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眼再识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色眼再识人-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动都是因为情绪激动的因素造成。是否造成严重的后果,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当事人本
身的性格是红还是红+黄,两者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后者更甚;另外一个,当时是否有他
人在旁把关,如果有另一位像《教父》中的军师汤姆那样的蓝色在旁冷静的分析或劝阻,危
害会减轻很多,甚至可以消弭于无形之中。
把人体的情绪比作台风,按照程度和后果,我们可以分成清风冲动、强风冲动、暴风冲
动、烈风冲动、飓风冲动五种不同级别的冲动和之前的一次戒备预警。
戒备预警
之所以加上预警二字,是因为在冲动之前已被阻断。众所周知的圣人孔夫子的红色在前
文中我们已经有所领教,然而少有人知道孔子性格中隐藏着的冲动性一面。
先是鲁国一个名叫公山的,原是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因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来了一
场造反。大旗一举,公山“大王”也就有了人才的渴望,他想到了孔子,孔子呢,还真动了心,
准备前去投靠。好在这场有点“恐怖”的闹剧,被忠勇耿直的子路拦阻了。事后孔子说:“哼,
只要有人用我,我一定不让他失望,我定能帮他搞得像周朝一样。”多象梦话。
另一次,是晋国的某位大夫,也弄了块“二龙山”的地皮,扯起了反旗,“佛肸以中牟畔”。
当时孔子正在周游列国的流亡途中,听说佛肸想叫自己过去帮手,居然又动了心,结果还是
被子路给搅黄了。这回老夫子很有些情绪,冲子路说,他是反贼怕什么?不是有种坚固的东
西,怎么磨也磨不碎吗?不是有种洁白,怎么染也染不黑吗?难道我就该像只匏瓜,光挂着,
不能吃?
如果说第一次孔子说的还是梦话,那第二次就是昏话了,而且还夹杂着一股不管不顾的
孩子气。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就这样应验在“中庸之道”和“君子固穷”的孔夫子身上。因为
子路的阻拦,这时的冲动尚未造成实质性的后果。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在冲动的荷尔蒙完成发
酵期前,都能有人帮助拦断的。
一级清风冲动
就比如一些单纯的红色,想到就去做,他们的大脑思维始终停留在“过家家”的阶段:
小燕子在外面买东西认识了一个朋友,说来说去就搬到一起合租,没几天就觉得不合适,
又搬到另一个刚认识的人那里合租。
单纯的红色因为“叶公好龙”,喜欢刺激却害怕挑战,内心深处胆子小,又缺少暴力倾向,
强风到处,除了被人当成“冲头”来斩以外,没有更大的危害。
二级强风冲动
“强风冲动”相比“清风冲动”,最大的差别在于,这种冲动多了一种“舍得一身剐,只要
把你拉下马”的特殊气质,这种气质通常会伴随事后委屈的哭声。只可惜通常这种强风,最
后的结局总是吹不倒别人,却把自己折断,陷入“没把对方拉下马,却把自己拉下马”的尴尬。
刁民甲家中电话被停,气势汹汹来到电信营业窗口质问“三个月未缴费并罚滞纳金”的问
题。原来甲负责公司财务,耍了个心眼,将自家的话费私自纳入到公司的统一托收上,但却
不知电信局系统仅单位号码可托收,电脑在操作上如遇私人号码将自动避开,故甲的如意算
盘根本无法实现。营业厅少许弱小女子见甲之蛮横咆哮,火速求救到隔壁营业厅好打抱不平
的张大猛,红色性格的大猛闻之:“岂有此理,明明是你这厮毫无道理,居然敢到我们这撒
野。”飞奔至现场,见甲在那声音高昂,就气不打一处来。“你不要以为她们是女孩,就这样
欺负她们……你要是不服,我们就出去单挑。”
就这样,哼哈对阵。本来甲拒绝缴费完全是理亏方,且所作所为也是很不上台面的事情,
但正因为红色员工的冲动,说了类似“单挑”的话,形势顿时逆转,适得其反的是,顾客本来
