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下训练过队形,马上也训练过队形,各人都已经差不多养成了习惯,不管是行军还是战斗,都要喝团体保持一致。这样大约一个礼拜之后,全司人马的骑兵冲锋和骑兵shè箭,已然初步形成,指哪shè哪,行动如一,反应迅捷!
而眼见一众兵马渐渐成型,已经到了可以拉出去和敌人练练的程度,周世龙心中暗喜。
··········
不过就在周世龙加紧练兵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任命打断了他的步骤。年关刚过,也就一月底的时候,朝廷突然派下了内臣来到宁远城,也就是宫里的大太监,前来宣读旨意。
孙元化府邸,乐在堂前,孙元化并手下部将,当地的巡抚等文官,宣旨的太监和一众缇骑,全部在列。
得到消息赶来的周世龙,则是全身披挂的站在了孙家的三兄弟旁边。
“什么,这么快?”周世龙脱口说道。
“嗯?你早就知道了?”和他正说着话的孙和鼎咦声问道。
“不知道,只是有些猜测罢了!”周世龙强压下心中的惊异,沉声说道。
朝廷这次派下公差,宣读了嘉奖孙元化的命令,说他守城有功,理应嘉奖。最后崇祯皇帝还赐下了一块匾额,上面写了“劳臣“两个烫金大字,并命孙元化汇合孙承宗镇守山海关,
这个时候,袁崇焕已被下狱,祖大寿更是率兵回到了锦州,京师附近兵马luàn作一团,朝廷不得已,只得重起孙承宗,不仅回复了原来的官职,更是任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改兼兵部尚书,总揽山海关军务。
依原来的历史看,最后皇太极留在关内当做钉子的四路兵马,最后是被孙承宗赶了出去的,创造了“遵永大捷”。而在遵永大捷期间,孙元化是被孙承宗器重,之后更是被入阁的新任兵部尚书梁廷栋破格提拔,调配到了山东去巡抚登州莱州这两个大州的。
周世龙知道大致历史,但不知道具体细节。这个时候皇太极还领兵在关内四处攻城略地呢,没想到朝廷就要掉孙元化入关了。他原以为还要等到二三月份。
“大哥和世母也要跟去么?”周世龙跟着问了句。
孙和鼎摇了摇头,道:“不用。”
两人在这边低声说话,到不虞别人听得见。
旨意宣读完成之后,巡抚大人当即命人把那块“劳臣”的匾额挂在了“乐在堂”的mén顶上。孙元化笑呵呵的应承了,跟着又把宣旨的太监和一众文武全部请进了大堂,互相客套着熟络。
周世龙对于这样的环境颇不适应,不过孙元化还是拉着他,一一在这些文武官员面前介绍了一番,举贤不避亲,孙元化他是毫不在意的,直接就说周世龙是他的侄子,亲侄子。
宁远城内原本的文武官员早有耳闻孙元化多了一个领兵的侄子,不过也才这个时候见到,自然也是笑意yínyín相对。前来宣旨的太监和一众缇骑,这个时候也没有驳了孙元化的面子,都是带着副笑脸。
明眼人都知道,孙元化这个时候被调入山海关镇守,前途那是一片光明。孙元化亲自为周世龙做介绍,虽然周世龙身份卑微,只不过是名xiǎoxiǎo的把总官,但因为有孙元化的面子在,倒是没人敢当众yīn声yīn气的嘲讽。
周世龙心知肚明,不过也不在意,每个人他都上前见过了一番,不卑不亢的笑容。
人的身份和地位,是靠自己争取的。你没有身份地位,却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那是决计不可能的。这个不是以潜力来论的,完全要靠现实来论!
不过周世龙知道,现在不是hún迹于上层社会的时候,只有自己实力足够了,才可能也需要挤入这个阶层。因此不等之后的酒席,周世龙便向孙元化告辞离去了,重新回到了军营。
一夜无话。
第二天的时候,周世龙正要将士兵拉出去训练的时候,孙元化却召集了众部下,宣布全军集合,下午便出发赶往山海关。
这个消息,周世龙并不知道,孙元化也没有召他前去。因此照常的在校场之上训练士兵,队列训练。
“忠国,你可知道,下午父亲大人就要启程前往山海关了。”孙和鼎这个时候却突然跑了过来,告诉他道。
“今天下午?”周世龙皱了皱眉。
跟着,他也没再问,而是转过了头,大声道:“全体都有了,稍息。”
“哗!”
