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弃妇的极致重生 作者:萨琳娜(起点vip14.05.14正文完结)- 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事?那些家生奴不是都安置了吗?”
  萧南接过一片苹果,小口小口的吃着,看到玉竹,不禁纳闷的问道。
  早在她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她就将内务全权交给了铁娘子和玉竹,只要不是奴婢作乱的事儿,平常的琐事都不必来回她。
  玉竹屈膝行了个礼,来到榻前,低声道:“回娘子,刚才金枝的丫鬟来报,说、说金枝可能有孕了,想求娘子给她寻个大夫来瞧瞧。”
  萧南刚把一片苹果吃完,正要再去拿一片,听到这话,手顿了顿,笑道:“呵呵,她倒是个有福气的。正巧今儿裴太医照例要来给我诊脉,索性让他也给金枝看看。”
  因为是第三次怀孕,萧南早就有了经验,自从确定怀了孕,她就从太医院寻了个医术好、德行高,且名头不是很大的太医(某南得意:没名气的人时间充裕啊),作为她的专属太医,每隔七八天来给她诊一次脉,权当产检。
  玉竹答应一声,然后似是想到了什么,表情犹豫。
  萧南见状,拿着苹果片,轻轻咬了一口,极缓慢的咀嚼着,她冲着玉竹扬了扬下巴,示意她但说无妨。
  玉竹紧抿着双唇,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道:“是孙家小娘子,她、她最近时常出门,听她院内服侍的丫鬟说,她似是有什么同乡来京,因那人曾对她颇为照拂,此次那人进京投亲不遇,孙小娘子对他也很是关心,不但出钱帮他寻了宅子,还、还经常拿着米粮果蔬去探望他……”
  萧南咀嚼的动作越来越缓,最后她将东西咽下,抬头问道:“那位同乡是个男子?”如果是女子,玉竹也不会特特的跑来回禀。
  玉竹点点头,面露忧色,道:“娘子,婢子觉得,此事不妥。毕竟男女有别,孙娘子住在内院,倘或出了什么事儿,荣寿堂的名声也跟着受损。”
  萧南望着床边的幔帐楞了会儿神,然后轻声道:“这样,你传话下去,就说近日府内有工匠出入,内院的女眷及奴婢们都要不要随意乱行,以免被市井粗汉冲撞了。至于门房那儿,你也叮嘱下,之前我怜惜孙娘子初来京城,许她自由出入,但现在时近年节,城内的人也多,为了安全起见,她若想出门,须得有你或者铁娘子的许可。”
  玉竹犹豫了下,试探的问道:“这么说会不会——”太直接了?毕竟孙灵是客人,且瞧过去娘子待她的态度,娘子还是颇看重她的。
  萧南笑容有些冷,淡淡的说:“无妨,你直接按我说的办就好。”
  以前看孙灵是个守礼的,萧南才会对她那么好,但如今出了这么一件事,还真是让她有些不喜。
  看来,是该敲打敲打她的,省得富贵安康的日子过久了,忘了自己的身份,乱了规矩。
  玉竹瞧出萧南的不悦,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连连应声。
  正说着话,裴太医来了,照例给萧南诊了脉,又斟酌着开了几个止孕吐的食疗方子,便由玉竹引着去了南院。
  北院里,杨婥斜倚在窗边,没精打采的望着远处的山林发呆。
  魏紫走了进来,凑到她身边,低声道:“七娘,我看到萧娘子(指玉竹)引着裴太医去了南院,说是要给金枝诊脉。”
  杨婥回过头,一时没回过神儿来,满眼迷茫的看着魏紫。
  魏紫嗐得一声叹了口气,急急的说道:“哎呀,我的七娘,您没听明白吗?那个善妇科的裴太医去给金枝诊脉了?”
  见杨婥还是一脸不解,魏紫直接给出答案:“我猜着,定是金枝有了身孕,这才——”
  杨婥游离的大眼终于有了神采,她定定的看着魏紫,语气微颤:“什么?金、金枝怀孕了?”
  心中则哀泣,表兄、表兄,我对你一片真心,你就是这么对我?我已经受尽委屈的给你做侍妾了,倘或你多怜惜我一二,我即便委屈死也心甘。可、可你怎么能?
