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夏春秋- 第1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柯敏明在心里笑了起来,他知道,克鲁尼在对待中国与欧洲的态度上已经有所松动了,而剩下的只是一些继续扩大这种松动的工作。因此,他来美国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只要美国不对欧洲进行公开的支持,那么,欧洲要想在中东地区搞点什么名堂出来,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当天晚上,双方国家元首的第一次会晤结束之后,柯敏明又到美国国会参议院做了一次演讲,博得了满堂的掌声。接着,他前往了哈弗,普林斯顿,西北等大学访问,不但会见了美国学术界的代表,还有众多的美国大学生商讨了中美关系的未来前景等具有重要影响的话题。在离开美国之前,柯敏明又与克鲁尼在戴维营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双方终于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最终,柯敏明载着丰硕的外交成果,离开了美国,飞往了渥太华,开始了他在加拿大的访问。

柯敏明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七国的访问是非常成功的,这是中国外交行动的第一步。而在他返回国内的时候,国务院总理又坐上了他的那架专机,前往阿根廷,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埃及,沙特,伊朗,巴基斯坦,缅甸,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国家进行了访问。这是中国外交行动的第二步。

很明显的,中国国家主席与政府首脑所进行的这两轮访问是在为中国的战争行动做准备。柯敏明凭他优秀的表现,以及光芒四射的个人魅力征服了西方国家,让美国以及其主要的盟国对中国的态度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中国与美国就太平洋上的一些问题达成了谅解备忘录,并且就合作军事演习的事情进行了商讨,这对改善中美关系极为重要。而总理对中国的传统盟国的访问着加强了中国同盟体系的内在联系力量,也巩固了中国的地位。

没人看不出,中国已经在准备战争了,而且是在积极的准备战争,而不是消极的在回避战争。虽然,中国的军队只扩充到了220万,就停止了。表面上看起来,中国的军事力量并不算是最强大的,但是没有任何人怀疑中国的军事潜力,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即使现在国家还陷在经济危机之中,但是只要战争爆发,那么中国的动员速度是相当迅速的。而这些行动所针对的,几乎都是欧洲。也就是说,中国已经为战争之前的外交行动做好了准备工作,获得了最广泛的外交支持。

欧洲不可能看不到中国这一系列行动所带来的影响,因为中美关系的接近,是欧洲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一直将美国作为对付中国的奥援,但是现在看来,美国的态度已经在松动了,在中国强大的外交攻势,以及做出了相应的一些让步之后,美国的态度已经变得非常的暧昧。虽然美国国会中仍然不乏强烈的反华份子,但是他们的影响力正在逐渐的削弱,更多的美国议员看到的是与中国合作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并不是因此所产生的危险。而当美国的态度松动之后,欧洲的地位就变得非常的尴尬!

在奥尔特加做出决定,准备对美国,以及美国的盟国进行一系列访问的时候,美国总统正好坐上飞机,应中国国家元首的邀请去了中国。因此,奥尔特加的访问被迫推迟了,但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去美国访问了。

为了缓解一下国际上的压力,或者说,为了麻痹世界,将战争的责任最终推卸到中国的身上,在美国总统访问中国期间,奥尔特加提出了与中国就伊拉克与叙利亚的资源问题恢复谈判的意见。中国立即就此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但是谈判并不顺利!

伊叙两国的边境冲突几乎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爆发的这一年,两国的边境巡逻队,乃至军队之间的战斗大大小小打了上百场,几乎每过一天就会爆发一场战斗,当然,这些战斗的规模都非常小,有的时候就是几个人的对抗。但是,这种冲突最终必然会引发战争,因为在这种气氛下,谈判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谈判的破裂,就意味着战争爆发!

资源谈判恢复之后,中国提出的第一个意见就是双方军队各后撤二十公里,并且暂时搁置资源争端问题,中间的隔离地点内不得进行任何的军事与商业活动。但是,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了欧洲与叙利亚的否决,因为这是一条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的办法!

