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冷宫 作者:素华映月(言情小说吧vip2013.8.12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独步冷宫 作者:素华映月(言情小说吧vip2013.8.12完结)-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07章 自作聪明(下)
     更新时间:2013…7…2 23:48:43 本章字数:6317

    自此,郑家的日子难过了起来,表面上看着是皇上的心腹,一派鲜花着锦的繁荣,其实郑文远知道郑家的一切就像无本之木,杀机暗藏。袁昊在这项改革中显示出了帝王的雷霆手段,将反对最剧烈的一批臣子尽数罢黜,这些人便将一腔仇恨转移到了郑文远和莫谦身上。甚至,有人夜里探入郑家,想要结果了郑文远的性命,幸亏郑文远早早有防备,经过一番激烈交锋,郑文远只是受了惊吓,毫发无伤。
    但此事极大地触怒了袁昊,他一面命刑部审问刺客的来历,又赏赐下大批大批的补药给郑文远,为他压惊安神,向天下人宣示他对郑文远的信赖和宠信。这种恩宠自袁昊登基以来,对臣子中的独一份,引得如奉恩伯府曹家之流嫉妒地几乎红了眼。奉恩伯在听到皇上甚至拨出一队禁卫军贴身保护郑府众人时,怒火如焚,这皇家禁卫军历来只贴身保护皇家众人,外姓臣子从来没有这种荣耀,就连他们曹府,在曹妃怀有龙嗣的时候,皇上也没有拨给曹府一个禁卫军。
    如今却拨了一对禁卫军给郑府,难道皇上要封郑家狐狸精为皇后不成?奉恩伯狠狠地一拳头砸在桌面上,皇后的位置一定要是他的女儿的,心中计较一定,要趁着这混乱的时候,除了郑家的狐狸精。匆匆赶来的曹俞,先是听了一场奉恩伯对郑家的一顿诅咒恶骂,等他平息了之后,曹俞掏出手帕,擦干净脸上的口水,附在奉恩伯耳边说了一个好消息:“侄儿打听到镇北侯萧家的儿子萧静安,要离开京城,赶往北疆,据说是皇上批准了的。”15484782
    奉恩伯皱眉:“不过是个毛头小子,他去不去北疆又有什么关系。”
    曹俞接着道:“伯父,重点在那小子是萧家在京城中的唯一的男丁,他离了京城之后,萧家就只剩下了一家子的女人了。而且侄儿还打听到镇北侯府的老夫人崔氏,可是笃信道教的,您想想,她的儿子在战场上,现在她这小孙子又要去了北疆,她这心能不慌嘛。侄儿还打探到崔老夫人最笃信的是京郊普昌观的妙善师太,这种时候,侄儿想着,任她平日再镇定,也要去找一找妙善师太的。咱们只要派人盯紧了萧家的门户,就能知道她们的行踪了。”
    奉恩伯不解地问道:“妙善师太虽然在京中名声响亮,但她这人自视极高,你伯母倒是有几次听闻了她的名声,想要在普昌观里听她讲一件道法,不想这道姑极不识趣,接连将你伯母拒之门外,让她丢尽了颜面,咱们曹家在普昌观里可没有什么内应。”
    曹俞再次详细地解释:“侄儿可没想着正面对上萧家,他们家的护卫全是战场上退下的悍将,咱们曹家找的这些人可不是他们的对手。侄儿想着的是在萧家人出行的时候,他们府上的防卫要薄弱了许多,咱们的人可以在那日行事之后,潜入萧家,这样他们萧家可就百口莫辩了。”
    奉恩伯狭小的眼睛睁得滚圆,哈哈大笑一声,拍在曹俞肩头,赞扬道:“好侄儿,你这脑瓜子就是灵光,这法子好,我原来还在担心,如果萧家抵死不承认怎么办,你这法子好,只要查出那些人犯事后藏到了萧家,凭他们怎么分辨都分辨不清了。”又连声赞道:“侄儿啊,你真是伯父的大臂助啊,你那不争气的堂兄若是有你的一半,伯父都要拜谢老天啦。唉,不提那不成器的败家子了,以后,曹妃娘娘在宫外的依仗就是贤侄你了。”
    曹俞顿时喜上眉梢,他下了死命为奉恩伯府谋划,为的就是搭上曹妃娘娘,依仗着她的提协在朝中青云直上,位极人臣。他之前也为奉恩伯办了诸多事情,可惜都是些小事儿,不能打动曹妃娘娘,现在终于得到了奉恩伯的承诺,曹俞喜不自胜,势必要将这事办得足够漂亮,让曹妃娘娘看到他的能力。
