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宝和王鹃看着这个万年爷爷总是不时地揉揉腰,相互望了眼,用唇语交流上了。
“小宝,你看万年爷爷是腰椎间突出还是腰肌劳损?不如想办法帮着缓解一下,这样庄子上的人就能舒服些了。”
王鹃不希望这些好象家人一样的庄户太难受,向张小宝问道。
“我哪里知道,看样子是应该腰肌劳损,不知道属于哪一种,这个我从来没得过,应该弄个蒸汽的地方,然后用中药再泡,拿酒来慢慢的揉,我就会两种手法,以前受了伤,去让人按的时候,聊天他们教的,有时我自己也按一按。”
张小宝可不会看病,只能用平时一些听来的,和学到的东西试一下,可他总不能去给老头按吧,他还有不少的事情。
王鹃也知道张小宝的情况,说道:“可以教给别人,还有我们家的医生会针灸,以后我们要培养一些专门治疗各种病症的人,按摩、拔罐、刮痧等等,培养人才,把张王两家庄子变成一个综合的地方。
到那时,只要遇到了事情,马上就可以有人顶上,过了年,你写点策划方面的内容,我给孩子们天天军训,等着他们大了,我们就有人可用了,别告诉我你不会策划。”
“会,你都说了,国际诈骗犯,不会策划怎么诈骗?我想的是,不只是孩子要学,大人也要跟着学,不忙的时候,就让大人也学一学。
人人识字,就能多看书,知道里面的意思,也算一种经验的积累,再学会写字,有了好的经验记下来,何必用口传这种容易失传的方法来继承呢。”
张小宝也顺着往下想,他知道,在以前的时候,认识字可能不算什么,大家都会,可现在这里,却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的,比如有些家中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钱买笔墨纸砚等东西?学东西也不可能一文钱不出,老师吃什么?
王鹃同样理解知识的重要性,它在于传承,不少民间的好方子,就因为不认识字,不会写,口口相传,到最后就湮没在历史当中,没有人会记得。
“好,我也同意,反正也不用他们出钱,跟着学就行了,等他们渐渐地对主家更加信任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讲物理和化学,不用你,我知道你不会,你帮我找各种的实验用品就行。”
“恩,我确实不会,没有受过正统教育,现在才知道,那种教育确实不一般,十二年的义务教育啊,比九年的更厉害,属于社会整体的成长。”张小宝不得不承认,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作用。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分配之事不好办(第五章)
风吹院外寒,炭燃屋中暖。帘浮锦绣色,笔挂书香颜。
一间修饰得典雅的屋子当中,红红的炭火把所有的寒冷挡在了外面,闻着淡淡的熏香,让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贾县令坐在垫子上,面前有一小几,茶水与点心不可或缺,还有几种不知道怎么保存下来的水果,看上去诱人,吃起来味道如何,那便难以知晓了。
在贾县令的旁边同样有两个小几,几后各坐一人,还有一个带着扶手的椅子的上半部分放在他们的身后。
三个人坐好,一时也不说话,似乎都在等待着别人先开口,茶水喝了一壶了,最后还是贾县令忍不住了,当先说道:“给张家庄子治罪已成定局,不知韩大夫与袁议郎觉得该如何分一下张家的东西?”
贾县令不想浪费太多的时间了,他一会儿要好好睡一觉,明天才能走精神赶路,从这里出发,大概中午的时候就能到地方。
韩家的家主,同样是有一个散官在身的韩大夫看了眼袁家的家住,说道:“袁议郎这次出了甚多,还有由袁议郎先说吧。”
袁议郎见两个人都不准备先说,想了想,只好开口了“张家庄子中若是没有别的东西,那就有一些钱财,他们在小罗水那边赚了不少,这些钱财我们三家一同分了,分三份,一样多,二位以为怎么样?”
