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能放过他的家人!寡人要诛他九族!”赵孝成王猛点头,眼中厉芒闪烁,杀机涌现,大是赞成。
“可是,君上与赵括之母有约在先……”平原君深知赵孝成王的为人,若他不诛杀赵括家人的话,他平原君就是在劫难逃了。
“狗屁的约!寡人能与老虔婆有约?”赵孝成王想也没有想就否认了。
赵孝成王欲拜赵括为将,领军出战,赵括之母赶来劝阻。赵孝成王不仅不听,反而笑赵括之母多事。赵括之母再三申诉,赵孝成王最后与她订约,若赵括战败,不治赵括家人的罪。
这是天下皆知的事儿,然而,此时的赵孝成王正在气头上,平原君的话,无异于火上浇油,他哪里还会在乎区区约定,只想诛灭赵括家人泄愤。
“君上圣明。”平原君忙拍马屁。
赵孝成王的剑收了回来,平原君背上一阵汗湿,他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暗道好险,这命总算是保住了。
然而,他的心还未放下,又提了起来,只听赵孝成王道:“赵胜,你这丞相不必再当了。”
平原君是长平大败的最大推手,罢他的丞相是最轻的惩罚了。问题是,这丞相之位对平原君太重要了,若是没了这丞相之位,平原君屁都不是。
平原君之所以能当上丞相,并非他有过人的才干,而在于他有“贤名”。他之所以有贤名,在于他养门客数千,为他吹嘘。几千门客吹嘘,就是傻瓜也能吹成天才,他才能当上丞相。当上丞相之后,他就有了更多的钱财,就可以养更多的门客,吹得更厉害,他得到的好处就会更多。
若是失去丞相之位的话,他的权势削弱,门客会星散,虽然不会全部失去,也会失去大部分,孟尝君罢相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他绝不能重蹈孟尝君的覆辙。
“君上,还有一人绝不能放过。”平原君对赵孝成王太了解了,若是能让他一腔怨气泄掉,就不会再追究这事了,他的丞相之位就保住了。
“谁?”赵孝成王眼中厉芒闪烁。
“秦国质子,秦异人。”平原君心里暗叹一声,多好的一个出气筒啊,就要没了。
三载来,平原君心里不爽的时候,就派人把秦异人押来,大加折磨,以此泄愤。折磨三载下来,他都有些舍不得了。
“他还没死?”赵孝成王有些意外。
“君上未下旨,臣岂敢杀他?”平原君忙讨好。
“嗯。他还在就好,寡人要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赵孝成王此时对秦国之恨如同长江大河,连绵不绝,恨不得把秦异人撕着吃了。
果如平原君所料,只听赵孝成王咬牙切齿的道:“备下酷刑,寡人要亲自动手,要虎狼秦人受尽天下酷刑而死!”
一字不提罢相之事,平原君心中欢喜,相位保住了。
XXXXXX
秦异人的小院里,秦异人靠在墙上晒太阳,眼睛睁圆,看孟昭、马盖、范通三人练武。
三人三载没吃过饱饭,未练过武,如今,不用再为温饱犯愁了,心思也灵活了,准备重练武艺。三人是秦军锐士出身,武艺高强,身手了得,虽然身体拖垮了,战力大不如以前,但基础仍在,这一练起来,虎虎生威,极是了得,秦异人好一阵夸赞。
“咚咚!”突然之间,一阵如同闷雷似的脚步声响起,快速朝小院而来。
“出什么事了?”秦异人大为诧异。
孟昭、马盖和范通不再练武,个个张大了嘴巴,一脸的诧异。
“砰!”院门轰然打开,只见一队身着红衣的剑士出现在门口。
这些剑士身材极为高大,跟铁塔似的,一身的彪悍气息,杀气腾腾,一瞧便知是精锐中的精锐。
“红衣剑士!”孟昭、马盖、范通三人惊呼一声。
红衣剑士是赵国最为精锐的军队,是赵王的帖身侍卫,人人都是千里挑一的好手,经过严格的训练,武艺高强,身手极为了得。
用现代的话来说,他们是“大内高手”。
“拿下了!”领头的红衣剑士手一挥,红衣剑士象风一般冲过来,如狼似虎,不由分说,就把秦异人他们制住了。
红衣剑士身手了得,迅捷如风,孟昭、马盖、范通三人想反抗,却是没有丝毫用处。
“走!”头领一挥手,红衣剑士押着秦异人、孟昭、马盖、范通、黑伯和茉儿而去。
“秦异人,你这次是大祸临头,不想死也不成了!”赵平望着秦异人的背影,神气活现:“和我斗,你死定了!嘿嘿,我的财货又回来了。”
