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目标更是无稽之谈,以两万军队就想征服华夏,这开什么国际玩笑,先不说以欧洲那种杂牌军可华夏春秋时期那种职业军人的差距,也不论战术战略这玩意单单人数就可以直接完爆他们。
春秋时期哪怕最小的一个诸侯军力好歹也有个三万以上,一个中型的就有十万以上,更不用说那种大国,谁不是几十万。
至于用计谋,是你在开玩笑还是我在做梦,在阴谋,计策鼻祖面前玩这个这和找死有啥区别,可能被那些子啊,圣啊的卖的裤子都不剩。
至于什么合纵连横之事,先不说那些欧洲野蛮子会不会这种高深的理论,就算会,可以他一个外的不能外的外族在华夏玩这个完本行不通。
军不见楚国为了称王放弃了华夏的身份,结果面临的是什么,那就是群殴,山东群起而攻之,所谓尊王染夷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异族在华夏见过那就是罪孽,春秋战国时,是完全不允许的,那时候亚历山大应该庆幸自己打错地方了否则弄不好华夏沿着他的路线一路过去至今欧洲还在否都是问题。
要知道秦国和楚国可是最喜欢干这种事,至于打不打的过,那还用说吗,人数完全处于劣势,武器完全劣势,战术完全不及格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不占的情况下还用打吗。
所谓的马琪顿方阵也只不过一波弩史的事情,什么横扫世界在华夏的弩箭面前那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笑话,作为华夏独步天下的武器足以压制一切。
所以征服欧洲这玩意在古代真的不算什么,真的也没几个看重也只有后世那些傻帽自个吹吹而已,在古代这玩意完全上不了台面。
也许华夏人之所以内斗厉害也有这样的原因,没办法,其他的太菜了,斗起来完全没意思还是和自己玩才有挑战。
当然面对外族的入侵华夏自古的都是同心协力的,秦赵死仇可以联合,春秋百国可以联合。
……
“这火炮用处竟然有这样用处!”看着身前这个笨重无比铜圈伯颜实在无法想象这玩意竟然用处有那么大,可是亲身经历却告诉他这是事实。
“赵大人,这些大炮可没出什么问题吧!”伯颜疑惑的开口道,心中已经想好了如何使用这些宝贝,所以此刻必须确定一下这些玩意没事。
“大帅请放心,我等每天都进行检查维护,目前为止没有丝毫问题,谁是可以投入战场。”炮兵统领李机信心满满的开口道。
原本他作为原宋将领,基本没啥能力在蒙元就是那种混吃等死的那种,如果没有意外,终身也只会默默无闻。
可是王冉的火炮研究成功直接给了他道路,宋庭之时他就是用火器的将领,可谓对火器十分精通,忽必烈对火炮的重视毋庸置疑。
他李机正好就借机上了台,以对火器的了解加很快的就直接被升任为这炮兵的统帅尽管官职不大,可权利到不小,作为蒙元如今唯一的一支炮兵,地位也毋庸置疑。
“好!李将军,你必须得保证火炮不出问题。”伯颜点点头,表示满意。
这让李机十分的激动,语句竟然都有些结巴了:“大帅请放心,只要没有暴雨,火炮都不会有问题。”
第二百一十五章郭守敬心动
“没暴雨就没问题!什么意思?”听了李机的话,伯颜的脸色一下子就跨了下来,看着李机一字一句的开口询问道。
“大,大帅如果下暴雨的话这火线根本就点不然,所以只要没暴雨就行,哪怕小雨也没事。”看着伯颜的脸色,炮兵统领李机顿时亡魂大冒赶紧开口解释道。
“不过大帅放心,来之前陛下已经命郭大人预测了天气最近南方是不会大暴雨的。”李机最后还是赶紧加了一句,生怕伯颜一怒真把他砍了。
“郭大人,难道是那个郭守敬。”听了李机的解释,伯颜的气才渐渐熄灭下去,随即就感到满脑子的疑惑,谁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
郭守敬(1231…1316),中国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若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
生于元太宗三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郭守敬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1276年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郭守敬在元朝地位很高,哪怕是忽必烈都对他客气有家,伯颜当然也不例外,而且伯颜能想到的测天气大概也只有这位了。