“无理由投诉”变成“有理由投诉”,最后电信公司只能将他这笔费用不了了之。
据我得到的情报,电信局的局长大人是位黄色性格,听说此事后的处理是,大发雷霆,
将大猛“逞英雄”的事迹作为负面的典型案例,在全局通报批评,这大大地伤透了大猛那个健
硕如牛的身材下一颗火热但脆弱的心灵,从此以后,大猛同志原来的热情不复存在,内心深
处除了对往事的悔恨,就是对局长的仇恨。很难想象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这样简单的局长,
他们并不知道需要在指出问题前,对红色性格的热情加以鼓励和维护。可惜他们的纯粹打击
并没产生他们期待的效果,反而将单位的世风沦落到“各人自管瓦上霜,岂管他人门前雪”,
这也是种另外的悲哀。
回头来看红色的当事人,大猛觉得自己的冤屈在于,原本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最
后好心办坏事,落得“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结局,心里的那种痛苦郁闷恨不
得拔掉胸毛。他们不明白,“热情助人”与“克制冲动”是完全可以放在同一起跑线的。红色在
面对恶势力的挑战时,经常会有这样一种念头产生:“认为就算死也要一起死,舍得一身剐,
也要把你拉下马!”,结果“舍得一身剐,却把自己拉下马!”这可不象黄色,黄色的潜意识
里面是有着“让你死让我活”这样一种保存自己完好的心态,如果大家一起死这买卖可不值
得。所以一个有力量的人是不会经常感受到愤怒的,被无力感侵蚀的人却常会被激怒。
如果此人的性格是红+黄,除了红色的情绪化导致激动外,如果加上黄色的攻击性和暴
躁,合二为一形成冲动的力量,这就进入到三级冲动。
三级烈风冲动。
自己开了一家服装店的红色店主格格(红+黄),平日笑脸迎人,生意经营有方。某日
清晨,跟老公拌了几句嘴,心情不爽,做生意也没兴致。这时,一个女孩拿来一件衣服,说
是昨天在这里买得不合身,想退换。若是平时,格格二话不说就会满足她的要求,只因心情
不好,那天就不爽道:“你昨天买的,为什么今天才来退?我怎么知道你一定是在我这里买
的?”那女孩参加高考落榜,心情也不好,就跟她吵了起来。
那女孩也是个红色,没有吵架经验,吵不过她,气冲冲地走了,叫来几个喜欢打架闹事
的男同学,将店砸了个稀巴烂。格格大怒,抄起一个凳子砸在一个男孩头上,男孩当即重伤
倒地。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进派出所,赔款。更严重的是,服装店的名声坏了,顾客都说
她厉害,不愿到她这里买衣服,最后做不下去,只好关门大吉。
不管格格的武功如何,抄起板凳就朝鬼子们头上砍去的气魄与胆量就不是一般的红色性
格能做到的,只可叹用错了地方。红色一生的错误决定和冲动行为皆受情绪所累,假如他们
在心情不快与心情愉快时做出的抉择一致;在遭遇坎坷与顺风顺水时做出的抉择一致,那么,
一生的成就将高十倍,生活也会愉快得多。但事实上,他们经常受情绪驱使,做出后悔莫及
的事。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个现象是,在红色的冲动的行为反应中,要特别关注和不能忽略黄色
性格的“催化作用”和绿色性格的“迟缓作用”。
按我观察到的现象,黄色堪称性格组合中的“催化剂”,在性格组合的反应中,黄色作为
性格的第二色彩,能够改变前者反应的速率,而本身在反应前后却不发生改变;绿色堪称性
格组合中的“安静剂”,当绿色作为性格的第二色彩,能够延缓主色性格的震荡。大白话的解
释就是,如果你是红+绿,那么红色普遍存在的情绪波动,你身上就出现得比较少,那是因
为你性格中的绿在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少见红+绿会有激动的原因;如果你是红+黄,
原来红色的情绪波动就将晋级为冲动,那是因为你性格中存在的黄色开始发生催化和裂变反
应。这也就是为什么红+黄的性格一旦冲动起来,会比单纯的红色冲动产生更大的破坏力。
反之,蓝+绿可以让蓝色性格中原本天性的紧张忧虑消除,趋向于轻松和平和;而蓝+黄则
会让原来紧张的蓝色进一步晋级,加重了内心的自我要求的压力和负担及其对新事物的抗拒
