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勃拍着胸脯说要帮自己解决北面燕国的威胁,齐王心里面认了。无非是多加一些兵力,不让燕国继续在齐国北面驰骋罢了。可南方的楚国派谁来对付呢?齐国有声望的人可指挥不了这么多的大军,有能力的又没多少声望。若是败了,对士气的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这下应该采纳丞相后胜的建议了吧!联合魏国伐楚,想想利益还不是一般的大呢!
“楚师不足为虑,臣有上中下三策,以供王上参考。”貂勃恭敬地回道。
“愿闻其详!”齐王提起了些许兴趣。
“下策,集合十万大军,沿沂水南下。王上可命人到处宣扬,言说安平君已然病愈,被任命为主将。如此,楚国必然惶恐而退兵。”
齐王直接摇了摇头,自己正在全心全意地消除田单留下的影响力呢!如此一来,田单的声望岂不是又要拔高了许多!若是事成,田单一个临危救主的名声跑不了。若是事败,自己就损失了许多大军。得不偿失!得不偿失!
见齐王毫不犹豫地拒绝,貂勃也大概猜出了齐王在顾忌什么。田单明明没有生病,却要装病。远离朝堂,以全君臣之谊。齐王却不能冰释前嫌,哎,实在令人叹惋!
貂勃心里暗暗摇了摇头,继续道:“中策。王上派遣使者游说楚王,表示燕、楚伐齐,齐国势必不能支持。迫于无奈,王上正打算派遣大臣前去大梁,游说魏王,表达臣服魏国的意向。若是魏国肯救齐国。齐国愿献出半个陶郡,换取魏国出兵,两国一起攻占淮泗之地!楚国若是不想遭到齐、魏两国的围攻,不如提前割让百里之地,提前和齐国达成盟约。联合攻打魏国。”
齐王暗暗点了点头,这个设想倒是和自己的初衷不谋而合。楚国若是想全力攻取被自己占据的淮泗之地,绝不是仅仅出兵六万的事情。楚国之所以这样,无非是忌惮韩、魏两国在背后可能的算计!韩国屡屡开疆扩土,新收巴蜀两郡之地,不大可能和楚国为敌。但魏国可能啊!楚国本来就不怎么强,有齐国帮忙,魏国足以将楚国打得丢盔弃甲!
在这种情况下。齐国自己放出风声,以重利——富庶甲天下的陶郡为诱饵,让楚国对潜在的齐、魏联盟心生忌惮。齐国就可以在魏国、楚国之间左右逢源。不动一兵一卒,不损一里之地,只是一个风声也能逼迫楚国退兵。操作得当的话,楚国甚至会献出土地给齐国来抗衡魏国!
当然,没有万无一失的计策,这个计策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楚国识破了齐国的心思。死活不上当,反而去拉拢魏国。魏国在看清形势后。一定也会借此来要挟齐国。到时加以利用,自抬身价。看齐、楚两国给出的价码待价而沽,齐国就会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因此,使者的人选就显得很关键了!必须让楚国惶恐,立即和齐国合纵,否则,必然夜长梦多,横生变故!风云南唐
“不知上大夫的上策是什么?”齐王这次是真的提起了兴趣。中策已然不错,齐王很好奇,貂勃会提出什么让自己惊喜的上策。
“上策名曰驱虎吞狼之计,燕师伐我,引赵攻燕;楚师伐我,引魏攻楚。”貂勃语不惊人死不休道。
齐王不明其意,疑惑地问道:“如上大夫所言,魏国可堪一用,为我齐国助力!可赵国刚刚打败我们齐国,又素来和燕国交好,怎么会反而助我们齐国攻打燕国呢?!”
“王上可曾听说二桃杀三士?”貂勃没有立即作答,反而问起了典故。
齐王点了点头,回道:“此晏子之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侍奉景公,以勇力搏虎闻名。晏子过而趋,三子皆不起。晏子乃奏景公,以两桃令他们三人争功,羞而自杀!上大夫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貂勃微微一笑,解释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桃子只有两个,却有三人要分,不能也!土地只有一块,却有两国要抢,亦不能也!燕国若是真的交好赵国,又怎么会不与赵国连横呢?王上何不派人告知赵王,这河水以西的齐地乃是齐国想要割让给赵国的,想要赵、齐两国摒弃前嫌,从此亲善。齐国有意臣服赵国,尊赵国为盟主,可眼下燕国正在攻打这片土地,齐国上下惶恐,想要帮赵国打下这片土地,又怕不能击败燕国。赵王听说后,一定会仰仗自己国力强大,与燕国相争!燕国国力虽然不及赵国,但恐怕也不愿意轻易献出攻占的土地!两国僵持的时候,王上再派人去游说燕王,表示赵国的强大不符合齐国、燕国的利益,燕国只需割让百里的土地给齐国,赵国势必认为齐、燕两国已经联合而心生忌惮。这样,最后得利的反而是我们齐国!”