“正是这位郭大人!”李机满脸崇拜的开口道。显然对这位后世月球留名的科学家十分佩服,简直都快五体投地了。
当然虽然郭守敬为元朝做事。但事实上他基本称不上汉奸,一他只是遵从师命而已,二是完成自己理想报复,三是他根本没有参加对华夏的战争。
他完全就是科研疯子,对外界的事情几乎也一无所知,而由于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对正导致他根本分不清蒙元和华夏的本质区别。
……
时间回归一个月前,当蒙元整军完毕后,伯颜直接就率领百万大军直接奔向南方。而直接把炮兵甩下,这让炮兵统领李机很无奈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最后无奈只能去请示忽必烈。
“秉陛下,李机有要事要秉报!”太监尖细刺耳的声音想起在整个大都皇宫正殿,让所有的人都不由疑惑,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号人物,一个个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当然此时的蒙元还没发明那可耻的下跪。但是要求所有汉人上朝时双手放置背后,这以表示臣服之意,虽然实在看不出,只是看起来十分怪异而已。
“宣!”委婉的声音从忽必烈的口中传出,年近五十的他也许由于意气纷发的时候,竟然显得中气十足眼神也是格外的有神。看上去根本就不像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年。
不要以为五十岁很年轻,那是对于现在人来说的对于古人那就是老骨头了,古代除了那些逆天级别人物比如老子,鬼谷子,中隐老人这样的人物能够活过百多岁甚至更长。
可那毕竟是神人。古代哪怕是盛世平均寿命也没有超过六十的,如今又更是乱世平均寿命有没有五十都难说。甚至四十都有问题。
而且那些是对于汉人来说的,蒙元的平均寿命更惨,也许四十都不到,忽必烈能活到如今已经是蒙古人中的精英了。
“宣,宣李机进见。”太监尖细刺耳的声音一路路的传了过去,显然蒙元的奢华毋庸置疑,很快声音就传到外面等候的李机耳旁。
李机赶紧跟着太监赶了进去,一进去大殿李机变看到了高坐龙椅上的忽必烈,赶紧对着其恭敬的行礼随即开口道:“臣!李机参加陛下,愿陛下万康。”
“李机,你不是随伯颜出征了,怎么来见朕了!”忽必烈洪亮的声音响彻在整个大殿内,让李机不由呼吸一紧,面对这位元世祖他压力实在太大。
“秉陛下大帅嫌我炮兵速度慢,直接先行军了,刚才我请教了王大人,王大人所火炮暴雨情况下无法使用,所以来客请陛下让我去请教一下郭大人这几天南方天气。”尽管很压抑李机也知道现在不是废话的时候,赶紧把话一一说了出来。
“哦!好吧!李机你自己去见吧,郭守敬大人正在司里监。”忽必烈点点头,对于自己这位战神他还是很明白的。
能有这样的事也不足为怪,毕竟他知道伯颜从来就看不上汉人,对于这火炮也只是不屑一顾,那日的火炮试射他也借事推脱了。
于此同时司里监里来了一个神秘的客人,没人知道他是谁,至少司里监这些人每一个人认得出这位的,只是知道郭大人完全就把这位当成了贵宾。
“郭大人,我之前的问题您可想好了吗!”林子然笑呵呵的走进郭守敬的房间神态显得十分轻松,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成竹在胸一样。
“林公子好久不见,风采依旧啊!”郭守敬也直接上去把林子然引了进来随即左右看了看吩咐不允许人打扰随即就把门关上了,由于工作的需要他这扇门的隔音效果十分好,这里说话,走廊外绝对听不到。
“林公子,也许我真的错了,这些日子我按照你的话观察整个大元朝,那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社会。”当关上门的那一刻郭守敬直接颓废了下去。
当日林子然走后,交代过让他好好的去观察这个社会,看看是不是和他们封龙山一脉所设想的那样,是不是他们想象的社会。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这个社会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原本他以为他们封龙山的理念几乎得到完全的贯彻了。他知道都是忽必烈想让他知道的,根本就不是实情,或者十分片面,而他就被这虚假的信息蒙蔽了双眼。
可其结果了,这里汉人竟然比金朝时候生活的还惨,金朝时好歹汉人还是人,可这里竟然和一头牛差不多,可悲到了极点。
