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晕彩。晕彩指在珍珠表面或表层以下形成的可漂移的彩虹色,是由珍珠的结构所导致的光的折射、反射、漫反射、衍射等光学现象的综合反映,亦叫光彩。晕彩主要有粉红、绿、黄、橙、蓝、紫等,或多种色彩组合的彩虹。海水珍珠可能有晕彩。晕彩划分为三个等级:晕彩强、晕彩明显和有晕彩。
(4)颜色表述。颜色表述均以体色为主,伴色和晕彩为辅。
2。大小
珍珠的大小,指单粒珍珠的尺寸。其表示方法是:正圆、圆、近圆形的珍珠,其大小以最小直径来表示;其他形状的珍珠,以其最大直径×最小直径表示。单位为毫米(mm)。
3。形状级别
(1)海水珍珠形状,分为正圆、圆、近圆、椭圆、扁形、异形等(表314)。
(2)淡水无核珍珠形状分为圆形、椭圆形、扁圆形和异形四大类。圆形类分为正圆、圆、近圆三级别;椭圆形类分为短椭圆、长椭圆两级别;扁圆形类分为高形、低形两级别;异形类仅分一级。具体划分见表315。
光泽级别
珍珠的光泽是指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影像的清晰程度。
珍珠光泽的级别划分和质量要求,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有所不同(表316)。
5。光洁度级别
珍珠的光洁度,是指珍珠表面瑕疵多少的总程度。根据瑕疵大小、多少及位置,珍珠光洁度划分为5个级别(表317)。
6。珠层厚度级别
珍珠层的厚度,分为5个级别。具体划分方法见表318。
7。珍珠等级
按照珍珠质量因素级别,用于装饰使用的珍珠划分为珠宝级珍珠和工艺品级珍珠两大等级。
(1)珠宝级珍珠质量因素最低级别要求:
1)光泽级别:中(C)。
2)光洁度级别:瑕疵(D)。
3)珠层厚度级别:薄(D)。
(2)工艺品级珍珠。工艺品级珍珠是达不到珠宝级质量因素最低级别要求的珍珠。
(3)珠宝级珍珠分级:
1)单粒珍珠饰品中珍珠的分级,按照珍珠质量因素级别确定等级。
2)多粒珍珠饰品中珍珠的分级,按照各粒珍珠的质量因素级别及其匹配性级别确定等级(表319)。
3)多粒珍珠饰品中各粒珍珠90%及其以上为同一级别,为该级别。
四、玉器
玉器,顾名思义就是用玉材经过加工而制成的有使用价值的器物。就其功用可分为玉石首饰和玉器摆件两大类;就其工艺特征可分为具象型、装饰型和抽象型3种。所谓具象型玉雕作品,它是以客观事物为蓝本,对其外观、精神、动态、性格等特征进行再现;装饰型玉雕作品,是基于客观事物,通过概括、夸张、提炼等手法表现美学装饰价值,注重观者对美的体验和享受;而抽象型玉雕作品,它通常是直接表现本质和内在结构,以点、线、面表现时空的节奏和韵律,追求时空的相对统一,表现人类思想的复杂和精华,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如各种纹饰图饰(郭涛,2004)。
由创作者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玉器,既反映着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民俗传统,又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具有较高审美意义的静态视觉形象。玉器的造型与色彩在人类视觉感受中是最重要的。因此,评价玉器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玉石种质的评价和材料合理利用的审定两个方面。此外,还广泛涉及中国的儒道哲学、华夏美学、宗教习俗等众多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对玉器评价的难点,不仅是玉质鉴定与价值评价,而是对作品的认识,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对群体审美观的认同和敏感。
1。玉器产品技术要求
(1)必须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玉器是用于人们装饰、陈设、收藏的特殊商品,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欣赏品。玉器是以美石为依托的艺术造型器物,其欣赏性有二,一是欣赏石之美,二是欣赏工艺精美。如果石之美与造型美二者相结合,就被作为珍宝而收藏。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玉石装饰品,将在人们的装饰、陈设、欣赏中获得精神上美的享受。由于玉器兼具装饰美化与保值增值的特点,人们就将之作为一种投资方式而被收藏。