“妙计!妙计!”齐王抚掌大笑。若是此计可以成行,眼下的危局须臾间就能成为齐国获利的契机。依照赵王贪得无厌的本性,这个计划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齐国可以在燕、赵两国间左右逢源,当然,重要的是掌握好平衡。至于南方的楚国,扯起魏国的大旗,让楚国心生忌惮,足矣!
丞相后胜一见齐王已经完全抛弃了自己的主意,心里面立即就着急了。这可是自己上任丞相一来。第一次提主意。事关自己的权威,容不得不谨慎。即使心里面承认貂勃的计策不错,后胜依然强辩,不打算就此认输。
“王上!臣以为此计虽好,但却太过行险。不能为持国之道!”后胜出声道。
“那丞相有什么补充的吗?”齐王对自己的小舅子还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怎么说他都是自己提拔的人,对自己也是忠心耿耿,无论是出于维护他权威的必要还是为了安抚自己的王后,自己都要多听听他的意见。
后胜得到了齐王的眼神鼓励,心里面大是舒畅,侃侃而谈道:“赵国者。大国也!远胜于燕,也胜于齐。若是依照上大夫的计策,赵国出兵,臣以为,燕国怕是不会如上大夫所言的那般坚守。相反。燕王很有可能胆怯而双手送上河西之地(河水以西的地盘好几块,大家不要误解),到时候,我们齐国白白损失了百里之地,大不利也!”
“是啊!是啊!不可取!不可取!”后胜一系的大臣纷纷附议。
齐王点了点头,心道也不是没有后胜所说的这种可能。齐王望向貂勃,希望貂勃给自己一个保证,也说服丞相后胜。和离记
貂勃佯作没有听到。径直向齐王作揖道:“燕国虽然不如赵国强大,但王上别忘记了,韩国的王后可是燕王之妹。赵国若是逼迫燕国过急。燕国完全可以向韩国求援!赵国可是刚刚败给韩国,割让了中牟、临虑两邑,不可能不忌惮韩国。如此,燕国可以有恃无恐,不交出河西之地。”
“可如此一来,上大夫所说的派人游说燕王割地与我齐国联合一事。岂不就成了泡影?”后胜自以为抓住了貂勃话语中的一个漏洞,幸灾乐祸的说道。
不少大臣暗暗低语。燕国既然可以倒向韩国,又何必要向齐国割地呢!貂勃的想法有些前后矛盾。自相情愿了吧!
貂勃出人意料地点了点头,复又摇了摇头,说道:“臣刚才所说的乃是燕国对付赵国的说辞,但对燕国来说,却并非真的如此!燕国此去新郑,有千里之遥,赵国真若猛攻河西之地,未等燕国使者抵达河西,河西已然易主矣!在这种情况下,燕国求救于韩,再急也是无助于事。相反,我们齐国近在咫尺,完全可以利用燕国的这种心理,游说燕国割地。何况,即使韩国这次及时救援,解了河西之围,但赵国距离燕国太近,安全可以三番五次地对燕国用兵,难道每次韩国都能及时来援吗?我们齐国毕竟紧邻燕国,于燕国来说,援助更加方便!所以臣以为,燕国很有可能答应。”
“王上!臣以为这些都是上大夫的一面之词,不足为信!”后胜一边摇着头,一边作揖道。
“那丞相的意见是……”齐王问道。
“启禀王上!臣以为当立即派人前往邯郸,游说赵王,仍旧以百里之地位诱,鼓动赵国出兵!但这百里之地,绝不是主动割让给赵国的,而是作为赵国出兵打败燕军的答谢!如此,赵国因利而出兵,而非因义而出兵!可解上大夫之策的弊端!”