而所谓的封龙山一脉是长期处于游牧民族统领下的汉人,为华夏为汉人寻找一条出路而自发形成的一个学派。
他们主张夷狄入中国者,则中国之,他们解释意思就是一种华夷之变,主张被动通化游牧民族,不得不说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学说并没有错,反而有大功于华夏,因为他们保住了华夏没灭。
可如今却错了,因为如今的刘宇已经可以做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种学说那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郭大人,你们学说本身有问题,华夏自古有一句名言那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难道能够让狼不吃羊吗,如今蒙元是狼,而我们只是羊。”林子然淡淡的开口道,直接打破了郭守敬的最后一丝幻想。
科学家是执着的,可一旦能够有合适的理由打动他们,他们也能够很快转变过来,显然郭守敬就是这样一个人。
“那我需要为华夏,为我们民族做些什么。”郭守敬很快就冷静下来,直接开口道。他自己很清楚的明白他本不需要赎罪,他需要的是为自己找的借口也是路。
蒙元并不是出路,此刻由于收到林子然潜移默化感染,再加上所见所闻,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彻底改变。
“郭大人果然识大义,不满您说,我是那边的人。”右手指了指南方,林子然哈哈大笑道语气显得十分快意,此刻他才彻底完成刘宇交代的任务。
第二百一十六章封龙山
“那边,哪边?”郭守敬显然没有反应过来,毕竟他只是科学家而不是政治家,一时刻根本就不知道林子然此话何意。
看着郭守敬那一脸的茫然的神色,林子然一拍额头,才发现自己身旁的是一名技术性人才,这种哑迷人家完全听不懂。
“额!郭大人我是汉王派过来,任务就是能够让您看清局势,毕竟我们都是华夏人。”林子然随即不再卖关子直接开口道。
“汉王!就是最近南方的那个汉王!”郭守敬并没有在乎对方此时话语之中的不礼貌,反而疑惑的开口询问道。
“是的,正是,大王他志在万里,励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正是郭先生的用武之地,总比在这闲置或者给外族卖命好吧!”既然公开了身份,林子然也不在用大人来称呼,直接用起来刘宇惯用的先生二字。
“恩!”郭守敬一下子再度冷静下来了,原本疑惑惊讶此刻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整个人完全沉默起来了没有任何的表示。
北方封龙山学派信奉“天下一。家”思想,劝忽必烈改蒙古帝国为大元朝、制定朝廷制度的大儒,是郭守敬的师傅刘秉中;出使南宋被扣十六年,始终坚贞不屈的“北廷苏武”,也是他的同门,封龙山学派中人出仕大元朝廷,先后已历三代,为大元的政治、经济和学术效力颇多。出身封龙山的郭守敬,对忽必烈是有那么几分感。激之情的。是大元皇帝提供了大笔经费,让他能够在城郊建起规模巨大的天文台。拨出价值不菲的铜材,铸造浑天仪、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等天文仪器;是大元皇帝,毫无保留的信任他,把疏通运河、营建大都城,这些足以名垂青史的任务交给他。尽管他如今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也明白作为一名汉人,一名华夏人到底改做什么,可是忽必烈的知遇之恩根本根本无法忘怀。正所谓知遇之恩大于天。
他老师刘秉中说过,北方从辽代开始,就置于。异族的统治之下,三百年来,辽、金、元三代相继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与其做无谓的抵抗。流尽百姓的鲜血,何不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辅佐大元、帮助大元;平息战火,给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呢?
原本他以为,虽然离太平盛世还远得很。但郭守敬已经看到了希望,这梦幻般的大都城,历时将近二十年的建设,花费无数人力物力,不是在华北平原、燕山脚下巍然矗立了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