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呆在屋里商量,订立了大致的行动计划:今晚江开戎部将采取行动,把吴淞码头的船只清理一下,以堵塞航道的借口把毕庶澄部的留守船只调出码头。这几天,吴淞码头一带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祝隶部留下前哨的一个团和新招一部,其余将从闸北调防吴淞码头,然后江开戎部把新招一部调防闸北。第二天开始,物资将从各地调运到吴淞码头,晚上把物资装运上船,争取三四天内装载完毕,尽量租用大轮船货海船,争取三月十六号前出发。
部队将在山东烟台登陆,不打旗号,争取两三天内肃清烟台左近势力,10天内,即二十六号前给上海发来电报。如果登陆顺利,尽快把船只开回来。
江开戎部调防闸北,将采取全面警戒方式,同时协助李烽在闸北大量招募训练警察部队,迅速开展武装警察巡逻,逐步把江开戎部调防到吴淞码头。在十六号前发生战争,武器弹药将尽力供应李宝章部和毕庶澄部,之后将逐日减少物资供应,不对两部的士兵挑衅行为作反应,不与李部和毕部接触,北伐军的拉拢可以虚与委蛇,让手下去谈,尽量抬高条件拖时间。江部可以尽量招流民,把流民和警察放在一起训练,必要时可以用流民部队代替护卫队巡逻。
如果时间允许,将运输一批机器设备过去烟台,也会动员一些工人过去,不过这得慢慢来,一切都得看烟台之行是否顺利。
江开戎马上回去办事,这些天和毕庶澄的留守士兵可是摩擦不断,正好找借口赶他们出码头,往上游赶一段,就不会发现有船队出海。现在海上还算平静,没有大风浪,轮船或者海船出海,能够搭乘的人还是挺可观的。
祝楷回去安排人员调配物资,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兵工厂里,一大群人在忙碌,也不知道来不来的及。
到机械厂的时候,经理找到他,给了他一份计划书,待他浏览时,说道:“老板,计划书大致内容昨晚已经通报给几位股东了,他们的意见是由你做主,他们会补足扩厂后保持股份不变所需的现银资金缺额。如果合兴钢铁厂也需要扩充场地,他们建议一并进行,争取都在周家渡一带拿地。”
“还有个事,约翰的生产线也要移出去,准备是单独设厂,我们会以设备厂房投入占80%,你做个计划书。”祝楷说道。
“我已经一并做了计划,生产线不可能放在这里,我已经得到了约翰的通知。”经理回答道,然后拿了另一份计划书给祝楷。
祝楷略看了一遍,说道:“按照计划执行,让厂里马上进行设备生产,移不走的设备我们新建或新购,原址的厂房和遗留设备我会赎买后脱离华新机械厂,而成立华新研究所,独立核算。”
“三大厂区我们以1500亩的规模建立,将来的发展会是现在的一倍,达到3000亩,你的规划要留出余量,并且,在厂区边上,我还要和几大股东商议建一个技工学校,入学人数会在几千人。所以购买土地时要注意各处的安排。”祝楷吩咐经理尽快把土地安排好,必要时请市政府委员会出面协调,争取一周内落实好。
祝楷接着来到警察局找到了李烽,看他忙碌的身影,半天才开口说道:“李烽,现在市里情况怎么样?”
“北伐军的势力一直在城里活动,选举出来的工人总工会有架空的趋势,原来的那些人开始活跃起来,我怕到时候根本压不住。”李烽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我大哥和江大哥准备撤出上海。”祝楷说道。
“什么?撤出去?”李烽闻听惊了一下,不过也就释然,“上海那么复杂,确实不是两位师长能够玩得转,早走也是好事。什么时候会走?到哪里?”
