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她给他们看了病,把一个不久于人世的病人赶出诊室,她做不到。但是,
心里别扭。想来他们是找过何建国家、找过何建国的,否则,他们再不懂事也不
敢凭着一面之交就这样硬来。鉴于何建国和小西的紧张关系,何建国或他家不敢
出面找她,但在乡亲们面前又不肯承认“不敢”,于是就点化着他们直接去医院
找她,同时拿准她不会把他们推出门去——准是这样的!小西妈越想越生气越想
越窝心,可又不能像过去似的,冲小西撒气。第一,这次小西没错;第二,小西
正在保胎。于是,只能把所有的气都咽进自己肚子里。
17新时代结婚
妈妈一进门小西就发现妈妈神情不对,因为什么都不知道,主动讨好一下总
不会有错,于是拿起本简佳送来的书给妈妈看。“妈,您看,我们做的书,出来
了!”
小西妈瞥一眼那书皮,皱起了眉头:“这就是你们做的书?……被包养三年
还自己写出书来卖就够无聊的了,没想到还有更无聊的!”小西妈边向卫生间走
去,边道:“抓紧时间洗手吃饭吧,我晚上还要去病房一下!”
小西爸这才想起晚饭还没有着落,光顾看书了。慌忙放下书去厨房找饭盒打
饭,见此景,小西妈一直压着的火腾一下子被点燃了。“还没打饭?你一天在家
干吗呢?”
小西却觉着妈妈有一点过分。理论上讲,是,男女平等,爸爸既然退休在家,
就应该多做一些家事以保障妈妈。但是,理论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爸爸能做到
这样已经不易了,过去好歹是一教授,现在整天窝在家里,还要面对这样一个忙
碌强势的妻子,他心里是什么滋味?这样想着,嘴上就说了:“妈妈,我觉着吧,
您这就有点儿得理不让人了——”
“我得理不让人?”小西妈大喘了好几口气,才算强压着没把下午的事说出
来。说出来小西准得生气,小西现在尤其不能生气。镇定了一下,她淡淡道,
“小西啊,我和你爸爸的事情希望你不要妄加评论。同时,我还希望你能尽快把
你和何建国的关系处理好。”
“我和何建国的关系有什么好处理的?就是个手续问题……”
小西决定回家。当晚就回。跟何建国做一个彻底了断。别的无所谓,房子,
别客气,得归她。他是一个人,睡大马路上都没问题;她不行,她肚子里有一个
孩子,他别想让她带着个孩子长期住在娘家,他别想离婚了后还给她家她爸妈添
麻烦!
小西到家时何建国不在,不知加班去了还是跟什么人鬼混去了,他干什么去
了跟她都没有关系。但是,对不起,此刻,您得回来,回来跟她谈他们的事情。
她去给他打电话,是在拿起放在门旁高脚小方几上的电话时,赫然发现,方几旁
边的地上,码着高高的一堆书,书的名字是,《我被包养的三年》。
陈蓝签售现场那支从天而降的救援队伍,是何建国组织的。顾小航帮了点儿
忙——是帮姐夫而不是帮姐姐——叫了十几个人去,既然是他通知姐夫张罗的此
事,他当然就有了一份责任。而他之所以要通知姐夫张罗此事,是想给姐夫一个
立功的机会。
从心里说,顾小航对他这个姐夫印象不坏,心眼好,人厚道,智商不低,长
得也算是一表人才,如果不是有那么一点儿窝囊的话,得算是十全十美。替何建
国想想,夹在父亲和媳妇中间,他动手实属无奈。同时小航也替姐姐急,一个女
的,三十多了,豆腐渣了,这么优秀的丈夫没主动提出来休你就不错了,你还不
说小心巴结着珍惜着,闹什么闹?真离了婚再上哪儿去找何建国这样的,除非你
不打算再结婚了!