(2)题材明确、章法清楚、形象生动、艺术夸张得体和形象逼真有机结合。完美的构图、科学的用料、高超的雕琢工艺,是玉雕作品成功的基石,因此,要在有限的玉料上,最大限度地占据空间,使产品有大于原料和显活的效果。在确定重心、明确题材的前提下,做到主次分明、平整均衡、对比匀称、彼此呼应,使各部分之间和谐统一、变化一致。为求得到特殊装饰效果,可将玉器中的一件或某一个构成元素夸张变形,而获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3)突出主题、陪衬得当、虚实得体。玉雕作品要尽全力表达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就必须要把主体形象设计好、制作好,一切其他形象都要围绕主体形象作各种不同形式的处理,为主题服务,而任何与主题无关的物象都是多余的。没有“突”,就没有“主”,要做到主题明确、主次分明、宾从主用、浑然一体、疏密有度、虚实相生、层次有序、分组呼应,使画面获得最佳艺术效果。
(4)主题应基本符合各部位的造型比例。古人云“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指一件事物或景观的整体与局部及局部与局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最和谐均衡的比例关系是宽长比相当于大小之和与大者之间的比例(0。618),这个比例最能引起人们的美感。如人体的一般比例是头为身长的17,若以头长为单位,身高则是站七坐五蹲三半。而两手臂平伸的总长与全身总长相同。又如,人的五官比例有“三停”、“五眼”之说。所谓“三停”,就是从发际至眉心的长度=眉心至鼻底的长度=鼻底至下巴的长度的3个等比关系。“五眼”,从正面看,一只眼宽=大约耳到眼角的宽度=两眼内角之间的宽度,眼在头部中间12处,鼻翼宽=两眼之间宽度,口缝在鼻底至下巴长度的13处,口宽=两眼珠之间宽度,口长=眉心至鼻底长度;侧面看,外眼角至耳朵距离=外眼角至嘴角的距离。
玉雕鸟类或兽类的各部位造型之间亦有一定比例关系,详见本节“玉器品种质量标准”所述内容。
(5)成对产品,应大小一致、颜色一样、章法相同。玉雕造型既要有多样变化又要有整体统一,才能获得好看、和谐完美结合的效果。特别是成对玉雕作品,两个器物一定要大小一致、左右对称、变化相同、颜色一样、制作工艺相同,才能达到均衡和谐、美观好看的效果。
(6)仿古产品,应以古原件为鉴制作。玉雕为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经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巧夺天工,成为不同时代、不同观念的不同载体。人们为了追古、复古,往往复制古件以仿先古,追求文物价值。历代仿古者多,仿古异古者历来有之,且常被专家识破。如清代的龙纹蒲璧,系仿古作品,在纹饰、工艺方面完全仿汉代,但同汉代又有区别,汉代璧为水玉制成,玉里含有的斑,古董商称为“饭渗”,清代使用的是质地纯正的青玉、碧玉。汉代玉璧带有水沁或土沁,这种沁色,清代璧上一般仿制不出来。因此,仿古产品必须按古原件为标样如是制作,包括玉质、色泽、器型、纹饰、章法等,才能仿古似古。
(7)玉器应量材施艺,巧用石色,挖脏去绺,合理利用玉材。制玉第一道工序是选料,以求正确合理地选用玉石原料,达到物尽其美、物尽其用之目的。根据玉石种质特点设计造型,造型设计准则是量材施艺,即巧用玉色,用料合理;俏色不在多,在于精和醒目;分色清楚,用色忌混;挖脏净质,去绺追色,改瑕为瑜;形象逼真,生动传神;主题突出,推陈出新。
(8)产品中,部位之间过渡应顺其自然,无陀石,无疙瘩和砂印。造型是玉器审美的构架,应比例适当、均匀自然、均衡稳定;纹饰是玉器的装饰,应服从器型需要,结构章法有条不紊,繁简疏密适易、统一和谐;工艺是玉器制作的技术条件,砣工应利落流畅、气韵生动,不可板滞纤弱、拖泥带水、存留加工痕迹。
(9)产品应光洁、平展、滋润、明亮,呈肉奶瓷石光。玉雕产品的光亮净洁、平整舒展、温润细腻、玲珑亮丽,是玉器审美的本质与条件。因此,抛光罩亮、上蜡浸油,是玉器后续加工的必要工序。