“现在在准备物资和船只,大概第一批走要到16号,准备到山东烟台,后面的撤离需要看到烟台的时间。”祝楷回答道。
“要走就得快,今天才12号,四天准备,容易透露消息出去,可以人员先走,物资随后跟上,尽快离开,否则哪方来捣下乱,我们都走不了。”李烽分析道。
祝楷一听,感觉自己还是太想当然了,慢条斯理地收拾,有条不紊地出门,这是去旅游,现在却是撤离,就是逃命,迟了,很可能就走不了。不好,马上知会大哥,让他们马上行动,只要三五天内不出问题,就算成功,下批人上船就是完美了。
李烽又补充了一些安排,警察局局长的职务他最近会辞了,一直来,局里的副局长就咄咄逼人地想夺权,倒是可以和他的幕后老板达成个协议,拿点好处就退下来。护卫队的工作一直是黄东和段志达在主持,有些混乱,一旦扩厂计划实施,护卫队将大部撤到浦东,将开始整顿,这边移交警察管辖,联防队员协助。
他们又讨论了全部军队撤出之后,如果没有其他人进入闸北,那么流民组织起来成立的队伍将暂时巡逻管理这里,直到有人接管为止,他们之后会撤到浦东,或乘船到烟台,或留在三个厂里当工人,或补充进护卫队。
事情未必一定会如人所料,他们也商量了一些应急方案。祝楷就不管具体实行了,他还要到沪局去看看,那里的精馏塔还在试验,那可是他的宝贝,这段时间他的精力几乎都放在这个事情上面。
到造船所的时候,师傅们来告诉他,已经试验了多种的填充料,正在评估哪种费效比高,另一个温度的试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已经可以较精确地控制三种气体的分离,现在的问题是怎样确保能够工业化持续生产。
祝楷跟造船所、兵工厂的几个负责人商议,以华新研究所的名义向他们出售炼铁、炼钢设备的改进装置,并且签署进一步辅助设备的改进协议,而两家支付钱款给祝楷,但是他们没有钱款在手中,就以生产的钢材充抵价款,但钢材的价值不够,最后商量决定把造船所正在建造的一艘万吨货轮抵给祝楷,不过祝楷得支付所缺款项和支付给原船东的预付款。其实这船已经造好,不过原船东生意不景气,无法支付余下的船款,船的内部装修就停了下来,他们在支付的问题上扯皮,弄得造船所不上不下的。
在首先支付了原船东的首付款,让他和造船所解除了合同后,祝楷拿到了这艘轮船所有权,余款按三方交易达成抵偿、支付的协议执行,因为造船所需要祝楷的华新研究所拥有的气体焊接设备,买船的所余款项在抵偿吹氧设备、焊接设备后,余多余少投入电焊技术设备的研制中,所得的成果按对半分成。这次交易使得三方皆大欢喜,祝楷会投入人力、技术开展新型轮船动力设备的改进,主要还是锅炉设备,如果有可能会触及汽轮机的设计制造,而兵工厂会在祝楷帮助下投入新型船用钢板的研制,用于中型船舶建造,此船舶将由祝楷的华新机械厂预订制造。
轮船交付后,所属挂在了约翰的太古洋行名下,是英轮的旗号,海员的配置交给了李烽,他要招募人员,方便进出,几个主要的船员也是英国人,没有办法啊,华人的船长、大副等都在军舰上,你怎么弄得来?
祝楷准备在第二批人上船之前让这艘万吨轮动起来,那人和物资可以很方便撤离。
第三十六节搬迁纠纷
交易虽然已经达成,但离真正可以开走船只还有些时间,造船所也是加班加点在干活,好久没有这么热火朝天的景象了。
祝楷的人在帮助兵工厂装备吹氧设备,其实这套还是简易的试验设备,可它确实大大缩短了炼钢炼铁的时间,品质的提高也是有目共睹的,师傅们会在这段时间监控设备的运行,适时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并拿出下一套设备的设计方案。
下一套可是合兴钢铁厂的设备,肯定比这个要好太多了。合兴这边还是没有开工,现在是急着扩建厂房,三个厂的土地都已经买下来了,祝楷答应了周家渡周边的几个村子的村民,在厂子建设中,招募他们工作,厂子建好后,首先安排他们,如果村里的年轻人肯学,那么会马上安排在厂里培训,这可是做技术工人,而不是普工,所以,祝楷的购买工厂用地的请求马上得到了周家渡所有村子的响应,在短短几天内就已经完成。现在工程队已经进入开始平整工作,大规模的建设就要开始了。
祝楷回到华新机械厂,一众股东已经等在那里,这回是四十几个股东全部到齐,他们在等他回来。
一走进厂里,晓翰就迎了上来,一副被折腾得够呛的神情。
“老板,你怎么才回来?他们可是等了你一天了。”祝楷知道今天股东们来为何事,有些焦急。
“我买了艘船,”祝楷没有说完,晓翰就接过话头。
“一艘船还要老板你出面,吴淞码头上停靠着许多船,有几十艘是我们的。”晓翰确实看不上那些船只,大大小小这许多只船,就没有一艘像样的。
“是一艘江南造船所制造的万吨轮,你说该不该我出面?”祝楷本想炫耀一番,不想被晓翰讥笑了,他还是不甘心,特意再提提,看是什么反应。
“啊!万吨轮,那该多大啊?”晓翰楞了,怎么弄那么大的船!好像用不到啊!