那天,接到姐姐让他去当“书托”的电话后,他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想到
了这个主意。放下姐姐的电话,立马给姐夫打电话。二人在电话中如此这般商量
了一番,决定了行动方案。至少要组织四五十人是姐夫提出来的,说是人少了难
以形成气势。同时还说这四五十人要一齐出现,否则也难形成气势。而后又说,
至时两人各找一个最靠得住的朋友,负责在书店门口召集各自的人,他们俩不能
出面,以防万一碰到熟人对小西影响不好——理科出身的人思维就是这样的缜密
周全——最后他说,在预定时间将到时,两路人马会合,开去现场制造气氛。
小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十几个志愿者,就这,还是在许诺了一顿顿
的饭之后,对方才勉强答应。
这他理解,叫他,也会觉此事委实不堪。何建国却能一气找了三十多个,令
小航惊讶。后来方知,他跟人家说,去当“书托”是形式,内容是为了挽救他们
的夫妻关系。事情上升到了这个高度,哪个朋友好意思推却?但同时这也说明,
他是有人缘的。否则,你再不幸,别说是离婚,就是死人,关人家什么事?当然
还谈到了购书款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两人不约而同达成了共识:由何建国付费
将书收回,交给小西,让小西拿到出版社去报销,或说,去邀功。
18新时代结婚
顾小西站在电话方几旁边,看着那堆《我被包养的三年》发愣,任她再聪明,
也无法想到这里头的曲曲折折。这工夫,门开,何建国回来了。
小西看看书,又看看他,用目光问: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何建国说是怎么回事,老老实实原原本本毫不隐瞒地说,从小航开始说
起。小西听到一半时心就融化了,两天时间组织了三十多人,三十多人,光打电
话跟每个人把事情原委从头到尾说一遍就得半天时间吧?都不一定够。这还在其
次,主要的是,何建国这一近乎疯狂的举动等于在向全世界宣布——普通人的
“全世界”
就是他的亲人熟人朋友——他爱她!爱她顾小西!他不能失去她!……当天
晚上她就在自己家住下来了。深夜,两个人躺在床上,相互看着对方消瘦憔悴了
不少的脸,许久无语,片刻后,何建国将小西揽进怀里。躺在丈夫温暖有力的怀
抱里,小西皱巴巴的心像被抚平了般,踏实柔软而且慵懒,心里惟愿这一刻永恒
……一滴水珠打到了她的脸上,她下意识睁开眼睛,是何建国在流泪。流着泪他
说,对不起;于是小西也流泪了,也说对不起,说自己不该当着面那样说建国的
父亲。何建国说那他也不能动手,请小西相信他再不会有第二回。……
第二天,小航开车,和何建国一块把那堆《我被包养的三年》送去出版社,
替小西邀功。小西肚子又开始痛了,虽说不重,还是小心为妙。当小航和何建国
及那堆《我被包养的三年》一齐出现在出版社时,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
切是顾小西干的!简佳带何建国去发行部报销书费,心里头别提多羡慕了。顾小
西真幸福啊,父母家在北京,身边有弟弟和老公两个忠诚男人护着宠着,眼下肚
子里又怀上了孩子,对一个女人来说,她还缺什么?不缺什么了。
顾小西和何建国从医院出来乘出租车往家里走。小西情绪不高。检查结果不
妙,医生让再休一个礼拜。关键不在这里,再休一个礼拜没有问题,问题是,不
知道一个礼拜之后是不是还得休。问医生医生说一礼拜之后再查再说。一想起医
生说的保胎一直到生的,小西心里就怵。保胎一直到生,生完了还得休产假,里
外里得近两年时间,两年时间不上班,经济上的损失先不说,她担心的是,两年
之后,社里还能不能有她的位子。现在社里时不时会冒出几张新鲜年轻的面孔,
你就是早九晚五兢兢业业,都有可能被他们替代,何况一消失两年?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它就得死在沙滩上,这是规律,规律就是不可抗拒。
这些话她没有跟何建国说,说了又能怎么样?孩子不要了?那又得把八百年前的
老账都扯出来,她不能。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她再也不想让从前发生的事
情影响到他们的现在了。
何建国心里的事情也没跟小西说。那事情比小西心里的事情要严重,严重得
多。他在想,小西这会不会就是习惯性流产了?要是的话,结果会怎么样?说实
话,他不在乎有没有孩子,在孩子和小西之间,他更在乎小西,但是,他们家呢?
