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独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我独裁- 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状”。

但伦敦会谈终因中华帝国的干涉,并且给土耳其撑腰而告破裂,协约国集团一无所获,反而因为邀请大国民议会代表参加会议而在客观上承认了安卡拉革命政fǔ。

伦敦会议后,英国怂恿希腊继续向安纳托利亚进军。此时,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暴病身亡,希腊国王康斯坦丁在大选中重新上台。

在对土政策上,他比维尼泽洛斯更主张诉诸武力,同时协约国也想得到克里特岛,意图阻止希腊将克里特岛jiāo给中华帝国。

1921年3月23rì,英法两国表面上跟中华帝国达成了妥协,但是暗中的小动作不断,不敢公开向希腊出口武器装备,但却暗中指使两国的军火公司向希腊走sī。希腊军队得到英法的暗中支持,在安抚住中华帝国不干涉的情况下,一支装备有4万支新式步枪、3700tǐng机枪、114mén火炮及配备马克ⅳ型坦克300辆、雷诺ft…17坦克180辆,和1200名骑兵的希腊jīng锐军队从布尔萨和乌沙克分南、北两路向土军防线发起进攻。

西线的土军在经过中华帝国方面的短时间的装备补充之后,已经拥有2。4万支m16式先进步枪,214tǐng机枪m2重机枪,1200tǐngm16轻机枪,207mén火炮,以及25辆m10式战车(中华帝国承诺给他们的m16战车还未jiāo货)。

虽然土军人员和军备仍然处于相对劣势,但土军的骑兵的数量却比希军多3倍,在土耳其国土上,道路并不发达,不适合机械化作战,因此希军尽管坦克多,但却没有骑兵有优势。

战线司令伊斯迈特在战役一开始就把防守重点放在北路,而司令部就设在上次的jiāo战地伊诺努村。

27rì,进至伊诺努的希军向土军阵地发起猛攻。希军yù雪第1次伊诺努战役之耻,因此作战十分英勇,开战之后不久,即迫使土军的中路和右翼离阵撤退。然而,土军似乎更为顽强,在以后的时间里,土军稳住阵脚,组织反冲击。在土军的反击面前,希军的攻势渐渐失去锐气,最后不得不撤退。

30rì,希军在得到援军之后又发起了一次进攻,但又遇到土军同样顽强的抵抗。此战,土军右翼不仅守住了阵地,还将希军的左翼击溃,并使之后撤。

恰值此际,从安卡拉开来的援军又到了,于是土耳其的骑兵与援军一道,乘势对希腊人的左翼发起了一次猛烈的反攻,希军侧翼受到威胁,军心动摇,进攻全面受挫,不得不再次退出战斗。

两次进攻失利之后,希腊人感到打不下去了,遂于31rì夜里向布尔萨方向撤退。土军抓住战机,实施追击,又给希军造成重大伤亡。

此时,南路希军曾一度将乌沙克前线的土耳其守军击退,占领了阿菲永城,但在伊诺努获胜的土军迅速南进,从希军北面发起进攻,退却中的南路土军也掉过头来进行反击,希军抵挡不住,只得放弃阿菲永,退回到乌沙克方面。

至此,第2次伊诺努之战又以希军的再次失败而告终。伊斯迈特将军因两次伊诺努战役的战功,在以后土耳其颁布姓氏法的时候,被授以“伊诺努”为姓。

两次伊诺努战役的失败并未使希腊国王康斯坦丁罢休,他与首相冈纳里斯重新制订了一项侵略计划,同时在国阿大量补充兵员,将应征者的范围增加3个役龄,使侵土希军的总兵力扩充至20万人。

英国和法国对希腊准备中的这次军事行动充满了希望,不惜将大战中剩下的坦克、大炮等武器装备和英**官源源不断地运往小亚细亚援助希腊。

7月初,希军已经完成进攻准备。按照作战部署,希军将在布尔萨布置1个军,在乌沙克以东布置2个军,在北路牵制xìng进攻的配合下,通过南路重兵的大规模突击,攻破土军南路的防线,从而掌握战役的主动权。