“好了,走吧!”祝楷终于是炫了一把,赶紧招呼晓翰去见股东们。
“祝老板…”一片此起彼伏地恭维声,一大群人涌出会议室,在门口迎着祝楷,簇拥着他进了屋子。陆伯鸿坐在椅子上,德国人劳伦斯和一个陌生的老年人在聊天,祝楷拱拱手,随后坐下,一行人也随之落座,团团的围着。
祝楷环视了一周,说道:“各位应该是看过计划书了,今天过来是有什么疑问吗?”
大家伙都看着陆董,没有先开口。陆董沉吟了下,说道:“我们看了计划书,对其中有些不解,就过来问一声。”
祝楷认真准备倾听,没有接话。陆董接着说道:“华新研究所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它的资料是所有工厂里最齐备的?其它工厂的资料也在它这里?它接下去会怎么发展?”
祝楷思索了下,解释道:“最早的时候,华新机械厂转让给我并不包含这些资料,这是我后来拿出来给华新使用的,所有权在我手里,我成立华新研究所就是把资料放一个实体可以有办法核算我的技术的价值。不过最近研制的钻床它只有一半的权益,因为它是机械厂参与研制的。”
大家这下明白了,祝楷望向那位老年人,劳伦斯介绍到:“这是芜湖益华公司的老板孙益华先生,他是特地赶来见你的。”
“你好,孙老先生。”祝楷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你好,祝先生。等会想和你单独聊下,不知有时间吗?”孙益华问道。
“可以。”祝楷转向了大家,“今天还有几个好信息要告诉大家,第一个是我们华新机械厂的钻床已经定型,而且已经获得了原华新股东约翰的工厂订单,他的工厂将同时移址到浦东,在新厂建设过程中交付机器;第二个是华新占三分之一权益的一套冶炼辅助设备已经交付兵工厂,还有一套焊接设备交付江南造船所,但这套设备与华新机械厂无关,是我独立研制的产品,但是有一个交易与前两个有关;通过前两项产品的交易和一系列的现银和货品的抵付交易,以及一项合作的达成,华新机械厂得到了一艘万吨轮的五分之一的权益,其余权益属于研究所。”祝楷尽可能地说得明白一些、详细一些,但大多数人都还是懵里懵懂,就知道买了一艘万吨轮,有占20%的权益。
“不是,你说的万吨轮是用前面的交易换来的?”陆董算是听懂了一点。
“是的,除了支付一笔给原订船的船东预支给船厂的钱,其它都由交易完成,具体细节会有通报,你再查看。”祝回答道。
陆伯鸿自己就有个轮船公司,远洋运输可是来钱的买卖,可惜他自己拥有的最大的船才五千吨不到,这个买卖肯定不会亏,况且还没有出一分钱,他们就有五分之一的权益可分享。
下面可是叽里呱啦议论成一片,“好了,大家不要在这里讨论了,今天那么来干什么?抓紧时间,祝老板可是分分钟在帮我们挣钱,呵呵。”陆董好不容易地开了句玩笑。
“我们是想问华新机械厂已经购买了浦东的土地,扩厂的决定为什么没有通过董事会通过?而且这次的扩厂规模太大,会拖累股东的权益摊薄。”劳伦斯问道。
“这次的扩厂是不得已,这里的空间局面不够。而没有通过董事会,我这里有部分原因,我会承担该有的责任。不过在你们入股华新机械厂时,我曾经明确工厂的规模会扩大,而且在现有的环境下,我不会征询董事会意见,一个现实,没有时间。”祝楷辩解道。
“我们公司将保留意见,但不愿投入现银,股份不能缩减,如果你愿意用设备折股,我们可以提供炼铁和炼钢炉、轧钢设备充抵。”劳伦斯强硬地说道。
“你们都是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