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清瑶把两辈子的气都出了,对围观百姓裣衽一礼,才跟着长公主走了。
赵兴远幽幽的目光注视着俞清瑶的马车离去许久,才在旁人的提醒里搀扶着老师回了府邸。吴家上下一通忙乱,请大夫、熬药,忙了足足一个时辰,吴光熙才眉眼无神的躺在床上,老泪纵横。
“老师,请不必担忧。俞氏辱骂您,简直是不把我们读书人放在眼里。弟子即刻上书,参俞锦熙一个‘养女不教’之过俞氏若不来吴家门前叩首认错,就不罢休”
二七五章 孽女
二七五章 孽女
翠盖朱轮马车上,俞清瑶坐在下首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心,背脊挺直,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端庄秀丽的样子跟刚刚简直判若两人。
长公主瞥了一眼,哼了一声,“你好大胆子知不知道那是什么人?翰林院大学士便是皇帝陛下也要礼遇三分,你倒好,当街指着鼻子叫骂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还是觉得不管你犯了什么错,本宫都得为你兜着?张狂”
最后一句,阴冷冷的。
俞清瑶面色不变,景暄不在的十个月,她隔三差五的去长公主府邸请安,要说这位外祖母的脾性气性,也约莫掌握了三四成。不然,恐怕就得窘迫不安,误会长公主是卸磨杀驴,撺掇她出头摆脱麻烦后,再把她甩到一边置之不理。
“祖母,清瑶今日所为是张狂了些,可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且不说那吴光熙‘受人敬重大学士’的身份,登高一呼,天下学子呼应,单纯凭是七皇子的老师,就不能让他占了先机七皇子背后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有权势炙手可热的彭家,若他们被架上战车,造势起来,一起支持吴光熙的上疏,那我们就很被动了‘百年大计’成了真,景暄怎么办?他不能没有祖母啊”
果然,一提到景暄,长公主的面色缓和下来,“你还想着他?我当你胡作非为惯了,不把他放在心上呢”
一语双关,既数落了刚刚俞清瑶的“张狂”,又提及前几日女扮男装的“放肆”。
俞清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景暄是清瑶的夫君,景暄的心,便是清瑶的心。”都已经心心相印了,还怎么“放在心上”?
这是俞清瑶第一次明确的表明自己的心意,长公主一直以来最希望的就是景暄夫妻恩爱和美,听了这话,面色又缓和了。只是不想俞清瑶以为可以继续肆意妄为下去,沉着声音,“好心办坏事的人多了去了。便是你出发点是好的,可当众羞辱大学士,把人生生气晕过去,你当旁边的五城兵马指挥是摆设?今日本宫在,若不在,你当你也能全身而退?等着看吧,那吴光熙当了十几年的大学士,门人学生无数,等参奏你爹的奏折吧”
提到这,俞清瑶信心十足,“我爹不会有事。倒霉的只有吴光熙自己”
“呵呵?”长公主来了兴趣,“你刚刚说你深思熟虑,跟祖母说说,你是如何‘深思’,如何‘熟虑’的?”
“是。清瑶……前几日跟父亲外出时见过东夷来的使者。据清瑶所看,使者们自视甚高,言谈举止,丝毫没战败者的自觉,张口要岁礼,闭口要迎祖母回去,条件多多。可见东夷虽然偏安一隅,可却从来没臣服大周的心。”
“清瑶是弱质女流,见识短浅,可这些年见着皇帝陛下动用全国力量编撰《大典》,知道公爹这样的出身寒门的将领身居高位,北疆、南疆,军费年年增多,军队强大,文治武德,双管齐下陛下的心,可见一般,为的是青史留名”