  见杨婥伤心欲绝、哀泣无助的样子,魏紫心底叹了口气,她的这位主子就是这样,每每都搞不清状况,她说这话,并不是让七娘自叹自怜、伤心难过,而是让她努力调理身子,争取能早日生个孩子。
  七娘自幼备受家人宠爱,不知内宅的争斗,魏紫却从底层一路拼杀上来,她见多了那些年老色衰、无儿无女的侍妾的悲惨处境。
  好吧,虽然七娘是郎君的表妹,可、可这又如何,男人若是心狠起来,连嫡亲的孩子都能舍弃,更不用说一个整日哀春伤秋的无用表妹了。
  魏紫又试着劝了杨婥几句,只可惜杨婥一心沉浸在表兄薄情的伤心事里,根本无心听她的规劝。
  无奈的递给杨婥一条干净的帕子,魏紫决定了,与其靠七娘自己明白,还不如靠她和姚黄,待会儿她就外头等郎君,争取让郎君多陪陪七娘。
  这边,崔幼伯领了差事,暗自激动不已,急于找人分享。
  而这个倾诉的对象,自然是他的亲亲娘子。
  飞马回到府门前,崔幼伯利索的翻身下马,撩着衣摆,快步往内院赶去,根本没看到一旁守着的魏紫。
  望着崔幼伯很快就消失的背影,魏紫绞着帕子,用力的跺了跺脚。
  “娘子,娘子!”
  崔幼伯一路呼喊着进了寝室,见萧南一脸憔悴的倚在壶门大炕上,猛然想起娘子的现状,他马上敛住笑容,大步上前,关切的问道:“娘子,今日可好些?裴太医怎么说?”
  萧南扯了扯嘴角,道:“还好,就是肚子里的小混蛋不安生,闹得我不能好好休息。”
  崔幼伯坐在床边,大手紧紧握着白皙的小手,叹道:“娘子受苦了,罢,等着小子出生后,我定会好好打他一顿。”
  萧南听他说着孩子话,没好气的反手拍掉他的手,轻斥道:“尽说浑话。看郎君眉眼满是喜色,可是有什么喜事?”
  崔幼伯闻言,仿佛被挠到了痒处,刚刚敛住的笑容再次爬上俊颜,“呵呵,太子命我去做一件极重要的事儿……”
  ps:一更,谢谢悠然在等你的评价票,谢谢满堤柳亲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订阅,o(n_n)o谢谢





☆、第078章 崔大出差(三)

  “什么?太子命你去蒲州?”
  不能怪萧南吃惊,实在是现在已经十月末了,还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且,外头冰天雪地的,并不是出门远行的好时候。
  崔幼伯却不这么想,能被太子委以重任,他只觉得激动与兴奋,恨不得现在就去准备行囊,明天一早就出发。
  “没错,”崔幼伯一想到太子信任的目光,他的热血就不自禁的沸腾,捉着娘子的手,把太子交给他的任务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太子命崔雅伯去蒲州,是为了整合安邑、解县两地的池盐,若是能统一起来有官府经营那就更好了。
  说到这里,咱们有必要解释下唐代的盐政。
  读点历史书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古代,铁盐都是官府的主要经济命脉,当政的朝廷大多采取垄断、专卖的政策。
  自汉武帝全面推行盐专卖,到隋朝已有七百多年了,制盐、贩盐要课税,也成了惯例。隋朝时,文帝除旧布新,全面废止了盐税。唐朝建立时,为了恢复民生、罢黜前朝的苛政,也继续采取停罢盐税的政策。
  所以,在彼时,煮盐、卖盐都是不用纳税的,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私盐贩子,朝廷还允许甚至鼓励百姓煮盐。
  当然也不是说朝廷对盐务不管不顾,朝廷还是控制了一些临近京畿地区的池盐,在司农寺下设置了专门的盐监,设监一人,负责盐田的管理,所得利润用以支付京城官员禄禀、朝会、祭祀等开销。
  另外,朝廷在边境屯田的同时,也会进行盐屯,开垦出盐田来。所得的银钱用以支付军需,当然这些盐田也归朝廷统筹调度。
  除以上两项之外,官府对私人制盐的行为并不制约,也不课税。
  而时至今日,朝廷接连对外用兵,再加上修建皇陵、汤泉宫、芙蓉园等工程,另外宫里宫外自上而下的奢靡之风渐起,政府开支日增庞大,收上来的赋税有些入不敷出。
  太子处理了一段时间的政务,户部尚书已经数次向他哭穷。而昭陵还没有彻底完工,仍需大量的银钱。
  为此,太子很是苦恼。
  随后。有东宫僚属向太子献计,建议太子整合主要池盐产地的盐务,课以薄税,用以缓解目前的财政压力。
  太子听了深觉有理,但此事牵涉甚广。他还没有坐上龙椅,实在不好大张旗鼓的改变父亲的法令。
  再说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河东道、关内道、陇西道等距离京畿比较近的盐产地的池盐,已被当地的大小世家控制,如果太子贸然插手。很有可能引起当地望族豪门的反抗。
  如今太子地位虽稳,但仍需世家们的支持,他哪里肯轻易得罪他们?!