心理。
后面两种“暴风冲动”和“飓风冲动”在破坏程度上不见得一定超过烈风冲动,在性格上十
有八九属于红+黄,特别独立出来是因为这种冲动的爆发者,通常在组织或团队内担纲一定
的重要角色。他们的特殊角色和地位,会在潜性上具有更大的破坏性。“飓风”相比“暴风”
唯一的差别是,前者当事人暨冲动爆发者的职位更高。
四级“暴风”冲动
张飞,是《三国》中最单纯的人。他的喜怒从不掩饰,但因为他的冲动,最终因为赶制
为关羽报仇的白色战衣血刃江东,气愤难耐鞭打士兵,结果自己却被两名麾下小鬼在一个月
黑风高的夜晚割去了脑袋。李逵是《水浒》中最单纯的人,他具备一种朴素的理想与向往。
李逵是热情的,外表粗鲁与冷漠,并不能掩盖他对底层贫民的热心,李鬼“上有九十老母”
的谎言,也那么容易吃进,然后放了一条生路,还倒贴许多银子。
黑旋风李逵在108 将中只不过是排名22 号的天杀星,所以李逵再怎么冲动,也始终会
被一干人等牵制着,闹不出什么大漏洞。不像张飞,好歹也是个销售总监,和营运总监关羽
并列在CEO 刘备之下,这口子如果发作起来,可要若不少麻烦。刘老大前半生征程经历了
种种的不如意,屡失机遇和地盘,仔细一瞧,这都跟张飞爱耍脾气使性子有多多少少的关系,
列举一二。
讨伐黄巾时,B3(Behead3 砍头三人组)碰巧搭救了落难的董卓,后来见董卓非但了无
谢意,还显得很傲慢,张老三火爆脾气就上来了。刘老大和他想法不一致,但考虑到B3 要
共进退,就摆手撤了。
在占据平原小县后,县城虽小,也暂可遮风避雨。这时上面派工作组下来搞调研,当工
作人员筹办调研经费时,张飞这次又没按住脾气,把人家痛打了一顿,于是一伙人成了在逃
犯。
刘老大从救徐州到得徐州,又到接纳吕布,这期间张飞经常哪壶不开提那壶,说了很多
不得体的话:比如吕布与刘备称兄道弟时,张飞大怒,我哥哥是金枝玉叶,你个三姓家奴算
什么东西,随后欲与之单挑。让老大很尴尬。
因为酗酒缺乏自控丢了徐州后,张飞并没有接受教训,又乔装大盗半路行抢,被人找上
门来,丢脸的还了人家失物,人家还是不依不饶,定要讨个说法,最后连小沛都住不下去了,
只好到曹操那里避难。
在京剧中,李逵和张飞的冲动被引用为大黑脸经典教学片断,并据此诞生两出著名的折
子戏《李逵下山》与《黄鹤楼》,及至《洪羊洞》那就更厉害了,完全是两个红+黄的悲剧,
这三出戏都将红色的冲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京剧《黄鹤楼》:刘备借荆州不还,周瑜设宴黄鹤楼招刘备赴宴,欲劫刘备逼交荆州。
刘备恐中计,欲辞而不去,诸葛却力劝过江以敦睦谊,并遣赵云保护。张飞见约定时间刘备
尚未还巢,遂与诸葛翻脸。
京剧《李逵下山》:李逵误认宋江掳掠民女,当发现自己一向敬仰的宋江有违道德伦理,
于是怒从胆边生,砍倒杏黄旗大闹忠义堂,最后才发现自己错怪了宋江,从此以后更是死心
塌地起来。
京剧《洪羊洞》:北宋杨继业遗骨藏于洪羊洞,杨继业托梦六郎杨延昭取回。杨命孟良
前往,焦赞因未命同去,私自暗随孟良。孟良至洞,正欲取骨,觉后有人声,疑是敌将,黑
暗中急以大斧砍之,焦赞死。后孟良觉察,将尸身抬出于月光中细看,焦赞也。孟良悲痛引
咎,誓不独生,孟良自刎。
张飞这种人物类型,在很多古典小说里都可以看到,每一部演义小说里似乎都塑造了这
么一种形象,胆大、勇武、性格耿直豪爽,脾气暴躁,有勇无谋,忠心耿耿的英雄,这已经
成了古典小说里的概念化人物。除了上面提到的张飞、李逵、孟良、焦赞都是这种大黑脸,
就是现代的一些小说也脱不出这个框子,好比《铁道游击队》里的鲁汉、《洪湖赤卫队》里
的刘闯、《杜鹃山》里的雷刚、《林海雪原》里的李勇奇、《李自成》里的郝摇旗都属于此
类性格的范畴。
由此可见,虽然历代的编剧们并不知道性格色彩是什么东东,但“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确是真理。大概在长期文学创作中,他们已得出这样的规律,只不过,不如性格色彩的“容
易冲动的红色”这样一句话更加浓缩和概括。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
对红蓝黄绿的性格分析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