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配备了30毫米机关炮等自卫武器。而两栖坦克的速度只能够达到15节左右,两栖装甲车的速度能够达到35节。虽然速度都不慢,但是这仍然没有脱离平面登陆的范畴,在很大的程度上,都需要顶着日本军队猛烈的岸防火力,进行抢滩登陆作战!另外,海军陆战队也配备了多种直升机,包括运载量达到了25吨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可以将兵力直接投送到滩头阵地后方。但是,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直升机那不到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在很大的程度上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对速度的高要求!
空降部队能够在登陆作战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战术运输旋翼机。旋翼机的鼻祖是美国的VC…22,也就是非常著名的“鱼鹰”。而到了2045年左右,中美等国都已经开发出了第二代旋翼机,并且着重加强了旋翼机在滨海战斗中的作用。当然,中国是直接从第二代旋翼机开始发展的,一上马就是运载量达到了25吨,能够在满载情况下航行2500公里的战术运输型号。而这,主要就是为空降部队发展的,但是,这么高的要求,也直接限制了这种旋翼机在登陆舰上使用!最终的结果很简单,空降部队有了理想的投送设备,但是海军陆战队却没有!当然,这种载重量大,而且航程也不短的旋翼机发展出了多种型号,包括加油机,火力支援机,电子战机,电子侦察机等等。而这其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显然是战术火力支援型号了。这种配备了一门155毫米低能量电磁炮,3门30毫米机关炮,6挺重机枪的战术火力支援战机的近地支援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也是保证空降军能够获得及时的,而且是长期伴随掩护火力的基础!
不管怎么样,登陆部队花了足足11天时间才建立起了滩头阵地,开始接收大批的重型装备,这已经足够日本防御部队做出重大的调整了。而日本防御部队首先要对付的就是那些被分割在后方的空降部队!
虽然,最后战斗是胜利了,但是这中间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每个中国指挥官反思,特别是那些总参谋部制订作战计划的参谋人员,更是高度重视这次大规模登陆作战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当然,军工部人也很重视各种新式装备暴露出来的问题,改进工作几乎是随着战火在进行的。正是这种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消除问题的作风,最终保证了中国军队在后面登陆作战行动中的成功!
话扯远了,在林加延湾登陆行动无法取得重大突破,甚至面临失败的情况下,总参谋部很快就找到了一个主要原因,空中支援力量严重不足,以第4特混舰队的那点空中打击力量,根本无法为登陆部队提供主够的掩护,而4艘战列舰也不可能为登陆部队提供持续不断的火力支援。当然,空军的基地基本上是在中国本土,台湾岛,中南半岛,也无法提供及时的支援。这也就有了后来护航航母,火力支援舰,当然,更主要的是,必须要为登陆部队夺取一个能够提供强大保障的前进阵地。最终,中国总参谋部高级将领的目光落到了巴拉望岛,菲律宾西面的一个大岛,一个曾经被中国控制了的重要岛屿!
把拉望岛就如同一根长长的棍子一样,竖在南中国海的东面,而北后就是苏禄海,这也是南中国海与苏禄海的分界处!
如果光从军事意义上来讲,巴拉望岛并不是首要选择,首先,该岛地形并不平坦,只有北部,以及西面的滨海地区能够修建机场,岛上的机场都集中在了这一范围之内,而且扩充潜力并不大;其次,日本在岛上部署了大概3万人的防御部队,并且节节驻防,要完全控制整座岛屿,并不是很容易;第三,就是中国现在还不需要这么大的一个“空军基地”,一个小点的岛屿也完全够用了,比如其北面的卡拉棉岛!
当然,中国选择了巴拉望岛,自然有自己的道理。首先,在南海战争之后,中国曾经长期控制巴拉望岛,并且在战后,控制了岛上数个空军基地,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自然能够为进攻作战带来很大的方便;其次,就是控制了巴拉望岛之后,就能够威胁苏禄海,让日本无法有效的向吕宋岛增兵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巴拉望岛完全可以作为中国收复东南亚群岛的前进基地,而事后,中国在进攻东南亚群岛的时候,东线进攻部队就是从巴拉望岛出发的!