赵平回到院里,招呼红衣小吏冲进秦异人的住处,把他送来的财货全搬走了,比狗舔过的还要干净,毛都不剩一根。
第十七章赵括之母
第十七章赵括之母
一出了小院,红衣剑士押着秦异人一行直奔赵国王宫而去。
红衣剑士是赵王的帖身侍卫,是“大内高手”,他们前来押人,其来意不用说谁都明白,定是赵孝成王要对秦异人下手了。秦赵成为死仇,生死相搏,更要命的是,赵国惨败于长平,五十万精锐损失殆尽,赵王一腔怒火必然要朝秦异人发,生死难料。
孟昭、马盖、范通三人蛮不在乎,笑呵呵的道:“赵狗这才想起我们,真是太蠢了。”
听他们那话的意思,好象他们活得不耐烦了似的,巴不得早死。
“我们征战沙场,砍下的赵狗人头不知几多,只可惜错过了长平大战,不然的话,还会多砍些赵狗狗头,死了也值了。”三人是秦军锐士,出生入死惯了的,一点也不把生死放在心上,谈笑生风。
“休要胡说。”黑伯沉声喝斥一句:“赵王不过是请公子做客罢了。”
这不过是安慰之词,是怕秦异人禁受不住打击。
“黑伯说得对,赵王惧怕大秦兵威,他要请公子一叙。”孟昭、马盖、范通三人明白过来,忙附和一句。
“公子,你莫要担心,没事儿的。”茉儿忙安慰秦异人。
秦异人勉力笑笑,心里如同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虽然还没有见到赵王,秦异人也能猜到赵王的用意,这是要杀他呀。他好不容易再活一次,这才活了数日功夫,又要被砍头了,这冤不冤?
“得想个办法逃过这一劫。”秦异人暗自嘀咕,只是处此之情,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很快的,就来到赵国王宫。秦异人放眼一瞧,好大的王宫,气象森严,广厦千万间,间间不凡,雕梁画栋。一队队红衣剑士在王宫前值守,个个站在当地,就象标枪般挺拔,给人一种不可撼动之感。
“怪不得赵国能成为秦国唯一的劲敌,果是不凡呐!”秦异人忍不住暗中赞好。
“去朝堂。”一个阉人踩着细碎小步,快步而来,公鸭似的嗓子一吆喝,极是刺耳。
红衣剑士押着秦异人一行直奔朝堂。
朝堂就在左侧,很快就到。
秦异人远远就听见朝堂里传出一阵受伤野兽似的怒吼:“你这老虔婆,都是你,都是你,没有生个好种,生了个蠢材!”
押解秦异人的红衣剑士一个哆嗦,脸上变色,瞥了秦异人一眼,目光中透着怜悯。
“这应该是赵王吧。”秦异人念头一转,便知道只有赵王才能在朝堂上如此咆哮。
“他在骂谁呢?老虔婆又是谁呢?”秦异人不知哪个女人惹得赵王如此大怒。
一进朝堂,只见朝堂里好多的人,赵国群臣都在,个个褒衣博带,富贵华丽,却是噤若寒蝉,低垂着头颅,大气都不敢出。
一个中年男子,头戴王冠,身着王袍,怒气勃发,脸色铁青,脸孔扭曲,眼睛瞪得象铜铃,怒视着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在她的鼻子前指指点点,骂得正欢,口水象瀑布般喷在这女人脸上。
“这就是赵王?咋这副德行呢?”秦异人看在眼里,大是惊讶。
有道是,王者要有穆穆威严,不能随意发怒,更不能把自己的心情好坏表现在脸上,要深藏胸中。象赵孝成王这般,怒气勃发,还是指着一个老女人骂得如此欢实,真是千古少见。
“赵括那么蠢,都是因为你,是你这头蠢母猪生养的,不蠢也会蠢,蠢了就更蠢!”赵孝成王骂得兴起,越骂越不象话了。
“哦,她是赵括母亲。”秦异人来了兴致,睁大眼睛细细打量起来。
赵括母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奇人,有见识,深明大义,秦异人对她不乏钦佩之心。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作为母亲,她应该是巴不得赵括的官越大越好,那样的话,可以光宗耀祖,她就可以自豪。而她竟然出面阻止,不让赵括为将,这是从大局出发,为了赵国而做出的牺牲。
如此深明大义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不多见,这样的母亲,仅此一人。
赵括之母头发花白,脸色憔悴,双眼红肿,脸上泪痕宛然,尽管如此,仍是难掩姿容,年轻时必然是一个大美人。
长平大败,最苦的是谁?