众人一个立正稍息,收脚并立,站得线一样的笔直。
“如此气势?”孙和鼎吓了一大跳,内心里更是吃惊的道:“上次和父亲大人一同前来观看的时候还没有这个气势。这才多久啊,五天还是十天?没想到一转眼竟然如此厉害,排山倒海一般!”
“现在全军解散,回营房收拾好后整装待发,下午开始行军。”周世龙跟着说道。
“怎么,你也要去山海关?父亲大人可是没有同意你去呢。”孙和鼎明白了过来,周世龙这是要跟着孙元化一起去呢。
“无事,我这就去和大伯说。”周世龙微微一笑。
第九十五章进攻建昌营镇
崇祯三年一月三十日,天上还在飘着雪huā,但赶赴山海关同孙承宗汇合的职方郎中孙元化,却是在下午的当口便率着一应部将启程了。
周世龙的这一司两百九十号人马,同样在列。
不过相对于其他将官部下的士兵,周世龙这两百九十号人却是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艰苦训练,阵型初见成效,行走的时候虽然奔跑甚急,但队形始终保持如一,没有一个人掉队。
训练当中军纪极严,特别是队列训练严酷,稍不整齐,便是一顿军棍过来,当什长官的也要一同受罚。这样长久下来,军中列队齐肃的观念,已是深入到各人骨髓中去。
咚咚咚····
虽然只有少少的两百九十骑,但以阵型行军,悍勇的气势却是凛然而发,让人为之侧目!
无论是先前亲眼见过周世龙这一司人马的孙元化,还是他的其余部下,抑或是行军赶路的一众关宁骑兵,无不以惊异的目光前后所有的打量着他们。
··········
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一的当口,孙元化便领着手下千余人马赶到了山海关。
山海关是咽喉之地,天下第一关,自然雄伟壮阔,戒备深严。虽然前番见过,但这时再次见到,周世龙依旧忍受不住的心声震撼,为人类伟大而震撼,为文明的沉淀而震撼!
对于孙元化的到来,孙承宗很是高兴,还亲自出城来迎接了。
孙承宗是崇祯的老师,威望甚重。不过虽然是个文人,但更多的却是个不可多得的战略家和战术家。
孙承宗亲自出城mén来迎接他们,周世龙因此也有幸目睹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师。不过到底是见过的人多了,这时完全没有了什么jī动的心情,有的只是试探xìng的打量。
“叩见太傅!”一众士兵齐齐下马以大礼参拜。
“众将士且起。”孙承宗jīng神矍铄的哈哈大笑了一声。
之后,他更是亲身走到了周世龙这些参将、游击、把总官的队伍里,一一抚慰。
“进城!”
令周世龙感到可惜的是,孙承宗还没走到他这里,就没有再继续走了,而是转过了身,大手一挥,全军开拨进城。
进城的第一天是大军休整,因此无事。周世龙也给手下的兵放了假,没有训练,让他们好好休息一天。
“大哥,这次又要打仗了?”**脸上有些担忧。
“是啊,大人,黄台极这会还在关内呢,不要又是重蹈了督师大人的覆辙,全军溃败而逃。”张天bō同样有些担忧,跟着附和说道。
前一次同袁崇焕一起,原本以为能打败黄台极,击溃鞑子兵,但没想到的是,他们效忠的皇帝竟然会把袁崇焕给下狱了!
临阵易帅,兵家之大忌!
而结果也证明了这个道理。袁崇焕一被下狱,关宁铁骑顿时就军心散失,全军人心惶惶。祖大寿、周文郁这些歌总兵官更是带头跑了回去,竟然丢下了这边的阵仗不管了。到了最后,鞑子兵只一个夜袭,立即就炸营了,大败亏输,被鞑子杀了个血流成横。
他们这批人要不是跟着周世龙跑过了山海关直接跑去了宁远,相信这个时候也是成了一具尸体,被弃在了荒郊野外,没人管。
周世龙皱紧了眉头,情况不是很好。
张天bō和**这两个百总官都如此心情,可想而知底下的士兵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只怕更加担忧,甚至于害怕了吧!
一想到这,周世龙立即呵斥道:“身为百总官,未战先怯,成何体统?”