哥哥那边生了两个女孩儿,要是爹娘知道小西生不了孩子,还能容忍她吗?
车内在播放交通台的节目,一个专家正在为司机们答疑解惑,那些问题在何
建国听来全都是小儿科,不用专家,他都能解答了。为证明自己,他就在问题提
出之后专家回答之前抢答,正确率八九不离十。连前面开车的出租司机都禁不住
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一眼,另眼相看的一眼,令小西心酸:对男人来说车不仅是代
步工具,更是一种他喜爱的生活方式,得给建国买车了,贷款也得买,好的买不
起,一辆富康自由人总可以。心里想着嘴里就说了,何建国听了后沉默很久,而
后说出的话在外人听来,与刚才的话题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他说:“我跟家里
说,盖房的事,我们实在困难,我们马上要有孩子了,正需要钱。”停停,“我
让他们先把老房卖了。”
小西闻此把头埋在了何建国的肩上。车驶去……
结果建国家不同意把老房卖了,说是老房卖了一家人住在哪里。这消息何建
国没敢告诉小西。她的情况很不好,又去医院查,医生又让继续在家保胎,她当
场差点儿哭了出来。头天简佳来家看她时给她拿来了厚厚的一本文件,是出版社
根据上级精神制订的一个竞聘上岗的方案。那么厚的文件核心意思只一个:所有
岗位都要重新竞聘,包括最普通的责任编辑岗位。小西当场就急了,问简佳她这
种情况怎么办。简佳说她替她问过了,总编说如果不能参加竞聘,就不会有岗位。
如果没有岗位,就只能拿最低的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的概念是,一个月一千多,
奖金、提成,一概没有。小西跟何建国商量这事,何建国认为小西眼下不宜于去
参加什么竞聘,小西不同意。“要我说还是去。上下班打车,再不,让小航送两
天。到单位不过就是开开会,说说话,顶多打打字。”
1新时代结婚
“自欺欺人了,它能是开开会说说话这么简单吗?你争我抢明争暗斗,你又
是个要强的人,碰到什么看不惯的,再跟人顶起来。不行不行,心理成本太高,
肚子里的孩子会受不了的。就不去,按国家规定,他也不能开除你。”
“是不能开除。可是如果没有岗位,一个月一千来块钱,等生下了孩子,靠
什么来养?做父母得有做父母的资格。你不让我去竞岗是为了孩子,我去竞岗也
是为了孩子。建国,我不想做贫困母亲,不不不,是不想让我们的孩子做贫困父
母的孩子,我受不了!”
“实在不行,”何建国沉吟一会儿,“孩子生下来后,送到农村我爸妈那儿。
农村花销少……”
“送到农村?送到农村我还不如不生他!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从一开始就输,
输在起跑线上!”
“等上学的时候再接回来嘛……”
“到那时候就晚了!”
“你什么意思?在你眼里,我们农村只能出白痴吗?”
“何建国,我好好跟你商量,你别找事啊!”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了,关键时刻,何建国闭了嘴。深知,这事从根上说,是
他理亏。这次他们和好之后,小西父母联手找他们、主要是找何建国谈了一次话,
态度明确表示,他们不反对子女孝顺父母——他们也是父母,但他们认为,子女
和父母之间更重要的是尊重,双方对彼此的尊重。为此,小西爸还就“孝顺”一
词做了教授一级的注释:“孝”即无违,“顺”即听话,连起来就是无条件地听
话。小西妈马上接着小西爸的话道,这不可以!谁也无权也不能打着孝顺的幌子,
一方无止境要求另一方全面顺从!他们的话都正确,都是真理,可惜的是,不能
放之四海而皆准。此地的真理,拿到彼地——比方说拿到何家村——就是谬误。
何建国所有的难处,全在这里:他了解此地也了解彼地,他属于此地也属于彼地。
身处两地之间,他时时要做一下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最终小西听了何建国的意见,没去参加竞聘,基于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