“而和亲……自古需要和亲换取和平的皇帝,能有几个得到后人称赞的?以陛下之雄才伟略,怎能容许这种污点所以,清瑶大胆猜测,陛下之所以把东夷上疏的折子留中不发,不是答应东夷的什么条件,是看看朝中有多少‘异类’”
发现异类做什么?当然是铲除
所以,倒霉的绝不是立场鲜明的俞清瑶、俞锦熙,而是自以为礼仪仁爱,高举“两国邦交”的妻子,企图出卖皇帝胞姐晚年成就自己的吴光熙一番话,说得长公主眼中发光她一把抓住俞清瑶的手,用尽力气,胸口因太过激动而剧烈的起伏两下,随后才放松的往后一靠又是欣慰,又是狂喜的大笑三声。
很大胆的猜测也是……很正确的猜测
多少朝中大臣,见多识广,可惜,都不及她孙媳妇的眼光远大啊那句“尸位素餐”“懦弱无能”,哪里骂错了骂得太对了连闺阁之中的妇孺都不如,不是无能是什么她的景暄有福气,能娶得这样貌美、聪慧的妻子。妻贤夫祸少,原来还觉得俞清瑶年轻轻,需要好好教,现在看来,她可以放下大半的心了可以把景暄交给他媳妇了。
“好孩子,你让天下男儿汗颜了。”
俞清瑶垂下头,她只是占了前世的便利罢了否则怎么能把后人对皇帝的评价活用活用?如今的皇帝看似对几位皇子和他们身后的家族和善,屡次加封,其实早已磨刀霍霍,所有拦在屠刀前面的都将遭受毫不留情的收割。不管你是累世勋爵的国公府、侯府,还是权倾一时的丞相,该抄就抄,该杀就杀这股“屠杀”的波澜,直到三年后新帝崭露头角,成为朝廷上下唯一的选择,才渐渐罢休。
之前,稍不留心都得被无辜牵连。
“唉,可今日闹腾一场,可惜你的名声……”
“祖母,清瑶有您老做依靠,有景暄的尊敬和喜爱,那贤名要来做什么?大不了日后人家知道我的‘跋扈嚣张’,宴客不往我府里下帖子呗清瑶还乐得轻松省了礼钱”
“呵呵,你这孩子”
长公主摇摇头,第一次把俞清瑶搂在怀里,轻轻拍她的手臂,语气悠长的道,“放心、放心。”
第一个放心,指的是“你这样孤心孤诣为我、为景暄着想,绝不辜负”。第二个放心,则指的是——皇帝要大开杀戒了小小的东夷使者可以不放在眼里,可接下来的惊涛骇浪,除了长公主能遮风避雨,还能指望谁?她这句放心,既是说给俞清瑶听,也是说给自己听——无论怎样,也要熬过那一天,亲眼看见孙儿平平安安的,她才能闭眼走啊……
且说赵兴远是清贵的两榜进士出身,交友广阔,座师受辱,同年、同乡之间无须拉拢,便纷纷怒气冲冲,约定参奏……俞锦熙“养女不教”。可以想想,等明日早朝,怕是雪花般的奏折飞到皇帝陛下的御案上了。
端王自是不可能最后一个得到消息。他左右思考了一番,幕僚劝他“落井下石”——当然政治上不能这么说,只是借力打力罢了。不趁这个机会,将来对付文坛闻名的诗仙,很难啊可深受端王敬重的焦赞焦老则否定此建议,认为这会给陛下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横竖不乏参奏的,索性袖手旁观。可进可退,留下余地。
于是端王不准门下的御使、官员一起上书。这使得深恨俞锦熙的状元公储凤栖耿耿于怀他已经不是三年前的青涩书生,喜怒不形于色。焦老是他的老师,对他恩重如山,可他却觉得,自己的“政见”越来越难跟老师“苟同”了。
碍于端王的谕令,不能直接上书,可处于愤恨——俞锦熙曾经骂他是癞蛤蟆,文思如泉涌,飞快的写了三道奏章,给了自己的同窗好友,让他们代替自己上书。心理恨恨的想,俞锦熙,官场瞬息万变,别以为叫你一声诗仙,就真成了神仙就算是神仙,倒要看看你能不能飞得过这道坎端王身边还有一类人,对俞锦熙不大关心,可是对王爷的情人沐天华十分上心。毕竟此事由俞清瑶引起,不告诉人家生母一声怎么行?所以不到一个时辰,沐天华听到三拨人诉说“金水街”的事情。
三人成虎,原本她是不信的,可第三个人过来,她不得不信了心惊胆战的对锦娘道,“怎么会……怎么会”
这会子,她完全忘了俞清瑶新婚三日回门不曾去看她的“不孝”,只想着万一陛下震怒,要杀俞清瑶的头怎么办?