“好,我同意,那庄子中确实有不少的钱财,明日贾县令动手一定要快,先把罪给落下来,到时谁来都晚了,毕竟我们准备的已经够充分了。”韩大夫觉得这点钱财无所谓,再多也就是几万贯而已,真正有用的是方子。
贾县令有点不愿意,他掉水中后,一万三千贯的钱被张家给拿走了,他还花大价钱买了张家的六千贯的东西白送给百姓了,怎么说也应该是把这一万九千贯刨除才对,可想想自己真这么说了,后面的利益两家就一定会死咬着不放,只好说道:
“我也赞成,他们在小罗水那边应该也有一个放钱的地方,到时,那边也像他们的庄子一样,袁议郎说说其他的,还有庄户呢,两个庄子的庄户,他们主家一完,庄户就要换主家了。”
贾县令的话说完,那二人都沉默了,他们想到了一起,准备接收这部分庄户,那样会多不少的劳力,可又怕庄户还想着主家,会给他们惹来麻烦。
最主要的是要了这些庄户,就得在其他方面给贾县令让步,这是两个人都不想的,找来麻烦的庄户,还失去了一部分利益,怎么算都不合适。
韩大夫不急,贾县令问的是袁议郎,自然要由袁议郎来先说。
袁议郎心中暗骂了一句,说道:“这些个庄户毕竟是三水县的百姓,就是要了他们,也还得在当地做事情,我与韩大夫都不适合要,不如贾县令自己留下吧,我们分那些个库房中的东西还有牲畜及家禽。”
贾县令没想到推出去的时候又推了回来,想想也对,三水县的百姓在没有受到任何灾害的时候,不可能离开这里,真离开了,自己这个父母官就要被上面的人找去了。
但是,两个庄子八百多个人,能比得上库房中的东西么?那库房中一定有不少的银耳和木耳,只在些就应该有上万贯了吧?甚至是更多也说不定,加上三万多只家禽,还有一群的牛羊马匹。
全算上,自己似乎有些吃亏,对,还有那么多的粮食呢,不行,绝对不能答应,那百姓最后也不可能归自己,庄子或许朝廷又会分给其他的人。
“不妥,庄户不会归我,暂且放在一边吧,我们三个应该平分庄子中的所有东西,袁议郎说说方子的事情吧,我准备要小罗水的码头,现在知道的是三个方子,孵化小鸡的,增产粮食的,种木耳的。”
贾县令把庄户的事情给搁置了,开始说方子,袁议郎摇摇头“不是三个,还有做凉皮的,弄素油的,辣酱的,调料的,原本还有个冬天种青菜的方子,被他们给献上去了,哎呀,对呀,他们还献了个方子。
那方子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看样子要多费些周折了,不如把文县令也叫上,毕竟这次要用他的衙役,原本是说给他钱,现在看来只给钱也不行,再给他个方子,再给张家庄子多定个罪,说他们侵扰华原百姓。
正好把韩大夫家庄子上的稻草烧了的事情拿出来,我家那个牛吃了拉稀的事情就不行了,愿者上钩,讲不出理,又找不到卖料的人。”
“对,我看此事可成,文县令得个方子,能帮我等扛住不少来自上面的压力。”韩大夫同意了袁议郎的办法。
贾县令这时才反应过来,张家庄子确实有不少的方子,那钱财应该重新估计了,说不定还有没拿出来的方子,对呀,还有。
“还有,还有两个呢,一个是那做鞭炮的方子,另外一个是做爆米花的那个,糖的方子就算了,已经给了周西虎,这么多的方子,弄不好,还有新方子,现在说好了,到时又有了新方子还是不好分。”
听到贾县令的话,袁议郎与韩大夫都愣了,仔细想想确实是如此,多亏了自己等人动手早,否则再给他们两三年时间,他们还不飞到天上去啊?
