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旗-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杯酒喝下去,几个人所谈论的东西也渐渐多了起来,不经意间,宋方舟就询问到了这一次的换届问题。
宋方舟是宋长明的晚辈亲戚,也是宋长明一手栽培起来的,杨建林则是徐保山一手保出来的,应该说都是两个老领导的心腹爱将。
五个人中只有杨少宗的情况是很特别的,可徐保山和宋长明并没有介意杨少宗的存在,似乎也都没有将他当作外人。
徐保山很是凝重的和宋长明、宋方舟道:“县里目前对我们的意见很大,一直想要直接空派一个公社书记或者社长下来,老宋接替我当社长和管委会主任的事情基本是定下来了,上一次彭书记来咱们这里开会也充分的肯定了老宋这些年的成绩,县里肯定不至于和彭书记对着干,所以我估计县里更大的目标是空降一个社长。”
杨建林抓了一把花生在手里一粒粒的嚼着,忽然插口道:“我从县里听到的消息好像是旗河乡的副乡长杜伟民,这个人不是什么好东西,在旗河乡的时候就大肆插手旗河酒厂的事情,搞的局面很混乱,问题在于他是县长郭右宾的嫡系人!”
徐保山似乎有所耳闻的点着头,道:“我是比较担心这个事情的,他要是来了咱们公社,要不了多久就能把咱们公社拆散了,他上面有人,老宋是折腾不过他的。真要是撤社建乡也没有什么,咱们可以接受,我就怕他胡搞非搞,特别是煤矿会在他手里出很大的问题。现在一吨煤的行价接近五十块了,咱们以后的产能是一个月几万吨,每个月的收入都有几百万,他能不胡乱搞吗?”
说到这里,他就继续和宋方舟叮嘱道:“大舟,你心里要有谱,绝对不能让姓杜的得逞。”
宋方舟微微点头道:“书记,你放心吧,我肯定会提防这帮外面来的孙子,可就怕我大舅顶不住县长啊!”
宋长明一时沉默不语,因为他自己明白,他绝对是顶不住郭右宾的。
他和徐保山不同,徐保山是地委书记彭耀南的老部下,面子硬,资格老,敢和郭右宾硬抗,何况郭右宾是彭耀南提拔起来的,还不至于为了公社将事情闹到两个人的老领导面前争论。
杨少宗小心的观摩着大家,发现只有杨建林是最稳重,并没有显出半点的焦急。
这时,杨建林也就开口道:“我有一个想法,书记和社长不妨听一下,你们说农业科的科长老魏怎么样?”
徐保山急忙摇头道:“这也是个孙子,他要是有能耐,农忙的时候也不用我亲自上阵,这辈子就没有种过地的人跑我们公社做农业科的科长,县里不是和咱们开玩笑吗?”
杨建林道:“那不重要,他是县委书记左良喜的人啊,咱们耍个滑头,内部提议让老魏当社长和副书记,等到投票表决的时候,咱们就……!”
他不用继续说下去,大家心里都明白,关键时候跳老魏的票!
将老魏的票一跳,到时候是谁也说不清里面的文章,既然是公社提议的,左良喜肯定猜不到是公社搞的鬼,他只会怀疑是郭右宾。
这种事情轮不到杨少宗说话,他也不想说话,他只是在心里感叹:想不到杨建林还是这种人,真没有看出来,这人不搞政治可惜了。
大家仿佛是很有默契的都不说话,毫无疑问是都同意,既然同意就不用继续说下去,后面有默契的暗中操办就行。
杨建林随即换个话题和徐保山道:“机耕队的赵敬山队长这些年表现的挺好,业务能力高,和各个大队的队长、书记关系都很好,群众基础也好,书记,换届的时候可以考虑他啊!”
徐保山点着头,道:“是不错,就是脾气冲了点啊,还是干老本行在农机站当个站长就可以了。”
听话听音,杨建林接着原来的话题说,自然就是提议赵敬山接替老魏搞农业,徐保山不这么想。
进行机构整改后,公社的机耕队不再做为公社管委会的下属机构,取而代之的是农机站,人还是那一拨人,这里的专业性比较强,肯定不会较大的变化。
杨建林则续道:“技术员沈元华也不错。”
徐保山微微点头,和宋长明问道:“你觉得呢?”
