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他们的死你也有份。”
对1A层级院区高压力环境的提醒,让人以为会有某个心理健康工作者被召来,以便协助这方面的心理问题。
的确有一名精神病医师被派到阿布格莱布待了好几个月,但是他既没有对有需求的宪兵们提供任何治疗或咨询,也
不曾协助患有精神病的被拘留者。据报道,他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军方情治单位增进讯问的效率。梅根·安布尔坚称,
“并没有可靠证据可主张发生鸡奸或强奸,也找不到这类相片或录像带,至少那些事并非调查中涉案的七名宪兵所
为。”他继续说道,“从调查行动一开始我就握有所有的相片和录像带,我在那地方一天待将近十三小时,我没见
到任何强暴或鸡奸行为。”
我们有办法了解那里发生什么事吗?是谁或是什么样的因素该为阿布格莱布监狱中发生的恐怖暴行负责?
“战利纪念照”:数码相片中的恶行
残忍的虐待、酷刑折磨及谋杀事件,在国与国交战、面对着罪犯时,在士兵面对“敌人”、警察面对嫌犯、狱
卒面对囚犯时,肯定是层出不穷的。我们可以预料战场上,在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履行职责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虐待
行为。但我们无法预料且无法接受的是,当生命安全未受到立即威胁,而囚犯又是如此脆弱毫无抵抗能力时,民主
政府的代表们竟可以做出如此残酷的行为。
从阿布格莱布监狱流出的数码照片震惊了全世界。在这之前,我们不曾看过狱卒们性虐待或酷刑的影像证据,
这群男女显然对他们邪恶行径乐在其中。更是前所未闻的是,他们甚至大胆到在镜头前摆出各种姿势,并拍照记录
他们的野蛮行为。他们怎么做得出来?为什么要用相片为虐行留下记录?让我们思考一下几个可能的解释。
数码的力量
一个简单的答案是,新的数码科技让每个人都能摇身一变成为摄影师。随拍随看,无须等待,而且相片还可以
轻易上传到网络上与人们分享,不需要送到冲印店送洗。也因为数码相机体型小巧、容量庞大,价格相对便宜,因
此早成为普遍的配备,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拍下上百张现场画面。网络博客及个人网页容许一般人也能体会一夕成名
的快感,所以“拥有”可以通过网站散布到全世界的稀有画面并因此成名,成为一件光荣的事。
一个业余色情网站以鼓励男性网友上传妻子或女友的裸照,来交换免费收看网站中所提供的色情影片”。相同
手段,士兵们也被要求用战场上的照片来交换免费色情影片,而许多人都这么做了。他们会在一些图片上打上警告
标志,像是一群美国士兵站在一具伊拉克人烧焦的残骸前,笑着比出胜利手势,标题写着“宝贝,燃烧吧”的图片
就是一例。
来自其他时代的战利纪念照
这类影像唤起了人们过去的一段历史。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间,美国有许多黑人男女被私刑处
死或是活活烧死,旁观者及加害者则在旁摆出胜利姿势拍下照片留念。我们在上一章中已经了解到,这些影像正象
征了极致的去人性化。照片中记录黑人被拷打、谋杀的过程,他们的“罪行”只是因为反抗白人,且这些罪状多半
是捏造的;这些记录着恶行的照片竟还被做成明信片,用来寄或送给亲朋好友。在一些照片中,甚至还有父母带着
满脸笑容的孩子前往观赏黑人男女被暴力谋杀时的痛苦模样。这类明信片的档案目录,读者可以参阅《无处可逃》
(Without Sanctuary)一书。
其他这类战利纪念照片,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人拍下他们对付波兰犹太人和俄国人的个人暴行。我
们在前一章中注意到,即使是一开始拒绝枪杀犹太人的德国后备役警察,所谓的“普通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
开始拍下他们身为刽子手的战绩。在雅尼纳·斯特鲁克(Janina Struk)的《镜头下的纳粹大屠杀》(Photographing
