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撤社建乡,和其他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一样,这些水渠就会采取有偿使用。
种地的成本绝对不止农业税、管理费、种苗、农药化肥四大样,抽水、放水、收割、运、烘、插秧、补秧……都是好大一笔钱。
撤社建乡以后,就算2006以后的农业税取消了,管理费要交吧,田埂沟渠的维护费、农机专用的道路费、晒场费、水利费、防洪费、防风林建设费、村级公路建设费、农用机维护费和上牌费……摊派啊,不摊派的话,乡镇政府怎么维持运转?
中国农村……难啊!
除非你能将各地乡镇政府的机关人员和开支裁撤掉80%,除非你能将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提高到30亩,否则就不能指望种地来实现老百姓的共同富裕之梦!!!
徐保山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上缴公粮,部分未能种上水稻和晚稻的地区要补种秋玉米,忙的根本没有精力过问旗山肉联厂和杨少宗的事。
见杨少宗已经来了,徐保山还是很匆忙的招呼一声让他先坐下来,随即翻出一份材料道:“少宗,地委的彭书记对你的映像很好,特别给你争取了一个省委组织部后备干部的选调生名额。按道理来说,你现在应该去省里报道参加这一届选调生的岗前集中培训,考虑你现在正忙着旗山肉联厂的事情,彭书记也和省委组织部申报了一个特批,允许你先调到咱们旗山搞工作,等一段时间再将你送到党校重新补课。”
“啊?”
杨少宗非常惊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拿到选调生的名额,这真是出乎意料呢,难怪会折腾这么久都没有消息。
他想不透自己是何德何能,竟然要劳烦地委的彭书记如此积极的为他争取了一个选调生的名额,还是特批的不用去省委集中培训……这倒未必全是好事,因为同一届的选调生在一起要培训几个月,大家也就是在这个期间内相互熟悉结识,形成一个特殊的关系网,分派到各地之后也会相互通报消息。
见杨少宗很惊讶,徐保山就将手头忙碌着的各种事情都放一放,他稍加思量才和杨少宗强调道:“小杨啊,地委的彭书记对你是非常重视的,你给他留下了两次非常好的映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和起步,你要抓住彭书记和党组织对你的信任,扎扎实实的搞工作。我准备将你安排在工交科当科员,兼任旗山肉联厂的副厂长主抓生产,这也是彭书记的意思,要好好的锻炼你,多给你一些机会!”
杨少宗脑海中悄然闪过一丝不太妙的预感,追问道:“书记,那您打算让谁来当旗山肉联厂的厂长?”
杨少宗毕竟太年轻,刚大学毕业就当厂长似乎不符合规矩,何况他现在是选调生,他在地方的一些安排就得由上面说了算,徐保山已经没有第一的话语权。
徐保山想了想,和杨少宗回答道:“我是想让供销社的站长杨建林来做这个厂长,他是我们淮海化工学院的正规大学生毕业,如果不是家庭背景有点问题,那时候也不回分配回旗山工作。他管理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对县市的物资部门比较熟悉,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听说是“杨建林”来担任厂长,杨少宗就没有太多的异议。
他当然想做厂长,可他对于杨建林这个人还是很了解的,那确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在旗山公社撤社建乡后,杨建林就离开旗山公社去南方特区在大学同学的公司做事,自己也代理了几个国外的陶瓷卫浴品牌,97年以后,他在佛山建了自己的陶瓷厂。
杨少宗是在2005年才遇到杨建林,那也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相识,后来也一起在淮海市的滨海新区投资兴建新的瓷砖厂。
对于徐保山的任命,杨少宗只是微微点头,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何况这个安排已经是徐保山在权力之内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
徐保山则道:“最近一段时间是大农忙,确实是非常忙,我暂时也不管不了肉联厂的事情。等几天忙过了这个阶段,我再找时间将你和杨建林一起找过来谈谈,杨建林现在也忙的抽不开身,肉联厂的事情就继续由你来负责……!”
杨少宗则道:“书记,现在差不多可以预招几十个人,过一段时间就得建冷库,我们得提前派人去冰箱总厂学习冷库的操作规程,还得联系几家国营大厂,允许咱们派人过去参观实习。”
徐保山不假思索的答道:“肉联厂的事情肯定是很重要的,这样,这个事情就由你和办公室的唐主任一起负责,你先预招三十个人,等插完秧了,就是要招三百个劳力也没有问题!”
