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 作者:楚秋(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13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妃 作者:楚秋(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13完结)-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锦秋更明白了,道:“原来如此安排的。”

    看来元老太爷在公主府不是一般的不被待见,这么明摆着整他。只是因为元老太爷不靠谱吗?或者贾氏故意挑事?看贾氏的智商也没那么低,继子连老爷子都看不起了,她也摆不起继母的谱。

    又或者有其他不足为人道的原由?

    贾氏看苏锦秋如此云淡风清,心里早急了,义正言辞的道:“老太爷是长辈,王爷再是王爷,难道他能不认自己的亲爷爷?”

    还有元俊卿,好像当了驸马就能不认亲爹,不但对她这个继母冷嘲热讽的,现在连带着元老太爷也越发的不放在眼里。就连魏姨娘也越来越放肆,经常故意找她的麻烦,跟她吵架。她己经很忍耐了,结果仍然挡不住口舌。

    苏锦秋看一眼贾氏,答非所问的道:“王爷赏给老太太的那个玉枕,是番国进贡来的,最是安神。不知道老太太用过没有,晚上睡不着时,枕着它定然能安然入睡。”

    孙子给爷爷东西用赏赐两个字,都到这份上了,还讲什么家礼。据说贾氏出身不高,看来所言非虚,对于朝廷的某些信号不只是反应迟钝,而是完全没有明白。

    元凤姓元,但元家的人不能跟他讲家法,皇帝太子定下来的规矩。

    贾氏顿时怔住了,太监送东西过来时,她就觉得太监的话不太对。现在苏锦秋当着她的面直说出来,她顿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但又觉得很不可思议,这……这算是怎么回事,元凤不算是元家的子孙吗?

    苏锦秋无意再说,只是道:“王爷如此安排自有王爷的用意,俯身听令即可,何须致疑。”

    “那我……就要住进东北小院去?”贾氏脸上不可思议和失落并存,让她显得很茫然,再次道:“老太爷是王爷的亲爷爷,怎么也得……”

    王府那么大,好歹分出一所像样的院落来,两进小院要如何住人。真住到那里去了,那就是个等死之地,她还能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老太爷年龄大了,暮年养静之所正是合适。”苏锦秋淡然说着。

    她倒不觉得是元凤难为元老太爷,在元凤眼里,元老太爷根本就是透明人。他最多吩咐说,公主府前院他要用,原住居民搬哪里他根本就不会管,应该是元俊卿安排的,故意折腾元老太爷和贾氏。

    对外说起,理由也是现成的,父亲老了要安享晚年,特意寻了一个安静的地方。高门大户里这也是常有的,常有暮年养静之所,把府里所有务都放下,没有任何烦尘俗事打扰。

    话说至此,都不用苏锦秋说什么,魏公公马上出言提醒贾氏,王爷马上就要回来了,贾氏也该退下了。

    “王妃……”贾氏心有不甘。

    原本以为她这趟进来,好好跟苏锦秋讲一通大道理,怎么着也能把一个小姑娘哄住,再想办法说动元凤,总是一条可行之路。没想到苏锦秋这里她就说不进话,更不用说对元凤说什么。

    难道她真的就这么住进小院里,陪着一个枯朽的老人,慢慢等死……

    魏公公看贾氏不想走,便道:“老太太好没眼色,王妃累了,要休息了。”

    “你……”贾氏怒火涌起,面如猪肝,身体都有些微微发抖。在苏锦秋碰钉子就算了,她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太监竟然敢这么说她,几乎把她的脸皮丢到地上踩。

    苏锦秋实在不耐烦听,挥挥手对崔嬷嬷道:“嬷嬷送老太太出去吧。”

    “是。”崔嬷嬷答应着,走向贾氏道:“王妃要休息,我送老太太出去。”

    贾氏不由的抬头看着苏锦秋,心里又是怒又是悲又是嫉一嘴银牙几乎要咬碎。少女身姿,嫁得年少夫郎,青春得意,还有无限将来。

    她呢,花季少女嫁了一个老翁,把所有的青春幸福都赔了进去。花了那么多心力生下儿子,难道最后只能去偏院养老?这让她如何能甘心。

    看着眼前的崔嬷嬷,知道她不管再说什么都没用,却还是忍不住再求一求,道:“王妃,老太爷……”

    一句末完,魏公公打断她道:“本不该奴才多言,只是老太太也太糊涂。王爷拿的主意,你跑来王妃这里说三道四,你想让王妃怎么样?去违逆王爷的话,还是想王爷与王妃吵嚷起来。”