两人一愣,跟着便呐呐着憋红了脸,低下了头去不敢说话。
原本周世龙都是和善着脸的,也很好说话,两人因此敢脱口说道。但周世龙突然一板正经,或者说是严厉了起来,两人顿时就焉了下去,暗自惭愧。越是练兵,两人就越感到周世龙身上日益加重的威势。不说这般严厉的呵斥,就是淡淡的扫视他们一眼,不说话,他们两个也是感觉到浑身不自在,暗自惴惴。
“黄台极兵不满十万,将不过百员,而太傅大人则是奉了皇命,领将过千,统兵数十万。黄台极如何能与太傅大人抗衡?此次出兵,定然一击功成,彻底将黄台极赶出关外。”周世龙也不只是呵斥,另外还摆明军马,一一分解了起来。
“这时正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怎么能未战先怯?”最后周世龙更是慷慨jī昂的挥了挥手。
“卑职知错。”张天bō和**同时道了句。
即便**自恃是周世龙的三弟,但这时也是不敢顶嘴,而是恭恭敬敬的应了一声,自称卑职。
没有人比周世龙他更清楚了,他们看似就要和鞑子血战,但其实也不过是短暂的试探xìng攻击,并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对攻战。而等到了要大举进攻的时候,孙元化已经是不在战场了,而是身在了大后方的山东登州,出任登莱巡抚。
而他们作为孙元化的部将,自然是跟随孙元化走了,去山东任职了,哪里要继续和鞑子兵血拼?
当然,这个周世龙是不会跟他们明说的,不然肯定一心想着以后的跑路,而不是一心想着迎敌,和鞑子兵打仗了。
一连休整了三天,期间并没有任何军令下来,只是命全军戒备,在军营等候命令。
一直到了周世龙他们进入山海关的第四天,终于有了命令下达,孙承宗命他们攻取建昌营。
“建昌营?”周世龙喃喃了两句,没有说话。他知道,这次进攻应该是次试探xìng的进攻,xiǎo规模的战斗。
因为这个时候,皇太极还在关内,并没有退回老巢沈阳去。孙承宗即便老谋深算,行军打仗数十年,相信也是不敢轻易和皇太极硬拼的,也不会是皇太极的对手。他不敢冒这个险。
严格来说,这次攻取建昌营,并不是孙承宗指派的,而是孙元化主动请命的。崇祯皇帝赐了块“劳臣”的匾额给他,那天就jī动得他掉了眼泪,更是直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次领兵入关,做第一个出兵的将领也就水到渠成了。
不过这一些,都无关紧要。对于周世龙来说,最主要的是检验练兵成果的时候到了!
“两个来月的练兵,结果就让这次战斗来检验吧!”周世龙拽紧了拳头。
第九十六章大战在即
(今天是中秋,祝各位读者朋友中秋快乐,合家幸福!)
明崇祯三年二月初五。
在建昌营城池前端,一场明兵与后金军之间的战斗正一触即发。
建昌营位于唐山东北部,扼冷口关,是青龙、卢龙、迁安三县jiāo界地,是一个咽喉之地,兵家必争之地。孙承宗想把后金军全部赶出关外,但并没有急功躁进,而是缓缓图之,一步一个脚印bī迫后金军。
周世龙也是暗赞孙承宗的老辣,毕竟明军这个时候还是占据大势的,别看皇太极领着后金兵一路攻城略地,但这只是攻坚的力量,并不是全部的力量,始终是力量弱xiǎo,并不能一击定乾坤。相反的是,明军甚至有可能一步步吃掉他。
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个正是孙承宗的策略!
从崇祯二年十月二十日突进喜峰口以来,皇太极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先陷遵化,后掠通州,之后滦州,迁安,永平等地,一一被攻陷,杀死的明兵不计其数,总兵官、参将、游击之类的将官更是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可以说,山海关到京师这一地,到处都是烽烟,到处都漂着人血。
不过这个时候兴许是皇太极正要领兵回沈阳,因此攻势暂时缓和了下来,进入了防守的阶段。鞑子在野外没有设营,而是直接设在了建昌营镇之内。
此时,在离建昌营镇的几里外,孙元化已是领着部将官兵前来,并摆下了一个阵势,是大明传统的三叠阵。前方为正兵,又有左、右两翼,还有中军和预备队。如此互相策应,可攻可守,援兵还可相机策应。
中军位置上,一杆醒目的大旗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