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小记 作者:金波滟滟(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6-04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浮生小记 作者:金波滟滟(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6-04正文完结)-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这里,卢八娘更加坚决地推开了十七郎,“快走吧!”
  司马十七郎最后在卢八娘的唇上狠狠咬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了殿内。这一夜他根本没睡,练剑练到了天亮。
  第二天一大早,司马十七郎又进来了,当他蹑手蹑脚地靠近床头时,卢八娘已经睁开眼睛向他一笑,不用说她也几乎没睡着。
  司马十七郎了然,不敢再看王妃,便指着正在一旁呼呼大睡的两个儿子说:“你每晚都亲自哄
  儿子睡觉一定会非常累吧。”
  “不,不但不累,我反倒觉得有他们在我身边才让我觉得充实。有空时看看他们睡着的小脸,怎么看也看不够。”
  “我们的儿子自然是最出色的。”司马十七郎说着也俯身看向两张睡着了的小脸,然后不由自主地亲了几下,他略抬了抬身子,下一个亲吻就落到了卢八娘的唇上。他吻得很轻,如蜻蜓点水般地很快离开了,“我服侍你起床梳洗吧。”
  卢八娘不由得又笑了,由着他扶起自己轻声吟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早被孟白带到了这里,卢八娘吟出并不奇怪。
  司马十七郎亦曾读过,马上看着她道:“我只盼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那一刻。”
  明明相见了,却又不能相聚,是相见的幸福多一些呢?还是不能相聚的痛苦多一些呢?
  卢八娘和司马十七郎都答不出,但他们身在其间,体味着幸福加上痛苦交缠在一起的滋味。生活就是这样,从来不只是蜜糖,而是酸甜苦辣样样俱全。
  旭儿和捷儿才是真正的得益者,有了父亲的关爱,他们茁壮地成长着。父王不同于母妃,除了会教他们读书习字,给他们讲故事以外,还会带他们去看军队操练,将士比武,有时还领着他们骑马出城,到山里射鸟,去河边捉鱼,男孩子的成长中有了父亲的参与完全是不同的。
  卢八娘偶尔也会参加他们的活动,但大多数时她只是迎接他们回来的妻子和母亲,看着他们带回来的猎物,嗔怪着让他们洗干净再吃饭,听着小儿炫耀他们的见闻,生活是如此简单而美好。
  到了司马十七郎身边后,旭儿的学业很快就纳入正规的轨道,每日一大早就上书房读书,所学的内容都由司马十七郎事先圈定,下午习武及一些杂项。君子需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此时世家子弟的教养都是如此。卢八娘也由此知道司马十七郎竟然会抚琴,大吃一惊之余,卢八娘便会隔三差五地请他抚上一曲给自己听,也算是夫妻间的一件乐事吧。
  司马十七郎对捷儿的要求远没有旭儿那样严格,并没有急着为他安排师傅学习。倒是卢八娘见捷儿特别羡慕旭儿每天读书,便为他选了一位书画家教他学画,因为他特别喜欢到处涂鸦。

  ☆、第八十九章 退幕后卢八娘放权求赈灾于郡守免职(一)

  卢八娘从淮北大营到平北城,意味着淮北的政治中心也由原来在淮河北岸正式向西北迁移了。随着淮北军所控制的土城不再只是淮河北部的一隅之地,而是雄居黄河之南,淮河之北的大片领土,大青山脚下的淮北军大营已经完全成了大后方。用发展的眼光看,淮北军一定会继续向西北迈进,那时候平北城也会成为整个淮北的中心。
  这一次的迁移,也伴随着淮北行政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原来的淮北军大营那种类似大家庭的供给制经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淮北建立起了一个比同时期诸国都要先进和全面的管理制度。
  这种管理制度在政治、军事方面是封建制以特点的中央集权,但在经济、教育等方面却加杂着自下而上的自由思潮,能够保障淮北具有足够的活力持续发展。
  卢八娘亲手推动了所有的改革,但她并没有为自己保留任何一个行政职务,这当然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随着司马十七郎到淮北开创一片新天地时,卢八娘就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她也没有为延续自己的权利而努力。在这个男人社会,留下眷恋权利的印象对她很不利,对儿子也很不利,衡权利弊得失的结果,她觉得不争要比争好。
  司马十七郎看到卢八娘有条不紊地将淮北的政务、经济顺利移交,他的感觉就是不放心,“王妃,没有你在管着,他们能做好吗?”