宋长明道:“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人选,分配到旗山以后的工作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用一用!”
沈元华是省农校毕业的四年制农林专业中专生,后来在林大函授大专,妻子和赵瑛的姐姐赵琦是同学,他曾走这个关系来找杨少宗办事,想将侄子送到淮海集团的化工厂工作。
他们说到这里基本就定下来要先将老魏提名做镇长,而沈元华接替老魏的位置当农林科的科长,也就是即将改组后的农林综合办公室的主任,最终结果应该是老魏提了正科级,可惜没有位置,上不去,下不来,该回哪里去哪里。
政治这种东西怎么说呢?
杨少宗很清楚自己踏上是什么样的一条路,有一天,他或许也要被人这么算计。他们在这里吃饭,寻思着算计别人,别人何尝不也在一个地方吃饭,算计着他们,算来算去都是为了权力。
对有些人来说,权力可以让他们一展才干,对有些人来说,权力就等于财富,对有些人来说,权力就是高人一等的特权,就是他们追求的一切。
追求权力的人各种各样,大家使出的手段也大不相同,尔虞我诈之中,永远是胜者为王。
此时的杨少宗什么都不是,他只是工交科的一个办事员,以后或许会成为经济综合办公室的一个小科员,期待着先成为一个股级小干部,然后是副科级、正科级……!
杨少宗并不是很担心自己的未来,因为他有能力,领导们总有用得着他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他只是为旗山的未来而担心。
或者说,他也不担心。
这个世界上除了他之外,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因为他是杨少宗。
杨少宗永远是杨少宗,他永远是那个铁骨铮铮的杨少宗。
这也是他敢于坚持人民公社制度的原因,就他一个人,三年之内就能让旗山成为中国最富裕的新农村,让家乡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的温暖,生活在这个社会主义的家园,让整个中国和世界都慢慢嫉妒去吧。
邓首长说,如果南海省特区能够在二十年内超过台湾,那就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需要,他说,旗山就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二十四章 借五百万办厂
(召唤推荐,晚上还有一更)
这一晚的酒席上,徐保山就算是正式将杨建林和杨少宗相互介绍认识了,从这一天开始,杨建林就成了旗山肉联厂的厂长开始主管肉联厂的工作,杨少宗的任务则更为复杂。
杨少宗不仅要管着肉联厂的事情,在公社的安排中,他更重要的责任已经转移到了旗山煤矿厂,这倒是一个很意外的变化和新的发展,实际上连杨少宗自己都未曾想到过。
在徐保山和宋长明的心中,旗山煤矿厂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就是一座能让旗山人填饱肚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金山,而真正能站在中间将旗山公社和冰箱总厂联系起来的人则恰恰是杨少宗。
……
随着徐保山、高副社长、秦副书记这一批在78年之后恢复工作的老干部们的退休,整个旗山人民公社正在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换届,除了宋长明接任公社书记和管委会主任职务是确定的外,其余的干部提名都还在剧烈的竞争中。
特别是对公社财务科科长朱宝宜、农业科科长魏大中、林业科科长杨先友这些中年干部,以及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唐孚、沈元华来说,机会就摆在他们眼前,抓到了机会就是正科级、副科级。
距离最终的大换届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每个人都有机会。
这场风暴对杨少宗来说还很遥远,他并没有太在意,可他对杨建林却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官场上有五种人,分别是老虎、狼、狐狸、猴子、狗,杨建林就是一只狐狸,负责出谋划策的那种,也在背后操纵着很多事情。
在徐保山、宋长明和宋方舟都陆续回家后,杨少宗并没有急着走人,他心里忽然有了很重要的事情得和杨建林商量。杨建林是一个非常精明而内敛的人,完全能够看得出来。
两个人继续喝了两杯酒,杨少宗这才和杨建林问道:“杨站长,明天就该你去负责旗山肉联厂的事情了,你是怎么打算的呢?”
杨建林笑了笑说道:“其实我还真没有特别好的想法,所以更多得看看你是怎么想的!”