土耳其现在又一次面临着不利的局面,总动员令才颁布不久,人力、物力的集中有待时rì。全国的铁路网几乎都在敌占区,而民族政权控制区内的道路却未能修葺,战略物资只能靠牛马双轮车沿着泥泞的道路从远方运来,有时甚至还得肩扛背负,各地援军的行动也常常因此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西线的土军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装备上都远远不及希军。面对这种情况,本来土耳其应在保存实力的前提下,依托jiāo通线上的各据点实行固守,尽可能迟滞希军的进攻,使西线土军主力能够在决战之前得到各地援军的增援。但糟糕的是,土军至开战之前仍不了解希军的作战意图,错误地认为希军的进攻重点仍在北路,因此将主力集中在厄斯基sè希尔、伊诺努和屈塔希亚一阿勒坦塔什一带,而在南路的阿菲永只部署了2个师,另外在盖伊维和曼德列斯各部署1个师。由于这一失误,土军在战役开始后不久便陷入了被动境地。

1921年7月10rì,厄斯基sè希尔一屈塔希亚战役开始。希军南路2个军在攻破土军防线之后,迅速向前突进,很快占领了阿菲永这个重要的jiāo通枢纽。接着,希军沿阿菲永至屈塔希亚、厄斯基sè希尔的铁路北上,直扑屈塔希亚。13rì,屈塔希亚的土耳其守军经过短暂抵抗后,不得不放弃阵地后撤,4天后,屈塔希亚陷落。于是,希军南北两路又转而夹击厄斯基sè希尔,至20rì,夺取了这个军事重镇。战役开始后仅仅10天,土军连连失利,相继失去了3座重要城市,前线一片húnluàn。

21rì,土军匆忙发起一次反攻,但立即就被击退。

危难之时,凯末尔毅然下令西线土军全部退至萨卡里亚河东岸布防,同时请求中华帝国提供支援。

应凯末尔的请求,中华帝**以保护巴格达铁路为由,向屈塔希亚方向推进了100公里,控制了屈塔希亚大桥,阻断了希腊军的前进方向。土耳其军避免了被包围的命运,趁机在另一侧重新集结。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492章中土安保同盟【二更】

【今天第二更】

中华帝**在屈塔希亚大桥严阵以待,令希腊军队全歼土耳其军主力的企图破产。希腊军指挥官大卫中将亲自前往中华帝**指挥部同中华帝**指挥官谈判,但结果不尽人意,大卫遭到中华帝国方面的无情拒绝。

大卫愤然的离开,回到自己的指挥部里,并命令前线希腊军队摆开进攻屈塔希亚大桥的架势,企图威胁中华帝**让步。

然而,中华帝**岂是被吓大的?

面对7万余希腊军主力,坚守屈塔希亚大桥的只有中华帝**一个机步团,双方兵力相差悬殊。然而中华帝**指挥官毅然下令全团做好战斗准备,各种战车、火炮、轻重机枪进入战斗部署,同时向塞浦路斯基地司令部请求空中支援。

很快,中华帝国塞浦路斯空军基地出动两个战斗机联队和一个轰炸机联队,飞临屈塔希亚大桥上空,围绕着希腊军队的攻击前沿附近空域来回盘旋着。

看到这个架势,自以为装备先进的希腊军队顿时气短,大卫在前沿阵地观察了一阵子后,顿时放弃了想法。

中华帝**堵住了去路,使得希腊军队无法过去彻底包围土耳其军队,以至于贻误战机,错过了全歼土耳其军的时机。

对此,希腊zhèngfǔ和军方都觉得非常丢脸没面子,但是中华帝国就是摆在他们面前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希腊方面对此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中华帝国跟希腊达成了协议。中华帝国只希望希腊和土耳其持续战争下去,这样中华帝国才有机会继续控制希腊和土耳其两国,插手巴尔干事务。同时,中华帝国也向在背后看看,英法支持的希腊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中华帝国不痛不痒的帮助土耳其,令周边国家都不知道中华帝国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一些资深的军事家们则嗅出了味道,认为这是战后东西方大国在巴尔干地区的一次较量。尽管西方世界在世界大战中遭到重创,但是东西方的争端并未就此结束,而是暗中继续较量。

凯末尔等土耳其军方将领们看穿了中华帝国的战略意图,知道求人不如靠自己,于是加快组建国民军步伐。

此时的土耳其就向当初的苏俄红军面对外**事入侵时一样,组建国民军也需要时间。为此,凯末尔等人亲自拜访了中华帝国塞浦路斯基地司令部,请求中华帝国派出专业教官帮助土耳其快速培训国民军。

