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幸福密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解幸福密码-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管不管事呢?当时是管事的,少年人把腰背一挺直,立刻就精神了许多。但是用不了多久,少年人的腰和背就又塌下去了,变成萎靡不振含胸蓄腹的样子。
这基本上是个老大难问题,于是有聪明的厂家生产出了这类产品,用外力训练孩子挺起胸膛,希望塑造出好的体型。我认识一个女孩子,用这一类产品的时候,效果不错,挺胸抬头的。可一旦摘下来,就立刻恢复原状。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孩子为什么要低头含胸?后来,通过我和她交谈,才明白她对长大一事心怀恐惧,胸部开始发育了,她觉得这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让她抬不起头来,所以,她就总是向前躬着腰……

自卑者主要的误区(2)
自卑的理由千奇百怪,我还碰到一个含胸的女子,她却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太平公主”而心生自卑,生怕挺起胸来,人家一眼就会看出她胸前曲线不明显,索性整天弯着腰,企图打个马虎眼,让别人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至于那些过于趾高气扬的人,多半也是自卑。他们顾虑别人小瞧了自己,就格外地夸张形体,好让人觉得他的能耐更大一些。说实话,凡在公共场合看到这一类的人,我就心生悲悯,觉得他适得其反,因为这种体态,恰好暴露了他的不自信。
3。 还有一个识别自卑出没的极好标志,就是一个人的语速。如果你听到某人说话特别快或者特别慢,那多半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过特别不自信的阶段。也许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但就像严重的创伤会留下触目惊心的疤痕,语速也是一种记载。有一位朋友,话说得十分紧促,如狂风骤雨袭来,密不留白。听他说话,简直像被轰炸。我说,你能不能讲得慢一点呢?像现在这样,你说得吃力,听的人也很吃力,大家都辛苦啊!他思谋道,我讲话的速度是当初当推销员练出来的。你想啊,好不容易敲开了门,我第一个动作是把脚尖别到他家的门轴下方,这样对方要想关门,让你吃个闭门羹,他就会用门扇挤了你的脚。一般人虽然不喜欢上门推销的人,但还不至于恶到碾破你的脚趾头的地步,所以,我这第一个回合,就算胜了。第二个回合,就是介绍我要推销的产品。这个时候,语速一定要快,要像机关枪连发一样,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要是说得慢了,对方一下子打断你的话,说我们家不需要这个东西,你快走吧!我就前功尽弃了。但是,只要你能坚持不懈地说下去,不定哪句话就打动了对方,买卖也许就做成了。这个时候,语速就是一切。
我说,其实你是怕人家赶你走,所以你无法从容。但是今天不一样了,你可以自由自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别人也能在轻松中接受你的观点。不然,太快的语速会产生一种压迫感,也暴露了你的慌张。
我还有一位女性朋友,说话速度极慢。你问她一个问题,她许久不答复你,慢到你以为她对你有意见,根本就不屑于理睬你。当你几乎绝望的时候,她慢条斯理地开了腔,说出几个字。你以为说完了,刚要赞同或是反驳她,没想到她又用极慢的语速接着说下去,好像得了语言的便秘。
我说,你不能把话说得快一些吗?急死人了!
她慢吞吞地说,我就是一个慢性子,从小养成的。
我说,我看你做事的时候,并不慢。
她说,做事当然可以不慢,但说话,必须要慢。
我很奇怪,说这是为什么呢?真正的慢性子,说话做事都很慢的。
她说,做事是自己来完成。说话就会让人听见,就会有影响。
我说,这是当然的。说话,除了自言自语,当然是需要让别人听见了,因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嘛!交流就会有影响,这不正是说话的人期望的吗?要是你说了半天的话,却一点反响也没有,岂不令人沮丧?