  卢八娘一笑,“你怎么会这样说?淮北的官员都是一时之俊才,也是我们用心挑选出来的,他们的才能自然能够胜任所任的职务。更何况,按我们的安排,所有的权利都是相互制约的,而最终的权利都要集中在你的手上。”
  这一点司马十七郎也是非常认可的,在设置官员,分配职责和权利时王妃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她的很多安排猛然听到很奇怪,但越推敲越觉得有道理,想来她一定思考了很久。
  司马十七郎本应该支持王妃退出淮北政权的,毕竟淮北已经过了草创时期不正规的阶段,还让女人继续掌权并不合适,但是他还是可惜,“王妃,你的才能如果只用在内院实在太可惜了。”
  时代的主流思想就是如此,在淮北王还活着的时候,淮北王妃在最艰难的时候出来坐镇后方是无可厚诽的,但是现在的形势已经变了,卢八娘退居幕后的时候到了。
  诚然她可以继续留在淮北大营维持原来的局面,但也不过再多延长几年的时间而已,并且一不小心会落得骂名。卢八娘是最机敏的人,她早为自己准备好了后路。
  青州是她的地盘,那里还有一个郡是她的汤沐邑,几年的经营,已经完全掌握在她的手中,她只要抓住青州,抓住船队就能保障自己和儿子们的安稳,退居幕后又何妨?
  在利益方面,卢八娘总是清醒的,她从没想过把自己完全交给别人,理由嘛很简单,如果男人不可靠,想靠也靠不上,必须靠自己;如果男人可靠,那么自己多一条出路也没什么不好,而且可靠的男人也不会反对。因此她嫣然一笑道:“我自然也不会完全放手,首先是青州,我现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那里,为淮北建成一个最可靠的后方基地。再有如果需要我帮忙,我自然责无旁贷。”
  这样确实是最好的结果,司马十七郎也只能接受了,但是他每于重大的政务决定前都要与卢八娘一同商议,并且非常重视卢八娘的意见,差不多言听计从的那种,因为他真心觉得卢八娘在这方面要比他高明。
  卢八娘表面上退出了朝堂,但其实依旧对淮北的各种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依旧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要知道到淮北政界的官员至少有一多半是她亲手提拨的,她的心腹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虽然退出了上层的政治体系,但却在基层留下了大量的女性掌权人。
  这些散在各处的女官员、商人、农场主、纺织厂主,还有官学里的女学生,她们的作用远胜于她一支独秀地引领时代,她们会缓慢而持续地提高女人的地位,为卢八娘,为所有的女人带来更多的权利。在现实主义者卢八娘看来,适度的进步要比冒进好得多,也容易被接受得多。
  于是卢八娘看起来确实要比过去闲了,从进了平北城后她的目光更主要地落在了王府内。照顾丈夫、关心儿子、处理府内的杂事,也许过去的卢八娘会觉得有些无聊,但现在的卢八娘却觉得平淡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王府的花园里更经常能看到卢八娘的身影,她享受着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享受着美丽的景色,享受着优闲的感觉……
  进入深秋时,阳光正好,卢八娘斜倚在软榻上看着不远处的儿子们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她费了不少的力气才向司马十七郎为旭儿争取到与别的孩子一样的福利,那就是每旬除了沐休多休息一天,这一天孩子们可以放下功课尽情地玩。
  看看时间,卢八娘叫人端来水果,“叫孩子们休息一会儿吃点水果。”这里可不是四季都有各种新鲜水果的前世,这些从西部贩来的瓜果要算得上是奢侈品。
  桃花挺着大肚子——她已经生了四个了,现在怀上了第五个,张罗着让孩子们洗手,卢八娘看着她叹道:“你坐一会歇歇吧,这么多人哪里用一个孕妇做事呢?”