(10)产品须有配套的装潢。小件产品应用硬质材料做盒承装。包装盒外粘绸布,配扣开合方便、牢靠;内衬柔软性绸布,遮蔽严密。雕件与底座应隔开放置于同一盒内,不得相互碰撞。
大件产品应配制硬质木材底座。底座应庄重、古朴、色深、漆面光亮。其大小、高低应与产品相匹配。
玉器产品应带包装码放,高不得超过1。50m。
2。玉饰质量要求
玉饰是指用于佩戴的玉石饰品,按工艺分为素面玉饰和雕花玉饰。
(1)素面玉饰:表面光滑无纹饰。平面形状有圆、椭圆、鸡心、十字形等;立体形状有馒头型、珠型、圆环型、圆珠型、莲子型、菱珠型等。表面玉饰用以与贵金属镶嵌制成各种首饰,如戒指、胸针、串珠、项链、手镯等。
素面玉饰工艺质量,要求形状规矩,对称性好,轮廓完美,比例协调;表面光滑明亮,无伤痕;镶嵌饰品,玉石不松动,无损伤(表320)。
(2)雕花玉饰:俗称挂件,是指在玉石的单面或多面雕刻纹饰、图案,常用作胸前的佩戴或腰间的坠挂。
雕刻的纹饰或图案,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它是一种美术活动。基本纹饰有8种: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佛教纹饰、人物纹、吉祥纹饰、山水纹和民族特色纹饰。
雕花玉饰的质量要求:
1)物尽其财,因材施艺,彰显玉石之美。
2)图纹造型比例完美和谐,雕工简洁有力,圆润舒展,线条清晰流畅,富有表达力。
3)巧用俏色,挖脏去绺,改瑕为瑜。
4)抛光精细,光洁明亮,柔润传神,卖相厚重。
3。玉件质量要求
玉件,即用玉雕工艺制作的玉石陈设工艺品,兼有实用性,但以艺术欣赏为主。
根据器型制作工艺,玉件分为摆件、器皿、盆景、盆花、镶嵌工艺品等。
(1)摆件:造型丰富,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等。以山水为题材的摆件俗称“山子”、“山子雕”。
(2)器皿:是指用玉雕工艺制作的玉石器皿,可有实用性,但仍以欣赏为主。主要品种有炉、瓶、熏、碗、盘、杯、壶等。制作工艺常采用薄胎工艺,以及嵌金(银)纹工艺、镶嵌宝石工艺、内画装饰工艺等特殊工艺。
(3)盆景、盆花:选用各种玉石碎料,雕刻成花瓣、花枝,再经过打孔、抛光、组花、整形等工艺,将花、叶组成盆景、盆花工艺品。
(4)镶嵌工艺品:即用拼镶或包镶工艺制成的玉雕工艺品,如屏风、工艺插瓶、工艺画或金玉结合的人物、动物等玉雕工艺品。
4。玉器品种质量标准
玉器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玉石材料质量、材料应用技巧及加工设计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结果。
(1)玉雕人物
1)人物产品(仕女、观音、大肚佛等)要具有时代特性;人体各部位的结构、比例要安排适当,合乎解剖学要求;主题明确,动作自然,呼应传神。
2)头脸的刻画,要合乎男、女、老、少的特征;要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动态情节进行创作;五官安排合情合理(成人一般以“三停五眼”为宜)。
3)手型结构准确,自然适当;服饰衣纹要随身合体,起落聚散有规律,弯沟、叠挖、厚薄、软硬有质感;陪衬物要真实,富有生活气息,要和人物主体相协调,使主题更突出,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
4)人物选用玉料,要求质地细腻、均匀,颜色漂亮,色调相对单一,特别是人物脸部,用料要求颜色均匀、干净,无瑕疵和绺裂。
(2)玉雕兽类
1)以各种动物(生肖、图腾等)为形象特征的玉雕兽类产品,造型应生动传神,肌肉丰满健壮,骨骼清楚;各部位的比例合乎要求,五官形象和立、卧、跃、抓、挠、蹬等多种姿态要富有生活性。
2)“对兽”产品应规矩、对称,颜色基本一致;成套产品的造型应根据要求配套琢制。
3)变形产品的造型,要敢于夸张,又要注意动态合理。
4)发毛勾彻要深浅一致,不断,不乱,根根到底。大面平顺,小地利落。
(3)玉雕花卉
1)玉石材料的颜色应漂亮,层次丰富,瑕疵处理适当。
2)造型上采用仿真技艺,构图合理,花、叶、枝、干层次分明,反正两面有别;主题突出,配合协调,艳而不杂,多而不乱。
3)以花为主,由门瓣、翻瓣、花心瓣三部分组成的花朵应排列有序,疏密有度;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