    曹俞脚步轻快地离了奉恩伯府,他自从得到曹妃娘娘的命令之后,就在郑家安插了人手,密切地关注着郑家要入宫的郑苒馨的举动。虽然郑文远在遇刺之后,加强了郑家防卫的人手,但郑文远判断那些人的目标应在郑家男丁的身上,况且皇上赐下的禁卫军他也不放心,怕暴露了郑家的私密。何况,郑苒馨很快就要入宫,让禁卫军守在她身边才是名正言顺的,于是,郑苒馨身边便没有布置几个郑家护卫,只有一队袁昊御赐的禁卫军。
    偏偏袁昊赐下的这队禁卫军并不是徐致铭手下真正具有战斗力的暗卫,而是从京中大营选出的仪态俊美的儿郎,装点门面的,也就是说这队禁卫军只是个花架子,看着好看,没多少战斗力。曹俞弄明白了这些,简直都要大笑一声了,这可不为他们曹家准备了大好机会吗。
    曹俞派去紧盯萧家的人,一连多日没有消息,甚至在萧静安低调了离开京城之后,萧家的老夫人依然稳稳地端坐在府里,完全没有要去求神拜佛的意思。在曹俞怀疑自己判断失误,心焦不已的时候,终于传来了消息,萧家的正门打开了,萧家老夫人和夫人两人带着一对人马,出了府去往了京郊。曹俞多日等待已然焦躁不堪,不再详细询问萧家老夫人两人的目的地,直接发出了对郑家行动的信号。
    且说萧家老夫人崔氏实在受不住自从儿子离京之后,便郁郁寡欢、消瘦憔悴许多的儿媳妇秦氏的日日啼哭,但想着可怜天下父母心,她这把老骨头之所以能够想通,不过是年轻时跟着老侯爷东奔西走,见识了许多俗世的悲欢离合,明白了人生的许多无奈与悲戚,对这些骨肉分离的苦痛也看淡了些,或者说是不得不想通了些。但是秦氏不同,她虽然爽利能干,但年轻时没有吃过苦,自嫁入镇北侯府,又得镇北侯萧潜的小心呵护,连个给她添堵的妾室都没有,日子过得顺心至极,也让秦氏的性情保留了许多的天真纯稚。
    可现在,丈夫在疆场搏命,女儿在深宫中挣扎,唯一仅剩的儿子小小年纪又去了边疆,秦氏的心如同在油锅里煎熬,只觉得往日的一家喜乐就像是一场虚幻的梦,百般思念丈夫儿女之下,她便日夜不宁,寝食难安。只短短几日,本来瞧着不过三十许的美貌端方妇人,便瘦了一大圈,几乎瘦脱了形,人也一下子像是老了十岁。镇北侯府老夫人崔氏,瞧着儿媳这模样,心里也难过不已,悄悄地给萧静岚送了信,让她想法子出宫瞧瞧秦氏,安一安她的心。
    萧静岚接到崔老夫人的信件之后,唬了一大跳,她虽然知道萧静安去了北疆之后,秦氏会难过伤心,但是没有想到秦氏会伤心成这样。萧静岚心中涌过深深地愧疚,毕竟是她从秦氏身边调走了萧静安。萧静岚思量许久,最后,决定即使是冒了一部分的风险,她也要出宫一趟,以女儿的身份好好劝慰一番心碎神伤的秦氏。
    好在如今袁昊一门心思都扑在了朝政上,除了偶尔去一次曹妃的钟粹宫瞧瞧她的肚子,几乎不踏入后宫。尤其是在一个依恃着美貌,带着宫女捧着她亲自熬煮的补身汤,袅袅娜娜地去了乾正宫探望袁昊的嫔妃,不顾连顺的警告,硬是闯进乾正宫,结果撞上了前来议事的大臣,让袁昊勃然大怒,当即命人将这个本还有几分宠幸的美人关进了冷宫。之后,后宫里的嫔妃们都嗅到了空气里危险的味道,一个个都闭紧了宫门,约束好了手下的内监、宫女,让萧静岚的工作轻松了许多。
    所以,萧静岚只要想法说服了袁昊,瞒着后宫里的众嫔妃,悄悄地出宫,还是十分容易的。至于说服袁昊的理由,在宫外静心宁神的康福长公主就是最好的理由,作为宫里位份最高的淑妃,她以皇嫂的名义去探望康福长公主还是说的通的。想着袁昊在处置了擅自闯宫的美人之后,特意下的后宫众人未经宣召不得踏入乾正宫的旨意,萧静岚命汐月研磨铺纸,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主要意思就是想着康福长公主一人在宫外难免会孤单寂寞,她作为嫂嫂,要多多关心康福长公主云云。
    忙得焦头烂额的袁昊,近日里难免着急上火,在喜顺小心翼翼地将淑妃萧静岚的手书递上的时候,袁昊本以为是淑妃来关心他的,心中还小小欢悦一番,结果一看,通篇除了开头题了皇上如唔,再没有提到他的地方。而全是担心康福的种种言辞,袁昊看的烦闷,反手扔到了地上,冷叱道:“淑妃倒是关心康福。”