    “我……我并无此意。”贾氏说着,当然要是真能吵嚷起来最好了,她这辈子就这样了,最见不得少年夫妻恩爱百年。

    魏公公厉声道:“那就快走,别在这里胡搅瞒缠。”

    崔嬷嬷言语不也客气起来,道:“老太太若是再不走,只得请你出门去了。”

    贾氏强忍着眼泪,只得低头走了。

    崔嬷嬷赶紧跟上,直把她送到东华门口这才返回。

    屋里苏锦秋轻轻叹口气,唤来宫人脱了外衣,到里间榻上歪着。魏公公身边侍侯着,苏锦秋躺下时不禁看一眼她刚才放旁边的花边名册,笑着对魏公公道:“你也是宫里的老人了,根基都在宫中,年龄也不算大,要说升迁呢也是能升上去的。”

    崔嬷嬷老实忠实,相对来说魏公公就灵活许多,就像刚才,极会揣摩主子的意图。这样的人只要能拿捏住,留在身边也挺好的,反应很快,用起来省心省力。

    魏公公马上跪了下来,道:“王爷,王妃对奴才有大恩,奴才如何能舍得主子。”

    里是一萝卜一个坑,升迁哪是那么容易的事。若是留在宫中,实在没什么好主子可寻了。还不如跟着元凤,皇上、太子宠爱,将来肯定前途无限,而且自从娶了苏锦秋也不乱杀人了。没有生命危险之后,这个主子还是可以跟的。

    苏锦秋听得会心一笑,道:“既然你愿意,那就跟着走吧。”

    “谢主子恩典。”魏公公磕头说着。

    苏锦秋不禁闭上眼,翻身朝里睡去,正该午睡时间,贾氏搅和了一会,现在得好好睡会。

    一觉睡醒,外头天色有些暗,也不知道是阴天了,还是天色晚了。刚要起身,脸颊就被亲了一下,回头就看见元凤正笑眯眯看着她。

 第82章

    春困秋乏;美人贪睡;元凤已经在榻边坐了一会;看苏锦秋睡得正香。钗容御下;衣衫半褪;身上搭着一条薄毯;好似一副美人秋睡图,进门的一瞬间他都有种被震住的感觉。知道自己的小妻子很漂亮,现在是随着时间的推稳越来越漂亮。

    “你回来了……”苏锦秋说着;刚刚睡查;神情显得呆呆的,睡眼惺忪;十分呆萌可爱。

    元凤看着她的小脸;心形粉色,有着孩童的天真,又有着少女的甜美。五官慢慢长开,好像青涩的桃子,正在一点点的成熟。

    下意识的亲了亲她的脸颊,唇边还带着桃子的香甜余韵,明明只是亲了一下,却让他心旷神怡,思绪好像都飞出去似的。几乎按捺不住的冲动,让他伸手搂住苏锦秋,小小的身体紧紧挨着他,几乎要粘在一起。

    “唔……”

    苏锦秋还在发怔中就被抱个满怀,不自觉得挣扎起来。刚刚清醒,四肢无力,与其说她想推开元凤,不如说是欲拒还迎,倒成了情趣。尤其是她神情慵懒,本来年少纯洁,此时倒是添了几分风情。

    脑子一片混乱,有些搞不清楚情况,反正是元凤,任由他抱着。

    元凤的手在苏锦秋腰间摸索,苏锦秋本想自己撤开,只是哪里动弹的了。雄性强烈的气息直冲鼻腔,带着侵略的意味,让大脑本来就不太清醒的她更加迷糊。

    没有遇到任何反抗,这无疑鼓舞了元凤,欺身上去,直把苏锦秋压到榻上。手开始解苏锦秋的衣服,脸贴着苏锦秋的脸,唇落到她的樱唇上,细细品尝着。

    搂过抱过拉过手,同床都睡过,但像现在这样,还是头一次。苏锦秋年龄太小,即使马上就要过十五岁生辰了,身体好像没有长开似的。苏锦秋无意这么早,元凤也不想这么拖,两人就这么一直拖着,直到今天……

    “启禀王爷,东宫有急事相召……”

    帐幔外头传来内侍的声音,苏锦秋午睡时就放下帐幔,后来元凤进去,嬷嬷们连外间帐幔都放了下来,两个嬷嬷专门看守。

    内侍进门传话时,也觉得很不是时候,但军情紧急,他得到的命令时,马上传话与元凤,让元凤速去东宫。

    元凤只觉得脑子都要充血了,那一瞬间恨不得把传话人踢到天上化为流星。倒是苏锦秋已经清醒过来,连忙拉起衣襟,又推推元凤,涨红着脸道:“快去,太子找你呢。”