the Holocaust)中,搜集了一些记录刽子手执行处决过程的相片。而土耳其人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暴行,一样也
被镜头拍摄下来,收录在一个纪念此次种族屠杀事件的网站上。
在动物权概念兴起之前,还有另一类战利纪念写真也十分普遍,大型动物猎人或是钓客们兴高采烈地展示捕获
的旗鱼、老虎、北美灰熊照片。我记得海明威曾在一张照片上摆出那样的姿势。这类纪念勇敢狩猎队猎人所拍摄的
肖像照片中,最经典的一张,莫过于美国老罗斯福总统骄傲地站在他刚猎得的庞大犀牛旁的合影。在另一张相片中,
这位前总统和他的儿子克米特(Kermit)站在一只水牛上,两人交叠着双腿,姿态十分冷静,手上各拿了一把长枪。
这类战利纪念照公开展示了一位男人的力量以及他对自然中大型野兽的主宰优势——照片清楚显示这些野兽被他
的技巧、勇气及技术征服了。有趣的是,在这些照片中的胜利者表情,多半相当阴郁,很少见到笑容,这些胜利者
才刚和可畏的野兽进行过一场战斗。就某种意义来说,他们的姿势比较像是年轻的戴维拿着弹弓站在刚被打倒的巨
人歌利亚面前哀悼。
为观众表演的暴露狂
许多阿布格莱布监狱的夜班狱卒们脸上均带着笑容,这指出胜利纪念照的另一面向:暴露狂。我们从一些照片
看到,虐待好像只不过是暴露狂的道具,只为了用来表现他们在不寻常环境中所能做出的最极端行为。这些暴露狂
也像是预先设想了有一群偷窥狂,急切想欣赏他们哗众取宠的表现。然而暴露狂们却没能想到,轻易分享及散布这
些档案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他们无法控制谁会看见这些照片,这些照片于是成了他们犯行的铁证。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张戴帽男性双手被接上电线的符号性图像,以及以狗吓唬囚犯的照片之外,大多数战利纪念
照本质上均带有性的意涵。酷刑与性的联结让这些照片有色情图片的意味,对许多观者来说是让人心神不宁却又十
分迷人的。我们全都被邀请进入发生施虐与受虐性行为的囚室,近距离目睹这些行为。尽管观看这些虐待行为是十
分恐怖的经验,人们还是无法将目光移开。我惊讶地发现网络满足偷窥症患者欲望的程度,一个网址为
.voyeurweb.的网站声称每天可以吸引220万名有独特嗜好的访客造访他们提供的免费色情网站。
复杂的动机与社会动态
人类的行为十分复杂,做出一件事情背后通常不只有一个原因。而在阿布格莱布监狱,除了性欲及暴露欲两种
因素之外,我认为数码照片是几个动机及人际动态结合下的产物。地位及权力的取得、复仇心理及报复行为、对无
助者的去个人化——这些很可能都是最后出现虐待行为并拍摄照片的部分原因。此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这些行为
实际上是在讯问者的容许及计划下进行。
以照片威胁被拘留者
还有个简单的原因可以解释在阿布格莱布监狱中拍下的战利纪念照,这单纯只是因为来自军方和民间的讯问者
告诉宪兵们要这么做。这版本的故事来自己退休的监狱指挥官卡尔平斯基以及被指控的士兵们的说法,拍下特殊姿
势照片的点子是为了用来当作要挟物以协助讯问。“他们拍下这些特殊照片是为了用来取得自白,‘从要害下手’。”
2006年5月4日卡尔平斯基在斯坦福大学举行的一场小组讨论会中表示。“他们会拿出笔记本电脑秀出相片,然后
告诉囚犯们‘招吧,否则明天就换你被叠在金字塔最上面。”’“这些相片是故意、有计划地被拍摄下来。”
我们可以肯定,有些照片明显可以看出是为了某个人的数码相机而摆出姿势,照片中的宪兵对着镜头微笑,比
出胜利姿势,并指着场景中的某样东西以提醒人注意。在一张人性尽失的照片中,琳迪·英格兰拖着地板上的一名
被拘留者,他的脖子上还缠着拴狗的皮带,这张照片最可能就是在上述情况下拍摄。她不可能在前往伊拉克时,特
地在行囊里带了条狗绳。要让这类社会助长发生并接管整个情境,唯一需要的只是官员的允许,哪怕只是允许宪兵
们拍摄一张虐待照片,情况也会一发不可收拾,在工作中拍摄更多富有创意的邪恶照片成了新的夜间活动。事情一