“张王两家庄子主院的人我要了。”袁议郎与韩大夫同时说道。
两个人相互看了眼,又同时笑了,都清楚对方想的是什么,方子不是平白出来的,一定是有人想才有,那只要抓了人,以后或许会有更多的方子,每一个都是只下金蛋的母鸡。
两个人说完,笑完又后悔了,果然,贾县令也不是傻子,以前是一直想着报复,现在听到二人的话,同样清楚了人的重要。
三个人说到这里,又说不下去了,东西可以分,方子也能分,可人怎么分,从这些情形上看,应该是一个人弄出来的方子,就算把所有的方子都给别人,自己有了这样一个人的话,那也赚了。
袁议郎越想越觉得为难,只能说道:“这个事情也先放放吧,等着文县令来了,到时再说,华原县不像你三水县,竟然弄出了七百多个衙役,只有三百,还有一些是临时找来的。
张王两家庄子上不少的庄户,动手一定要快,先把主家给抓了,庄户们就不敢冲,不然就容易把事情给弄大了,死上几百人,我等就摘不出去,还要贾县令用了个计把人给调走了。
等着张王两家的人被抓,那七百多的衙役也就老实了,他们总不能跑到我华原县的牢中找人吧?那和造反没什么不同了。”
“华原县牢中?怎么能关到华原县呢,要关也是关到三水县?你华原县的衙门没有道理来三水县抓人吧?”
贾县令惦记着想出那么多方子的人,说什么也不能把人送到别人的地方,到时候谁能保证这些人不先问出来哪个人?
袁议郎自然知道贾县令想的是什么,喝了口已经有点凉的茶水,说道:“那贾县令的意思是说,关到三水县衙门的牢房当中?让哪个衙役去看守?你连宋阳都信不过,说是他一定会串通张家,这才给他的信,若是没串通,那衙役们都会在小罗水那里。”
袁议郎问的话,贾县令确实不好回答,他在整个三水县除了能相信自己的家人,其他的人一个都不信,哪怕宋阳一直是那么恭敬和听话,他正是做了两手准备。
韩大夫这时插话说道:“不如这样,等抓住了人,咱们三个还有文县令一同向京城押送,让庄子中的人,还有贾公子来做剩下的事情,三水县的衙役们没有了主心骨,自然就好摆弄了,等他们听话,咱们或者是真的把人送到京城,或者是再回来,如此可好?”
“好,就按韩大夫说的办法来做。”袁议郎同意了。
贾县令有点担心,如果三水县有了事情,他应该先向州里报啊,不能直接押送京城,琢磨了一下,咬咬牙说道:
“好,我也同意这么做,可我到时候要让人往州中送一个折子,这边先动身,到时州中追究起来也好有个话儿说。”
那两个人见他答应了,同时松了口气,他们就怕贾县令中途退出去,那他们就没有理由过去了。
事情安排好了,三个人也不再继续喝茶,到了另外一个厅中,让下人送来酒菜,准备好好吃喝一次。
贾县令此时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怕他不能及时地赶来,或者是出了什么差池,只好让袁议郎派人去迎一下,这也是为了给儿子一个功劳,不然的话没有借口。
******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张小宝与王鹃觉得困了,要回去休息一下,正在这时,三匹快马从外面赶了过来,直接就奔着张家主家而去。
张小宝和王鹃看到那马跑的速度及身上的印记,同时一惊,竟然是急报八百里,连忙往家中跑去。
两个人刚进了院子,张管家就把衙役过来的事情说了出来。
“真是给脸不要脸了,好,这回我不用主动去撵人了,安排,马上安排。”张小宝听了事情,气坏了,决定要一次解决贾县令。
******
今天补一章,明天补一章,然后就上架了,谢谢大家这段时间的支持,我会单独写个上架的感言。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夜色朦朦几许事
夜朦胧,灯笼映水中。照出亭台几点红,冬季星空。
水云间,从二楼的窗户向下看去,那人造湖泊中的水并没有冰,前几日过来的老者,家人也到了此处,开始的时候还觉得希奇,后见白天有人在湖面上用炭火盆来烤,稍有成冰的之处,便会被人给捞起来。
此时几盏灯笼被人给挂在小船之上,放到湖中照亮,衬托着那独立在湖中间的亭子,与冬天的星空相映,朦胧而梦幻。
一六、七岁的小女孩儿,头上扎两个犄角辫,小手扒在窗户上,垫脚向下望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眨呀眨的,充满了好奇之色。
“爷爷,您看,您看,下面还有灯笼呢,真美。”小女孩儿腾出一只手,把胳膊伸的直直地指向下面扭头对老者兴奋地说道。
老者早已知晓那下面的景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