她说,可是,如果我说错了,就全完了。我输不起。
这就话里有话了。后来,通过反复的交谈我才知道,她小的时候,家世很不幸。父母被打成右派,被人揪斗,都是因为“说话”惹的祸。她从小就很自卑,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低人一等,说话便格外小心,在所有需要发出声音的场合,都瞻前顾后百般思谋。

自卑者主要的误区(3)
人对于自己的声音,有一种原始的掩饰欲。这可能来自远古时代,野兽的力量十分强大,如果你发出声响,被旷野中的凶猛动物发觉,那么你的命运就很悲惨。如果你在群体中,发出与别人不同的声音,那么等待你的后果恐怕也是凶多吉少。而单个的人,如果被群体所抛弃,那也就意味着离死亡不远了。
4。 自卑的人,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标志,那就是他们的服饰要么十分夸张要么不修边幅。
我估计这一条的后半部分可能会惹翻一些人。他们也许说,夸张的服饰我们是没有的,但有的时候,因为忙,因为贫苦,因为某种特殊的理由,我们曾不修边幅,但这并不等于我就自卑啊。你这样说,是不是太武断了呢?
请原谅,上面讲的自卑容易出没的场所,都是一些大而化之的说法。如果有充足的理由,那么无论是夸张还是不修边幅,都不在此列。但如果没有任何理由,有些人就是要打扮得与众不同,如果不能以特别的奢华或是精致,来吸引人的目光,那么,他们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干脆以特别的怪异、肮脏、耸人听闻以博得众人的目光,那么几乎可以没有疑义地确定,这个人的内心充满了自卑。他没有法子展现自我的才干,或者说也许根本就在这个方向没有才干,却不甘寂寞。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标新立异吸引人眼球,以达到让自己不同凡响的目的。
5。 自卑的人,他们看人时,眼光通常不愿意和别人正面接触。
眼睛其实是不发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眼光”,是指看到了对方瞳孔和角膜的反光。
中国文化中,对“眸”和“眼光”,给予特别的重视。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大致是说:“观察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观察人的眸子。眸子,不能遮掩人的丑恶。心正则眸子明亮,心不正则眸子昏暗。听他说话,观察他的眸子,人内心深处的正与邪,岂能隐藏呢?”
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据说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从画画的角度来说的,孟子虽然不是画家,但他从如何辨识人的角度,把这个道理说得非常清楚了。美容医生可以修理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可以栽上眼睫毛,可没有一个医生能够用技术美化人的眼神。
孟子在和白圭讨论治水问题的时候,直视白圭的眸子,从他闪烁不定的目光里看出隐隐幽幽的狡诈与险恶,便感觉他“胸中不正”。后来的事实证明,白圭真的是个以邻为壑,残害邻国百姓的小人。
人身上的器官无数,为什么独独眼眸负载着这么重要的使命,有这么显著的功能呢?
说白了,眼眸就是黑眼球,眼光,就是指瞳孔开阖的大小。眼睛要往哪儿看,眼球就会偏向哪一方。如果一个人的眼球呆滞不动,那么我们通常会认为这个人的脑子比较笨,不灵活。至于瞳孔的大小,更是衡量生命是否存在的极为重要体征之一。临床医生判定一个人是否死亡,有一个很重要的指征,就是看他的瞳孔是否散大。
那么,决定瞳孔和角膜开阖的机关在哪里?它们受到人的两组神经支配,分属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两组神经,还有一个别名,叫做“植物神经系统”。bookbao。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自卑者主要的误区(4)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奇怪,人明明是动物,怎么在身体里还潜藏着一套植物性神经?当初我学习军医课程的时候,也对此大为疑惑。专门请教教授,教授说,植物神经系统是人类神经系统非常重要和古老的组成部分,又叫非随意神经,支配内脏器官、血管、心脏、腺体和瞳孔等部位。它主要负责大脑对内脏器官的指令传达工作,但人们平常是感觉不到它的。
请注意这其中的两点。一是支配内脏,二是不随意。除了经过特别训练的人,一般的人想让自己的心跳加快或是减慢,想让自己的血压升高或是降低,想让自己的胃液多分泌或是少分泌一点,都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这一套神经系统,不受意志的支配,它们像自由生长的植物一样,自行决定何时工作何时放松,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故此命名“植物神经”。