旦起了头,就很难刹车了,因为宪兵们的无聊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们可以出口怨气、展示自己的支配优势,并在
性的游戏中找到乐趣——直到乔·达比揭发他们的恶行,一切才结束。
建立地位的渴望及宣泄复仇心理
让我们承认一件事,陆军后备役军人在军队阶层中的地位一般较低,而被指派到这个恐怖监狱里担任夜间值班
人员的后备役宪兵,地位又会因此更加低落。他们明白自己是最底层的人物,在最糟的环境中工作,得服从民间人
士的命令,而且没有任何关心这里发生什么事的权威人士可以求助。举目所见,唯一和他们一样地位低落的一群人
就是囚犯。
因此这些虐待行为以及记录下虐行的举动,本质都和希望建立地位有关,也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向下对比建立狱
卒对囚犯的明确社会支配地位。酷刑和虐待乃是行使纯粹的权力,目的是为了展示他们对劣势者的绝对控制能力。
某些狱卒需要这些相片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性,同时向同侪传达他们的支配地位。其中也可能涉及某种程度的种族主
义,这里指的是对十分不同的“他者”——阿拉伯人抱持的一般性负面态度。这是2001年“9.11”事件以来的敌
意转移,也是对任何阿拉伯背景的棕色皮肤人士所发动的恐怖攻击。
还有一个立即性的动机是许多士兵都有的:希望为被伊拉克暴动分子杀害或受重伤的同袍们复仇的心理。很明
显是复仇心理作祟,才造成他们报复曾参与骚动或被控强暴男孩的人犯。例如被叠成金字塔的七名囚犯即是因为在
甘奇区滋事才被送进1A,而过程中还伤害了一名女性宪兵。所以羞辱和毒打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不服管教的后
果,“帮他们上一课”。而奇普·弗雷德里克唯一殴打过的一名囚犯则是另一个例子,他在他胸口狠狠揍了一拳,
因为这名囚犯被控扔石头打伤了那名女宪兵。强迫被拘留者模仿口交动作或是在女性士兵面前公开手淫并拍摄下这
些羞辱过程,这些不只是让人难堪的伎俩;士兵们安排的性爱剧码是对他们认为行为超过界限的被拘留者的报复手
段。
去个人化及狂欢节效应的影响
然而我们又该如何解释琳迪·英格兰的想法?——她认为这一切都只是“好玩和游戏而已”。在这个个案中,
我相信去个人化起了作用。稍早我们提到人和地方的匿名性能创造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当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
责任的分散加在一起时,就会导致去个人化。演员们完全沉浸在高度的心理活动中,不再做理性思考,也不关心事
情后果。在追求当下的享乐现实中,过去与未来全都暂时被丢在一旁。在这个心灵空间中,情感主导理性、激情挣
脱社会束缚。
这就是狂欢节效应,当个人的身份隐藏在面具之下时,平常受到压抑的各种原欲的、暴力的、自私的冲动都会
宣泄出来。行为回应着情境的需求而立即爆发,不再深思熟虑或瞻前顾后。把小说《蝇王》里面的现象搬到纽约大
学的实验室里面时,我们看到经过去个人化的女性对无辜的受害者下手越来越重。在我们的斯坦福监狱里,一些狱
卒也创造出同样的现象。如同阿布格莱布的情况,人们在这些情境中体验到行为的自由尺度放宽之际,约束侵略行
为及反社会行为的规范也被搁置了。
就像我从不曾鼓励我的狱卒做出残酷行为一样,军方也不曾鼓励它的狱卒性虐待囚犯。然而在这两个情境中都
盛行一种默许放纵的宽松气氛,让狱卒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他们以为自己不需要负个人责任,以为没人看见,
所以可以侥幸逃脱。在这个脉络中,传统道德推理能力被削弱了,以前学到的教训敌不过行动的诱因;狄奥尼索司
所代表的原欲冲动压倒了阿波罗代表的合理性。道德脱钩接着发挥作用,沉溺在气氛中无法自拔的人们的心智及情
感风貌于是改变了。
虐行比较:英国及美军精英的实例
如果我主张在1A层级夜班中发挥作用的社会心理学原则并不是个人特有,而是相应于特定情境,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