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鸠砂石骨子岩。间或悬挂着几片绿色的树丛荒草。山麓密生茂盛的混交林。稍平坦的地方,田地人家错落其间。童童的“家”——柳信7队知青点的茅草房,就在瓦窑山麓,谷底沟边。对面石屏山阳坡稍缓。梯田梯土,重重迭迭,一耪一耪,一湾一湾,间杂着树林竹丛,东一间,西一处的瓦房茅屋,直到石屏山顶。石屏山阴坡绝壁下就是莲花矿区。
此时已是午后时分。目光所及,炊烟四起。童童肚中已经“咕咕”作响。远方灰蒙蒙的贵岭山后,涌出几团黑棉花似的乌云。满天灼人的白光让人睁不开眼睛。蝉儿在声嘶力竭地叫喊。
“雷雨要来了!”童童忘了肚饿,向山下飞跑。空气闷热,像在蒸笼里。他又热又饿,虚汗滂沱。他拼命地跑着,跑过一坡又一坡,跑过一湾又一湾,跑过包谷地,跑过红苕土,跑过水稻田,跑过树林,跑过竹林,跑过茅草房,跑过吊脚楼。端着碗在敞坝里吃包谷饭的社员,捏着筷子呆望着他。几条狗隔着水田向他狂叫。有条狗追出来被主人喝住。
天空变得昏暗了。无中生有的乌云一团团堆在头顶。偶尔从云隙间露出东一丝,西一点的蓝天。有个小幺哥兴高采烈地向他大喊:“快些跑!天咚雨翻瓦窑墚子了喂!”
此时不过午后三点钟吧,天色已如黄昏。黑云翻滚积聚。由远及近传来震人心魄的林涛呼啸,像千军万马在铡刀岭上飞奔。狂风猛扑过来,飞砂走石。枯枝落叶满天飞舞。坎上的桤木翻在水稻田里,倒在包谷土中。一间草房被揭了顶,房草和杉木皮飘摇直上,飞过山坡,四处洒落。路旁一列长五间的房瓦“噼里啪啦”吹砸在敞坝里。当风的禾苗、包谷被平铺在地上。竹林里传来枪战样断竹的爆裂声。
童童顺风疾跑,好容易下到沟底,几步跳过小溪,沿着挑水的小路,上气不接下气地爬上自家敞坝。心脏像要从喉咙里跳出来。只见眼前金光一闪,“咔啦啦啦!”一个惊雷炸响。“轰隆隆隆!”群山回应。又一阵暴风刮来,地动山摇。只见铡刀岭上空黑云白云在飞旋疾转,越转越快,伴着雷鸣电闪,半个天空成了个巨大的旋涡。黑白相间的螺纹中心里,一个深邃无底的黑洞,摄人心魄,令人惊疑竦惧。童童从未听说过,更没见过,也没从任何书籍文章中看到过类似的记载。只有在图书馆一本美术书中,见过一个叫凡高的外国人的油画:蓝黑神秘的天空中,满布金黄的星星和令人惊诧怪异的旋涡。那是艺术,是画家的想象、幻觉。而这个巨大的旋涡却是大自然活生生展示在天上的杰作。难道是对人类的神秘启示?谁又能破解这警示的奥秘?
一道金线落地电闪将天空撕开。眼前一片炫光。“咔啦啦啦!”炸雷在耳边爆响。豌豆大的雨点枪弹似的打下来。敞坝里弹着点泥土飞溅。雨点越来越密,一阵紧似一阵,真个是天河决口,倾泻而下。屋檐水流如注。敞坝水深盈寸,汇成小溪,四处满溢。小路成了小河,水流汹涌。满目水帘雨幛。对面的山林、田土、茅房、瓦屋,全都隐没在这灰蒙蒙、亮闪闪的雨幕之后。人声、犬吠都消失了,满世界只有震耳的雷鸣林涛和哗哗的风雨声。
童童开锁,跨进暖烘烘霉臭味的堂屋里。这里那里“嘀嘀哒哒”地漏着雨水,裹夹着刺鼻的柴烟味儿。锅里一堆脏碗筷。锅底一圈水锈。水桶干裂。瓦缸里缸脚水已发臭。装粮的小扁桶是空的,早被打整得干干净净。两边的房间门都锁着,看得出演了好多天的“空城计”。连看家狗福狼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打开房间门,铺开卷起的草席,把小包袱丢在床上,檫掉席子、床边的霉迹灰尘,童童横瘫在床上,望着屋顶的茅草,听着牛肋巴窗外震天撼地的雷雨风声,听着漏雨的嘀嘀哒哒。他多想干干净净洗个澡,饱饱地吃顿饭,沉沉睡到明天红日东升啊。肚子“咕咕”地叫着。狂风从大门,小窗和到处开裂的土墙缝灌进来。屋内已经退凉。他虚汗淋漓。从早上吃了一份稀饭馒头,到现在还粒米未进,跑了几十里山路,饿得他浑身瘫软,头晕眼花,不冒虚汗才怪。吃啥呢?这次被医院撵回来,走得匆忙,啥吃的都没带。屋里能吃的东西早被吃光了。不然扬忠贵、柳明琴和瑞珀不会都去走人户的。外面是铺天盖地,封门断路的暴风雨,到哪里去找吃啊?他心慌气紧,肚子一阵绞痛。眼前发黑。
