微微笑着细心的用手将他身上已经残破不堪的铠甲整理了一番。
随即胡亥伸手想将这兵卒抱在怀中的陶罐接过,这个兵卒感觉到有人要拿自己怀中抱着的陶罐顿时一惊,条件反射般一下将陶罐紧紧抱在怀里!
然后就猛然发现自己这是在从皇帝陛下手中抢啊!大惊之下手一松,陶罐顿时掉落!胡亥眼疾手快的俯身双手稳稳接住即将落地的陶罐,然后轻轻拍拍他的肩膀缓步前行!
随着皇帝陛下的离开!这个兵卒长长舒出一口气,刚刚陶罐的跌落让他霎那间都有种想死的感觉!
那是自己袍泽的遗骸,自己已经将他带到函谷关外,马上就要将他带回到关中故土,如果在这个地方跌落摔碎,他永远也不会原谅自己!
也许是错觉,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背上溅落一滴滚烫的水滴!
这兵卒疑惑的抬头看看,却是漫天的骄阳!
第六十九章念我故乡
胡亥抱着从第一名兵卒手中“抢”过来的装有阵亡兵卒遗骸的陶罐,沿着万余卫卒排列而成的阵列就这样缓步前行!
每当走过一名卫卒身前,胡亥都会驻足轻手将卫卒身上残破的铠甲战袍整理一番,在每一个卫卒怀中抱着的陶罐上摩挲片刻,然后再下一位,如此往复。
胡亥的表情专注而又珍重,像是一位父亲在为归家的游子接风洗尘!像是在摩挲一件稀世珍宝!
胡亥就这样走着,函谷关外刺眼的阳光下除了那黑色大纛以及无数的白幡在风中猎猎作响外,数十万人都鸦雀无声!
自始自终胡亥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所有人都似乎能够清楚的听到皇帝在每个兵卒、每只陶罐前似乎都说过什么!
所有人都能清楚的感觉到那个独自缓步行走在大道两侧的皇帝心中的哀伤!
此时无声胜有声!
无形的悲伤开始在空气中飘荡,酝酿!
一个时辰后,等胡亥转了一圈重新回到承载王离灵柩的马车前时,锦织的黑色内袍和黑金缎靴上已经满是尘土!
这是最后一个兵卒,是从巨鹿退回的九原伤兵!他的手中同样抱有陶罐,而且是两个!
蒙恬坚决的贯彻了胡亥要将每个阵亡兵卒的遗骸带回关中之地的诏令,此次归来入关的一万多九原伤兵少则抱有两个装着阵亡袍泽遗骸的陶罐。多则有四五个背负在身上!
跟随杨熊归来的万余咸阳卫卒所携带的陶罐并不多。统共也就千余只。概因为了突围已经来不及也没有办法将阵亡的近九万咸阳卫卒火化并将遗骸带回!
所以杨熊无奈之下只有优先将能找到的各级将领的遗骸火化带了回来!
不过万余残存的咸阳卫卒每个人都知道,此生他们必将会再次到达那掩埋着自己数万袍泽的墓地,必然会将这些战死沙场的袍泽迎回关中故地!
胡亥从这个断了一只手臂的九原军兵卒手中再次拿过了一只陶罐!抱着两只陶罐,细心的将这名九原军兵卒身上凌乱的袍服整理一遍,转身回到了王离的灵柩前!
“起棺!”胡亥略带着沙哑的声音响起!
数十个龙卫拥上前用麻绳将王离的灵柩牢牢锁住,然后在棺底支撑上十余根手臂粗细的三丈余长的木棍,王乾随即领着一帮王氏子弟上前抬起了灵柩!
在胡亥身后是一辆由六匹黑色骏马拉着的高达三丈的青桐云车!
大秦自始皇帝登基之日时,所下达的第一诏就是大秦典则!典则上对大秦的国号、国运、国历、国朔、国色、国纪等等有明确的诏令规定!