有了这些重要的理由,那么巴拉望岛自然成为了中国的首选。到8月底,总参谋部完成了进攻巴拉望岛的计划,到31号,进攻部队也在海上集结完毕,就连在海南岛驻防的陆战5师(新编制部队,原先的陆战5师在战争爆发前只剩下一个骨架子了,出了军官,士官之外,士兵都是由后备部队补充的)也开到了黄岩岛,战役部署在9月4号左右完成。
9月3日,就在中国计划进攻巴拉望岛之前两天,日本东南亚战区司令官下了一道非常奇怪的命令,让驻守巴拉望岛的主力部队,陆战11师团调防吕宋岛!这成为了这次战役中的一个巨大的迷团,按照当时的情况,日本侦察机不可能不知道中国即将在巴拉望岛登陆,但是山口大将竟然在这个紧要关头将最重要的一支防御部队调到了吕宋岛去,这不是为中国进攻巴拉望岛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吗?
此时,驻守巴拉望岛的兵力只有2个不满员的陆军师团,而且都是战争爆发后扩充的陆军部队,兵力不足15000人,战斗力非常低下,甚至连必要的补给都无法保证。凭这点兵力,就想抵挡两个中国陆战队师(陆战4,5两个师),以及新赶来的空降18军的进攻?
进攻巴拉望岛的战斗在9月6日打响,比原订的计划推迟了1天,主要是让日本军队撤走。进攻巴拉望岛的行动就顺利了很多,特别是在北部地区的登陆行动中,陆战4师几乎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就成功的控制了一个面积10平方公里的滩头阵地,随后陆战5师投入战斗,与陆战4师分别由东西两个方向,沿着岛的两边南下。而空降18军在吸取了空降15军的教训之后,重点夺取岛上的制高点,并且在每个制高点上配备强大的炮火力量,将全军的火力部队分做三批,依次推进。
到15日,地面上的战斗就基本上结束了,日本残余的不到1万人的防御部队进入了地下,继续抵抗。也有小批日军进入了山区。而这,已经不妨碍工程部队抢修空军基地,迎接空军战机到来的行动了!
直到9月底,中国进攻菲律宾北部岛屿的行动,才开步入正轨,随着空军战机大量进驻巴拉望岛,拉近了支援的距离,能够为地面作战部队提供及时的,强有力的支援之后,吕宋岛的作战行动也顿时顺利了许多!
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中国在攻占菲律宾北部岛屿的这场代号“风暴”的作战行动,带有非常大的实验性质,主要的目的不是要攻占几座岛屿,而是要检验新的登陆作战思想,检验登陆部队的战斗力,登陆装备的效能。而正是这次残酷的实验,为后面的登陆作战奠定了基础。而在这场直到11月初才结束的战役中,中国损失的近8000名官兵的生命并没有白费,至少在后面的登陆作战中,为部队减少了数万人的伤亡代价!
在策划巴拉望岛登陆作战的时候,总参谋部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风暴”行动不可能在10月结束,而此时,日本已经开始向南部战区增派兵力,甚至不惜减少在朝鲜战场上的进攻力量,也要守住南部战线。所以,必须要加快新战役的部署行动,在日本缓过气来之前,发动下一场登陆行动!
到9月底,中国已经将海军陆战队的规模扩大到了55万左右,编内有20个陆战师,其中满员陆战师15个,还有5个正在扩充之中。这15个陆战师中,陆战5师是新组建的,前面4个是原来就有的,而另外的10个陆战师中,有8个是由陆军预备队改建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而另外还在扩建的5个陆战师才是原先陆战队编制内的部队。但是,不管怎么样,现在陆战队能够拿出至少9个师来发动新的登陆战役。另外,空降19军也已经完成了训练工作,随时可以投入战斗。而空降17军也已经从朝鲜战场上抽调了出来,正在福州附近休整补充,最快能够在11月初投入新的战斗。所以,从登陆兵力上来看,并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空军方面,到9月底,空军第5期飞行员的培训工作已经结束。现在困绕空军的不是战机的数量问题,而是飞行员的数量与素质问题。战斗机生产厂在战争爆发的这一年多时间内生产了数千架作战飞机,但是空军飞行员培训机构却只培训了不到2000名合格的飞行员,加上征召的退役飞行员,都远远无法满足需要!而现在,空军在朝鲜战场上被牵制了至少2000架作战飞机,东南亚战场上也牵制住了2500架作战飞机,国土防空需要至少1000架战机,最终,能够投入到新战役中的战机数量不可能超过500架!