“要虚脱了!”他想起只来得及喊一声“我们胜利了!”就扑地而亡的马拉松信使:“我饿着肚子跑得比他还远。我就要这样比狗不如地饿死在这里吗?”他心中一阵悲凉。
()免费电子书下载
记得小学五年级时作文题《我的理想》。他写的是一首诗:
我的理想/是努力学习/快快成长/长大后/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上飞翔/把人们和货物/送到四面八方/
我的理想/是努力学习/快快成长/长大后/驾驶着银燕/在蓝天上飞翔/飞遍祖国的河山/寻找地下的宝藏/
我的理想/是努力学习/快快成长/长大后/驾驶着铁鹰/在蓝天上飞翔/把侵犯祖国领空的敌人/统统埋葬/
当年幼稚无知的他,哪里知道,祖国的蓝天不属于他;祖国的领空不要他去保卫;甚至祖国的大地也不需要他的存在。现在,他的理想已从天上掉到地下,掉到祖国最苦难的角落里,梦求一口救命吃食的地步了。
令他哭笑不得的是,当年的语文老师竟然不给这首诗打分。朱批曰:“你的理想究竟是什么?”
肚子又一阵绞痛。心慌气脱。他差一点晕过去。他想真要这样死去也好。一了百了。20年来母亲的疼爱不能报答,反而成了母亲的拖累。不能为母亲尽孝,更说不上养老送终了。幸好还有这么多哥哥姐妹。安静地死在自己的床上,也不失尊严,总比前几年路旁沟边的饿殍好得多吧。他蹬掉脚上的凉鞋,转身平躺在床上,拉过小包袱作枕头。一个硬硬的东西顶着他。“日记本!”聪聪送他的日记本!一时间,她的题词:
friend:
愿你的青春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辉!
cong
1965.7.30.
带着她体香的荷花手绢,深情的月牙凹,期待的目光;可人的蓝幺妹,蓝妈妈带的东西还没交给她;活泼纯真的夏小妹,金色小提琴,媚人的桃花眼,对她难以明言的歉意;白净文弱的瑞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一齐涌上心头。
他想到杰克。伦敦笔下那个阿拉斯加不死的淘金者,莽莽荒原,断粮数十天,筋疲力尽,奄奄一息,伏地爬行,和长途追击的饿狼贴身肉搏,昏迷中咬住饿狼的喉咙,吮吸狼血,靠狼的生命延续了自己即将消失的生命,终于获救。
他翻身坐起:“我不能死!我要咬住命运这条饿狼的喉咙。我要活下去!”
自去年6月下乡,吃了三个月的供应粮,每月36斤。10月份参加生产队分配,全年口粮吃过春节就没了。三月份闹春荒。童童家里支援的粮票也吃光了。吃米糠,吃野菜,吃病死小猪崽,吃蛇……见啥都吃。啥吃的都没有时,四个人大白天躺在床上干嚎。童童随口吼出几句词,用《牧马人之歌》的调子,大家跟着唱:“太阳快从天上滚下来/太阳是个香甜的大面包/你咬我咬大家咬/大家都吃饱哇/你咬我咬大家咬/大家吃个饱/”
公社团委书记赵文才,家住沟对面长五间大瓦房,听见知青们大白天关着门干嚎,就晓得他们又饿饭了。返销粮指标没下来,他也没办法。返销粮指标分好了,他就派个社员来敲门,叫他们去顺子区粮站买返销粮。每月十多斤,好歹能对付几天。
社员们都晓得柳信7队的知青,饿得叫唤。他们也饿,还不敢叫唤。
今天大雷雨,童童无论怎样叫唤,也不会有人听见。听见了也没用。这鬼天气哪个敢出门。就是出门也不敢过河沟到这面来。“竹筒水”要人命的!