中华帝国的军事培训经验丰富,当年为了抵抗沙俄入侵就成立过短期速成培训班,短时间内获得了一支战斗力可观的军队力量。如今土耳其军方也想用这种方式迅速组织一支可以战斗的国民军,并催促中华帝国尽快将武器装备交付土耳其军方。

在土耳其军方组建国民军的时候,土耳其的局势变得极其严重,萨卡里亚河已成为安卡拉的最后一道屏障,土耳其正经历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8月5rì,大国民议会通过一项特别法令,由凯末尔兼全军总司令。同时,凯末尔任命里费特?拜莱将军为国防部长,费夫齐?查克玛克为总参谋长,并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重整军队,做好补充兵员、调配军用物资、筹集粮秣等各项工作。凯末尔亲赴前线,在bō拉特勒车站设立了总司令部。与此同时,赢得厄斯基sè希尔一屈塔希亚战役胜利的希军也在制定下一阶段的战役计划,国王康斯坦丁还赶至屈塔希亚亲任希军总司令。

23rì,希腊军队7。5万人,装备300门大炮,3000tǐng机枪及少量骑兵,在康斯坦丁的直接指挥下,向萨卡里亚河东的土军前沿阵地发起进攻。土军经过休整,战斗力有所增强,虽然只集中了5。5万人,160门大炮和280tǐng机枪,但骑兵数量却有5000人以上,而且有萨卡里亚河东防御阵的依托。土耳其人感到已无路可退,决定在此与希军拚死一战。战役在南北100百公里长的地带展开,双方士兵几乎怀着同样坚定的决心投入了这场厮杀:一方面希腊人在为几个世纪梦想的实现而战,另一方面土耳其人则在为本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战役开始之初,土军很快就发现希腊人南翼的兵力极为雄厚,并意识到战线过长对于兵力不足的土方极为不利,于是主动收缩左翼,部队撤至安卡拉南部只有50公里的阵地上防守,同时又从西部防线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已经变为南线的左翼。希军的战略意图虽被识破,但他们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很快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土军在希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几乎支撑不住,有些防线被突破,有些阵地之间的联系也被切断。

土军全体官兵浴血奋战,顽强抵抗希军进攻,中华帝国方面见土耳其军有顶不住的意思,于是将一批武器装备快速运送给前线土耳其军手里。有了中华帝国的这批武器装备,土耳其军的火力增强,终于使希腊军队成为强弩之末。

凯末尔抓准时机,下令向敌军力量薄弱的左翼发起反攻。jīng疲力尽的希军,措手不及,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只好向南撤退。凯末尔继而下令全线发起总攻,至9月10rì,希军终于被击溃。土军乘胜追击,9月13rì,将希军逐出萨卡里亚东部地区,随后又渡河向厄斯基sè希尔方向实施追击。至此,历时22天的萨卡里亚战役以土军大获全胜而告结束。大国民议会为了奖励凯末尔的功勋,授予他“胜利者”的尊号,并晋升他为新土耳其国家的元帅。

萨卡里亚战役是希土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它的胜利不仅使安卡拉zhèngfǔ转危为安,还使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有利于土耳其新政权的转变。首先,经中华帝国调停,土耳其zhèngfǔ与高加索zhèngfǔ签订了《卡尔斯条约》。之后,法国zhèngfǔ见中华帝国背后给土耳其撑腰的实事已经无法撼动,为了保住希腊,不让中华帝国直接军事介入,法国主动恢复了与土方的谈判,10月份双方签订了《安卡拉条约》,法军按此条约规定,单独从安纳托利亚南部撤军,并将2个师的武器、弹药和军需品移交给土军。移交品中有150辆卡车,这对运输工具极为缺乏的土军来说,不啻雪中送炭。

法土言和的消息,使意大利加快了它于7月初就开始的从安塔利亚及其附近地区的撤军行动,同时他们效法法国人,将军用物资卖与土耳其人,法、意退出对土的干涉行动,不仅确保了土耳其南线的安全,使土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希军,更重要的是,它从政治上表明了西方大国为瓜分土耳其而结成的联盟已经分裂。

由于军事上的失利,英国人对希腊深感失望,加上中华帝国背后施压,中华帝国海军加强了对爱琴海和地中海的盘查力度,先后对阿姆斯特朗、特维斯等英**火公司制裁,迫使英国的军事走sī告吹,英国从而停止了对它的财政和军事援助。

希腊人自萨卡里亚战败后,收缩到厄斯基sè希尔和屈塔希亚防线,士气大衰,加之又失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