    喜顺瞧着袁昊面色不善,想着萧静岚的吩咐命令,躬身捡起袁昊脚下的书信,轻轻回禀道:“奴才听闻,北蛮使节一行人打探出康福长公主避出宫之后,日日寻了北蛮的新鲜玩意,送到康福长公主暂居之处。虽然,康福长公主身边的护卫拦下了这些东西,但奴才想着,北蛮人的这行为实在可恶,他们可汗还没有解决那劳什子长生天的事情,皇上您可还没有应允将康福长公主下嫁到北蛮。如今,他们这样小心奉承着,奴才实在是担心。。。”喜顺觑了袁昊一眼,便虚虚地垂下了眼。
    “担心什么,接着说。”袁昊自正旦日强硬地要求北蛮可汗,解释经过长生天试炼才能成为大阏氏的事情,并以此为由暂时搁置了康福长公主和亲北蛮的事情。之后,派人盯着北蛮使节来回传递的书信,至于北蛮使节一行人在京城中的行动,袁昊并未禁止,在听了两次报告之后,就将此事交给了徐致铭,他一心一意地打理内政。所以,喜顺说的这些事情,袁昊并不了解。
    “奴才担心女生外向。”喜顺说完这几个字之后,死死地低下了头,盯着自己的脚尖,他可不敢在这时候抬头看皇上的脸色。守在另一边侍候的连顺,听完喜顺这要命的话,简直都要恨死了喜顺了,你喜顺要找死,也不要拉着他连顺啊。这种掉脑袋的话都敢说,还是对皇上说,喜顺你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在指明皇上曾经逼死姚顺妃,苛待康福长公主嘛。
    “大胆。”袁昊怒喝,喜顺、连顺并殿里侍候的其余宫人,纷纷跪地。袁昊喝斥之后,也明白了喜顺话里的意思,他与康福长公主没有多少兄妹之情,康福在宫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现在北蛮人又处处在讨好着她,恐怕康福和亲之后,心里也没有几分大齐。袁昊拿起淑妃的信件,长叹一声,在这时候让淑妃探望探望她,给她几分温情,对大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袁昊亲自用印准了淑妃的奏请,给她指派了随行护卫的暗卫,命淑妃不惊动后宫,悄悄地出宫探望康福长公主。
    于是,萧静岚孤身一人,连汐月都没有带,悄悄地去了康福长公主所在的萧家别院里,在萧静岚到达不久,镇北侯府里的崔老夫人和秦夫人也到了萧家别院里。秦夫人瞧见女儿容颜姣美,气色红润,站在她面前盈盈浅笑时,再顾不得什么规矩礼仪,也早忘了与萧静岚之间的君臣之分,只知道面前的这是她怀胎十月,抚养数年的掌中珠。当下,一把抱住萧静岚,泪水滚滚而落,一迭声地喊道:“娘的心肝宝贝,娘的小闺女。”边喊边哭,喊了一通后,想起小小年纪就去了北疆受苦的儿子,更是悲不自胜,抱着萧静岚喊着:“娘的岚儿啊,娘的安儿啊。”
    萧静岚听着秦氏声音里的悲戚,心里酸涩难言,只能慢慢抚摸着秦氏咯人的后背,坚定地回道:“娘,岚儿在,安儿也在,咱们侯府的人都在。”萧静岚话语里有着极为镇定人心的力量,秦氏的情绪渐渐镇定了下来。在秦氏与萧静岚母女团聚的时候,早早前来守候的宁景辰搀扶了崔老夫人远远地站在旁边。宁景辰生怕崔老夫人年龄大了,看到这种场面受不住,找了一些有趣逗乐地话题讲给崔老夫人听。崔老夫人知道宁景辰的这片孝心,含笑看着宁景辰:“我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安儿突然闹着要去北疆,我和他母亲都很吃惊,安儿这孩子虽然有些调皮,但之前从来没有提出过这种要求。他母亲受不住,毕竟安儿还小,以为他是在胡闹,但我瞧着安儿自从跟了你学习之后,人沉稳懂事了许多。他虽然没有说,但我看得出来,安儿要去北疆的事情,你和岚儿之前都知道吧。”
    宁景辰看着崔老夫人苍苍白发下睿智的眼神,觉得心中的念头无所遁形,蹍然地垂下睫毛,温润如玉的面庞染上了一层粉润:“老夫人,这都是景辰一人的主张。”,崔老夫人轻笑着摇了摇头:“我虽然老了,但眼还没花,你这话可能骗得过你自己。”抬手止住了宁景辰想要辩解的动作,接着道:“我不怪你们让安儿去了北疆,安儿这孩子身为镇北侯府世子,侯府的重担将来总要落在他的肩上。但这孩子小时候被我和他母亲宠溺的过了些,养成了一些小性子,我之前还想着安儿不能领兵就不领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