童童知道,要活命只有靠自己。他打起精神,聚积残存的体力,赤脚站起来。头晕眼花,全身发抖。他努力清醒饿昏了的头脑,理清思路,制定计划,按部就班,尽量节省精力时间。他先把干裂的一挑水桶的桶箍催紧,在大雨中洗干净,搁在敞坝里接雨。又把脸盆,饭盒等等能接雨的东西洗净,放在敞坝里,披上蓑衣,戴上斗笠,背着甲背,提把挖锄,冒着大雨,向屋侧自留地走去。风小些了。雨下得正紧。天昏地黑。时有闪电划破黑暗。炸雷震耳欲聋。屋边小路水流漫过脚背。哗哗冲下沟底。他先剥开些包谷看看,小米粒样包谷子只是一包水;挖出红苕来,还是一包筋。他四下张望,满眼是雨帘水幕中高大茂密的枞木(松树)林,树下是人多高的蕨箕草。他绝望地收回目光,忽然发现楠竹林边,有几丛半人高的芋荷叶。肥厚翠绿的叶片上滚动着晶亮的水珠。他清楚地记得,他们是没种芋头的。野生的?老主人留下的种?听说这家贫农在1960年大饥荒中死完了。房倒屋塌。这个屋基丢了荒。五年来,除了放牛幺哥来打敞坝边的老蜂包梨解馋外,难得有人到沟这边来。柳信7队的社员全都在沟对面,偏把知青点修在沟这面的绝户屋基上,真不明白啥意思。
童童不抱希望地一锄挖去,翻开泥土,几个圆滚滚的芋儿露出来。大的像鸡蛋,小的像汤圆。大雨飞快地帮他冲掉泥土,露出可爱的象牙色芋儿皮来。他兴奋得差点晕过去。心脏一阵虚弱地狂跳。他杵着锄头让自己站稳,定了定神,发疯似的狂挖一气,把那些滚着晶亮的水珠,肥厚翠绿,亭亭玉立的芋荷叶全挖倒在稀泥中。他眼前发黑,全身发软,心慌气弱,肚子绞痛。虚汗又涌出来了。他蹲下去,缓过气来,把被雨水冲得半边干净,半边泥浆糊涂的芋儿拣到甲背里。他很奇怪,这芋子没芋头,大的也只像鸭蛋,一窝蜂长在蔸下。是不是有毒的麻芋子啊?老主人全家是不是吃了它被毒死绝户的啊?他犹豫了一下。又一阵眩晕。一横心,吃死算了!他提着小半甲背芋儿,杵着锄头,深一脚浅一脚走上小路。
后坡上一股水流冲下来,像道小瀑布。他把甲背放在瀑布下簸动。水流将芋儿冲洗得干干净净。顺便把脚也冲干净了。
敞坝里接的雨水倒在一起有半脸盆。他先大大地喝了几口。心中好过一点了。把脏碗筷拿出来,倒点水洗锅,剩下的全倒进锅里煮芋儿。到空猪圈里抱来包谷杆和枞(松)木柴,灶龛里摸出火柴,幸好有几根。烧燃火,松香味弥漫了小屋。望着灶膛里跳动的火焰,听着锅里沸水的咕噜声,嗅着芋儿蒸气的潮香,忍着腹中的饥饿,他仿佛回到了大饥荒的五年前。
依然是黄亮跳动的火焰,却是三跟筷头般的细木条,在直径不足两寸的小小灶膛里燃烧;依然是沸水的声音,发声的却是小小的铁皮罐头筒;依然有蒸汽的潮香,却是童童拣谷吊吊,搓谷草把子得来,手搓出的新米香。这可能是古今中外地球人使用过的最小炊具了。当年谁也不知道可以登录《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1960年,童童失学了。不到16岁的他,一个人呆在裕利街空荡荡的家里。从小教童童背古诗的祖母饿死了。外婆回了乡下舅舅家。妈妈带着失学的妹妹无双,又在黎家公社劳动改造。妹妹才15岁。大哥无晦北京石油学院毕业了,在等分配;二哥无忧在昆明冶金研究院当工程师;三姐无北在资阳中学当教师;四姐无瑕在宁夏医学院当讲师,和宁夏大学的姐夫曾铨在一起。他们全是1956年前考上大学的。小的四个全被政治条件断了升学路。五哥无恙高中毕业,在迎福街小学代课;六姐无非随姨妈到柳州钢铁厂,瞒成分当了工人。童童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不知道怎样打发没书读,没饭吃的日子。除了买口粮,不想上街。萧条的大街上满是饿得眼露凶光,面含死气的水肿病人。街边、墙角,随处可见倒地横卧的人,也不知死了没有。
童童不是学生了,口粮也降成居民定量,扣除战备粮和一些弄不清名目的什么粮,只剩下17斤一个月。无菜无油无肉食副食。每天5两米。饿得心慌。真要吃饱,一月的定量半个月都不够。见同住的麻布工人每天去拣谷吊吊,搓谷把子,一天能弄几斤、十几斤水谷子回来。晒干整成米,够吃几天。闻着他弄得满屋的新米饭香,童童也找了个提篼,到刚收割的田里拣遗漏的谷穗:拣谷吊吊;揉搓打过的谷草,抖出残余的谷粒:搓谷把子。每天少有半来斤,多有一两斤水谷子。麻布工人们经常偷、抢拌桶、箩筐里的谷子,被人撵得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