杨少宗点着头道:“行,那书记您先忙吧,其他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了,我先去找唐主任!”
徐保山微微颔首的目送杨少宗离开,等杨少宗走了,他则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默默的想着什么,虽然他并没有表露出哪怕一丝的高兴劲儿,可他心底深处确实是很高兴的,可又感到莫名的担忧。
从书记办公室里走出来的杨少宗正要去找唐孚,出门却看见赵敬山神色匆匆的走上楼,见到他就道:“少宗,我怎么听说你真要调回来了?”
杨少宗笑了笑,道:“是啊,总算是调回来了,还是彭书记特别给我争取的选调生资格呢。”
他不是那种会喜欢炫耀的人,可他知道赵敬山其实早就知道他有意调回公社,赵敬山嘴上没有说什么,心里还是很不高兴和舒服。
调回公社就算是做一个机关办事员,那和国营大厂的技术员还是不能比,收入和福利差距很大,何况是一个是在乡下,一个是在城里!
“这样啊……?”
听说彭书记争取的选调生资格,本想责备杨少宗的赵敬山一下子说不出话来。
怔了怔,赵敬山又和杨少宗道:“那也不错,可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你总不能就留在咱们这个老山区干一辈子吧?”
“走着看吧!”
杨少宗笑呵呵的不和赵敬山着急,随即就主动的岔开话题道:“二叔,我今天晚上想在家里操办两桌菜,邀请一些同学过来聚一聚!”
他哪里有家,他的家不就是赵敬山的家吗?
赵敬山此时只能尽量是想开一点,他想,少宗好歹是一个选调生,只要能在公社干出成绩,过几年就能调出去担任正副科级的干部,那时候要是重新调回城里工作也不错。
他感叹一声,和杨少宗道:“行啊,该庆祝还是要庆祝的,二叔等下去集市买点菜,你骑我的自行车去喊人吧!”
见赵敬山勉强也算是接受了,杨少宗就呵呵的笑出声,从他那里接过了车钥匙。
第十五章 同学们聚在一起吧!
同样都是选调生的杨少宗和唐孚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吗?当然是有的,杨少宗在地方有人,在旗山公社这个大山区里,即便是大学刚毕业的他也有着很多人脉!
杨少宗将赵瑛喊上,先去通知在供销社上班的徐小莉和管委会的潘时敏,四个人再分开去邀请同学们,让大家晚上一起到赵瑛家里聚餐。
还是下午呢,一大帮子的同学们就热闹的挤到赵瑛家里。
旗山84届高中有37个毕业生,只有杨少宗和秦光明考上了大学,杨少宗在淮海机专就读,秦光明则是在淮海化工学院,去部队参军有十几个,其余则在公社内部分配工作,多数已经有了两三年的工作经验。
这一批毕业生中有三个人是比较特殊的,赵瑛、潘时敏、李光泗他们是公社报送到县电大委培,赵瑛和潘时敏是财务专业,李光泗学的是土建水利。
秦光明正好在家里过暑假,去部队参军的人中有几个刚分配回公社,都一起过来凑热闹。再加上81届旗山初中的几个中专生,没等到晚上,赵瑛家里就挤了三十多个同学。
还好徐小莉和潘时敏都是在供销社工作,准备的挺充分,从供销社带了好几箱汽水和四斤葵花瓜子,大家乐呵呵到处找地方挤着,嘈嘈杂杂的说起了以前在学校读书的事情,还有大家上班参军的那些趣事。
这么多人挤在这里吃饭,那要多少口粮的,差点把赵敬山吓着,急忙指挥赵大军去将鸡圈里的几只小公鸡都抓出来,一股脑的全部杀了,反正留着也不下蛋。
菜倒是不缺,只是也没有后来人想象的那样丰盛,这个时候的人要求很低,即便是这样的大聚餐能吃到一盆子辣椒鸡,再加上两个杂七杂八的大盆菜和七八瓶啤酒就够了。
一盆煮鸡蛋,一盆辣椒鸡,一盆青虾煮瓜片,一盆青椒草鱼的大水煮就能让所有人都非常满意。
地道的农家菜,就是这个味!