  但他又实在缺钱。思量再三,太子决定先派个人去蒲州看看,若是能在不得罪世家的前提下收回盐田最好,若是不能,那就争取跟世家合作经营盐田。无论如何也要弄回些银钱来。
  至于派谁去,太子又犯了难。‘税盐’这件事,他并不想让大家都知道,所以去蒲州的人必须是他的心腹之人。
  而且此人必须是世家子,因为世家之间有属于自己的沟通、来往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圈子,寒门庶族根本就插不进去。
  再次,这人必须有才学、有能力,否则,即便是世家子也可能被当地的世家们哄得团团转,最后无功而返。
  左思右想之下,太子终于想起了一个人,那便是襄城郡主的夫君、他的太子舍人崔幼伯。
  太子对照了下那几个条件,惊奇的发现,崔幼伯竟然全部符合。
  于是,太子立刻召来崔幼伯,闲话了几句后,便直入主题,并询问崔幼伯,如果遣他去蒲州,他可有何良策整合当地的池盐。
  崔幼伯并没有当场给出答案,而是恳求太子许他回去查阅些当地的资料,然后再写一份详尽的奏章,条陈蒲州盐务事宜。
  太子听了,非但没有因崔幼伯无法当场回复而觉得失望,反而很高兴,因为在他看来,崔幼伯的言行体现了他踏实、严谨的性格,并不会为了应付而胡说八道。
  好了,就是他了!
  太子一拍书案,当场给崔幼伯安排了差事,命他年前赶赴蒲州,争取在早春时开垦好盐田,夏季东南风吹起的时候,能收获白花花的盐。
  听完崔幼伯的讲述,萧南低头沉思,良久,她才抬头,笑道:“恭喜郎君,太子将如此重要的事儿交付与你,定是非常信赖郎君,看来郎君之前的努力,太子都看在了眼中呢。”
  崔幼伯闻言,愈加开心,右手成拳用力捶了下左掌,踌躇满志的说道:“太子如此信我,我定会将此事办稳妥了。”
  萧南笑容一敛,准备给他泼点儿凉水,“只是,蒲州世家在那里盘踞上百年,势力盘根错节,郎君此行,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否则,极有可能遭到当地势力的阻挠甚至武力抗击。”
  崔幼伯听了这明显泼凉水的话,倒也没有生气,反而满脸欣慰的笑了笑,道:“我知道,娘子所思所虑之事,在回家的路上我也想过了。娘子只管放心,对付这些小世家,我还是有几个好法子的。”
  出身顶级世家,崔幼伯对自己的出身异常骄傲,在他眼中,那些小世家根本不堪一提。
  萧南见了,心中涌出一丝不妙的预感,她觉得崔幼伯太高看自己、小瞧对手了,这还没出发呢,就如此自大,唉,十足十失败的前兆呀。
  不过,萧南并没有再劝,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她没有责任也没有必要继续扶持着他,他也应当尝尝什么叫碰壁、什么叫失败、什么叫承担了。
  思及此,萧南浅浅一笑,轻声道:“看样子。郎君已是成竹在胸呀,呵呵,那我就提前预祝郎君此行能顺风顺水、凯旋而归。”
  崔幼伯更加开怀,朗声大笑起来。
  夫妻两个说笑了一会儿,便开始商量起崔幼伯出行的具体准备事宜来。
  首先,是随从问题,崔幼伯此行,虽称不上什么千难万险,但也绝不是轻松的闲差事,万一与那些世家们商谈无果。再动起手来,‘误伤’了崔幼伯,那就不妙了。是以。他身边必须跟着得力的护卫。
  对此,崔幼伯很不以为然,大手一挥,“有阿大、阿尔、阿山几个跟着就好,我又不是去打仗。没必要多带人手。”
  萧南却不赞同,她可以坐看崔幼伯去碰壁,但并不想有个伤残夫君,她郑重的说道:“不行,蒲州虽离京城不远,但也有近千里。走官道少说也要两日,且郎君不是去蒲州游玩儿,而是要长期留在那里办事。就算不为了安全,身边也应当有些跑腿打下手的人。所以,郎君还是多带些人吧。”
  想了想,萧南继续说着:“这样,我调出二十个铁甲护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