  桃花根本闲不住,她笑道:“我得看着他们是不是好好洗手了。”然后跟着孩子们一起大吃起水果来,她的胃口一直超好。
  卢八娘接过桃花递来的一块甜瓜吃了下去,抬眼见桃花大儿子小虎的腰带松松地垂下来,就快掉了下来。要知道桃花对于孩子完全就是放养,一点也不细心,并且屡教不改,卢八娘也懒得再说她了,便招手道:“小虎,过来。”顺手替他将衣带结好。
  生了两个孩子,又亲手带大了他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卢八娘越发地喜欢孩子,不管是谁家的孩子,她都喜欢,是发自内心的那种见之而喜,即使对脏兮兮的小孩子也一样。
  而且有趣的是,过去孩子们都很怕她,但现在他们不知怎么知道她是喜欢他们的,对她也变得亲热了。想来小孩子的直觉特别的灵敏,天生就会趋利避害。
  孩子们吃好了又去玩,卢八娘起身回了雍和殿内,虽然司马十七郎早已经入驻正泰殿了,但其实整个王府是从她到平北城才真正全部运转起来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理顺。
  平安已经等在殿内了,他拿了一张长长的纸,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了很多事项,做为王府的大总管,他比卢八娘还忙。
  “王妃,”平安看到王妃总算回来了,赶紧上前行了一礼说:“按王妃的吩咐,将后面靠西的房舍都改了大门,里面加了围墙,给王妃的护士们住了;前殿新设的厨房建好了,以后王爷用什么在前殿直接传饭方便得多,也可以留议事的官员们用餐……”
  一气说了十几件事,平安又问道:“请王妃示下,如今府内的下人不过百人,是不时新选些良家女服役?还有如今总算有了像样的内廷,也不好让小厮出入了,我想不如选些男童充作内侍。”
  卢八娘摇了摇头,“府内不过我们一家四口,近百人服待已经足够了,我们一起把每个人的职责明确下来,以后就按新规则奖勤罚懒。至于内待的事,千万不要,我们淮北人口尚且不足呢。”
  “王妃宽厚,奴才哪里敢从淮北选人呢,不过是虏来的胡人中有几个七八岁的小子,我瞧着还算机灵,便要了过来,想着用心带上几年,在内院用着正好,并不会损害王妃的英名。”
  “也不只是名声。”成为母亲的卢八娘根本听不得把七八岁的孩子变成内侍的事情,她摇手道:“都是人生父母养的,不可害了他们一生。”
  见平安低头不语,卢八娘内心恻然,听说平安几岁时就被卖到了宫里做内侍,连自己的父母也不记得了,便低声道:“平安,你若想要什么,只管对我说。”
  “奴才想要的王爷和王妃都已经给了,”平安一时恍惚,但很快从无奈中清醒过来了,“奴才自幼入宫,只一心跟随王爷和王妃,别无它想。”
  没有亲人,没有后代,也没有相伴的妻子,这就是平安的一生。
  卢八娘想想对平安说:“你既然收留了那几个孩子,就把他们认做义子吧,好好将他们养大,也算是个寄托。”
  平安本想反驳的,他就是认义子也不想认胡儿,但是他犹豫了一下便就接受了,心想,王妃自从有了儿子,一天比一天和善,就是对胡人也非常好。本着王妃说的就是对的原则,平安赶紧上前答道:“奴才听王妃的。”
  后来平安用他的后半生收养了近百名孩子,大部分是胡儿,受王妃的影响,他对胡人和汉人一视同仁,并培养出很多优秀人材,在这些孩子的围绕下,他的晚年生活也很幸福。

  ☆、第八十九章 退幕后卢八娘放权求赈灾于郡守免职〔二〕

  这一年淮北收成依旧不错,加上司马十七郎例行每到秋收时要到北边去抢粮所得的战利品,又是一个丰收年。虽然人口飞速增加,但粮食还是颇有节余,因为大农场都控制在卢八娘手中,所以粮价一直维持稳定,没有大幅下降。如今的淮北,只要肯用心做工,就都能很好的生存。就是奴仆俘虏,也没有吃不上饭的情况。
  而淮南则又是另一番情况,平郡于郡守悄悄派人给司马十七郎送来一封信,描述了平郡的窘境,秋收刚过,竟然就有吃不上饭的人家。淮北南北只差一条河流,土壤气候不可能有太多的不同,农田产出却天差地别。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肯付出,土地就会献出丰厚的回报。淮北这一年一直不断地在开发荒地、兴修水利、鳞选良种、深耕细作、提高产量上下功夫,所以粮产量遇到今天的春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