    实在要羞死人了,竟然被元凤迷惑了。心灵很成熟,身体还是太小了点,她并不拒绝跟元凤做这些,只是想着能再等等,再长大些。

    元凤趴到苏锦秋身上不动,生平第一次连凤启都恨了起来,狗屁的公事,竟然这时候找来,统统抽飞。

    传话人没听到元凤的声音,看外头摆出来的架式,也知道这时候谈公事不合适,却不能不道:“是军情……太子请王爷马上过去……”

    元凤动了一下,苏锦秋趁机推开他,赶紧给他整理衣服,道:“快过去吧。”

    元凤知道军情拖不得,却无论如何舍不下苏锦秋,在她脖颈间轻轻嗅着。苏锦秋清醒过来之后却不给他机会,瞧着机会从塌上下来,拿了外衣裹在身上,红着脸道:“快点去吧。”

    心里也有些懊悔,刚才差点就被元凤得手了,第一次呢,哪能这么随意。

    元凤心不甘情不愿的起来,苏锦秋都没敢上前给他整理衣服,只怕再被他压住了。只是道:“别让太子殿下等急了。”

    “嗯。”元凤鼻孔里哼了一声,却是走近苏锦秋,道:“等着,看我晚上怎么收拾你。”

    苏锦秋心里还是不愿意这么早,实在是对身体不好,只是此时肯定没办法跟元凤讲道理,只能赶他出门去。

    元凤理了理衣服,掀起帐幔出去。传话人正在外头跪着,听到脚步声,抬头看到元凤,顿时吓了一大跳,这是要被踢死节奏啊。刚夺路保命,元凤竟然没动手,只是满脸不满,道:“最好是真有什么……”

    “是军国大事……”传话人一脸苦逼样的说着。

    元凤臭着脸到东宫,进到前头殿里,只见东宫幕僚以及大臣们都在。永昌皇帝出兵匈奴时让凤启监国,然后凤启一直监在到现在。永昌皇帝对朝政并不是很感兴趣,他也不觉得大权旁落,凤启替他分担大半政事,他倒是觉得轻松。

    尤其是凤池就藩之后,确定下任皇帝是凤启的,他也就越发的放权。现在有军国大事都是先往东宫报,然后凤启斟酌着挑重点请示永昌皇帝。

    凤启看到元凤过来,朝他招招手,显意他到自己跟前来。拿起奏折要递给他时,看他脸色不好,问道:“你这是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

    元凤无言地看向凤启,只觉得有口血卡在喉咙里,又喷不出来。深吸口气压下去,把奏折接了过来,问:“出什么事了?”

    凤启淡然道:“高勾丽今年的岁贡不够。”

    高勾丽是大楚的附属国,每年岁贡数量都是一定的,当然要是全国性大灾难,可以减免一些,但绝大部分情况下,岁贡是绝对不能少的。今年高勾丽就报了灾,凤启宽蚅,当时就同意延缓,结果都到这个时候了,仍然没有交上。

    凤口令使臣去收,结果今早收到使臣奏折,这是不打算交了。而且今年高勾丽根本就没什么大灾,就是不想交岁贡。

    元凤接过来看看,这是想赖皮呢,胆子真肥,十分随意的道:“那就打到他们交为止,小小的藩国也敢造反,那就灭国。”

    大楚周边藩国许多,其他小国都老老实实,大楚自然保他们平安。高勾丽想造反,那就直接灭掉。

    凤启眉头皱了一下,停了一下才道:“父皇也是这个意思。”

    其实这也是前朝先例,附属国但凡想造反,那就打到他们悔改为止。灭国太夸张,给他们换个藩王倒是有可能。这个政府不听话,那就换个听话的。

    “那就出兵,我当元帅。”元凤说着。

    对匈奴大胜之后,永昌皇帝就信心爆棚,立志要当个武皇帝,在史书上留下重重一笔。只是武皇帝也需要战事,现在有小国要造反,永昌皇帝弄不好巴不得呢,毕竟打完匈奴之后,想开战也难找到对手。

    其实自从打完匈奴之后,他也觉得手很痒,正好有人来闹事,那就打。

    凤启担忧地看元凤一眼,问:“你有把握吗?”

    永昌皇帝也是打算用元凤,元凤是军事天才,只要派他出去,肯定是大胜而归。这样史官书写历史时,大将军要载入史册,皇帝肯定也要进去,这都可以算做他的功劳。

    只是战争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