大秦国纪:以六为纪,法冠六寸,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这个“乘六马”自是指皇帝的天子御驾所能用的拉车之马匹数量!其下是九卿及九卿以上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一。不得逾越!
而此刻显然,原本最多能乘四马的王离被胡亥用上了皇帝能够乘驾的云车!
这是何等荣耀!
云车垂下一副挽诗,挽诗右云“南海长城,大秦柱石”,左云“六军司命,华夏栋梁”。
等王乾等人将王离灵柩安放好之后,胡亥将一直搂抱在怀中的两只小小陶罐郑重而又小心的放置在了车驾前!
两只陶罐上都写有阵亡兵卒所在的军队以及籍贯所在,以便登记造册及时查询!
安放好两只陶罐,胡亥翻身上马伸手一招,赢一见状连忙将一直抱在怀中的一杆没有展开的黑色大纛双手递给胡亥!
胡亥将手中的黑色大纛高高举起用力一抖。黑色大纛迎风飘扬。
“烈士相将,念我故乡!”两行斗大的白色大字在阳光下刺眼而醒目!
“大秦将士们!归家了!起!”胡亥举旗高声呼道。
六千余披麻裹素的玄武军听到胡亥的高呼,齐齐一个向后转,朝大道两边分开,空出一条足够容纳载有王离灵柩的青铜云车通行的道路,齐声高呼。
“起!”
声浪腾空,白幡倒卷!
三千身着全身重铠带着面甲手拿狰狞狼牙大棒的玄武军率先踏步铿锵前行!每只狼牙大棒上都挑着一幅细长的白幡,白茫茫如大雪飘飞;
王离灵柩居中而行,胡亥和李信一人一杆黑色大纛分居云车前后。皇帝陛下亲手执挽联引路先行,不仅为王离。更为后方数万装载在陶罐中的大秦勇士!
另三千余玄武军并万余咸阳卫卒和万余九原军伤兵,披缟裹素持剑挺立,黑森森如松林无垠。
“北阪有桑,南隰有杨。
有车辚辚,远别我邦。
黑发老去。烈士相将。
西望关山,念我故乡。
长谷如函。大河苍苍。
君子去也,我多彷徨。
关山家园,与子共襄。
……”
灵车辚辚行进在宽阔的林荫驰道,不知何时,不知何人率先吟唱起了这首亿万秦人铭刻于心的老秦歌谣。数万大秦兵卒齐声吟唱起了秦风!
苍凉悲怆的秦风歌声悠长连绵地回荡在函谷大道!一路西行,道中商旅停车驻马,四野民众闻声而来,肃穆哀伤遍及南国。
灵车一入函谷关内大道,顿时陷入了无边无际的汪洋路祭。白幡遮掩了苍苍山林,哭声淹没了隆隆车马。
三十余年前,大秦两大柱石王翦、蒙武南下,殉国入关,就是由这条大道回归故土!那时两座大山齐齐溃崩,始皇帝就是在这条承载了无数老秦人血泪的函谷大道上迎回两大柱石灵柩!
是时,老秦人无尽的悲怆仿佛就在昨日!
两大柱石崩塌不久,另一大柱石王贲积劳成疾再次踏鹤而去!
如今,老翘炜族军中仅剩蒙恬和王离两大柱石!老秦健卒不足百万!
今日,大秦逆贼作乱,风雨飘摇,国土动荡!
今日,两山再崩一壁!大秦健卒十去其一!
秦风悲壮,漫山遍野万众呼应,连绵不绝,一遍一遍!
唱至“西望关山,念我故乡。长谷如函,大河苍苍。君子去也,我多彷徨。”时,悲声大起!
关山呜咽,函谷呜咽,!
所有的老秦人都哭了……
灵车进入关内大道,整整走了三日三夜,及至进入咸阳,反倒平静了。
白茫茫的挽幛长幡淹没了宽阔的咸阳大道,数不清的香案祭品堆满了咸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