如果双方各划出20公里的隔离区的话,那么在叙利亚一侧的石油资源都无法开采了,而在伊拉克一边,受到的影响几乎可以不用理会。这么一来,中国就可以在隔离区外面开采这里的石油,而欧洲则不行,这就是把资源拱手送给中国了。所以,欧洲是坚决不同意的!因此,中欧就中东新发现的石油资源的谈判立即陷入了僵局之中,接着,双方部队之间的冲突继续开始,而且还持续升级,战争的阴影降临了。

2101年3月,一支叙利亚国防军在追逐一批袭击了他们巡逻队的伊拉克军队的时候,深入伊拉克境内25公里,并且被随即赶到的伊拉克国防军给包围了起来。这支叙利亚军队的规模并不小,大概有550名军人。而伊拉克方面则出动了至少一个坦克团,一个机械化步兵团的兵力来消灭这批入侵者。表面上,这是叙利亚军队的入侵行动,而实际上,这是伊拉克军队设置的一个圈套。战斗打了两天两夜,叙利亚为了解救这批部队,持续投入了更多的部队,而伊拉克方面也毫不示弱,立即增援了大批的装甲部队,目的就是要消灭这批入侵的叙利亚军队,并且狠狠的打击来救援他们的其他叙利亚军队!

这场战斗是整个灾难的开始,因为伊拉克地面部队的作战素质,装备质量,以及士气都比叙利亚地面部队优秀,所以,在第二天晚上,叙利亚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半整编师的规模,而伊拉克方面则投入了两个师的兵力。接着,叙利亚方面首先使用了炮兵,在五分钟的急促射击中就摧毁了一个伊拉克坦克团的所有坦克。伊拉克炮兵立即还击,至少一个远程炮兵团的急促射击,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干掉了叙利亚的炮兵,而且叙利亚炮兵因为火炮的射程不够,而无法还击伊拉克的炮兵!第三天一早,叙利亚空军加入了战斗,因为现在他们已经有一个半师的兵力陷入了战斗之中,如果没有空军的支援,那么这些部队是很难以撤出来的。这是双方战斗中第一次使用空中力量,而这也是一次灾难性的行动!

3月24日下午3点,伊拉克总统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在猛烈的抨击了叙利亚的侵略行动之后,这位逊尼派总统宣布,伊拉克与叙利亚已经从即时起进入战争状态,而伊拉克国内也开始实行战时全面管制,战争爆发了!

2个小时之后,叙利亚总统在强烈的批评了伊拉克军队袭击他们的边防巡逻队一番之后,也对伊拉克宣战,接着叙利亚全国进入战争状态。

这决定不仅仅是伊拉克与叙利亚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因为伊拉克与中国签署有全面同盟条约,而且现在他有足够的理由要中国参战。叙利亚与欧洲的情况也差不到哪里去。因此,当这两个阿拉伯国家进入战争状态之后,全世界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没人怀疑这是世界大战的前兆,更有人宣布这是世界毁灭的开始!

两国宣战之后,最先做出反应的不是欧洲与中国,而是伊斯兰世界国家联盟。这是一个非正式的国家联盟,虽然在25日召开的该联盟外长级紧急会议上,大多数国家都对叙利亚的行为感到了惋惜,并且责成叙利亚尽快将军队撤出伊拉克,希望两个国家恢复和平。但是,一些由欧洲控制的伊斯兰国家却将指责的矛头对准了伊拉克。至此,伊斯兰世界国家联盟分裂。伊朗,埃及,沙特等国家开始支持伊拉克作战,而利比亚,黎巴嫩,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则支持叙利亚作战。虽然利比亚与土耳其表示了谨慎的中立态度,希望双方能够停止冲突,用谈判来解决问题,但是这个声音实在是太弱小了,很快就被抛起的这股战争喧嚣给压了下去。

25日下午,就在伊斯兰世界国家联盟做出决议之后2小时,欧洲政府发表了声明,表示将义无返顾,毫无保留的支持叙利亚的反侵略战争。奥尔特加还宣布,从即时起,欧洲与伊拉克处于战争状态之中。接着,原本停泊在东地中海的大量欧洲船只开始将货物卸到了叙利亚的港口内,同时,欧洲大西洋舰队的地中海分舰队前进到了塞普路斯附近,并且出动战机为叙利亚提供空中支持。更多的欧洲军队则在本土做好了出发准备,他们可以随时开往叙利亚,为叙利亚作战!而更多的军火则已经装上了在巴尔干半岛港口内的货轮上,等待着运往叙利亚。