房间里挤不下,大家都在院子里坐下来搭了三个圆桌,一圈圈的坐好,每一桌上两箱琵琶湖啤酒。
想着杨少宗被分配回公社的事,赵敬山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可一看这些年轻同学都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吵着,笑着,呼喊着,他似乎又挺高兴。
这样也好。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同学们,同学们!”
徐小莉抓着一个被人喝空的汽水瓶用铝勺子敲的当当响,继续大声道:“现在请我们从城里回来的大学生同志说两句话,好不好啊!”
“好啊!”
潘时敏、李光泗、赵大军……这帮子人跟着起哄啊。
这时。
秦光明立刻站了起来,摆着手道:“既然大家都要我说两句,那我就先说两句……!”
他还没有说完,就有同学笑哈哈的把橘子皮砸了过去,他也笑嘻嘻的躲闪着,又喊道:“同学们,我真是大学生啊!”
杨少宗立刻找一个椅子站上去,大喊道:“同学们,咱们今天欢聚一堂是要庆祝什么呢,当然是要庆祝我胡汉三又回来啦!”
“哈哈!”
大家哄堂大笑!
杨少宗看着大家,心里特别的喜悦,看,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年轻和高兴呢,生活就像是没有感情的冷漠的染缸,将大家残酷的都拖入泥潭,年纪越大,无奈的事情就越多。
或许就是这一刻才是最开心,最无畏的。
那么就在这最为无畏的时刻一起做件大事吧,让年轻的热血汹涌的冲向大海,建立属于我们的事业吧!
想到这里,杨少宗就再也没有顾忌的大喊道:“我胡汉三回来是要干革命的,我要在咱们旗山建工厂,建一个淮海最大的工厂,同学们都一起来干吧,咱们好好折腾出一番大事业,我他妈的保证……每个人月收入八千!”
一听这话,大家是笑的更加开心和喜悦了,可谁也没有想到杨少宗是在说真心话。
“宗子,别说是八千一个月,就是八块钱一个月,兄弟也跟你干啊!”
同学们哈哈哈大笑。
……
同学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特别是像杨少宗他们这些人,他们从小学就是同学,一二三年纪是在各个自然村就读,四五年级、初中、高中都是在一起读书,有时候不是一个班,小学和初中一般都有三个班,高中时期就只有一个班。
他们也许不是一群有知识和有理想的天之骄子,但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旗山人,旗山的儿女,他们用过去二十年的光阴和无数的回忆将彼此都绑在一起,谁的记忆里都很难抹消对方的存在。
很多年后,有一个人在家乡担任乡党委书记,当一个曾经照顾过他的老人躺在病床上,拉着他的手说他想早点死,当家乡的孩子们跪在地上求他想读书,当小时候的同学被农业税活活逼死,他的良心让他再也无法忍受这样折磨。
他最终决定做一件大事,他要写朱总理写一封信,在党章之中规定每个党员都有权利给总理、主席写信,可他要写的这封信非常特殊。
这封信的标题是《给总理的一封信》,他在开头这样写——我要对您说的是,现在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在写这封信之前,这个人将自己的初高中同学都喊到了一起,将自己后面的事和家人都交代给同学们,因为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他成功了,他将这封信送到了朱总理那里,他拯救了几亿农民,可他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终结,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一直在遭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和迫害。
有那么一天,杨少宗看到了这本书和这封信的内容,他将这本书收藏在自己办公室的藏书柜里,放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
他想说,这个人是他心目中永远明亮的英雄。
和杨少宗心目中的英雄一样,当他决定在旗山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他首先找到了自己的同学,将同学们都喊到了一起。
大家都在喝酒,挺高兴的谈着过去的那些高兴事,也渐渐的开始谈及未来和杨少宗正在创办的这家社办工厂,大家开始认真的琢磨着,询问着,想知道杨少宗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打算的,有什么好计划。
询问的人越来越多,杨少宗却只是笑呵呵的没有急于给出一个答案。
几乎都要将十箱啤酒都喝完了,杨少宗才真的站起来,端起最后这一碗啤酒很沉静的和大家说道:“同学们,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原本是被分配到市里的淮海机械厂,我们不谈那个机械厂的效益如何,我只谈我为什么要回来。是的,淮海市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