现在,你是不是明白了瞳孔的重要性呢?它是诚实的,它不受你的意志支配,它更反映你的本能,代表你的真实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你存心造假说谎,你的瞳孔会出卖你!瞳孔大小的改变,和心理有极大的关系。这就是在中国文化中,我们的老祖宗特别注重眼光的缘由。
瞳孔的变化范围非常大,当极度收缩时,人眼瞳孔的直径可小于1mm,而极度扩大时,可大于9mm。这对人体其他的平滑肌或横纹肌而言几乎不可能达到。
所以,自卑的人,他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万事不如人,没有和别人平等对视的勇气,他们的目光常常是游离和躲闪的。他们怕被别人窥破了心事,就更加不愿意正眼看人。他们以为这样能让自己的不安躲藏得更久一些,殊不知弄巧成拙,欲盖弥彰。
6。 自卑的人,多半看起来焦虑不安或是麻木不仁。
医学里有一个词,叫做“易激惹”,就是说有的人抵抗外界刺激的阈值特别低,轻微的变故,就会在他那儿引起强烈而短暂的情绪反应,这不仅仅包括易怒,还包括易喜易悲易烦躁……人们常常以为这是天生的性格使然,其实,不准确。在这些人的内心深处,常常蛰伏着一个幼稚的孩童。人们不是爱说,三月天,孩儿脸。意思就是只有不成熟的小孩子,才像春天的天气一样,复杂多变。还有一部分自卑的人,恰好反其道而行之,他们面无表情,麻木不仁。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和前面所说矛盾吗?七情上脸,喜怒形于色,你说不对;那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你也说不对,到底怎样才好呢?
以上所说,只是自卑的人比较常见的表情,并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倾向,思谋要不要改变?如果你说,我不改变。那么,也完全是你的自由。谨为希望有所改变的朋友们,提供小小的参考。适时适度的表情,这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7。 自卑的人,多半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爱轻而易举地承诺。
这一条的前半部分比较容易让人想通。因为自卑,觉得自己无足轻重,故缄口不言。因为怕说出来的话和众人的意见不同,被人嫌恶,所以能免则免,不开口。更有甚者,觉得自己人微言轻,说和不说一个样,索性在嘴巴上贴了封条,时间长了,基本丧失了在公共场合说话的能力和勇气,这也可理解。可是,为什么有一些自卑的人,会轻而易举地许诺呢?

自卑者主要的误区(5)
记得多年以前的春晚,有郭冬临等人出演的一个小品,名字叫《有事儿您言语》,说的就是有这样一个小人物,特别爱对别人说“有事儿您言语”,意思就是你有了为难的地方,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告诉我一声。那潜台词就是,我会尽力帮忙,我是你的救星。帮忙本是一件好事,但所有的帮忙,都要量力而行。如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张口就许诺,骨子里就是逢迎和讨好,让自己苦恼和吃力。小品中的这个人物,为了显得自己有门路,答应给别人买火车票。他自带大衣半夜三更地到售票处打地铺排队,还故意少报购票款,以显得自己手眼通天,可以买到便宜票。结果是自己吃了很多苦头,闹了很多误会,家庭不和,委屈做人……这个通过艺术家典型化的人物,好似给自卑做了一个注脚。
他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呢?就是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很能干,让人能高看自己一眼。说到底,我们平日里的很多忙碌,多半是因为轻易地答应了别人自己难以完成的承诺。刚说完了就后悔,可是又不想被人扣上“吹牛”“不诚信”的帽子,只得打落牙齿吞进肚子里,勉力为之,苦不堪言。
也许曾经下过决心,下次一定不能这样轻诺,可事到临头就又忘了。有人觉得这是自己记性不好,其实根子在自卑。
如果你同某人聊天,在谈话中,他会很快就装作无意地提到自家有地位的亲属,或是强调自己经历中最光彩的篇章,那么你基本上也可以断定——碰上了一个自卑的人。
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好汉不提当年勇”。为什么好汉不提呢?因为倘若是真的好汉,他还会不断创建出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