杨少宗毫不隐瞒的说道:“我那时候急着劝说书记投资建厂,并没有考虑的太远,肉联厂这个项目是很不错的,它可以立足公社养殖业的基础上进行肉食品的深加工。我担心书记不同意,或者是不敢投资,那个时候就故意把投资上限压缩到二十来万,其实这二十万也真办不了什么大事,我的想法是先立足二十万的投资做海鲜牛肉丸,向周边四个城市的菜市场销售,等咱们做出一点成绩再上真正的大项目!”
杨建林却也不隐瞒的笑道:“我估计你就是这样想的,其实我从一开始就不是很赞成公社搞肉联厂,因为全国范围内的肉联厂都在亏损,咱们投资二十万建一个肉联厂又能干出什么成绩?可我没有明确的反对,正和你说的那样,咱们至少能立足公社养殖业的基础上做肉食品的深加工,赚的虽然不多,可对公社来说也能算是一个稳定而长期的增值收益。”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一下才继续和杨少宗问道:“那你想搞的大项目是什么?”
杨少宗道:“我年初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说是洛?肉联厂从日本引入设备生产一种叫火腿肠的产品,我很费精力的去了解一下,结果发现这种火腿肠就是午餐肉的一个变化,它不是罐头,而是一种香肠,剥开肠衣就能吃,据说在欧美和日本的猪肉消费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
杨建林微微有些惊讶的问道:“你想搞这个项目?”
杨少宗则进一步的谋划道:“我的想法可不止这些,我是想要从火腿肠项目起步,然后用我们在肉联厂赚的钱在公社投资创办一个更大规模的养殖场,从国外引进最好的猪种,每年出猪保证在六十万头左右,光是生猪的年销售额就有4个亿。我们再办一家饲料厂,循环利用各个生产环节的废料,用猪粪发酵做有机肥,综合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一来,我们的规模产值就能达到十个亿,平均盈利率肯定高于其他同类企业,有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长期发展,不断击败同类企业,成为国内最大的肉联加工厂,同时对公社能有一种极大的拉动作用,最终实现公社和企业的共同富裕。”
听着这番话的杨建林有种说不出的特殊的惊讶之情,他实在没有想到杨少宗内心里的谋划竟然是如此的庞大和深远,现在似乎也有机会实现了,因为他们有了煤矿这个聚宝盆。
杨少宗说的不是空话,大话,这里面的经营道理是很扎实的,和那些地委、县委的领导干部说的话截然不同。
杨建林越想越是激动,问道:“小杨,你确定能做到?”
杨少宗则挺平静的答道:“完全可以做到,当然,我们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着科学的发展观和管理,我们必须在社办企业的基础上打破一些瓶颈和限制,对企业的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给予很好的激励和培训学习,利用高薪从大国企挖人,抓好生产管理,抓好新产品新项目的不断投入。我们更要抓住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充分利用目前的营销空白做好我们的产品,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去做,那就一定能做成!”
杨建林更为激动的赞叹道:“小杨啊,你简直是个天才,你这些想法实在是太好了。”
杨少宗倒不是很激动,道:“想的好不如做的好,杨站长,咱们两个慢慢做吧,这应该也不是一年两年内就能完成的工作。”
“不错,不错!”
杨建林唏嘘感叹一声,又笑道:“要是真能像你说的这么好,小杨,大哥何必去特区碰运气,留在公社也能干出一番成绩!”
杨少宗一听这话还真的很高兴,笑道:“那好啊,我就等着杨站长的这句话呢!”
杨建林笑呵呵的不答话,似乎也只是说一说,又给杨少宗和自己继续斟满一杯酒才问道:“那你后面打算怎么办?”
杨少宗不假思索的答道:“既然煤矿的局面已经打开,那就还是得在这上面做文章,我打算用煤产量做抵押贷款五百万去日本买设备直接上火腿肠的项目。即便是这样也不算是大投入,如果我们能把市场较快的打开来,后面或许可以翻滚的更快一点。”
杨建林很是赞同的笑道:“那就这样办啊,五百万真的也不算多。旗河乡为了达到建镇的标准,他们一口气让旗河酒厂拿出六百万建了一家摩托车厂。厂子奠基那一天还邀请我和徐保山书记过去参观,说实话,他们就是想给咱们一个下马威,算一算都已经两年过去了,旗河酒厂陆续又投了两百多万,和县里工农银行也贷了一百多万,可到现在还没有制造出一辆合格的摩托车。”
杨少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