齐王有些明白了后胜的意见!按照上大夫貂勃的想法,这百里之地是齐国准备好,要献给赵国的,以表达臣服的意向。现在燕国来抢,那就是不给赵国面子,赵国如果不给齐国出头,那以后天下诸侯谁还信奉赵国呢?!按照丞相后胜的想法,这百里之地是齐国准备送给赵国的,但如今被燕国抢去了,齐国气不过,想要借兵,赵国答应的话,那百里之地就是感谢赵国的谢礼了,赵国肯定贪图利益而答应下来。
眼见貂勃露出思考的神情,后胜继续道:“赵国若想取这百里之地,势必大动干戈!如此,我们齐国可以隔岸观火。若是赵国不愿意出力,这百里之地自然和赵国无缘了!如此,我们就占据了主动!至于赵国会不会不上当,臣也想过这个问题,答案是大有可能!”
“愿闻其详!”齐王开口道。
“燕国者,远离中原,地处赵国腹背。赵国如今有意争霸中原,所提防的不在于秦、不在于韩,也不在于魏,而在于燕。何也?赵国想要经略中原,主力必定南下,燕国若是有不臣之心,赵国恐有破国之祸!如今燕师伐我,王上只需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告之赵国,言燕国有进军中原之志,赵国必然出兵!”后胜一句一顿地解释道。
齐王点了点头,朝貂勃问道:“上大夫以为如何?”
貂勃想了想,这个主意和自己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估计是丞相想要立威,自己没必要一直唱对台戏,当即说道:“臣无异议!”
齐王大喜,道:“如此,就依丞相之见!”(未完待续)
ps:推荐、月票,都需要啊!
第十四章说魏论赵
事关生死存亡,齐国定计以后,立即开始行动起来。负责游说魏国、楚国的人选很快定了下来,即是苏秦之弟苏厉。而游说赵国、燕国的使臣也有了计较,那就是齐国隐士鲁仲连。
一番造势后,苏厉一行的车马优哉游哉地驶入了大梁城。对于齐国眼下的窘境,魏王完全是抱着一副看热闹的心思。听说苏厉从临淄而来,又有一桩对魏国很有利的好处,魏王索性也就召见了苏厉。
“先生不远千里,来寡人的大梁,不知有何见教呢?”魏王一上来就问道。
苏厉作揖,谦虚道:“不敢!臣不敢说有什么高见,但确实有些拙见,以供王上考量!”
魏王回礼,道:“愿闻先生之见!”
“魏国地方千里,披甲之兵四十万,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参列。此四战之地也!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且河东孤悬于外,函谷受制于人,大梁距离新郑不过百里之遥,韩国若是有异心,王上的魏国就危矣!”
魏王听得胆战心惊,惶恐道:“计将安出?”
前些日子,秦国丞相魏冉来大梁的时候,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渲染了韩国对魏国的威胁,魏王心里是十分赞同的。君臣商议了一番。所得出的结论就是引秦、赵、韩三国相争于中原,魏国趁机发展。魏王现在很好奇,苏厉会提出什么好的意见,若是可行的话,魏王自然会采纳。
苏厉微微一笑。宽解道:“如今韩、赵不容,相互争斗,王上大可以待价而沽,左右逢源!如此,剩下值得担心的莫过于齐、楚两国。齐国者,地方两千里。披甲之兵四十万,王上若取之,举天下之国,莫能挡之!楚国者,地方四千里。得山川之泽,产四时之丰,王上若取之,因之足以成霸业。”
“可齐国也好,楚国也罢,都非我魏国一国可灭的啊!”魏王长叹道。
苏厉点了点头,说道:“然也!所以臣以为,莫如联合一国削弱另一国。共分其地!”
“那不知依先生之见,该联齐伐楚还是该联楚伐齐?”魏王问道。
“臣以为,伐齐不如伐楚。一者。楚国虽有富大之名,其实空虚。其卒虽众,却不敢死战,一战即溃。原因盖莫乎楚国宗贵醉生梦死,压榨百姓,百姓莫不大失所望。民心既失。谁又会为国家死战?!二者,齐国善战。田单虽然去位,但声威犹在。以燕国之强。近乎亡齐,然田单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即倒。魏国再强,也没有燕昭王时的燕国强大。魏国若是倾举国之兵而伐齐,田单必然领兵反击,魏国伤亡怕是很大。三者,齐国紧邻燕、赵,楚国只与魏、齐接壤,而不和燕、赵相邻。魏、齐伐楚,得寸既为己之寸,得尺既为己之尺。魏、楚伐齐,燕、赵必然寻机略齐,到时魏国得到的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