“孽女啊她是活脱脱生下来找我算账的,前生一定欠了她太多,才怎么也还不清……”沐天华泪流不止。
可叹京城明珠的眼泪攻势,根本无人能阻挡,晶莹的泪珠如断了线的珍珠般,一颗颗垂落静谧出尘的美好面容上,闪烁的光芒纯粹而无暇,叫人看了,恨不得把自己的心肝挖出来给她,只要能换取她的笑颜。
锦娘不能抵抗,端王也不能。无奈之下,端王同意让沐天华外出,只是不能进安乐候府——那样目标太大,会被人发现。锦娘百般不情愿,可为了沐天华着想,只好陪着她去见惹是生非的俞清瑶。
主仆每次出门,看似轻车简行,其实至少有五六十人跟着呢。这边才出门,那边安乐候府已经得到消息。看家的胡嬷嬷听话沐天华不知怎么,坚持要见自家姑娘,着急不已,派小丫鬟去,怕说不清楚,只能换了衣裳,亲自前去。等她到了长公主府,刚得到长公主的赞赏和全心认同俞清瑶呢,正与景暄一起承欢膝下呢,胡嬷嬷硬着头皮,在俞清瑶的耳边轻轻说了。
俞清瑶的脸色,登时变得很难看。
为什么,为什么她的亲娘从来不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反而总是拖后腿二七六章 渣娘
二七六章 渣娘
成亲之后,俞清瑶跟母亲几乎没什么来往,逢年过节送点礼物意思而已。关系的疏远,不仅是为嫁景暄闹得不太愉快,而是明媒正娶的侯夫人平常往来的亲眷都是身份、地位相近的,没有哪个跟做外室的女子“相亲相爱”,关系亲密、亲如一家。那不等于特意宣扬“我家某某做了外室,虽然无名无份,但不要小瞧,很受宠爱”,这般乱了体统,岂不笑掉人大牙为这,安庆侯沐天恩多有不满,认为母亲天性,怎能被外物阻隔,可杜氏是个明白人,在一旁劝说——母慈子孝,外甥女小时候需要母亲的时候,怎不见有多疼爱?十多年抛在一边,不理不问。现在想要女儿“孝顺”了,可怎么孝?跟一般人家,回娘家见母亲吗?在母亲怀里撒撒娇?感情培养是要基础的,当沐天华选择抛夫弃子那一刻,就自己断了这份基础,叫人家怎么续母亲之情?换了别人,被母亲连累的名誉丧尽,相交的手帕交送来绝交信,怕是恨死了。而外甥女还为母亲向端王讨要名分,够难得了说了无数遍,终于使得沐天恩打消妹妹、外甥女和好的念头。
杜氏是个清冷淡然的人,之所以不断在丈夫重复,是有自己的想法。她的儿媳梁氏过门不到两个月,就怀了身孕,尚且不知是男是女——无论孙女孙儿,第一个啊,她都喜欢。沐天华终究姓沐,外人看起来女眷不守妇道,自然是沐家的家教不好,拖累了她的小孙女,可怎么办?所以巴不得再也不要跟沐天华来往。俞清瑶主动与沐天华疏远了,她巴不得甚至为了补偿俞清瑶失去的那份母爱,比以前更真心疼爱了。
话说长公主府里的俞清瑶听了胡嬷嬷的话,脸色一瞬间很难看。因胡嬷嬷转述的话中意思,不是商量——约个时间咱们母女见个面吧,而是通知——现在为娘就出发了,你必须赶紧过来完全不管她现在是否有重要事情,逼得她立即丢下手边所有长公主对她信任疼爱,能谅解,若换了性格严厉的婆婆呢?
从来不为她考虑……这就是她的生母
俞清瑶深吸一口气,对长公主盈盈一拜,称府里有些小事,急需她回去处理,并拒绝了景暄的陪同。其实长公主和景暄哪里不知道呢?也不好阻止,只能随她去了。
……
“好姑娘,您可千万别冲动,跟她闹僵了。”胡嬷嬷忧心忡忡,刚才听说府邸下人说起自家姑娘在金水街的“壮举”,吓得她差点晕厥过去。那可是当朝大学士啊,谁不卖三分颜面当然,俞清瑶是为长公主出头,有个“孝”字站得住脚。可这会子再跟生母顶撞了,万劫不复苦口婆心劝了好久,俞清瑶平息了纷杂的情绪,“嬷嬷放心,清瑶不是小孩子了,知道该怎么做。”
来不及换衣裳,俞清瑶戴上帷帽,就坐上马车,往约定的地方去。
再说这约定见面的地方,乃是端王随口一说,因掌柜的是他心腹小厮的弟弟,环境绝对安全,保证不会让外人察觉。可坏就坏在心腹了,那掌柜的弟弟仗着哥哥受端王信任,娶了是王妃跟前的得力大丫鬟,放了良籍的。王妃不管事,可灵芝郡主周芷苓在端王府地位稳固,多少人巴结着?因选了这里,后来又演变无数风波,暂且不提。只说俞清瑶进了铺子,被人引到后院,沐天华早就焦急的等待了,一见面,先红着眼睛,嘴唇颤抖着,哽咽难言,十足一副为女儿操心的“慈母”模样。锦娘在一旁柔声劝着,一抬眼,就俞清瑶没事人的板着脸,顿时气怒“夫人,请宽宽心。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