中国是在26日早晨8点(其实这仅仅比欧洲宣布支持叙利亚作战晚了不到4个小时)宣布将按照与伊拉克签署的同盟条约所规定的一切义务支持伊拉克的战争行动,同时宣布与叙利亚进入战争状态。接着,中国部署在伊朗与沙特的军队进入了叙利亚,而部署在约旦境内的军队则开到了约叙边境上,部署在埃及的军队也开上了西奈半岛。同时,中国的战略空运力量立即将更多的部队运到了伊拉克,印度洋舰队进入阿拉伯海西部海域,其中一支由5艘航母组成的打击舰队进入了波斯湾。太平洋舰队也在迅速向印度洋航行,而大西洋舰队则前进到了阿森松岛,准备进入大西洋中部。

虽然此时看起来,中国部署在中东地区的兵力并不比欧洲多,而且伊拉克国防军的数量也远不入叙利亚国防军的数量那么多。但是,很明显的,中国的战争行动更为积极,而且决心更为坚定。在26日,中国部署在印度洋上的海军力量已经有5艘航母,5艘战列舰。而从太平洋方面赶来的还有另外4艘航母与4艘战列舰。中国的大西洋舰队也拥有5艘航母与5艘战列舰。这样强大的海上力量,是欧洲海军所无法对抗的!

虽然现在中国与欧洲并没有宣战,因为在任何一条同盟条约中,都没有规定要向战争的第三方宣战,但是中国的军事动员的目的却异常的明确,不但针对叙利亚,而且还针对欧洲,以及欧洲控制的所有国家!而在最为重要的海上力量方面,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此时,中国海军现役的航母数量为17艘,其中部署在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航母都达到了5艘。而且,中国能够在两年的时间内补充20艘航母,并且让已经退役,但是封存起来的12艘航母在3个月内重新服役。而欧洲海军拥有的航母数量只有11艘,另外两个相应的数字是10与7。也就是说,中国海军可以进行全球干预行动,而欧洲海军其实这能够算得上是大西洋上,甚至可以说是北大西洋上的一支地区性海军。所以,在战争爆发之后,中国进行的全面行动,立即就让大家看出了高低来。欧洲虽然在叙利亚方面有着地理条件上的优势,但是在其他的所有方面,却都只能够进行单纯的防御,因为他的海上力量根本就不是中国的对手!

此时,没有人会认为欧洲将会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是奥尔特加却不这么想,他认为欧洲在叙利亚问题上占有优势,所以他可以采取更大胆的行动,而且也应该采取更大胆的行动,如果战争一开始就向中国示弱的话,那么欧洲就将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当中国表现出非常强硬的立场,其实也是放出了扩大战争的信号之后,奥尔特加不但没有对欧洲的行为加以收敛,而且还做出了相应的行动来应付中国的压力!

很快,欧洲的军事动员就全面展开了,最主要的海军方面的动员。被封存的7艘航母立即启封,而海军的预备役人员也立即开始了紧张的海上训练。这与陆军不一样,陆军预备队几乎是可以立即投入战斗的,但是海军的却不行,相关的训练大概需要一到两个月左右。当然,此时奥尔特加那点军事知识为他提供不了多少帮助,所以他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海军的准备已经充分了。所以,就在中国大西洋舰队到达阿森松岛外围海域的时候,欧洲的大西洋舰队也出港南下了。

在地中海舰队分去了5艘航母之后,欧洲的大西洋舰队只剩下4艘航母,另外两艘航母还在船坞内维修。而他动员的另外7艘预备役的航母虽然也紧跟了上来,但是这支海军舰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因此一路上也并不是太顺利,到达佛得角群岛的时候就已经是第四天了,这比舰队预期到达的时间晚了整整两天!

在欧洲全面动员之后,中国也不甘示弱的开始了海军的扩军行动。太平洋舰队的另外三支航母舰队立即从关岛出发,以最高的速度横跨太平洋,准备进入大西洋,支援大西洋舰队。同时,中国封存的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