不是赵孝成王,而是赵括的母亲。
一是丧子之痛,折磨着她。作为母亲,谁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平安呢?赵括中流矢而死,失去儿子,这本身就够让她心痛的了。
二是赵括虽死,其罪难消,五十万赵国精锐被葬送一空,这是何等的大罪?自此以后,强赵之风不存,赵国再也不是秦国的劲敌了,这都是赵括的罪过。作为母亲,生养了这样一个儿子,她心里好受吗?
三是赵括之母早就知道赵括会败军覆师,为此而努力,要阻止赵括领兵出战,却是没有成功。从她心里来说,她是巴不得她错了,错得越离谱越好,然而,命运弄人,她偏偏对了,还是无比正确。长平大战证明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并不具备统兵作战的才干。
种种原因,归结在一起,赵括之母倍受煎熬,她才是这世上最苦之人。
偏偏赵孝成王要拿她作出气筒,要拿她撒气,骂得无比难听,怎么难听就怎么骂,她是恨不得上天打雷,把地上劈出一条缝,她好钻进去。
“这个赵王是非不分,明明是他的错,他竟然怪罪到赵括母亲身上,有你这样的王吗?”秦异人大是腹诽。
赵括为将,赵括之母出面阻止,赵孝成王不仅不听,还刚愎自用,坚持拜赵括为将,说到底,过失是赵孝成王的,与赵括之母何干?
“呜呜!”赵括之母委屈之极,却是有苦不能言,有冤不能申,唯有饮泣的份。
“你哭,你哭,你就是哭死,寡人也不会饶过你这老虔婆!”赵孝成王怒气更大了,飞起一脚,狠狠踹在赵括母亲胸口。
“咕噜噜!”赵括之母就象滚动的冬瓜般滚出老远,额头磕破了,鲜血直流。
“寡人宰了你!”赵孝成王怒气不息,拔出腰间佩剑,怒气冲冲的就冲了上去,要把赵括之母斩杀当场。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这事与秦异人无关,秦异人却给激起了义愤之情,打算为赵括之母说句公道话。
“君上,住手!”就在这时,一个炸雷似的声音响起,极具威势,只见一个英气勃勃的年轻将军如同旋风般冲了进来。
第十八章李牧
第十八章李牧
这个年轻将军个头极高,身长八尺(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一米八几),身胚宽大,就象一座铁塔,极具威势。
头戴铁兜鍪,身着铁甲,明光锃亮,平添几许威势。
一双眼睛特别明亮,炯炯有神,如同九天之上的骄阳般炽烈,让人目眩。
走起路来,噔噔有声,虎虎生威,气慨绝世。
整个人就象一柄绝世利剑,锋芒盖世,如同战神临世,给人一种如山如岳般的不可撼动之感。
“好一条英雄好汉!”秦异人忍不住大声喝采。
“这会是谁呢?廉颇嘛,年纪不符,赵国哪来这样年轻的将军?”秦异人大为疑惑。
眼下的赵国,最有名的将军就是老将廉颇了,既然是老将,必然是年纪一大把了,而眼前这个年轻将军一瞧便知不凡,秦异人却未听过,不得不好奇。
“李牧!”赵孝成王怒喝一声。
“李牧?”秦异人差点把舌头咬断了,李牧之名如雷贯耳,名垂后世,两千多年过去了,李牧仍是有着不少粉丝呢。
战国大争之世,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将领,象吴起、庞涓、孙膑、田忌、司马错、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王贲、乐毅、田单、项燕……名将如云。
真正称得上“战神”的只有四人,即吴起、白起、王翦和李牧。
李牧是赵国继廉颇之后的支柱人物,正是他支撑起了赵国残破的江山,与秦国抗衡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