比较幸运的是,到11月,遭到重创的第3舰队将能够重新出海作战,虽然航母数量仍然只有3艘,战列舰数量却能够扩充到5艘,因为在11月初,至少有4艘新战列舰服役。另外,还至少可以抽调12艘护航航母,15艘火力支援战舰。如果将这支海军舰队算进去的话,那就有足够保证新登陆作战的海上支援力量!
随着军事力量的加强,中国在新登陆作战时的胃口也就更大了。本来,制订新登陆作战的计划,是总参谋部的任务。但是,此时总参谋部不但要负责朝鲜战场上的作战指挥行动,同时要策划在菲律宾北部岛屿上的作战行动,更要负责印度洋的护航作战,以及在马来半岛上的防御作战,更要着重加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在这巨大的压力下,总参谋部几乎抽调不出人员来,最终,制订作战计划的任务交给了海军部,由海军部去负责。
这可以说是中国军事指挥上的一大变革。在此之前,重大战役的作战计划几乎统一由总参谋部制订,这虽然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保证各军种之间的协同。但是,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总参谋部显得非常的庞大与臃肿,到2046年,总参谋部的参谋人员超过12000人!而一个庞大臃肿的机构,其行动效率肯定高不起来。同时,将所有作战计划的大权都捏在手里,将严重限制各军种的独立作战能力,更限制了各军种的发挥,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新军事变革的步伐,这对军事发展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后来,中央军委在发现将战役指挥权下放到军种司令部带来的好处之后,立即开始削减总参谋部的人员,主要是将总参谋部的参谋员派到各军种参谋部去。这一举动,可让总理暗笑了一场,为此,军队每年的人员费用至少少花20亿!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相当的显著,就是各军种之间的配合怎么处理?而且,在战役中,到底是由哪个军种来指挥战斗,这也成为了重大的问题!
到2047年中期左右,总参谋部的职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总参谋部不再干预战役指挥,将指挥权落实到了每个军种司令部去;其次,就是总参谋部开始主要负责协调军种作战。到战争结束时,中国在吸取了大量的经验之后,终于制订出了完善的战役指挥规则,即在某个军种充当战役的主力时,其余军种必须无条件配合。而至此,中国在战役层面上的指挥改革才全部完成,而这也成为了中国后来的主要指挥模式!
话又扯远了,到10月底,海军部终于拿出了一套完善的作战方案来,而这套作战方案与之前总参谋部的作战方案已经有了很大的出入!
按照原计划,中国在完成了菲律宾北部岛屿的进攻行动后,将在宫古群岛登陆,完成扩张舰队出海口的计划。但是在这个计划中,海军部却将主要的目标对准了琉球岛,第一计划就是拿下琉球岛,控制西太平洋第一岛链。而宫古群岛上的日本军队将完全交给海军舰队与空军,只要摧毁了宫古群岛的空军力量,上面的日本军队就再没一点威胁了!
而在收复琉球的作战计划中,海军不但准备将第3舰队投入进去,而且第3舰队将不以支援行动为首要任务,而是部署在琉球岛东北部,主要任务是迎战日本海军舰队!同时,海军准备动用至少20艘潜艇,在岛屿周遍布置两道海上封锁线,严密封锁岛屿,防止日本将支援力量送上岛!
完成了封锁任务之后,打击舰队(主要由护航航母以及火力支援舰组成)将承担起对琉球岛上日本军队的主要打击任务。但是,直到此时,海军仍然不会投入登陆部队。按照海军的计划,必须要先摧毁日本的防御力量,再投入登陆部队。而15艘火力支援舰具备的强大打击力量,足够保证在短时间内摧毁日本在岛上的一切防御部队!
最后,在保证日本防御部队的战斗力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